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体长20~25 cm暗纹东方鲀为试验对象,通过不同配比诱食剂在基础饲料中1.0%的添加量进行诱食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氧化三甲胺(TMAO),甜菜碱+丙氨酸+甘氨酸对暗纹东方鲀鱼种摄食率分别为(89.2±6.9)%和(87.2±2.4)%,均具有极显著的诱食作用(P<0.01).  相似文献   

2.
材料与方法 1.试验时间与地点 本试验起止时间为2002年5月2日至2003年10月26日,养殖试验地点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镇前淡水养殖场。  相似文献   

3.
暗纹东方魨(Takifugu obscurus)俗称河豚,属魨形目、魨科、东方魨属,是海江洄游性底层鱼类,性成熟时溯江而上至长江中下游产卵。暗纹东方魨的肉味鲜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已逐渐成为淡水特种养殖的热点品种之一。为满足市  相似文献   

4.
通过人工控温措施并加强亲本培育,促使暗纹东方鲀性腺成熟,并经过药物催产,提早对暗纹东方鲀进行繁殖.2005年对60尾亲本进行催熟、催产,共获得受精卵337.5万粒,孵化后获卵黄苗308.7万尾,经培育后获乌子203.3万尾.  相似文献   

5.
暗纹东方魨幼鱼对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州 《水产学报》2003,27(5):450-455
以白鱼粉为蛋白源设计了6个不同蛋白质水平(35%,40%,45%,50%,55%,60%)的等能饲料,采用室内水泥池养殖,在水温为24~26℃条件下对暗纹东方鲀幼鱼进行了12周的生长实验以确定其最适蛋白质需要量.增重率和饲料效率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上升,50%试验组的鱼体增重显著高于35%、40%和45%试验组(P<0.05),蛋白质含量高于50%以后增重不再有显著变化(P>0.05).蛋白质效率总体上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趋于降低,但在35%、40%和50%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折线模型测算出暗纹东方鲀幼鱼获得最大增长和对饲料利用最佳时的蛋白质水平分别大约是49%和46%,据此估算出暗纹东方鲀幼鱼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46%~49%,这一结果同红鳍东方鲀的最适蛋白质需要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暗纹东方鱼屯(Takifugu obscurus)俗称河鱼屯,为江海洄游鱼类,具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硒、锌等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在日本和我国沿海、长江下游等地区人们把它当成上等佳肴,在北方的自然水域和池塘均未养殖此鱼.为此,我站于2002年引进暗纹东方鱼屯进行养殖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三、由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1.烂鳃病   (1)病原:柱状纤维粘细菌   (2)症状和流行情况:病鱼游动缓慢,初期体色发黑,随着病情的加剧体色逐渐变白,烂鳃严重时呼吸困难,打开鳃盖可见鳃丝粘液增多,鳃丝呈紫红色 (图五 .A)。严重腐烂时,鳃丝呈现灰白色,此时常伴生水霉菌和其它杂物碎片。组织病理切片表示,鳃肿大 (图五 .B),鳃组织中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图五 .C)。此病为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其高温季节 7~ 8月份为高发期,发病死亡率高。   (3)预防和治疗方法   预防: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换水、吸…  相似文献   

8.
杨州 《淡水渔业》2003,33(1):33-35
对暗纹东方(鱼屯)稚鱼驯化转食使之摄食配合饲料是开展暗纹东方(鱼屯)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必须解决的问题.1996~1999年,作者在生产中多次对2~4cm的暗纹东方(鱼屯)稚鱼进行驯化转食,转食成功率接近或达到100%,转食成活率98%以上.本篇对暗纹东方(鱼屯)稚鱼驯食条件、适宜规格、饵料的选择、适当的驯食进程及管理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鱼类消化酶的研究是鱼类消化生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也为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依据,暗纹东方鲀,俗称河豚,是我国特有种类.随着人繁技术的成功,暗纹东方鲀也成了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特种水产养殖对象,因此对其消化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消化酶活性与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pH是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报道pH影响暗纹东方鲀蛋白酶活性的初步研究成果,期望对配合饲料的研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暗纹东方魨幼鱼对主要水质指标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清荣 《淡水渔业》2003,33(1):21-22
于2002年进行了暗纹东方鲀幼鱼对主要水质指标适应性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幼鱼的致死高温为42℃,致死低温为8℃,28.2℃时窒息点为1.12—1.18mgO2/L,28.8℃下的耗氧量为98.45mg/kg/h。在水中氨氮浓度达到1.57—1.62mg/L时,河鲀幼鱼生长速度明显比水中氨氮浓度低于0.94mg/L时慢。  相似文献   

