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桑樹播種時所實施的一切措施,都應該服從這個基本和最後的目的——提高苗木的產量和品質,同時也要儘可能地節省種子。播前處理也應歸在這些措施之內,因為這種處埋能提高露地發芽率,保證更加迅速而整齊地出苗,因而也就能促進播種區標準實生苗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目前栽桑實踐上應用最普遍的播前處理的方法之一是預先將桑樹種子在流水或每天换的水中浸1—3晝夜。1947和1949年,在奥爾洛夫州「國營蔬菜農場」托辣斯森林草原試驗站中曾經進行專門研究白桑浸種效果的試驗(註)。 進行的試驗完全證實了作為桑樹種子播前處理的  相似文献   

2.
桑樹是大量采叶的作物,大量采叶与桑樹生理存在矛盾,經常克服这种矛盾增產叶量就成为栽培桑樹的特點之一。吳兴縣蚕農在栽桑实踐中創造了多种桑樹更新的方法,现在据我在吳兴縣溪西,泉溪等鄕生產实习了解的几种方法介紹在下面: 一、当桑樹衰老或被虫害矮小时,离開該些樹旁一尺左右处嵌上一株草桑(濱湖鄕俞伯良嵌上嫁接桑,)当衰敗桑樹砍掉新桑樹已可采叶,蚕農叫它“等娘補植”,此法很普遍被采用,它的好处是各种衰敗程度不同的桑樹均可采用,克服  相似文献   

3.
山地栽桑是實現大力發展蠶桑生產的主要方向,因此怎樣在山地栽好桑樹就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問題,從浙江山地已栽桑树生長情况看,嵊縣、新昌、諸暨等县山上很多老樹生長非常繁茂,昌化春建農業生產合作社1953年栽在蝴蝶山上的湖桑主幹圍度已達4.35市寸,平均條長7.7市尺,諸暨佳山村一社1951年栽在大坆山上的湖桑1953年就每株採葉3斤,今年每株採春葉10斤。這都肯定了桑樹不僅可以上山,而且產量和葉質都高。现將各地已有栽植經驗,提供面向山區發展新桑園中的研究和參考:  相似文献   

4.
山东的桑樹以乔木式鲁桑最多(其中兼有接木桑和实生桑),此外有零散的脚棵桑[註一]和桑墩子[註二]。由於多年來劳動農民的辛勤生產,对於桑樹与桑樹副產品的利用頗多創造。經过敌伪的多年統治,摧殘蚕業,迫使部份地區的桑樹也改作其他用途,虽有桑叶並不养蚕。茲介紹幾种桑樹及副產品的利用方法如下,为迎接農業合作化發展多种經济增加蚕桑生產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家知道,用極幼嫩和極老的桑叶飼育家蚕对蚕兒生活力和發育,对平均全繭量和絲的工藝特性都会發生不良的影响。已經証实,当在桑樹上形成3—5片小叶時開始飼育,能得到最好的結果。我們的观察証明,虽然不同的桑樹品种開始形成第五片叶不是同時的,但畢竟几乎所有的品种大約在出現第五片叶之后的25天过程中,生長枝上叶的形成和叶面積扩大急速進行。每条生長  相似文献   

6.
陈伟  谌晓芳  魏东 《蚕学通讯》2007,27(3):22-24
攀西地区是四川省重要的优质蚕茧生产区,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形成了四边桑、坡地桑、大行桑、密植桑等不同的栽桑模式,桑树的管理方式也有所差异.本文就四川攀西地区形成的桑树栽植方式及管理进行了多年的调查,并提出了不同桑树栽植方式实现桑叶增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樹桑法二十一條」為蠶桑說中的一部分,「蠶桑說」是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溧陽沈清渠所著。看了這本書的原敘,知著者以孝廉出身,在任績溪教論時,佐邑宰牛健亭勸課農桑,因有此著。內容都是搜集江浙一帶勞動人民對樹桑飼蠶等經驗的記載。全書分「樹桑法二十一條」,「飼蠶法七十條」;在樹桑法二十一條中,有一條是專講拓葉養蠶,其餘二十條,都講栽桑方法的。足見昔人早了解到桑葉關係於養蠶成績及養蠶经濟的重要性了,今將原文摘錄如下以供大家參考研究。——徐淡人按  相似文献   

