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毕节、遵义、黔南和黔东南不同生态条件马铃薯种植区,开展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评价试验,对参加试验的12个品种的抗性及产量进行初步评价.试验表明,参加试验的品种抗性综合评价多为感病至高感,其中高感的有4个,即费乌瑞它、滇黔薯6号、冀张薯8号、米拉,占参试品种的三分之一,其他品种在不同生态位存在一定差异.参加试验的品种平均产量由高到低为:冀张薯8号、BP03-005、V04-31-12、BPHF101、费乌瑞它、滇黔薯6号、2020-4-5、米拉、Z-30、威薯002、2020-4-9、Z-24.  相似文献   

2.
冯明义  王炜  姜府文  阳勇  吴石平 《种子》2016,(12):78-82
为了筛选适合贵州春播一熟区种植的抗病、高产、商品性好的马铃薯品种,于2014-2015年在赫章县对36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对晚疫病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黔芋7号、Z-24和毕薯5号等3个品种(系)为高抗,占参试品种的8.3%;Z-30、威薯002等10个品种为中抗,占参试品种的27.78%;中感和高感品种23个,占参试品种的63.89%;未发现免疫品种.从马铃薯品种(系)对晚疫病的抗性、产量和商品性综合来看,黔芋7号、Z-24、Z-30、BP 50、青薯9号5个品种(系)表现好,审定后可在贵州春播一熟区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冬种马铃薯新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6年对福建省内外科研单位新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中薯3号等7个品种(含对照),在不同生态区进行7个点3重复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经统计分析,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中薯3号丰产性好,闽薯1号丰产性较好,这两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好,适宜福建作菜用品种种植,坝58丰产性好,干物质率高,还原糖含量低,薯型圆形,适宜福建作加工薯片品种种植,坝薯8号与9521-63丰产性差,不适宜福建种植.  相似文献   

4.
评价冬作马铃薯新品种(系)块茎主要营养品质,筛选适宜主食化的新品种。以‘丽薯6号’为对照,对参试的5个马铃薯新品种(系)的干物质、还原糖、维生素C、蛋白质、淀粉、抗性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等主要营养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综合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以及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分析法对不同品种(系)马铃薯块茎中的主要营养品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品质间的差异较大,其中还原糖变异系数最大(31.17%),支链淀粉的变异系数最小(2.37%)。主成分分析表明,参试的马铃薯品种(系)的营养品质指标可以用干物质、直链淀粉、支链淀粉3个主成分来表示(85.239%)。根据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参试的马铃薯品种(系)营养品质进行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D1224’>‘D1428’>‘D1208’>‘滇薯23’>‘滇薯47’>‘丽薯6号’。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新品种试验与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种子总站组织安排了坝57、坝58、鄂马铃薯5号等8个马铃薯新品种在福州、泉州等7个点进行三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品种与地点互作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坝58、闽薯1号、中薯3号、坝薯8号等品种产量、农艺性状等表现突出,可进一步加大试验力度。  相似文献   

6.
西秀区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宣薯2号为对照,对引进的3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和威芋5号表现都较好,单产分别达2598.15kg/667m~2和2593.22kg/667m~2,比对照宣薯2号增产1.41%和1.21%,商品薯产量则比对照增产12.16%和3.06%,增产明显,适宜在西秀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马铃薯产业在榆林北部毛乌素沙地迅速发展,该区域马铃薯产量高、薯形好、品质优,得到了市场青睐,但生产中存在品种结构单一、抗病抗逆性差、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为了筛选出适宜该区域种植的马铃薯品种,2021 年引进 17个马铃薯新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希森 6 号为对照,在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示范园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 19号、秦薯 107、克新 33 号、中薯 20 号和京张薯 1 号 5 个品种较对照分别增产 10.55%、10.08%、3.98%、3.29% 和 -2.41% ;商品率均达到 70% 以上,分别为 80.94%、73.82%、73.77%、77.99% 和 86.20%,适宜在毛乌素沙地的榆林北部及周边同类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云南第一个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号,经过五年攻关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育成。日前,此品种顺利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准确掌握2009年镇平县引进的玉米新品种的综合性状,进一步鉴定玉米新品种在我县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从中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为我县合理利用玉米新品种、品种布局及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设立此试验。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参试品种均为近年来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共12个,  相似文献   

