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荷属花卉的切花保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姜荷花清迈粉和红火炬郁金为研究材料,对其瓶插液保鲜配方和乙烯抑制剂1-MCP处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超纯水作为瓶插液,能使清迈粉和红火炬郁金瓶插寿命达到16 d;另外,以乙烯抑制剂1-MCP处理红火炬郁金,250 g·m-31-MCP浓度直接放置、密封处理24 h,红火炬郁金的切花寿命从16 d延长至25 d。  相似文献   

2.
为改变红火炬郁金全花较短的状况,拉伸花茎和花序以培育优质鲜切花,本研究以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喷施红火炬郁金的叶片,每日1次,连续3 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红火炬郁金的全花长、花茎和花序的长度均有所伸长,花序宽相较于对照组也有明显增加,但增幅随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而递减。最优处理为喷施200 mg·L-1赤霉素,可使全花长达48 cm左右,花序宽达8 cm左右,适合培育优质红火炬郁金的鲜切花。  相似文献   

3.
[目的]培育适合华南地区自然条件下栽培的花卉新品种。[方法]2007年12月从泰国引进粉苞郁金,随后进行适应性栽培、种苗繁殖和选育。[结果]引种驯化所得的新品种紫嫣郁金性状稳定,该品种于2015年8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粤审花2015029)。[结论]紫嫣郁金是一个适合于华南地区栽培的花卉新品种,与对照品种粤引红火炬郁金相比,其耐热性较强、株型更紧凑,产花量更高,整株观花期更长。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红火炬郁金(Curcuma hybrida‘Red Torch’)种球的抗寒生理,并找出提升种球抗寒性的方法,对经不同低温胁迫处理红火炬郁金种球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开展了种球的抗寒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筛选试验。种球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试验表明,种球在9℃时开始受逆境胁迫,-3℃时胁迫程度最高;低温胁迫激活生成的各抗氧化酶表现并不一致,POD活性在5℃时最高,CAT活性在1℃时最高,而SOD在-3℃时活性达到最高状态。渗透调节系统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9℃达到最高,可溶性糖及PRO含量在5℃时达到最高。综合种球受损程度及抗逆系统的反应,种球保存过程中以不低于5℃为宜。抗寒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筛选试验表明,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包括脱落酸(ABA)、水杨酸(SA)、油菜素内酯(BR)、6-BA、多效唑(PP333)等]对增强红火炬郁金种球的抗寒性都有一定的作用,其中6-BA和ABA处理对种球的保护效果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5.
姜荷属植物是一类新型的、非常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本文着重介绍了姜荷花品种资源如‘清迈粉’(Curcuma alismatifolia‘Chiang Mai Pink’)、‘红观音’(Curcuma alismatifolia‘Hongguanyin’)、‘荷兰红’(Curcuma alismatifolia‘Kimono Rose’)、‘白雪公主’(Curcuma alismatifolia‘Snow White’)等,以及项目组多年来从国内外引进的各类姜荷属花卉资源如红火炬郁金(Curcuma hybrida‘Red Torch’)、女王郁金(Curcuma petiolata)的特点,并对其在园林应用上的策略与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建议,建议其以切花和盆花、花坛、花境、星点或条形布置的形式在园林中出现。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NZ-31,35,40,41,43,45六个糯玉米杂交品种13d,17d,21d,25d,29d 五个发育时期的鲜籽粒为样品材料,对其在各不同发育时期中籽粒水分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为糯玉米育种和鲜食采收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糯玉米的适采期为授粉后22~28天.  相似文献   

7.
不同套袋材料对红皮梨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同材料的套袋处理,在果实发育早期为果皮创造无光环境,比较研究其对红皮梨7个不同品种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类型果袋、不同时期脱袋对红巴梨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使多数品种果实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下降;红皮梨7个品种中适宜套袋的品种是满天红、红星;满天红适宜套红袋,红星适宜套膜袋;红巴梨为不适宜套袋的红皮梨品种,需在采收前15 d,行间铺设反光膜,并结合转果、摘叶等技术措施,提高着色程度。  相似文献   

