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天津市4个水稻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机插秧和旱直播两种模式进行种植,比较了两种栽培模式水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旱直播条件下的水稻株高显著低于机插秧,两种模式下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穂长、千粒重、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实际产量因品种而异。从经济效益来看,旱直播高于机插秧。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械化直播生产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直播生产在节本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生产技术发展现状,水稻生产机械化直播种植的基本方式,特点及技术要求,并展望了杂交水稻制种亲本机械化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械化插秧在高作镇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作镇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北部,是一个以稻麦两熟为主的粮食生产大镇,水稻是该镇主要的秋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0.29万hm2,占全镇秋熟作物种植面积的95%.近几年来,全镇按照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突出新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普及,大力度推广应用机械化插秧,实现了既简约省工节本,又高产稳产的目标,为促进全镇水稻生产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韩国水稻种植方式发生了转型。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韩国水稻机插秧比例快速上升,手插秧比例下降,到90年代基本实现了水稻种植的机械化;省工节本的直播稻产量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且稻米品质不如机插秧和手插秧,其种植面积出现了波动,现只占韩国水稻种植面积的4%左右。本文介绍了韩国水稻机插秧、湿润直播和旱直播技术的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分析与种植机械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跃  吴子文 《中国稻米》2008,14(3):21-22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分析当前水稻种植机械技术,探讨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性能插秧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是种植机械发展的重点;抛秧机械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将有一定的应用;机械直播是一种在部分地区适用的技术。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将向高性能插秧机、水稻机械抛秧、机械直播3种模式并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机械化直播水稻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直播具有省工、省力、高效的特点,并有利于机械化操作,为水稻种植提供了新的方向。近年来,水稻机械化直播在全国多个省份迅速发展,试验示范了多个水稻品种及多种不同农机农艺融合配套技术。本文综述了我国机械化直播水稻栽培过程中的品种选育、播种机械、产量性状、栽培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情况,探讨了水稻机械化直播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水稻机械化直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北方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种植是我国现代化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我国北方水稻的生产特点,介绍了北方稻区的机插秧育秧技术、机插技术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探讨并提出北方稻区机插秧技术的对策及发展趋势,以促进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8.
如东县机插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东县是江苏省机插水稻大县,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展,专业化集中育秧模式得到了迅速发展。为更好地促进水稻种植机械化,对如东机插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姜堰区246户农户、125.38 hm2水稻不同种植方式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在高产水平上,机插秧的产量略低于抛秧,但比直播稻高31.0 kg/667 m2;在中、低产水平上,机插秧的产量略高于抛秧,比直播稻高50.0 kg/667 m2左右。机插秧的成本比抛秧、直播方式低,而净效益却比抛秧高48.2元/667 m2,比直播稻高166.8元/667 m2。表明机插是姜堰区目前3种主要种植方式的最佳选择,也是今后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2004年,我国制定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推进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黑龙江、江苏和吉林等水稻主产区发展迅猛[1-4]。为适应水稻生产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快轻简稻作技术的推广速度,扬州市政府先后于2005年和2012年出台《扬州市轻简稻作工程建设规划》和《关于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加快农机工业发展的意见》,重点推广水稻机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对加快推进江苏省水稻机插秧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杰等 《中国稻米》2014,(1):32-35
水稻是江苏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是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加快发展水稻机插秧,彻底改变传统稻作生产曲背弯腰的痛苦劳作方式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现阶段提高江苏省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江苏省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水稻种植的主导性技术。本文概述了江苏省水稻机插秧的发展情况,总结分析了现阶段水稻机插秧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江苏省水稻机插秧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有效积温的增加、干旱缺水改善水田生长环境、大棚育苗技术和机械化插秧的推广应用几个方面分析了大石桥地区2014、2015年水稻连续增产的原因,并从中借鉴到了一些水稻生产经验,以期为大石桥地区今后的水稻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正机插秧育秧繁琐、成本难降,大面积推广不易,"撒直播"操作简单、成本低却面临易倒伏、病虫害多等风险,这是水稻种植大省湖南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近日,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全省水稻种肥药一体机械化播种技术现场观摩会上,记者了解到,水稻种肥药一体机械化播种这一技术,很好地克服了水稻机插秧和"撒直播"的缺陷,突破了水稻种植难以全程机械化的瓶颈,获得种粮大户及专家的一致好评。水稻种肥药一体机械化播种技术,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团队和湖南农业大学唐启源  相似文献   

14.
汉中市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中是陕西省水稻主产区,机械化种植是当前水稻生产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汉中市近7年来机插秧生产现状分析,指出汉中市机插秧主要问题在于土地资源分散及主栽品种少等5个方面,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扶持以及农机农艺一体化循环产业链等主要措施,以促进汉中机插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水稻种植已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通过分析我国水稻生产对机械化种植的需求及发展前景,以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特点,从农艺学角度探讨了发展我国机械化种植中所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水稻机插工厂化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民对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要求日益迫切。为此,龙海市建成一个低成本的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中心,引进"全自动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流水线"进行育秧,并对水稻机插工厂化育秧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态势和目标任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一五"期间,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呈现出机具装备总量大幅增长,主要作业环节获得突破性进展,水稻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各个稻区竞相发展格局,中央和地方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等五个特点。农业部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水稻机收水平每年持续提高3~4个百分点,机械栽植水平每年提高4~5个百分点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以水稻优势产区为重点,以种植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为着力点,强化农机与农艺融合,全力主攻机插,加速推进机收,大力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水稻育秧基质研究。合理利用水稻育秧基质,培育健壮秧苗,提高机插质量,是提升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关键,对我国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水稻育秧基质发展历程、主要基质类型及特征,分析了基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以期为研究和推广水稻育秧基质,提升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西机直播稻发展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研、科学试验和文献查询等方法,全面掌握了广西直播稻的发展现状,明确了广西机直播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广西发展水稻机直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适宜品种、现有直播机的适应性不广、一次性成苗全苗困难、杂草防治难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以期为广西发展水稻机直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不同种植密度(纵横行)、不同播种量(穴粒数)、不同施肥水平对水稻生育期、分蘖动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最佳栽培管理方式,为推广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是一项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先进栽培技术,颠覆了传统的水稻人工直播栽培方式,适宜瑞安当地水稻栽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