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枣树合理施肥技术1.枣树需肥特点枣树萌芽期至开花期需氮肥较多,幼果发育至果实成熟前是根系的生长高峰期,需磷、钾较多,因此应注意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以利于根系生长、果实发育和提高品质。果实成熟至落叶前,树体进入养分积累贮藏期,应适当追施氮肥。根据实验研究结果,每生产1000千克鲜枣,需氮(N)14~16千克、磷(P2O5)9~11千克、钾(K2O)12~14千克。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科学施肥是获得优质高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玉米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应根据玉米的产量目标及玉米植株的需肥规律、土壤肥力状况、肥料种类、种植方法、气候情况等灵活确定。一、玉米需肥特点和施肥要求1.需肥特点玉米植株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氮、磷、钾、钙、镁、硫、锌、硼、锰、铁、铜、钼、氯等。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据有关资料表明,一般春播玉米亩产600~700千克,每生产1 000千克玉米籽粒,需吸收氮(N)35~42千克、磷(P_2O_5)10~15千  相似文献   

3.
<正>番茄生长期较长,产量较高,需肥量大,每生产1 000千克番茄果实,一般需氮(N)2.2~3.96千克、磷(P2O5)0.64~1.15千克、钾(K2O)3.7~5.84千克、钙(CaO)1.6~4千克、镁(MgO)0.3~0.9千克。番茄对养分的吸收是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加的,在幼苗期以吸收氮素营养为主,从第一穗果开始,对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大。在第一穗果采收、第二穗果膨大、第三穗果形成时,为番  相似文献   

4.
<正>一、茄子需肥特点茄子是喜肥耐肥作物,采摘期较长,产量较高,对养分吸收量大。据研究表明,一般每生产1 000千克茄子,需氮肥(N) 2.6~3.3千克、磷肥(P_2O_5) 0.6~1.0千克、钾肥(K_2O) 3.1~5.6千克、钙肥(CaO) 1.0~1.2千克、镁肥(MgO) 0.4~0.6千克。茄子全生育期对氮(N)、磷(P_2O_5)、钾(K_2O)、钙(CaO)、镁(MgO)养分的吸收比例为1:0.27:1.42:0.39:0.16,对各养分吸收量  相似文献   

5.
<正>一、苹果树需肥特点苹果树是深根性果树,根系较发达,主要分布在20厘米以下的土壤层内,适宜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和壤土地块上栽培,应注意深层土壤的培肥。苹果树适宜的土壤pH值范围为5.5~6.7。需肥特点是: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以钾为主,对磷的需求全年比较平稳。苹果树对钾的吸收量一般超过氮,在施肥中应重视施用钾肥。一般认为每生产1 000千克苹果需吸收氮3.0,磷0.8千克,钾3.2千  相似文献   

6.
苹果树生长和结果需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镁、硫、锌、铜、锰、铁、硼等多种营养元素。一般情况下,每生产100千克苹果需纯氮1.0—1.1千克,五氧化二磷0.6-0.8千克,氧化钾0.8~1千克,三者比例大致为1:0.6:1。苹果树生长前期以吸收氮为主,中后期以吸收钾为主,磷的吸收全期比较平稳。树龄不同,需肥规律也有一定差异。幼树需要的主要养分是氮和磷,成年树需要的主要是氮和钾。  相似文献   

7.
正番茄生长期长,可连续开花结果,耐肥,产量高,根系主要分布在20~30厘米耕作层内,整个生长期会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磷、钾等养分。番茄吸收氮、磷、钾、钙、镁的比例为1∶0.3∶1.5∶0.49∶0.12,每生产1 000千克番茄会吸收氮3.86千克、五氧化二磷1.15千克、氧化钾4.44千克、钙1.8~2.1千克、镁0.4~0.7千克。温室番茄生产要实现亩产量5 500千克以上,正确、适时、适量施肥极为重要。1.育苗期施肥育苗时应合理、科学施肥,控制好氮、磷、钾的用肥比例,对培育优质壮苗,提  相似文献   

8.
生姜高产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生姜生长期较长,需肥量多,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一般每亩产姜2500千克,需施氮25~40千克、磷(P_2O_5)10~22千克、钾(K_2O)30~50千克,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1:1:16或1:0.5:2,另外还需要钙、镁、硼、锌、铁等中微量元素。由于各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量不同,因此,通过配方施肥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1.施足基肥生姜根系细弱、分布浅,重施基肥是高产的关键。整  相似文献   

