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浙糯玉16(审定编号浙审玉2018006)是东阳玉米研究所自主选育的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2018年在浙江省鲜食玉米品鉴大会上被评为“食味品质金奖”,在高产创建中以每667 m2产量1 276 kg,创造了浙江省秋季糯玉米高产纪录。介绍浙糯玉16的产量表现、形态特征和品质,并提出配套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合余庆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玉米品种,开展14个鲜食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万糯2000产量最高,为1 097.9 kg/667m2,感官评分85.0分;金糯1913产量第二,为1 066.2 kg/667m2,感官评分85.5分;中鲜糯808产量第三,为1 018.6 kg/667m2,感官评分85.5分;密甜糯2号产量第四,为1 013.3 kg/667m2,感官评分86.0分;双萃产量第五,为1 005.3 kg/667m2,感官评分90.0分。该5个品种鲜果穗产量较高且外观口感较好,建议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科糯2号是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选育的甜加糯鲜食玉米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成穗率高、果穗商品性好等特点。生育期中熟,植株健壮,株型半紧凑,株高穗位适中;果穗商品性佳,籽粒白色,排列整齐,甜糯籽粒比例1:3,穗行数13.3行,行粒数41.3粒,单穗重261.9 g,蒸煮品质优;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和玉米螟;去苞叶每667 m2产量达836.75 kg;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市场推广应用前景大,适宜浙江省及周边省份作鲜食玉米种植。栽培技术为适期播种,隔离种植,每667 m2栽植3 000~3 200株,做好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4.
为汇川区鲜食玉米的生产提供参考,在汇川区松林镇开展9个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比较试验,通过调查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后,结合外观口感品鉴筛选出适宜汇川区种植的鲜食玉米,为鲜食玉米生产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农科糯336和万甜糯158生育期较短,分别为112 d和113 d,能抢季节上市,抗性好,抗穗腐病、大斑病及玉米螟等病虫害,同时,外观品质好,蒸煮口感佳,产量较高,分别为818.53 kg/667m2、869.48 kg/667m2,较适宜在汇川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随着鲜食玉米产业的不断发展,甘肃鲜食玉米品种选育相对滞后,为此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交系Pg-B为母本、自交系15N2为父本组配选育出了鲜食糯玉米一代杂交种酒糯4103。该品种在2017—2018年进行的甘肃省鲜食玉米糯玉米组区域试验中,2017年鲜穗平均折合产量为18 166.5 kg/hm2,比对照品种京科糯569增产15.15%;2018年鲜穗平均折合产量19 720.5 kg/hm2,比对照品种白玉糯909增产15.90%。苗期生长势强,成株茎秆粗壮,株型紧凑。株高265 cm,果穗锥型,籽粒白紫色、糯质型。籽粒含粗淀粉(干基)608.3 g/kg、粗蛋白121.4 g/kg,支链淀粉含量为100%,直链淀粉含量为0。鲜穗采收期为101 d,鲜穗采收最佳时期一般在吐丝后26~28 d。品质综合评价评分为85.5分,达到农业农村部颁布的糯玉米二级标准。高抗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适宜在甘肃省酒泉、张掖、武威、兰州、白银、天水、庆阳、平凉、陇西等地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给生产上提供鲜食味美、食性偏糯的花生品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白沙1016系选9016为母本,以远杂9102为父本,经杂交后系统选育,育成优质鲜食型花生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命名为浙花2号。2017—2018年连续2 a参加浙江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667 m2荚果平均产量243.35 kg,比对照增产34.35%,667 m2籽仁平均产量173.43 kg,比对照增产36.85%。浙花2号早熟性突出、结实性优、口感偏糯、抗倒性强、适应性广,对叶斑病、锈病、网斑病及青枯病的抗性均较强,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生态区浙江地区春播及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鲜食与加工保鲜专用玉米单交种津鲜糯102的品质和来源及适于鲜食和加工保鲜的品种特性。2001年天津市区域试验,平均鲜穗产量18062.5kg/hm2,比对照津鲜2号增产66.5%,比垦糯1号增产19.3%,且农艺性状好,鲜穗品质优良,鲜食或加工保鲜口感好,抗旱、抗病性强,适宜在全国各地种植,种植密度为49500~52500株/hm2。  相似文献   

