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气温降到20℃时,要把亲虾移入越冬池。越冬池放养密度以8~10尾/为宜。越冬池做好日常管理,才能提高亲虾越冬的成活率。1水温当年冬季到翌年2月,水温应控制在20~22℃,不要低于18℃或高于23℃,升温时要缓慢进行,每h升温不超过1℃。2充气与换水...  相似文献   

2.
周泓  崔克难 《水产科学》1992,11(2):7-10
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冬季封冻缺水,使亲虾越冬培育用水能耗大、换水困难,容易造成水中有机物含量增加,除耗氧产生毒氨外,还能诱发亲虾产生多种疾病,使亲虾成活率下降,甚至导致失败。因此随着亲虾越冬培育技术的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对虾人工越冬一般是指人工养成的对虾在人为控制下,提供与越冬场相似的条件,使雌虾交尾成活,保持精荚性腺发育直至产卵. 人工越冬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意义不但有利于对虾自然资源的保护,也为没有自然亲虾资源的地区(例如浙江、福建等省)解决了亲虾来源,而且由于人工养成的对虾量多而集中,亲虾的选留余地大,在人工控制条  相似文献   

4.
王春琳 《海洋渔业》1988,10(6):266-267
<正> 随着中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的提高,对虾养殖生产的发展,使长期以来一直以海捕亲虾作为育苗种虾的育苗方式逐渐转向利用人工越冬亲虾。但由于目前中国对虾的亲虾越冬技术不甚稳定,影响了人工育苗生产。为了提高亲虾越冬成活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亲虾越冬生产中若干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1995年我们利用温泉水首次越冬培育罗氏沼虾亲虾获得成功。1995年9月23日亲虾开始入池进行越冬,1996年3月1日结束,共5个多月。最后,越冬成活率90.75%,虾体规格从入地每公斤50尾增长至每公斤35尾,取得较好的越冬培育效果,为人工育苗提供了种源保证。由于采用温泉水越冬,大大降低了成本。实践证明该方法管理方便,切实可行。主要技术关键是:(l)虾池在亲虾入池前经曝晒后再用20PPm漂白粉消毒。(2)亲虾入池:亲好入池时间为9月底,雌雄比例为4。l或51。亲虾入地时水位保持1米,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2尾,全地用0.SPPm高锰酸钾消…  相似文献   

6.
赣北地区属温带气候,冬季不适宜罗氏沼虾自然越冬。采用半地下玻璃温室进行罗氏沼虾亲虾越冬培育。从当年10月中旬到翌年4月中旬,经六个月培育,亲虾安全越冬,且生长迅速,亲虾性腺相继成熟。其成活率、性腺成熟度完全能达到人工繁苗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亲虾越冬是对虾全人工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护我国近岸的对虾资源,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搞好亲虾越冬中的疾病防治工作,是亲虾越冬成功的关键。一、亲虾越冬中常见的、威胁性较大的疾病有如  相似文献   

8.
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工作在我国开展多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实践证明,亲虾越冬技术是一项成功且成熟的技术,早在1989年和1990年,河北、山东两省人工越冬亲虾的育苗量占总育苗量都先后达到60%~70%,如扣除人工放流用苗,可基本满足养殖用苗需要。但此后,由于多种原因,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工作连续出现滑坡,致使《黄渤海区对虾亲虾资源管理暂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工厂化育苗过程包括幼体培育、饵料、水质、防病治病、日常管理等几个主要内容。为使工厂化育苗工作日趋合理、完善,效益不断提高。我们将工厂化育苗的有关技术知识进行介绍: 一、亲虾1.产卵前人工越冬亲虾的处理人工越冬亲虾可以在人为控制下按我们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10.
台湾信息     
<正> 为落实全国亲虾人工越冬的会议精神,1990年天津市把“亲虾人工越冬、育苗配套技术研究”列入天津市农业重点科研项目,并确定由塘沽区水产局承担。该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全部完成了全国的指标要求,实现了优质大规格亲虾的专池培育,大规模亲虾的人工越冬成活率达到83.92%,室内自  相似文献   

11.
报刊要闻     
<正> 斑节亲虾的越冬促熟 广东养殖斑节对虾的亲虾大部分靠进口,价格贵,且有亲虾带病毒,引起虾病流行。汕头水产所1991年冬以本地亲虾资源——鱼池斑节对虾,进行越冬促熟试验:1991年9月26日开始由近郊鱼池进虾,未见性腺发育;在水池加遮光面,除盖彩条布外,还加黑纱布一层。水温由23℃升至29℃,每天换水30—50%,并加强排污。投饲以蛤肉、蟹肉为主。试验结果:此次在水泥池,亲虾交配率相当高,可全部受精。在以往生产实践中,在催熟的室内弱光下,亲虾交配率很低,既要催熟、  相似文献   