9.
<正>西瓜植株生长量大,产量高,需要较多的肥料,土壤缺肥、施肥不足、偏施肥等会引发缺素症,对产量、品质等影响很大。西瓜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3.28:1:4.33,中等肥力的地每亩需氮11千克、磷5.7千克、钾11千克,据此折算为尿素24千克、过磷酸钙48千克、硫酸钾22千克。采用配方施肥,重视有机肥和各肥料元素的平衡施用,可有效控制缺素症的发生。如已发生缺素症,要尽早采取措施,进行矫正,将损失降低。为提高  相似文献   

10.
高春庭 《科学种养》2013,(12):35-36
水稻一生需要吸收氮、磷、钾、硅、硫等营养元素达17种之多,但主要的是氮、磷、钾。据分析测定,每生产100千克稻谷需要吸收氮2.0~2.4千克、五氧化二磷0.9~1.4千克、氧化钾2.5~2.9千克。在土壤养分含量中等的情况下,水稻吸收氮、磷、钾比例约为1:0.5:0.9。由于土壤(质地)供肥能力、肥料利用效率以及生产水平等条件不同,在生产中并不是施肥越多水稻产量就越高,要夺取水稻高产稳产,必须掌握相应的施肥方法与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小波 《科学种养》2010,(12):14-14
<正>据研究:每生产100千克谷子籽粒,需要吸收氮2~3千克,五氧化二磷1~2千克,氧化钾3~4千克,但在不同生育阶段,谷子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是不同的。抽穗前低产谷和高产谷吸氮量分别占总吸收氮量的76.5%和63.5%,吸氮强度以拔节至抽穗阶段最大,  相似文献   

12.
<正>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产量高、效益好。棉花生长期长,从现蕾开始即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营养生长过旺或生长不良,引起蕾铃脱落,达不到多现蕾、多结铃、结大铃的目的。因此施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据研究,每生产100千克皮棉,需要吸收氮7.3千克、磷3千克、钾3.1千克,只有根据棉花生长中的需肥特性,进行合理施肥才能获  相似文献   

13.
<正>1.需肥规律棉花每形成100千克皮棉需要吸收氮12~15千克、五氧化二磷5~6千克、氧化钾12~15千克、镁6千克、硼94~10.8克、锌2.4~7.2克,因品种不同、产量水平不同略有差异。亩产皮棉200千克需吸收氮20~37千克、五氧化二磷7~12千克、氧化钾26~33千克。2.基肥施用应根据棉区确定施肥量。长江中下游棉区氮磷化肥用量偏多,有机肥施用不足,部分棉田土壤钾、硼、锌等元素缺乏。在亩产皮棉90~110千克的要求下,每亩施肥总量为:优质有机肥2000千克,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其中冬小麦占小麦播种面积80%以上.冬小麦需肥较多,每生产50 kg小麦,需吸收氮素1.4~1.6 kg,磷素0.5~0.75 kg,钾素1.5~2 kg,氮、磷、钾的比例大约是1∶0.33∶1,根据栽培的品种、土壤、气候等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5.
1.需肥规律一般每生产50千克芝麻籽粒,需吸收纯氮4.5~5千克、五氧化二磷1.25千克、氧化钾5~5.2千克。2.基肥施用目标产量为每亩75千克芝麻籽的施肥方案:农家肥150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3~4千克(砂姜黑土可以不施钾肥),尿素2~3千克或碳酸氢铵10~15千克。目标产量每亩100千克的施肥方案:农家肥  相似文献   

