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南通自2014年开始进行池塘工业化养殖以来,已建设养殖流水槽159条,系统养殖面积29 303.486米~2,常规系统建设多为淡水池塘,流水槽养殖品种为草鱼。为试验海水池塘进行流水槽养殖建设的可行性,2016-2018年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在启东市近海镇黄海村的海水养殖池塘内建设循环水养殖系统,开展水槽养殖罗非鱼、净化区养殖三疣梭子蟹、脊尾白虾试验,现将2018年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发展迅速,它是一种循环流水"圈养"模式,相较于传统养殖,具有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等优势。2015年以来,建湖县共建设了238条池塘工业化养殖水槽,水槽面积3万多米~2,成为江苏省最大的池塘工业化养殖基地。目前池  相似文献   

3.
<正>基于"工业化"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又称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模式、低碳池塘集聚式内循环养殖模式,在浙江等地又称"跑道鱼"养殖模式,最初由美国奥本大学提出,并于2013年由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引进至我国~([1-2])。目前关于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流水槽养殖品种的报道,多集中于淡水养殖草鱼、鲈鱼、鲫鱼、青鱼、乌鳢、鳜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高效、低碳、循环流水养殖系统被正式定名为池塘工业化养殖模式后,随即被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确定为重点项目之一,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该模式旨在解决传统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养殖效益低下、水环境污染、病害防治困难等问题。作为国内首家引进并升级该养殖模式的公司,于2016年底,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吴江区同里镇北联村国家农业示范园水产核心区内的320亩水面中承建了29条流水槽养殖系统,将320亩水面分割成两部分,60亩的水面建设6条流水槽(东面),260亩的水面建设23条流水槽(西面),并于当年即开展斑点叉尾、草鱼等养殖实验。2017年4月15日,西面的23条流水槽出现斑  相似文献   

5.
<正>2016-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联合如皋市水产养殖场等5家企业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其中如皋市水产养殖场项目实施点在60亩池塘上建造砖混结构养殖水槽8条、1328米2。2018年,我们开展了养殖系统放养罗非鱼、净化区套养鲢鳙鱼养殖试验,罗非鱼均产为51.6千克/米3,亩利润为6076.7元,现将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开展罗非鱼养殖试验情况总结  相似文献   

6.
正一、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的试验原理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是一种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利用在池塘内建设水槽将池塘水面划分为流水槽养殖区和水质净化区,在养殖水槽一端设置的气提推流增氧设备,使池塘内养殖水体在流水槽区和水质净化区形成水流循环。气提水流的形成以及水槽底端增氧使养殖水槽始终处于高溶氧状态,养殖水槽可养殖高密度的吃食鱼类,同时可将水槽内高密度养殖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正>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新型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单个主养水槽面积仅有百平方米,放养密度高出常规池塘养殖数十倍,其基础建设、设施购置及运行维护产生的各类成本较传统养殖模式高出很多,如果水槽养殖常规品种,难以产生理想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度响水县水产养殖技术指导站和响水春海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承担了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研究与示范,养殖水面160亩,新建22个标准水槽,水槽面积3200米2。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江苏响水县老舍中心社区恩覃村,养殖池  相似文献   

9.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技术从美国引进到我国有4~5年,全国各地先后在水槽体内开展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密度以及循环流水速度等方面的研究,但多数单位在净化区开展生态种养技术方面研究不多。为进一步探索这种生态友好型养殖模式,2015年我们在常州市水产良种引繁中心开展了池塘工业化生态种养模式研究。现将技术结果报告如下。一、基本条件试验池塘30亩,其中一级净化区面积24亩,二级净化区面积6亩,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为  相似文献   