11.
在湖泊网箱培育条件下,河鱼苗种生长特点是:全年体长呈均衡增长,其中8月中下旬-10月中旬为体长主要增长期;体重前期增长平稳,中期体重剧增为主要增长期,后期又趋向平稳;体长与体重生长指数方程为W=0.0158L~3.3857;鱼龄1→1~+龄年增积量为0.8276cm·kg。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4~20月龄暗纹东方的生长特征。其中体长、体重的相对生长率和生长指标皆随月龄增加而逐渐下降。体长与体重呈指数曲线相关,方程为,体长、体重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119.56Ln(t)-90.469,W=0.4127t。试验表明,暗纹东方纯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可进行规模化商品鱼养殖。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泥池培育暗纹东方Tun,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培育密度,饵料转,投饵量以及不环境因子等对成活率的影响,并把土池育苗与水泥池育苗的优点相结合,解决了Tun苗后期培育易相残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工厂化育苗的方法,本实验投放仔苗3万尾(体长0.28厘米-3厘米),40天后,出池鱼苗2万尾(体长2.5厘米-3厘米),成活率高达66.7%,其中前期培育成活率70%,后期培育成活率95%。  相似文献   

14.
4.湖泊(水库)网箱培育特殊技术备有不同网目系列网箱供不同饲养时期更换网箱选用。卢敏德等(1996)试验结果,稚鱼———乌仔期为100目/厘米2,乌仔———夏花期为60目/厘米2,1~2龄鱼种在每目1.5厘米的网箱中培育最好,以满足鱼种不同生长期对水流流速、溶氧量和鲜活水质等水域生态因素的需要。更换网目分箱时也要调节网箱入水深度,根据风浪与水体变化及时调整网箱出水高度。酷暑(超过28℃)网箱内覆盖(1/10~1/4)漂浮生物(水葫芦等)起到遮荫降温,平衡水体日温差,调节网箱水体铵态氮含量的综合效…  相似文献   

15.
暗纹东方■自1991年人工繁殖成功以来,2000年全国已有生产近百万尾仔鱼的能力,这将为推动暗纹东方■的养殖生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滥捕亲鱼和水质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江中暗纹东方■资源趋向枯竭,因此,人工培育暗纹东方■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是当务之急。现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亲鱼选择应选择体格强健、淡化较充分、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作为后备亲鱼。雌鱼体重在500g以上,雄鱼400g以上,雌雄比例以1.5:1为佳。二、亲鱼培育利用人工配合海水培育暗纹东方■亲鱼进行人工繁殖,一般池水深0.8m,亲…  相似文献   

16.
徐建志  史艳红 《河北渔业》2015,(2):13-15,61
以鲫鱼为实验对象,研究了诱食剂NUTRI-TRACK对鲫鱼的诱食效果。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诱食剂后能显著提高鲫鱼的增重率,显著降低饵料系数,显著提高饵料干物质和蛋白质的消化率;同时通过观察统计实验鱼进入实验区和对照区中的次数,证实NUTRI-TRACK对鲫鱼具有较好的诱食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诱食剂是一类改善动物适口性的非营养性添加剂,诱食剂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刺激视觉、嗅觉和味觉等生理基础反应,引起水产动物摄食行为。目前水产动物饲料诱食剂主要有甜菜碱、含硫化合物、动物产品及其提取物、植物及其提取物、中草药诱食剂、核苷酸诱食剂(贾晶莹,2020)。基于不同水产动物采食嗜好,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不但能诱导水产动物摄食、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饲料原料使用种类范围、利于饵料资源开发利用,还能减少饲料浪费、促进水产动物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减少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18.
我国开发暗纹东方鲀是从1991年上海水产研究所对其人工繁殖育苗等项研究成功,并在生产上取得经济成效开始的。随后一些高校科研单位以长江下游为中心与渔业生产单位进行产研合作,共同开发暗纹东方鲀的研究。短短10年,暗纹东方鲀淡水养殖已从长江下游的江苏、上海扩展到浙、皖、粤、闽、川、豫、鄂等省,形成了上海、杨中、江阴、南通、海安等生产与销售中心,除上海外,各地年产鱼苗均可达10万尾以上。2000年全国人繁产量可达300万尾。暗纹东方鲀取得短而快的发展,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渔业发展史上也是比较独特的。一…  相似文献   

19.
广东地区人工养殖暗纹东方(鱼屯)毒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在繁殖季节,取1~3龄暗纹东方(鱼屯)雌雄各3尾,体质量♂250~700 g、♀300~800 g.取性腺、肝、肾、血液、皮肤、眼混合制成悬浊液,注射5组小白鼠,注射剂量10~50g/kg,连续观察3d,小白鼠无死亡.送检的6只河(鱼屯)均属无毒级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认为:①可能是两种养殖水体的水环境不同,使河豚鱼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导致鱼体系统功能紊乱。②河豚本身就有残食习性,而在拉网、运输过程中,河豚难免不被咬伤,这样就会导致各种致病病菌从伤口入侵,往往这时水温又偏低,非常有利于水霉菌生长。水霉菌除了自身吸取鱼体的营养外,还为其它病菌入侵打通了道路。所以我们认为那些死亡河豚的肠炎表现是病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肠部引起的,不是原来就有的。因此,我们认为河豚受伤后真(细)菌的综合感染再加上其因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共同构成了河豚鱼死亡的主要原因。二、暗纹东方疾病的预防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