8.
温郁金为我国传统道地中药材之一,主产于浙江温州,种植面积可达350 hm~2,占全国温郁金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近年来,关于温郁金GAP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已建立温郁金规范化种植基地,初具生产规模。为了进一步建立温郁金科学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体系,为提升温郁金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走访当地农户,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温郁金的规范化生产概况进行了综述,分别从生物学特性、规范化种植技术及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对长柱金丝桃各类器官进行了整体透明和解剖学研究,确定合理的采收部位和采摘时间。结果表明,植株富含分泌囊和分泌小管道两种分泌结构;叶片中分泌囊(道)的发育属于裂生型;地上部分泌结构分布较多,尤以叶片中数量最多、分布密度最大;确定植物的最佳采收时期是每年8~9月的花果期、最佳采收部位是地上部。此研究结果为此药用植物合理的采收部位和采收时间的确定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为其他植物分泌囊(道)发育规律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茶树花不同发育时期生长发育和生化成分代谢的分子机制,以‘黄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茶树花两个发育时期(花苞期、开放期)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35 039 271个过滤序列,GC含量为44.30%~45.35%;茶树花两个发育时期共获得18 35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的基因有8 019个,下调的基因有10 333个.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发现其主要富集在与茶树花生长发育、生化成分形成有关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植物的昼夜节律、糖胺聚糖降解等代谢途径上.本研究结果表明,茶树花的发育受到植物激素的调控和光周期的诱导,与氨基酸、可溶性总糖有关的代谢途径随着花的发育发生了变化,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茶树花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奉黄1号'为江西省自主选育的一个黄肉猕猴桃新品种,不同采收时间对猕猴桃果实品质有重要影响.本文对9个不同采收期的'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品质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以便科学准确地判断其最佳采收期,从而为该品种今后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以盛花后(DAFB)133,140,147,154,161,168,175,182,189 d共9个时期采收的'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各采摘期及其软熟期果实的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干物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10多个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不同采收期猕猴桃的贮藏时间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奉黄1号'猕猴桃各项品质指标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不同的规律性变化.采摘期的可溶性固形物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上升趋势.果实达到软熟状态时,140、175 DAFB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采摘期的干物质含量在147 DAFB达到最大值.果实硬度随采收期的推迟而呈下降趋势,猕猴桃果皮硬度于175 DAFB后迅速下降.154 DAFB采收果实软熟期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随采收期的延迟而呈上升趋势,于189 DAFB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随采收时间的推迟,抗坏血酸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161 DAFB软熟期的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随着采收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在140 DAFB时达到最大值.[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161 DAFB采摘的果实综合得分最高,其达到软熟状态后,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果实贮藏时间长达10 d.本研究表明盛花期后161 d是'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奉黄1号'为江西省自主选育的一个黄肉猕猴桃新品种,不同采收时间对猕猴桃果实品质有重要影响.本文对9个不同采收期的'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品质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以便科学准确地判断其最佳采收期,从而为该品种今后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以盛花后(DAFB)133,140,147,154,161,168,175,182,189 d共9个时期采收的'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各采摘期及其软熟期果实的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干物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10多个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不同采收期猕猴桃的贮藏时间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奉黄1号'猕猴桃各项品质指标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不同的规律性变化.采摘期的可溶性固形物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上升趋势.果实达到软熟状态时,140、175 DAFB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采摘期的干物质含量在147 DAFB达到最大值.果实硬度随采收期的推迟而呈下降趋势,猕猴桃果皮硬度于175 DAFB后迅速下降.154 DAFB采收果实软熟期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随采收期的延迟而呈上升趋势,于189 DAFB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随采收时间的推迟,抗坏血酸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161 DAFB软熟期的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随着采收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在140 DAFB时达到最大值.[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161 DAFB采摘的果实综合得分最高,其达到软熟状态后,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果实贮藏时间长达10 d.本研究表明盛花期后161 d是'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3.
以豫北主栽大枣品种扁核酸为试验材料,研究其适宜采收时期、采收方法及贮藏性能.结果表明;贮藏80d,初红果、半红果和全红果的好果率分别为68.7%、58.1%和49.2%;但初红果的失重率最高,为10.2%,远远高于半红果和全红果的5.1%和6.8%.初红果和半红果耐贮性较好,长期贮藏的扁核酸大枣适宜在半红期采收;贮藏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月季花色与花瓣结构及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变化规律.[方法]以藤本月季'安吉拉'为试验材料,将花瓣发育过程分为6个时期,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比色卡测定不同时期花瓣颜色,分光测色仪测量其花色度,徒手切片法、石蜡切片法及扫描电镜法研究花瓣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结合花色苷、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研究月季花色与花瓣结构及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变化规律.[结果]藤本月季'安吉拉'花瓣不同发育时期花瓣结构及色素含量不同,小蕾期花瓣呈黄绿色,类黄酮、叶绿素和类胡萝 卜素含量最高,上表皮细胞和下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明显色素分布,上表皮细胞向外成圆形凸起,下表皮细胞无突起;初开期花瓣深粉色,花色苷含量最高,上表皮、下表皮有较深的色素积累,上表皮细胞向外凸起伸长呈乳突状,下表皮向外形成网状突起,并布满褶皱;凋花期花瓣淡粉色,类黄酮、类胡萝 卜素和叶绿素含量最低,花瓣厚度变薄,上表皮、下表皮色素分布均不明显,上表皮细胞萎蔫、细胞体积变小,下表皮的网状突起的高度降低、褶皱减少甚至消失.花瓣黄绿程度与类黄酮、类胡萝 卜素和叶绿素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花瓣红色程度与表皮细胞数目和花色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藤本月季'安吉拉'花瓣发育过程中花瓣上表皮细胞和下表皮细胞形态、数目变化,色素种类,色素含量和色素分布均与花色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5.
冬枣采后果实呼吸强度和VC、糖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向秋  刘长江  魏建梅 《特产研究》2006,28(4):39-40,43
对不同成熟度冬枣的果实测试分析表明,冬枣具有呼吸高峰,主峰出现的时间在转红期。冬枣的Vc含量与呼吸强度呈负相关,随着呼吸高峰的出现Vc含量急速下降。提早采收的冬枣的总糖含量显著低于正常采收的果实,完全转红后其总糖含量基本无变化;因此认为冬枣的转红期是糖分积累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6.
以晚熟葡萄品种红地球为试材,对延迟采收期间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变化、糖代谢、树体营养等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延迟采收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提高效果显著,增加了单果质量和纵径,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了可滴定酸含量,但对横径、硬度和Vc含量没有影响.②延迟采收期间,红地球葡萄符合双S型果实生长发育特征,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各种可溶性糖(总糖、还原糖和蔗糖)含量不断上升,积累最快的时期出现在果实完全成熟期以前,且成熟时以积累还原糖为主.③与露地相比,延迟采收枝蔓的糖含量极显著降低,而根系的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极显著升高.总体上来看,延迟采收对树体营养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英格尔"蟠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相关因子的变化进行研究,旨在对蟠桃果实的品质调控和适时采收提供相关依据.以蟠桃品种英格尔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单果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新疆英格尔蟠桃果实发育期为盛花后100~110天;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的变化与单果鲜重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前期逐渐升高,至70天后开始平稳下降;此外,抗坏血酸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增长迅速,盛花后50天时开始下降至90天后略有回升直至采收,而可滴定酸含量则在整个发育期呈逐渐下降趋势;由此认为,英格尔蟠桃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能较好地保持品种特性,果实适宜的采收时期为盛花后100天左右,口感风味较佳.  相似文献   

