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3.
4.
随着池塘水面的深度开发和“高产优质高效”渔业的发展,我市探索了各种各样的“两高一优”池塘渔业新模式。在传统池塘渔业的基础上,涌现了一批亩值万元的高效池塘,成为“两高一优”渔业新的生长点,对全市40多万亩池塘起着强烈的幅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6.
1、以繁殖为主的鳖、鱼混养模式。本模式主要是根据鱼、鳖的生活习性,将鳖、鱼混养于一池,既能促进鳖的产卵繁殖,又能提高池塘利用率,增长一定数量的亲鳖体重和鲜鱼。汉寿县沧浪渔场童梅秀3.7亩池塘实行鳖、鱼混养和稚鳖繁育,1993年养种鳖200公斤,人工孵化受精卵3420枚,成活出稚鳖3130只,销售收入4.65万元,产鱼1000公斤左右,种鳖增重20公斤左右,总收入10.35万元,纯收入3.92万元,亩平收入、纯利分别为2.80万元和1.06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近年来,我们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情况下,利用蟹池套养青虾、鳜鱼等特种水产品进行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套养模式。一、套养模式1.蟹池套养青虾一方面,利用青虾摄食河蟹的残饵,增加青虾产量,防止败坏水质;另一方面,青虾可作为河蟹的饵料,减少河蟹自相残杀,提高河蟹成活率,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套养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在2月份放养规格为体长3cm的幼虾0.4kg/亩~0.5kg/亩;二是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放养抱籽虾0.3kg/亩;三是在7月份放养规格为体长1.5cm~2.0cm的虾苗1.0… 相似文献
8.
第一种密集型河蟹养殖模式
密集型河蟹养殖模式就是指放养密度大、养成规格偏小、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一种河蟹精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河蟹养殖已经接近尾声,许多养殖朋友开始规划新一年的河蟹养殖生产。众所周知,2019年成蟹价格总体偏低,导致河蟹养殖呈现丰产不丰收的态势,对于2020年的河蟹养殖模式,许多养殖朋友也是见仁见智,各有观点。为了顺应未来的河蟹养殖发展趋势,提升河蟹养殖的抗风险能力,把控市场发展的风向标,关于未来河蟹养殖模式的发展,笔者总结四点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为充分发挥池塘的养殖效益,将小龙虾、河蟹和青虾苗种分别单养、轮养、混养在不同的养殖区域内,充分利用养殖水体,发挥不同品种的生长优势,实现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化养殖。笔者在当涂县心心粮油种植家庭农场的塘口中进行了该种模式的养殖试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一、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11.
第一种密集型河蟹养殖模式密集型河蟹养殖模式就是指放养密度大、养成规格偏小、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一种河蟹精养模式。1.苗种放养放苗时间选在2月初,苗种规格200只/kg~300只/kg,苗种放养密度800只/亩~1500只/亩,同时,搭配放养花白鲢夏花500尾/亩(花白鲢之比为1∶3)、黄颡鱼30尾 相似文献
12.
<正>“水乡仙桃,醉美排湖”,湖北仙桃地处于江汉平原腹地,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养殖品种众多,一直以来有着“鱼米之乡”的赞誉,有以草鱼为主的四大家鱼,也有黄颡鱼、黄鳝、鳜鱼、刁子等养殖品种。草鱼养殖在仙桃极具有代表性,近几年仙桃的草鱼养殖模式逐步根据市场行情与池塘特点,套养鲫鱼、鳊鱼、黄颡鱼等等。随着养殖环境不断恶劣,草鱼似乎越来越难养,盈利也愈发困难。不少养殖户因为担心鱼苗养殖过程中用药过多,成鱼赖药性强,发病率高,宁愿自繁自养, 相似文献
13.