10.
红河州石屏县冬季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红河州石屏县进行冬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与比较试验,旨在为冬播区引进筛选优良的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宣薯2号相比,丽薯6号的单株结薯数、单株商品薯重量分别增加3个和546g,商品薯率与宣薯2号近似,产量增加293kg/667m~2,增幅8.3%;说明丽薯6号适宜在石屏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病原生理小种的变化和品种抗性的差异,马铃薯品种抗性监测已成为常态化的工作。为筛选出适合六盘水市水城区种植的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对辖区内8个马铃薯品种开展田间抗性评价试验并对其抗性及产量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8个品种中青薯9号、黔芋8号、凉薯14号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为抗病,云薯505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为中抗,威芋5号、希森6号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为中感,米拉、费乌瑞它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差,均表现为高感。经全田测产,参试的8个品种平均产量依次为:黔芋8号>青薯9号>希森6号>费乌瑞它>威芋5号>云薯505>凉薯14号>米拉。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蕉城区马铃薯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和品种的优质率。我区于2008年开始引进中薯3号品种,在冬季与本地当家品种紫花851进行对比试种,经过3年的试种,表现产量高、品质优、商品薯率高、适应性较广等特点,适宜在我区推广种植。该品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的品种,于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赵嫦卿 《种子》2007,26(11):82-84
通过引种试验、性状鉴定和筛选,马铃薯新品种阿尔法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表现优良,农艺性状稳定,植株直立,高大,枝叶繁茂,茎杆粗壮整齐,生长势强,适应性广;全生育期(163±7)d。经济性状表现稳定、高产,较当地品种高原4号增产27.3%,单株产量1.08kg,薯块圆形,芽眼浅,结薯集中,薯块整齐,大薯率高,薯块休眠期长,耐贮藏,品质优良,淀粉含量19.67%、干物质含量24.53%、维生素C含量25.00mg/100g、粗蛋白含量2.18%、还原糖含量0.343%。病虫害轻,抗寒耐瘠薄,抗环腐病,黑胫病,高抗晚疫病。是适合青海省海拔2300m左右,≥0℃积温达到1100℃以上的东部农业区的中低位浅山旱地和其他省的类似地区种植的高淀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贵州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田间抗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在贵州省海拔1000m以下、1000~1600m和1600m以上3个不同的生态区域设置抗性观测圃,调查评价我省主栽的48个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田间抗性情况.结果显示,所有48个参试品种中,仅有会-1号在整个生育期未发病,其余的47个品种均不同程度的感病.抗性表现为中抗(MR)以上的品种有16个,占总参试品种的33.33%,中感(MS)以下的品种有28个,占总参试品种的58.34%;其中有4个品种的抗性表现因海拔高度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占总参试品种的8.33%.  相似文献   

15.
通过2年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与栽培模式试验及生产实践,渭源县北部山区除了大面积种植的陇薯10号、陇薯7号外,晚熟品种青薯9号、定薯3号、陇薯14号、定薯4号、陇薯9号、青薯10号、陇薯15号、L1036-34(拟登记陇薯22号)适宜该区域种植;熟性偏早的冀张薯12号、L12141-6(拟登记陇薯20号)可作为错峰收获品种应用。栽培模式采用机械覆膜垄作放苗、机械覆膜人工点播、机械播种膜上覆土、机械露地起垄播种等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6.
同薯20号(原编号晋8708—60)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一届四次会议审定,并命名(审定编号:国审薯2005001)。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贵州省马铃薯疮痂病抗性品种,从黄平和长顺地区采集马铃薯疮痂病病薯,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2株疮痂病原菌HP 2-1菌株和GS 8-4菌株,采用小薯片法进行致病性测定,病原菌用于侵染龙薯4号、大西洋、青薯9号和黔芋8号等23个马铃薯品种(系),并分析其发病率。结果表明,对HP 2-1菌株最敏感的品种是延薯4号、09306-82、春薯6号、丽薯6号、费乌瑞它、大西洋和Q 8,发病率均为100%,侵染后小薯片严重变黑坏死,抗HP 2-1菌株的品种是12-1、青薯9号和黔芋8号,发病率分别为57.14%、61.90%和66.67%。对GS 8-4菌株最敏感的品种是东农310、春薯6号和丽薯6号,发病率均为100%,抗GS 8-4菌株的品种为09306-82、费乌瑞它和闽薯1号,发病率分别为38.10%、42.86%和47.62%。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马铃薯新品种适宜的推广区域,进行了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鄂薯五号产量最高,达1 150.68kg/667m2,生育期较长,主茎适中,薯形好,薯皮麻,商品薯率高,较抗晚疫病,薯块整齐度好;滇黔芋六号产量第2位,为775.35kg/667m2,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大,分枝多,薯形一般,薯皮光滑,商品薯率一般,较抗晚疫病,薯块整齐度一般,宜山区种植;威芋3号产量第3,为651.89kg/667m2,生育期最长,主茎适中,薯形好,薯皮光滑,商品薯率一般,较抗晚疫病,薯块整齐度差,宜山区种植,不适宜稻田马铃薯推广;洋仁洋第3,为592.62kg/667m2,生育期较长,主茎适中,薯形好,薯皮麻,商品薯率一般,较抗晚疫病,薯块整齐度好,宜山区种植,不适宜稻田马铃薯推广;夏波蒂产量最低,仅528.42kg/667m2,不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近几年来。根据市场需求,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的种薯和商品薯都以早熟品种为主。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早熟品种虽然产量高、品质好,但却极不抗病,尤其不抗晚疫病。块茎在田间和窖藏过程中。损失严重。采用引进和选育相结合的方法.选育适合黑龙江省生态特点的早熟、高产、多抗马铃薯新品种,是满足生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引进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景泰灌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对7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西洋、延薯4号、克新18号和兴佳2号产量高,综合性状表现好,生育期适中,建议在景泰灌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夏伯蒂和克新18号继续试验,底西芮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