8.
桑樹育苗是蚕桑生产的基本工作。但是,根据河北省桑樹育苗情况來看,一股的農業社都沒有育苗基礎,育苗技術尚不能全部掌握,因而育苗成活率低,桑苗的質量也較差,这就不能適应大力發展蚕絲生产的要求。現在介紹几个比較粗放易行、收效較速的育苗方法以供参考。一、培土播种育苗法: 河北省一般年头都是春干少雨,桑樹春播育苗时,必須复草和經常澆水,保持畦面湿潤,才能出苗齐全。我們的桑苗圃在1956、1957兩年來实行春季培土播种法,解决了以上的困难,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我們桑園,位於江蘇揚州城外五台山,為邱陵地帶,全係砂土,含水力極薄,天久不雨,最易釀成旱災,近幾年來,我們在肥培管理上,碰到一些教訓,同時也獲得一些體會,並結合工人羣眾經驗,製订一些技術管理,因而桑樹發育,亦逐步轉入正常狀態。 1.教訓和體會:——关於桑樹萎縮病問題。桑樹萎縮病,係生理上受了强烈刺激而發生一種病態,也是我們桑樹肥培上,一個嚴重而不得解决的問題,其致病原因,固有多方面的關係,根據我們的體會,有下列幾個因素: ①夏伐失時:1952年由於估計性不够,缺乏週密  相似文献   

10.
蚕桑工作者到桑田里去最感苦惱的是:經常看到枝梢枯萎、叢生有各种形狀的斑点,或有桑叶萎縮、变形、变色、表里面粉黴狀等等征狀,而不能判断桑樹倒底是生了什么病,更談不到用什么措施來防治。因此,只有檢查了桑樹的这些病害标本、鑑定它是什么病害,决定它的病原。一种病害一般是要經过鑑定以后,才能進一步研究它的發生和發展的规律,方能提出防治的措施。因此,病害标本的檢查和鑑定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是对一种病害研究的开始。一、桑樹病害标本的檢查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12个特殊桑资源ITS,TrnL-F,rps16序列长度、G+C%、变异位点及亲缘关系,分析了它们的栽培适生范围。ITS序列576-590 bp,G+C%59.45-60.17,27个变异位点。TrnL-F基因间区920-923bp,G+C%34.02-34.24,5个变异位点,rps16内含子929bp,G+C%32.51-33.26;19个变异位点。神农架华桑♀与珙县川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宜长江流域栽植。龙桑、龙须桑、新疆白桑、剑持、小官桑与神农鸡桑1号、改良鼠返、乌克兰白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雅安白桑与神农架山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宜长江流域以北栽植。雅周桑与湖北蒙桑4号、四川高海拔鸡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宜在长江流域山区栽植。广东桑"大十"与湖北白桑、越南白桑、印度55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钦州长果桑与斯里兰卡桑3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咸丰长穗桑与利川长穗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宜长江流域以南栽植。  相似文献   

12.
宁南县桑树病虫害发展趋势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宁南县是我省蚕桑产业发展重点产区,现有桑园面积14666.7hm~2(22万亩),在海拔1600m以下地区推广"6215"桑园栽植模式,桑园宽行内套种马铃薯、黄豆等经济作物,增加蚕农收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桑园套种方式的改变,桑红蜘蛛、桑粉虱、桑蓟马、桑螟虫、桑褐斑病、桑里白粉病等桑树虫害的发生增多,危害增大。  相似文献   

13.
<正> 实生桑不仅桑苗容易大量繁殖,而且栽植成活率高,生长快,适应性强,适于瘠薄的山坡隙地栽植。由于实生桑品质较差,为了适应养蚕的要求,一般任栽植成活效需要逐步进行嫁接换种。嫁接的方法很多,目前四川许多地方推行的简易芽接法,适于桑树栽植初期,树杆围度化3公分左右时采用。我站试行后,感到此法简便易学,春、夏、秋、均可嫁接,而且接穗省、操作快,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4.
四川桑树品种选育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和推广优良桑树品种是提高桑叶、蚕茧和生丝产量质量的重要措施.针对四川"四边"栽桑的特点,60年代起我们采用单株选优、系统选育、群体比较、杂交育种、人工引变育种以及地方良种选拔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先后选育出一批适宜于四川不同蚕区栽培的配套优良桑品种,即具有抗病丰产特点的6031、南1号;抗逆性强,适应丘陵山区栽植的优良小蚕用桑品种转阁楼和小冠桑;适于川南高温多湿蚕区推广应用的嘉定桑系统品种乐山花桑、黑油桑、大红皮等.这  相似文献   