10.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是江苏省海洋渔业局重大科技推广项目,该技术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改进为循环流水"圈养",是养殖理念的一次革新。我县2015年和2016年共建设了80条池塘工业化养殖水槽,面积达12000米~2,2017年建设了108条池塘工业化养殖水槽,面积达15000米~2,在水槽内部养殖加州鲈、鳊鱼等品种,但是目前净化区的综合利用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地区仅放养些鲢鳙鱼和螺蛳,没能充分利用净化区养殖水体,造成了养殖水体的浪费;有的地区放养了过多的经济鱼类,大大削弱了净化区的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技术在全国各地已开展了好几年,主要有系统模块建设、水槽集排污效果、不同养殖品种、人工湿地、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但是研究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加州鲈水质净化效果分析的鲜见报道。2018年在如皋市富明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开展了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加州鲈水质净化效果分析试验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位于如皋市富明水产养殖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草鱼、斑点叉尾等品种在流水槽养殖中是比较适宜的养殖品种。江阴自2014年首次开展池塘工业化养殖以来,已建设养殖流水槽106条,系统养殖面积超过1万米2。为进一步筛选适宜的养殖鱼类和扩大流水槽养殖推广,2017年江阴市水产指导站主导黄颡鱼池塘工业化养殖试验,从四川眉山引入杂交黄颡鱼水花330万尾,集中培育成鱼种后放入全市5个点、16条流水槽进行养殖,均取得了显著的生产效果。一、养殖前准备1.养殖塘口养殖塘口4个,两个塘口为一组,东区一组塘口面积11.2亩,西区一组塘口面积12.2亩,总面积23.4亩。池形结构中间为平台,四周为环沟。  相似文献   

13.
正池塘工业化养殖是生态养殖的典型模式之一,具有增产增效、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管理便捷等优点,已作为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当前,盐城市建湖县已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基地,走在全国同类养殖模式前列。笔者曾经在基地亲身蹲点数月,参与一线的养殖过程,开展了相关试验。本次对流水槽不同区域溶氧昼夜数据的测定,旨在追踪流水槽养殖过程中溶解氧动态变化的全程信息,为今后的系统研究积累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14.
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青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是近几年渔业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目前已在国内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示范推广。杭州市自2015年开始该模式的引进与示范,2016年底统计:全市已在富阳、余杭、萧山、桐庐、建德和临安六区(县市)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示范点22个,"水槽式"养殖系统总面积为13000余  相似文献   

15.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近年开始示范应用,利用集装箱、人工水槽等设施对多个养殖品种进行了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陆基水产养殖迅速崛起。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往往需要一个较大面积的养殖尾水净化区池塘,一般都需要几十亩水塘才会达到净化目的。本试验目的在为陆基高密度养殖草鱼作技术探索,以在没有比较大的净化区池塘情况下、能够进行高密度鱼类高产高效养殖的模式进行探索,在有限的养殖条件下获得更高的养殖产量,取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由集约化养殖水槽和生态化净水池塘构成,其与传统池塘养殖相比的明显优点之一是可以将一定量的残饵粪便等污物及时排出系统,进而减轻池塘水质净化处理压力,保持整个系统生态环境稳定,保障养殖生产获得成功。因此,对该系统的养殖水槽中污物沉积情况和排出效率开展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报道了在一定条件下水槽养殖区、集污区污物沉积和排出情况的初步观察研究结  相似文献   

17.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近年开始示范应用,利用集装箱、人工水槽等设施对多个养殖品种进行了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陆基水产养殖迅速崛起。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往往需要一个较大面积的养殖尾水净化区池塘,一般都需要几十亩水塘才会达到净化目的。本试验目的在为陆基高密度养殖草鱼作技术探索,以在没有比较大的净化区池塘情况下、能够进行高密度鱼类高产  相似文献   

18.
多品种主养池塘循环流水槽生态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于2013年由Jesse Chappell、周恩华、张健等首次引入安徽,因其先进的生态养殖理念、高效的养殖效率及工业化管理的便捷,得到众多养殖户的青睐。近年来,经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联合攻关并结合我国养殖实际情况有效整合工业化管理技术后,养殖系统的优化和养殖技术的提升使得该技术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魅力,并在安徽池塘循环流水槽生态养殖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本研究对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进行了优化构建,开展了罗非鱼池塘循环流水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探讨,为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的优化以及罗非鱼养殖模式的拓展提供参考依据。一、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优化构建试验所用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总面积20亩,主体采用砖混结构,规格为34.0米×15.8米×1.8米,分别设立3条独立水槽,每条水槽的规格为22.0米×5.0米×1.8米,主养区配备遮阳及自动喷雾降温系统。  相似文献   

20.
<正>基于"工业化"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是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配合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中国办事处从美国奥本大学引进的一种池塘养殖新模式(该模式在美国又称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模式),其原理是在池塘中利用2%~5%的面积建设集约化养殖水槽,并配套相关气提推水增氧、底增氧和集排污装备进行类似"工厂化"的高密度养殖,其它水面作为净化区,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套养滤食性鱼类、贝类和虾蟹类等,对残留在净化区的粪便、剩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