8.
筑黄糯1号是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2000年用自育系LZ糯94-3和QX糯95-8分别作母本和父本组配的黄糯玉米杂交种.2004-2005年参加贵州省鲜食玉米组区试,平均鲜果穗产量919.2 kg/667m2,比对照增产13.1%;感观和蒸煮品质现场鉴评与对照相当,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的100%,含蛋白质7.49%,赖氨酸...  相似文献   

9.
苏科糯5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甜糯型玉米杂交种.在江苏省2009~2010年糯玉米区域试验中,苏科糯5号两年平均鲜穗产量12 487.5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7.3%;201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鲜穗产量10 947.0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4.7%.苏科糯5号具有品质优、丰产性好、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在江苏省玉米种植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0.
延庆县鲜食玉米品种的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特性、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评价,以确定适宜延庆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糯玉米品种中京科糯2000的鲜穗采摘期为97d,鲜果穗产量每667m2为1 208kg,比对照增加了51.47%,鲜果穗产量和鲜籽粒产量与对照品种达到极显著水平。京紫糯218、京科糯120的鲜果穗产量与对照品种间达到显著水平。甜科脆1、京科甜2000的鲜果穗产量比对照分别高出15..18%和14.08%。科甜脆1、京科甜2000、京科甜126的鲜籽粒产量与对照间达到显著水平。感官性状评价分数≥90的糯玉米品种为京科糯2000,甜玉米为甜单21。  相似文献   

11.
李涛  郭祥  高勇 《农技服务》2022,(4):9-12
为庆阳市农户种植品种的选择及当地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通过试验鉴定评价新育成玉米品种(组合,下同)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结果表明:在5 500株/667m2的种植密度下,东单1010,东科2356、玺旺188和德单231共4个品种,无明显严重病害发生,东单1010丰产性好,其余3个品种较为稳产。东单1010产量为637.54 kg/667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81%,增幅最大;东科2356产量为606.97 kg/667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0.74%,增幅次之;玺旺188产量为606.41 kg/667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0.65%;德单231产量为603.08 kg/667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0.09%,增幅最小,4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东单1010可推广种植,其余3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浙薯956是浙江省首个自主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2019年通过品种登记,2021年起列入浙江省主导品种。在2015—2016年浙江省多点鉴定试验中平均每667 m2鲜薯产量2 388.5 kg,比对照中薯3号增产10.82%。在2018—2021年春季马铃薯新品种多点示范中,平均每667 m2鲜薯产量2 882.4 kg,比对照中薯3号增产23.02%,示范方测产验收每667 m2最高产量达3 683.3 kg。田间马铃薯晚疫病地上部和块茎抗性明显优于中薯3号,中抗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浙薯956属于中早熟品种,在浙江省可作春、秋两季栽培,作春季早收栽培时可在出苗55 d以后提早收获上市。  相似文献   