16.
了解砂姜黑土地区花生养分的吸收特征,根据花生的需肥特点进行合理施肥,从而提高该地区花生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为该地区花生生产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在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取样分析植株不同器官养分累积量,研究砂姜黑土地区夏花生养分吸收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花生的生长发育,营养器官根、茎、叶中的氮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在成熟期降到最低值;磷素含量总体呈现平稳的趋势;茎、叶中的钾素含量呈现S型变化,根中钾素含量呈先降后增的趋势。营养器官氮素含量叶片>根>茎;钾素含量茎>叶>根。荚果中氮、磷、钾的含量分别高于根、茎、叶中氮、磷、钾的含量。(2)花生植株氮、磷、钾的累积吸收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和生物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增加,收获期吸收量达到最大值,氮: 磷: 钾的吸收比例为1.00:(0.20~0.32):(0.47~0.95)。(3)氮、磷、钾在砂姜黑土夏花生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苗期均以茎叶为主,根的分配量相对较少;结荚期开始主要以荚果为主,根、茎、叶中的养分累积量逐渐减少,并向荚果中转移;成熟期荚果中的氮、磷、钾累积量达到最大值,氮素累积量占整株的93.50%、磷素为89.16%、钾素为69.30%,氮、磷、钾在根、茎、叶和荚果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0.47%:4.05%:1.98%:93.50%、0.66%:8.32%:1.87%:89.16%和1.32%:24.04%:5.26%:69.39%。综上,结荚至饱果期是花生养分吸收的高峰期生产上应根据花生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特性,合理安排施肥,确保满足生长后期的养分需求,以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一、三口之家一年的大小便含有多少作物营养三要素?人吃下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了有用的物质,剩下多余的物质就通过大小便排泄出体外。这些被排泄出的物质内含的营养成分很多,如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磷酸盐和纤维素等,还有许多微量元素。别的不说,只说氮、磷、钾作物营养三要素,根据专家推算得出:一般1个成年人1年内排出的大小便总量约790千克,相当于硫酸铵22千克,过磷酸钙6.8千克,硫酸钾3.5千克。按此计算,一个3口之家1年所积累的大小便中,所含氮、磷、钾养分相当于硫酸铵66千克,过磷酸钙20.4千克,硫酸钾10.5千克。这个数量可满足两亩地一季庄稼的用肥。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滴灌葡萄园戈壁土壤氮磷钾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给葡萄科学施用氮磷钾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保护葡萄园生态环境,对葡萄园不同滴肥时间戈壁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运移分布特征及不同生育期土壤氮磷钾养分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滴肥后0~20 cm表层戈壁土壤水解性氮变化幅度较小,有效磷含量变化幅度较大,速效钾含量变化介于两者之间,0~80 cm土层戈壁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自表层垂直向下的分布特点分别是:氮素为40~60 cm>20~40 cm>0~20 cm>60~80 cm;磷素为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钾素为20~40 cm>40~60 cm>10~20 cm>60~80 cm。戈壁土壤养分随生育期变化特点是:水解性氮含量从花前到果实采收后呈直线递减;有效磷从花前到果实采收后呈直线递增;速效钾从花前到果实采收后呈先升后降趋势,果实膨大期后缓慢递减。  相似文献   

19.
<正>一、机械化秸秆还田玉米秸秆采取机械化还田后,可改善下茬小麦田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据测定,湿玉米秸秆含氮0.61%、磷0.27%、钾2.28%。如每亩地还田秸秆1000千克,则可增加有机质150千克。每亩地一年若还田鲜玉米秸秆1250千克,则相当于4000千克土杂肥的有机质含量,含氮、磷、钾相当于18.75千克碳酸氢铵、10千克过磷酸钙和7.65千克硫酸钾,还能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江苏省滨海盐碱地麦后直播棉合理的施肥技术体系。【方法】2017―2018年在江苏省滨海棉田,以中棉所50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施量对棉花生物量、养分累积与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氮、磷、钾肥3因子对棉株地上部和生殖器官生物量、棉株地上部氮和钾素累积量及皮棉产量的影响均为氮肥磷肥钾肥。施N 150~225 kg·hm~(-2)、P_2O_5 75 kg·hm~(-2)下棉株地上部和生殖器官生物量、氮和钾累积量及皮棉产量较高。钾肥因子对生殖器官生物量和皮棉产量影响不显著。钾肥因子对氮、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氮肥和磷肥,氮肥因子对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磷肥和钾肥,施K_2O 75~150 kg·hm~(-2)氮、钾素利用效率较高、施氮225 kg·hm~(-2)磷素利用效率较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高棉田的氮、磷(P_2O_5)、钾(K_2O)肥配施量分别为225 kg·hm~(-2)、75 kg·hm~(-2)和150~225 kg·hm~(-2)。相关分析表明,皮棉产量与棉株氮、钾素累积量显著正相关。【结论】长江流域棉区滨海盐碱地麦后直播棉利于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提高的最佳氮、磷(P2O5)、钾(K_2O)肥配施量分别为225 kg·hm~(-2)、75 kg·hm~(-2)、7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