18.
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红地球葡萄在不同区域栽培,其生长表现各不相同,针对伊犁河谷区域特点,2004~2005年对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伊犁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呈双“S”形曲线,果实生长发育分3个时期。应根据红地球葡萄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期,加强土、肥、水管理并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19.
根据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加双氧酶(NCED)基因序列信息设计引物,通过RT-PCR在燕山红栗(Castanea mollissimacv.‘Yanshanhongli’)中克隆得到了基因NCED1。利用MEGA5.0软件将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NCED1氨基酸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燕山红栗坚果不同发育时期的进行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NCED1在燕山红栗坚果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且在坚果发育后期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推测ABA对燕山红栗坚果的成熟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累积规律,为苦瓜RIPs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个不同组群苦瓜品种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种子的盐溶性蛋白提取物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3个苦瓜品种种子的盐溶性蛋白组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分子量为20.0~29.0kDa的蛋白质差异最为明显;29.0kDa分子量的蛋白质在长大果型材料MC1及密瘤小果型材料MC11中的表达量比野生型材料MC18略高。3个苦瓜材料的29.0kDa蛋白质在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然而,在不同栽培季节其表达量差异显著。【结论】不同类型苦瓜材料种子中的RIPs含量变化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没有明显差异,而成熟种子具有产量高、易采收和贮藏等优点,是作为RIPs生产原材料采收的适宜时期;由于不同类型苦瓜的种子产量潜力有较大差异,因此,选择RIPs含量高且种子产量高的材料作为RIPs生产的品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