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探索保水剂在土壤中发挥持久性效用的方式。【方法】课题组围绕保水剂类型、吸水与释水性能、对土壤以及作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如种子包衣、育苗、土壤直接施用、蘸根等,并探讨了保水剂在农业生产应用中的实际效果。【结果】保水剂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和水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水的渗透,避免农药残留,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和颗粒团聚性,优化并改善土壤结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作物对于土壤中盐分的敏感性,全面增强作物抗旱、抗盐碱能力,提升水肥实际利用率和作物产量,对作物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部分水肥条件相对差的地区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结论】保水剂存在材料相对较单一、易累积等应用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抗旱保水剂应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抗旱保水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非工程节水灌溉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土、肥、水等多种因素对保水剂持水能力有很大影响。通过大量试验,对保水剂在各种应用条件下的持水特性进行了定性研究,提出了应用保水剂应注意的问题及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保水剂在草坪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当前草坪绿地灌溉节水的需要,概述了保水剂的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概况,从应用方法、应用效果、包衣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保水剂在草坪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保水剂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工程节水材料,已在旱地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适用于保水剂应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移模型还不多见。本文对保水剂应用条件下的土壤水力参数进行了重新定义,将非饱和扩散率D(θ)及非饱和导水率K(θ)分别表示为时变函数形式D(θ,t)和K(θ,t),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保水剂施入土壤中的时间和试验进行时间进行了统一,提出了适用于保水剂应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移模型构建方法及其源汇项求解方法,同时设置了数值试验对源汇项求解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时间步长、土壤层状性及边界条件对源汇项求解方法稳定性的影响较小,而时间间隔、水力参数、测试误差和仪器精度对稳定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重点研究了果园施用保水剂后剖面土壤水分动态、果树耗水规律 ,探讨了保水剂作用下土壤水分对果树生长、果实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规律 ,同时对保水剂在山区果园的应用进行了经济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促进保水剂在干旱区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本研究选取AA-AH、MP3005KCE、PAA和WT四种保水剂,分析其在不同压力下和不同溶液中的吸水特性及在空气中的保水性,对其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多重对比。结果表明:(1)四种保水剂在去离子水和0.9%Na Cl水溶液中的吸水能力均为:PAAWTAA-AHKCE,PAA保水剂的耐盐性较其他三种保水剂好(P0.05);(2)四种保水剂在去离子水和0.9%Na Cl水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均随着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其中抗压能力为AA-HAMP3005KCEWTPAA,且在去离子水中的下降幅度大于0.9%Na Cl水溶液中;(3)四种保水剂在空气中的保水性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保水性能为:PAAAA-HAKCEWT。为保水剂在干旱地区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保水剂是一种高分子保土、保水和保肥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通过土壤学作用机制,可以显著降低土壤的密度以及改善土壤的结构机理及抗蚀性,从而在水土保持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利用回归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3种保水剂在不同土壤质地、不同土层深度和埋深条件下保水性能变化规律,进一步对3种保水剂分析和验证,找出3种保水剂保水性能不同点与试用范围,以期揭示在干旱区使用保水剂在改善土壤持水性方面的作用特征和机理。结果表明:(1)黏土中施用3种饱和保水剂在不同埋深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保水性能差异显著;(2)3种保水剂在砂土中均显示了较好的保水、释水能力,其保水和释水能力的大小顺序为MP3005KCE保水剂沃特保水剂HG-60保水剂;(3)在壤土中施用3种保水剂,显著增加保水剂施用层及其下方10 cm的土壤含水量,且各保水剂在壤土中的保水性能较其在砂土中好;(4)在黏土中,3种保水剂的保水、释水性能最低,推测原因为黏土的黏性较大,吸水后易产生裂缝和结块;(5)保水剂埋深在5 cm时,各保水剂对砂土的0~5 cm和20~25 cm的土壤含水量影响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保水剂对基质特性和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型高分子节水材料,保水剂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储水能力,促进作物生长。比较了微晶纤维素保水剂和秸秆沼渣保水剂在穴盘育苗中对基质理化性质和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壮苗指数、日均干质量增长量等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显示,2种保水剂的施用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促进黄瓜幼苗生长都具有显著的效果;第36天时,加入保水剂的各处理黄瓜幼苗壮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施用微晶纤维素保水剂质量分数在0.3%时,黄瓜幼苗日均干质量增长量可达(0.015 4±0.000 9)g/d,壮苗指数达0.489 2±0.076 2,根系活力达61.82μg/(g·h);施用秸秆沼渣保水剂质量分数在0.3%时,黄瓜幼苗日均干质量增长量可达(0.015 6±0.000 4)g/d,壮苗指数达0.508 9±0.098 5,根系活力达60.90μg/(g·h)。研究结果表明,秸秆沼渣保水剂可作为一种新型土壤保水剂应用到黄瓜育苗生产中。  相似文献   

9.
保水剂在京郊果园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研究了果园施用保水剂后剖面土壤水分动态、果树耗水规律,探讨了保水剂作用下土壤水分对果树生长、果料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规律,同时对保水剂在山区果园的应用进行了经济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士国  郭新刚 《农业机械》2011,(19):112-113
针对种穴施保水剂,要先按穴施入,施后再播种或移栽费时费力的问题,设计了施保水剂与播种同步进行的排种器,且播前保水剂与种子分开放置,而播后保水剂与种子同穴,分布于种子周围。本文阐述了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其主要工作过程,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田间试验表明,该排种器性能稳定,保水剂用量精确,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循环型农业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为此,在对循环型农业的内涵及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和谐发展的要求,重点研究了黄淮海平原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工程技术支撑体系。另外,只有发展无污染的安全、优质及营养的农产品,抓好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检测体系,最终由数量型农业向循环型农业的战略转变,才能加快黄淮海平原农业的可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的发展着眼,结合我国这些地区灌溉农业发展的实际,论及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划分、旱象与灌溉农业,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发展方向等问题,为巩固、发展我国的灌溉农业提出了目前需要付诸实施的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广域网的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的不足,并探讨了基于广域网的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实现模式;并针对网上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最后介绍了系统的网络结构和网络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作物优化组合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喷灌问题,提出了喷灌条件下农作物种植的经济一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帮助人们做出最合理的农作物组合选择,使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保证获得最好收成。文章将此称作“收成规划工艺”。文章所讨论的经济-数学模型对中国西部地区的节水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业合作社经济的发展及其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今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业合作社的特点和优势;并探讨了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可行性,以及通过立法来保障农业合作社组织发挥优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及其农业劳动力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数量调整关系研究,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作用;并简要探讨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布局、农业闲置资源利用、土地生产率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的作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我国数字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基于我国数字农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农业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我国数字农业发展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8.
After reviewing briefly the regional and systematic syntheses in agricultural geography published to date, the author characterises the activity and contribution to this problem of the Commission on Agricultural Typology of the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First the general concept of agricultural typology is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then the criteria,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ccepted to identify types of agriculture are explained, and finall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typology in modelling the spatial organis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in plann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 based on a few examples.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节水农业分区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安徽省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在综合分析各地区气候、土壤、水资源现状、农业种植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聚类分析方法,探讨节水农业的地域分布规律,进行节水农业分区,为安徽省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农业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设施农业雨水资源自压利用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设施农业阻断了雨水资源的直接利用。本文针对设施农业自身的特点及现状雨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设施农业雨水资源利用的新思路。通过对设施农业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分析计算 ,探讨了设施农业雨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自压灌溉系统设计方法。该系统集开源、节能与节水于一身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众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