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了筛选适宜春化栽培的鲜食蚕豆品种,并明确相应的播种时期。[方法]选用3个鲜食蚕豆品种(‘ZB-7’、‘ZB-9’和‘慈蚕一号’)、选择3个播种期(9月18日、9月23日、10月3日),开展春化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和不同播期对鲜食蚕豆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不同鲜食蚕豆品种对春化栽培蚕豆的单株荚数和总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对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早期产量有显著影响:“ZB-7”的3粒荚数和重量占比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种,“ZB-7”和“ZB-9”的早期产量显著高于“慈蚕一号”;不同播期对春化栽培蚕豆的单株荚数无显著影响,对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早期产量、总产量差异显著:9月18日播种的蚕豆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9月18日和9月23日播种的蚕豆早期产量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而9月23日播种的蚕豆总产量最高,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经产值测算,9月23日播种的‘ZB-9’蚕豆每公顷产值最高,达300333.87元,比10月3日播种的‘慈蚕一号’增146364.32元,增95.06%,差异达显著水平。 [结论]鲜食蚕豆春化栽培宜选择“ZB-9”在9月23日播种。  相似文献   

2.
慈溪大粒1号蚕豆大棚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菜用蚕豆既是城乡居民的佳肴,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种类。由于受季节影响,鲜蚕豆供应期主要集中在5月份。根据多年的试验和实践,总结了一套菜用蚕豆慈溪大粒1号品种大棚促成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采用大棚促成栽培,鲜豆上市可提早20~30d;鲜豆产量达到22,500kg/hm2.,比露地栽培提高40%;病虫害减轻,商品性更好,一般大棚促成栽培经济效益比露地栽培可提高8倍左右。大棚促成栽培,宜选用健壮无病大粒蚕豆播种,播种期可适当提早,一般比露地栽培蚕豆可提早10~20d播种,以促进主茎多分枝,适宜密度为37,500株/hm2;当50%植株形成第一鹰爪荚,且植株复叶出现第7小叶后,择晴天中午打顶。要提早进行蚜虫的防治,加强肥水管理。在蚕豆开花结荚期放蜂授粉,可提高蚕豆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3.
蚕豆是青海省互助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全县蚕豆种植面积为0.65万公顷,年产量约为2.9万吨。蚕豆的播种由于一直沿用人工撒播的传统方法,亩播量大,产量低,且不能满足农艺要求。县农机技术部门从1997年开始引进蚕豆机械点播技术,并进行试验研究,截止2005年,全县购置蚕豆点播机127台,机播面积0.12万公顷,平均增产320.1千克/公顷,增产幅度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4.
栽培因素对重庆稻茬免耕蚕豆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解不同栽培因素对重庆地区稻茬免耕条件下蚕豆生产的作用,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研究品种、密度、施肥和播期对稻茬免耕蚕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是影响其产量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不同品种对重庆稻闲田这种高湿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异极显著(P<0.01);影响蚕豆株高的主要因素是品种自身的遗传因素和播期因素;密度、品种、施肥均对蚕豆单株粒数有显著影响(P<0.05);影响蚕豆百粒重主要由品种自身的遗传因素决定。综合考虑,重庆地区稻茬免耕蚕豆的最优措施为:‘苏03021’在10月22日播种,密度为12.7×104株/hm2,施用过磷酸钙450 kg/hm2+尿素75 kg/hm2,此时产量可达2725.2 kg/km2。  相似文献   