提水鱼池即利用低洼滩地、低产农田,采取四周开沟筑堤,实行提水养殖的水面。一般每只鱼池面积都在数十亩和百亩左右,大的近千亩,这是上世纪80~90年代苏北里下河地区开发水产养殖的主要形式,约占养殖总水面的60%左右。由于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产品市场货丰价廉,养殖效益日趋下降,处于保本微利甚至亏损状况。实践证明,要想获得高额利润已很困难,但只要抓住市场卖点,做好淡水养殖结构调整的文章,每亩获一、二千元的正常利润是十分可能的。笔者调查了一些典型养殖户,总结了4种值得推广的高效养殖模式,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柳州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吉富罗非鱼池塘养殖四种模式试验:当年夏花养成、单养鱼种、越冬种与当年夏花轮养、与斑点叉尾混养。四种吉富罗非鱼养殖模式各有特点,但在池塘养殖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点基本上是一致的,掌握了基本的技术要领,就能取得较好 相似文献
15.
16.
经过2月新冠疫情的防控关键期,全国多个水产品纷纷"败下阵来",而比起草鱼、生鱼、鳜鱼等其他品种,加州鲈确实算是一条"抗压型"的鱼,虽然各主产区下滑了1~3元/斤不等,但鱼价始终维持在10元/斤以上,进入3月随着全国各地复产复工,市场消费与物流运输逐步走上正轨,加之地方政府出台收鱼补贴政策,近期水产品流通节奏明显加快,加州鲈后市行情有望全面复苏. 相似文献
17.
河蟹养殖及蟹文化(四)一龄蟹种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蟹苗在培育池中蜕完3次壳成为Ⅲ期仔蟹(约2万只/kg)时,即可将其转移到二级培育池中进行一龄蟹种的培育。而如果是5月中旬购入的人工蟹苗,则可培养至Ⅳ期仔蟹(约8000只/kg)再移入二级培育池培育。其目的是提高一龄蟹种(扣蟹)的成活率,保持蟹种的规格均匀,防止产生小绿蟹。1一龄蟹种的培育原则1.1提供一个无敌害、符合蟹种生长要求的池塘环境培育一龄蟹种要求水清、水草多、无敌害的环境。池水溶氧量高,蟹种生长就快,并喜欢在浅水处蜕壳。而池塘坡度大,水草多,就为蟹种过隐居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蟹种挖穴少,生长快。1.2种养结合,建立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三种投喂模式对河蟹二龄成蟹养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池塘养殖条件下,全程投喂配合饲料、杂鱼和传统饵料(以黄豆、小麦和玉米为主,辅以少量饲料和杂鱼)对河蟹(Eriocheir sinensis)二龄成蟹生长、性腺发育、规格分布、成活率、单产、饵料系数和饵料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1)无论雌雄,传统饵料组早期(5-8月份)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方面最低,杂鱼组最高;(2)杂鱼组雌体8月份性腺发育速度最快,传统饵料组性腺发育速度最慢,其余月份雌体和雄体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3)无论雌雄,最终杂鱼组的大规格成蟹(雄体175 g,雌体100 g)比例最高,而传统饵料组的小规格成蟹(雄体100 g,雌体75 g)比例最高,且体重差异较大,配合饲料组的中等规格成蟹较为集中,最终三组投喂模式下雌雄蟹的平均体重并无显著差异,杂鱼组略大于传统饵料组;(4)三种投喂模式下,三者的成活率和平均产量并无显著差异;杂鱼组的饵料系数和饵料成本最高,配合饲料组饵料系数最低,但饵料成本居中;传统饵料组饵料系数居中,饵料成本最低。结果表明,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对河蟹二龄成蟹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如东县因南美白对虾产业的不断发展,成为中国南美白对虾第一县。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县南美白对虾养殖总面积109711.69亩。2018年南通市和如东县两级政府开始了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污染的规范整治工作。养殖尾水的处理和达标排放是全面规范对虾养殖产业主要的主要内容。具体要求是养殖产生的尾水应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防止污染周边土壤和水体。笔者就目前县域范围内现有的几种养殖尾水的处理模式进行了简要的汇总和分析,供养殖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