15.
1适合复合栽植的桑园条件 1.1桑树品种及栽植密度 以树型直立型桑品种为主,如育7-11品种。亩栽1 000株,宽窄行栽植,宽行株行距为0.4m×2m;窄行株行距为0.4m×1.3m,便于管理和间作。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于四川省丘陵非良田栽培的优良桑品种,在江油市进行了强桑1号桑树新品种的栽培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强桑1号与对照桑品种湖桑32号相比,不同栽植密度的单位面积桑园的全年产叶量密植桑园区(行株距为1.25 m×0.35 m)增产18.96%,低干桑园区(行株距为1.35 m×0.48 m)增产26.61%,万头茧层量提高2.38%,百公斤桑产茧量提高5.21%,并表现出枝叶生长旺盛、抗旱耐瘠性强和秋叶硬化较迟等特性,适于四川丘陵蚕区作为中熟桑品种栽植.  相似文献   

17.
<正> 桑虱俗名桑鳖、乌龟虫、壁虱、蒲鞋虫、草鞋虫、桑臭虫、蒲芽虫、蚀芽虫、属同翅目、绵蚧科。桑虱是桑树枝干的害虫。初孵若虫密集树杆及枝条基部呈蛰伏状态,不食不动。至三月下旬,桑芽萌发后,就向枝上移动,以针状口器刺入桑枝吸食汁液,影响发芽。近年来,由于桑园栽植密度的提高,桑园郁闭多湿,有利于桑虱的繁殖。目前,我省部分地区,在部分年份,桑虱为害较重,常用  相似文献   

18.
<正> 桑粗皮病是桑树的新病害。近年来,在浙江、安徽、湖北等省部分蚕区开始发现,特别是丘陵山区新开垦的桑园发生较多。现根据日本柳沼春伟关于桑树粗皮病研究的报导(1970—1971年)摘译其主要内容如下,供参考。一、粗皮病发生的时期和症状桑粗皮病多数发生在新开垦的桑园。新桑栽植后2年有少数病株发生,多数病株在栽植后3—5年发生,也有极少数桑树栽植后10或23年发病的。桑粗皮病的症状在夏季(7—8月)容易显现出来。初期的症状,在桑树枝条基部或主干的表皮上发生许多微小的异常突起,随后,突出的部分互相连接呈皱缩状,包围枝条的周围。同时,皮孔也异常突出,病枝木栓化的皮部比健枝木栓化的皮部粗糙,枝干基部变软,容易倒伏。粗皮枝条的新稍生  相似文献   

19.
岳鲲 《四川蚕业》2019,(2):54-54
盐亭县金鸡镇碧月春风家庭农场位于嫘祖故里,蚕桑丝绸发源地盐亭县金鸡镇,紧临嫘祖陵风景区,属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四川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核心区。近年来,我场紧跟全县嫘祖文化开发步伐,围绕发展生态蚕业,栽植茶用桑、果叶兼用桑、叶用桑,开发桑芽茶、桑椹酒,桑园林下养鸡、养鸭、养鹅,新建蚕桑主题农家乐,加强品牌建设,农旅结合,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实现产值500万元,利润150万元。  相似文献   

20.
<正> 迁安县条桑栽培历史悠久,始于战国时代,盛于明初,以沙地栽植为主。从1966年开始向梯田坝埂发展,现在迁安县有条桑面积21000亩,其中梯田桑坝3500亩。把条桑栽植在梯田坝埂上,变土坝、石坝为桑坝,它不仅具有沙地条桑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栽植在坝埂和坝坡的废弃地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控制了水土流失,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梯田桑坝栽植时根据梯田坡面的长度采取坝坡和坝埂栽植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