5.
冀西北地区蚕豆优异资源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了国内外50份蚕豆优异资源,采用3次重复的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河北坝上对参试资源的生育性状、形态性状、产量性状等31项性状指标进行了观察记载与鉴定,并对蚕豆的一些主要遗传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全生育期与各阶段生育日期相关程度最高的是终花-成熟的时间,与播种-出苗、分枝-开花、开花-终花无显著的相关性。影响蚕豆子粒单产的主要因子是初花节位、株高、单株粒数、单株分枝数和百粒重,它们决定蚕豆53.49%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1988~1986年的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蚕豆产量、有关生理指标、群体结构及光能分布的影响。证明在安宁河流域太粒型蚕豆播种的最适密度为亩基本亩15000~18750株,该群体结构较亩基本亩8333株的增产30%以上。宽窄行种植比等行种植增产10~40%,以33厘米和20厘米的宽窄行效果最好。最适种植密度和宽窄行播种增产的原因是提高了蚕豆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增大光合势和净同化率,使群体光能分布均匀,改良收获指数,提高了光能利用率。本文还利用大田切片法对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种植方式蚕豆群体结构和光能分布进行了比较. 近年来,国内外对蚕豆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作了一些研究,但不同地区差异极大,Pandey等试验证明蚕豆田由11.1株/平方米增至133.2株/平方米,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几乎成直线增加。上海农学院试验发现超过15株/早方米产量下降。在种植方式方面,张成昌等提出,蚕豆以宽窄行种植比等行种植增产15.9~39.3%;上海农学院试验认为以宽行窄株距条点播为好。可见,最佳密度和方式受地区和品种影响极大。地处西南高原的安宁河流域,有成片种植蚕豆并以收获籽粒为种植目的的历史,但历年来产量徘徊在亩产75公斤左右,低产原因之一是种植密度和方式不合理,因而寻求适合本地最佳种植方式和密度,是生产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根据1983~1986年三年的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密度和方式对蚕豆产量、有关生理指标、群体结构及光能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棚蚕豆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彩英  陈云浩 《种子科技》2012,30(12):40-41
蚕豆种植在海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鲜食蚕豆是我地及大中城市市民的上等佳肴。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蚕豆栽培已由露地栽培转化为设施栽培。露地种植10月下旬播种,翌年5月中旬青荚上市,供应时间10天左右。为延长青荚供应期,我站2009年开始,探索大棚蚕豆栽培技术,提早青荚市场供应。通过试验,大棚设施栽培青荚上市早,经济效益较好,且  相似文献   

8.
稻茬免耕蚕豆高产稳产的气象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庆才  何鼎荣 《耕作与栽培》1998,(2):63-64,F003
分析了安顺地区镇宁自治县稻茬免耕蚕豆高产稳产的气象因素。盛产区域内冬春气候温暖、霜冻轻光照足、光质好,春雨多、风速大等是高产稳产的适宜气象因素;播种时田间积水过多或雨水偏多会导致烂豆、死苗和诱发蚕豆病害发生;生长期过于干旱易引起霜冻而造成生物产量和豆荚产量偏低;控制适宜的播种时段使蚕豆开花结荚期躲过重霜处于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可达到趋利避害增产增收改善稻田肥力结构的良好效果,稻茬免耕蚕豆为用地养地相  相似文献   

9.
从粮用蚕豆生产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贮藏和生产记录等方面,对粮用蚕豆无害化生产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现在正是蚕豆的播种时节,要使蚕豆稳产高产,抓好病虫害的防治是关键一环,笔者现就蚕豆生长过程中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介绍如下。蚕豆象这是为害蚕豆的主要害虫。据调查,如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蚕豆象在贮藏期可造成50%~90%的豆粒穿孔。蚕豆被害后,食味变苦,重量减轻,且易发霉变质,发芽率降低20%以上。蚕豆象一年发生一代。在蚕豆结荚时,幼虫即蛀入豆粒内取食,以后幼虫随豆粒收获而带进仓内继续为害,并在豆粒内化蛹、羽化,以成虫越冬。对蚕豆象应抓好田间防治和豆粒处理两项工作。田间防治即在蚕豆结荚  相似文献   