12.
从1986年起,我区有些地方便着手进行了长毛对虾人工越冬试验。但几年来,收效甚微。人工越冬亲虾成活率在30%左右,性腺成熟率只有1.5%,远远无法满足对虾人工育苗的需要。长期以来,长毛对虾人工育苗的亲虾来源主要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解决,  相似文献   

13.
张珂  万志 《内陆水产》2003,28(12):11-11
优质挑选亲虾越冬历时长,必须严格挑选。亲虾选择标准是体大、无病无损伤,无畸形。雌虾体长14厘米,雄虾体长12厘米以上。低密度养殖个体大,成活率或利用率均较高。对刚蜕皮的软体虾不能作为亲虾使用。入室消毒亲虾入池时,水深20~30厘米,加入100×10-6~150×10-6的福尔马林或20克/米3的高锰酸钾浸泡1小时,并将池水逐渐加满。温度调控采用深井水越冬,会造成春季亲虾体消瘦、卵带边缘模糊,产卵分散且孵化率极低等现象。因此,亲虾入池后让水温自然下降至8℃时开始升温。冬季水温稳定在8~9℃,昼夜温差小于1℃。换水时注意温差不能太大,应先预…  相似文献   

14.
搞好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工作是保护天然对虾资源、从根本上把握亲虾资源主动权、实现对虾全人工养殖的重要措施和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对虾养殖的必由之路。唐山市的对虾亲虾人工越冬工作起始于1985年,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阶段,1988年开始转入大面积  相似文献   

15.
为切实保护近海对虾自然资源,我们开展了对虾亲虾越冬及育苗生产。在1984年进行亲虾越冬生产性试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于1985年开始全面推广对虾亲虾越冬生产技术,逐步走上了大水体的人工养殖对虾越冬生产。现已  相似文献   

16.
张红华 《科学养鱼》1997,(12):13-13
一、亲虾的强化培育亲虾的强化培育一般在育苗前一个月进行。其方法是将水温逐渐升至26~27℃,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6%~7%,每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1/2。还可加入少量盐度低于4‰的海水,促进亲虾的性腺发育。定期清除残饵。二、抱卵虾的培育挑选同批的抱卵虾放入培育池中。饲养期间应注意保持培育池的安静,尽量避免干扰抱卵虾,以免引起剧烈运动而造成脱卵。孵化时适宜水温26~28℃,必须连续不断地充氧,使水中溶氧接近饱和。当虾卵由橙黄色变为浅灰色时,每天向池内加入少量海水,使池水盐度每天递增1…  相似文献   

17.
亲虾越冬是指冬季自然水温低于7℃期间,采取自然或人工措施使亲虾渡过漫长冬季的一项管理过程,其目的是促使卵巢缓慢的正常发育。该项工作十分重要,需历经5个多月的时间,稍有疏忽或不慎就会造成育苗工作的被动,影响当年的生产效益。笔者于2001~2002年度在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指导亲虾越冬及育苗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10多家亲虾越冬单位作了深入调查和探讨,发现因技术措施不当而导致的亲虾越冬成活率低和亲虾怀卵量少、产卵不集中、产卵孵化率偏低等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因此,需要注意采取以下的科学措施:1.亲虾入室消毒技术调查中发…  相似文献   

18.
时值深秋,罗氏沼虾越冬工作旋即开始,笔就该虾人工育苗中的亲虾越冬技术,将几年来的见闻及自己实践的心得,总结归纳如下,与业或技术人员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虾亲虾人工越冬生产进行多年了,各地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活率一般在70%定右。但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气候条件、特别是技术管理水平等有差异,其越冬亲虾成活率也不同,就同一地区的不同生产单位,成活率高低悬殊较大。因此,在目前对虾亲虾养殖困难较大、病害较多的情况下,提高越冬亲虾成活率尤为重要。笔者从事亲虾越冬生产多年,特别是近三年室内亲虾越冬成活率均有83%以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总结多年  相似文献   

20.
王广成  王权  任玉水 《海洋渔业》2003,25(1):37-37,33
亲虾越冬是指冬季自然水温低于7℃期间,采取自然或人工措施,使亲虾度过漫长冬季的一项管理过程,其目的是促使卵巢缓慢的正常发育。该项工作十分重要,需历经5个多月时间,稍有疏忽或不慎,就会造成育苗工作的被动,影响当年生产效益。笔者于2001~2002年度在日照市涛雒镇指导亲虾越冬及育苗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10多家亲虾越冬单位作了深入调查和探讨,发现因技术措施不当而导致的亲虾越冬成活率低和亲虾怀卵量少、产卵不集中、产卵孵化率偏低等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因此,需采取的科学措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