13.
《浙江农业科学》2010,(4):889-889
<正>浙甜2088(浙审玉2010001)系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甜玉米品种。该组合丰产性、商品性较好,品质较优,适宜在浙江省种植。2007-2009年区试平均鲜穗667 m2产量897.2 kg,比对照增产10.5%。该组合春播生育期(出苗至采收)82.1 d,与对照超甜3号相仿。株高222.4 cm,穗位高76.4 cm,双穗率32.1%,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浙江省嵊州市等同生态类型地区春季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特收集金甜糯663、科甜糯958、浙糯玉25等21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在嵊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省级区试站内开展综合性状比较试验。以浙糯玉14为对照,考察各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果穗性状、产量、口感等经济和品质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科糯11号、浙糯玉26、江南玉101、温科甜糯4号产量范围为1 413.21~1 520.20 kg/亩,较对照增产11.39%~19.82%,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穗长19.4~23.4 cm,鲜百粒重37.75~46.55 g,出籽率59.7%~71.6%;品质测定总评分88.1~88.8分。以上品种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品质口感评价较高,宜在浙江省嵊州市等同生态类型地区作春季鲜食糯玉米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在铜仁市种植的优良糯稻品种,优化铜仁市糯稻品种结构,对黔红两优13号、糯两优金丝、黔优黑841等11个糯稻新品种(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两优842产量最高,为618.35 kg/667m2,比对照黔糯优11增产16.20%;华香油糯产量第二,为598.35 kg/667m2,比对照增产12.44%;黔红两优13号产量第三,为586.84 kg/667m2,比对照增产10.28%。该3个品种生育期为134~145 d且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应市场需求且优质、高产、稳产的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对几个常见的鲜食糯玉米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苏科花糯2008"、"苏科糯3号"、"明玉1203"从播种至采收天数比"苏玉糯5号"(对照)延长1~4d,但前期各品种出芽苗有显著不同。品种间产量也有所差异,"苏科花糯2008"鲜穗产量最高,为12403kg/hm~2。"苏科糯3号"和"明玉1203"的鲜食品质及感官品质更好,更适合苏南地区群众的口味。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糯玉米新品种哈糯2022的推广,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室于2016年,以自选白糯玉米自交系B103为母本和以自选白糯玉米自交系HA1303为父本杂交育成哈糯2022。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7 148.9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糯262平均增产6.5%,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8 520.7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糯262平均增产8.1%,2年区域试验总平均产量为17 834.8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糯262平均增产7.3%。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玉20220032。哈糯2022外观白色,棒长约20 cm,品质好,甜糯适宜,食味品质88分。该品种在适应区需≥10℃活动积温2 250℃区域种植,青食期约91 d。  相似文献   

18.
糯玉米杂交种陇糯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陇糯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自交系w202为母本、引进自交系w0702为父本选育的白糯玉米杂交种。在2008—2009年甘肃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中,2 a 9点(次)鲜果穗平均产量13 818.8 kg/hm2,较对照品种垦粘1号增产9.0%。籽粒中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8.4%,达到我国鲜食玉米二级标准;外观及蒸煮品质达到农业部部颁鲜食玉米一级标准。在甘肃省各玉米种植区域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9.
黔青235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于2015年春在贵阳用自选系QR273作母本,T32作父本配单交种,当年冬在海南以该单交种作母本,外引贵州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选育的交51作父本杂交获得三交种组合(黔青3382),于2021年9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7个试验点平均鲜物质产量4 030.7 kg/667m2,比对照(筑青1号)增产10.44%,增产点率85.7%。2019年8个试验点平均鲜物质产量3 978.0 kg/667m2,比对照增产8.53%,增产点率75%,产量居第2位;干物质产量1 519.6kg/667m2,比对照增产17.11%,干物质产量居第1位。2年鲜物质平均产量4 004.4 kg/667m2,比对照增产9.48%。2019年生产试验鲜物质平均产量4 161.68 kg/667m2,比对照增产2.2%。黔青235青贮全生育期94~125 d,适宜在贵州755~1 400 m海拔区域种植,最适密度为3 800~4 300株/667 m  相似文献   

20.
以2016~2018年度江苏省糯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和变异系数法(CV)测定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分析了苏科糯1505和对照苏玉糯5号在食味品质、鲜穗产量、抗病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苏科糯1505的食味品质评分、皮渣率和支链淀粉含量的均值分别为88.9分、10.7%和98.4%,优于对照;苏科糯1505号鲜穗产量均值为13150.0 kg/hm2,较对照增产13.6%,达到极显著水平;高稳系数和变异系数均值分别为8.6%和11.6%,低于对照,具有高产与稳产的特性;苏科糯1505病害抗性较好,与对照相当。苏科糯1505具有食味品质优良、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等优点,是一个种植前景广阔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