11.
戴维蚕豆是青海省农科院从法国引进的小粒饲用型蚕豆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高大,株型紧凑,高抗倒伏,结荚多而集中,生育期适中,适宜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种植。为了研究、探讨戴维蚕豆在青海省湟水谷地的最佳施肥水平、合理的播种日期、适宜的密度,2008年在湟中县川水地区安排了该品种不同密度、播种期、施肥量试验。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在贵阳市郊(海拔1 140 m),对优质杂交香稻黔香优302进行了不同施氮肥量和不同栽插密度的裂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贵阳市郊施蚕豆秆绿肥1 000 kg/667 m2左右作基肥,4月1日播种,秧龄50 d,单株栽插,规格为33.3 cm×19.98cm,基本苗1.0万株/667 m2,施尿素10 kg/667 m2,产量可达到658.13 kg/667 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铅、钙复合处理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的影响,采用2.5×10-4mol/L PbCl2和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培养蚕豆种子,以蒸馏水培养作为对照,培养4~7 d后,每天随机取根尖固定、染色、压片后镜检,观察微核和染色体畸变,计算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研究结果表明,1×10-3~1×10-2mol/L CaCl2能有效消除蚕豆的铅中毒症状,降低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其中5×10-3~1×10-2mol/L CaCl2的效果非常明显。但CaCl2浓度过高,不利于去毒害,尤其是2.5×10-2~4×10-2mol/L CaCl2会抑制蚕豆根生长,降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研究认为,CaCl2在一定浓度范围能有效消除蚕豆的铅中毒症状,降低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  相似文献   

14.
氮肥和种植密度对蚕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胶泥土和沙壤土两种土壤条件下,研究了5种氮肥用量和3种种植密度对蚕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结瘤能力差异较大,在氮肥施用量低于240kg/hm2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氮肥施用量有助于提高蚕豆的结瘤能力。蚕豆的行距从25cm增加到50cm,降低了种植在胶泥土上蚕豆的结瘤能力,却提高了种植在沙壤土上蚕豆的结瘤能力。同样,适量提高氮肥的施用量,蚕豆的生物量、有效荚数、子粒产量和株高均得到提高。增加蚕豆的行距,促进蚕豆的生物量、有效荚数、子粒产量,降低了蚕豆的株高。  相似文献   

15.
免少耕稻茬种植蚕豆是滇中主要蚕豆产区广泛推行的耕作栽培技术。但免少耕稻茬蚕豆田杂草种类多,危害严重,对蚕豆产量构成巨大威胁。通常人们采用人工薅除法来拔出杂草,但此法不仅费工费时效率低,而且操作中还易损伤豆苗。为此我们于1994~1996年在江川县进行了蚕豆田化学药剂防除杂草试验示范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试区概况试验地江川县大庄乡三街村公所,海拔约1720m,气候温暖,农作物一年二熟;蚕豆一般10月上旬播种,翌年4月上旬收获;蚕豆田主要有棒头草、看麦娘、早熟禾等单子叶杂草以及牛繁缕、母草、四字草、尼泊尔蓼等双子叶…  相似文献   

16.
接种根瘤菌对蚕豆/玉米间作系统氮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蚕豆接种根瘤菌GS374对蚕豆/玉米间作系统氮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氮肥的蚕豆/玉米间作系统中,与不接种相比,蚕豆接种根瘤菌GS374显著提高了系统中蚕豆、玉米的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但在N225水平下则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的N0水平上接种根瘤菌与不接种只施用N 225 kg/hm2所获得的系统总产量相当.无论施氮与否,在蚕豆/玉米间作系统中,与蚕豆不接种相比,蚕豆接种根瘤菌对蚕豆、玉米地上部植株含氮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对整个系统的植株地上部吸氮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换句话说,在不施氮的间作系统中,蚕豆接种处理的系统吸氮量比不接种处理提高了19.5%,在施N 225 kg/hm2的间作系统中也提高了14.1%.同时,在不同施氮水平的蚕豆/玉米间作系统中,与蚕豆不接种处理相比,接种根瘤菌并不能显著影响0~20 cm土壤的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因此,本研究认为豆科作物接种合适的根瘤菌,是进一步提高豆科/禾本科作物间作系统氮营养间作优势的又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贵州中高海拔地区水稻播种面积占水稻常年播种面积的50%左右,常受秋风低温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减产。研究不同熟期杂交水稻组合在申高海拔地区的最佳播种期和安全齐穗期,作好杂交水稻组合的合理布局种植,以指导大面积生产,保证水稻的高产稳产。通过对不同熟期的杂交水稻组合金优431、金优桂99,茂优601和汕优77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中熟组合金优431和金优桂99在4月6日播种产量表现最好,单产分别达到602.05kg/667m~2和580.72kg/667m~2,早熟组合茂优601和汕优77在4月16日~4月26日均能安全齐穗,但产量以4月16日播种表现最好,单产分别达到666.73kg/667m~2和622.66kg/667m~2。中高海拔地区种植中(迟)熟组合宜早播,在4月6日(清明)左右播种,既能保证在安全齐稳期内齐穗,又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早熟组合的播种期弹性较大,在4月6日至4月26日播种均能安全齐穗,但以4月中旬播种的产量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不同轮作方式下蚕豆节约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在中国西南地区广为采用的蚕豆—玉米轮作种植体系中前茬种植蚕豆所增加的土壤氮的供给量对后茬玉米生长的影响,设计了田间二因素试验,分别在不施氮、N75kg/hm^2、N150kg/hm^2、N300kg/hm^2四个氮水平条件下,比较前茬小麦单作、蚕豆单作和小麦/蚕豆间作处理条件下轮作玉米的产量。数据表明,在不施氮(N0)和75kg/hm^2(N1)处理时,与前茬小麦单作相比,前茬单作蚕豆和小麦/蚕豆间作处理显著提高了后茬玉米棒子的产量,前茬蚕豆单作时后茬玉米棒子产量提高了21%和33%,而前茬小麦/蚕豆间作时分别提高了7%和30%,因此在外源氮供应低时蚕豆节约氮对下茬玉米的生物有效性高,从而生物固氮残留提供的氮营养增加;但随施氮量的增加,前作不同种植方式下后作玉米产量间差异不显著,表明随施氮量增加蚕豆节约氮对下茬玉米的生物有效性降低。研究认为在蚕豆-玉米轮作体系中进行氮养分资源管理时,要综合考虑轮作方式和施氮水平,以求得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对蚕豆根瘤形成及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明确氮肥施用与豆科作物结瘤固氮、氮素吸收累积和产量的关系,通过2年田间试验,分析了N0、N1、N2和N3 4个施氮水平(蚕豆:0、45、90、135kg/hm2;小麦:0、90、180、270kg/hm2)下,单作、间作蚕豆各关键生育期根瘤鲜重、氮素吸收关键参数、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和产量的特征。结果表明,N0、N1和N2水平下,间作蚕豆根瘤鲜重比单作分别提高40.9%、27.2%和34.1%;高氮(N3)水平下,单作、间作蚕豆根瘤鲜重无显著差异。与单作相比,4个施氮水平下间作蚕豆的最大氮素累积量(A)和最大氮素吸收速率(Rmax)降幅分别为8.01%~13.93%和10.27%~12.98%,表明氮素吸收累积特点与根瘤鲜重相反。在蚕豆营养生长阶段(出苗后90d内),单作、间作蚕豆氮素累积量无差异;进入结荚期后(出苗90d后),间作显著降低了蚕豆的氮素累积量。同时,蚕豆产量也受施氮量和种植模式的调控,与单作相比,4个施氮水平下,间作降低蚕豆产量平均达20.66%。整体而言,在N1水平下,蚕豆根瘤鲜重和产量达最大值,随着施氮量增加,蚕豆根瘤鲜重、氮素累积量和产量均随之降低,间作促进根瘤形成的优势减弱甚至消失。因此,间作体系中蚕豆氮肥的运筹与间作优势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新麦26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超强筋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小麦品种,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最新研究成果。为了探索不同播期对优质强筋小麦新麦26产量及抗逆性的影响,在固定播量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播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不同,新麦26的产量受到很大影响。新麦26最佳播期,在黄淮麦区生产以10月5—15日最优,期间最佳播量应控制在187.5 kg/hm2左右。如遇特殊年份,需要进行晚期播种,适当加大新麦26的播量,春季早做田间管理,加大肥料、水分等的供应,通过以上措施,提高群体组成,改善群体结构,实现适时播种增加产量、晚期播种不减少产量或者最大限度地提升产量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