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是我国最重要的两个价格指数,一般说来,CPI与PPI应当是同步变化的.但是自2000年以来,CPI与PPI出现了多次“倒挂”现象,这无疑对当前经济通胀情况的判断带来了挑战.采用最新的X-13-ARIMA-SEATS方法对我国的CPI与PPI指数进行季节调整;在谱分析的基础上采用BK滤波方法将其趋势-循环因素进行分解得到趋势因素与循环因素.研究后发现是经济周期导致了“倒挂”现象.  相似文献   

2.
猪肉作为 "菜篮子"商品之一,对于稳定物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利用2008年至2018年的猪肉价格和CPI月度数据,基于VAR模型,研究了近年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对CPI影响的持续期。结果表明:猪肉价格与CPI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猪肉价格变动对CPI的影响在2年之内较为显著,CPI变动对自身的影响在1年之内较为显著,之后影响效果均逐渐动态趋于零。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几个月间,一系列宏观数据得以公布,传递出了喜忧参半的信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波涛汹涌,深不见底.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在2月间双双出现负增长.经济学家称,中国经济面临通缩的考验.与此同时,外部需求进一步下降,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2月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5.7%,跌至2006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初步研究了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inn.)]绿篱在新植橡胶园中的水土保持作用。在23。的坡地新植橡胶园的环山行外坡种植1~2行香根草丛(每丛3株),丛距20cm。植草18个月后,香根草绿篱基本形成;种草18~30个月后,2行香根草绿篱处理区的临界径流降雨量比对照区(传统环山行)高1.2mm,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分别比对照区降低27.2%和26.7%;植草6~30个月后,2行香根草绿篱处理区的环山行外坡泥土淤积高度达2.4cm,而对照区环山行外坡泥土侵蚀高度达1.8cm;在此期间,未观察到香根草绿篱对橡胶树生长的不利影响。这表明,环山行外坡种植的香根草绿篱有一定的水土保持作用,但香根草在胶园的生态适应性和应用价值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草被水土保持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太行山区草被类型的水土保持功能有个具体估价,通过人工降雨测定截留量,观察草被对降雨的截持和传导过程,调查枯落物量、土壤、根系等方法,对降雨从落到草丛至渗入土壤中的各个环节,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盖度70%以上,以黄背草、白羊草为主的草被类型,当降雨达20mm时,截留量已达饱和状态,总截留量为4.56mm;雨滴经层层草叶的传导,到达地面时的动能近于0;枯落物量平均4.45t/hm^2,可吸  相似文献   

6.
季节调整后的蔬菜价格与CPI 之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端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7):201-205
在采用X-12-ARIMA季节调整模型剥离白菜、菜椒、黄瓜价格与CPI季节性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此三类大宗蔬菜价格与CPI间的关系.协整分析结果表明,3类蔬菜价格与CPI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CPI在短期和长期均为影响3类蔬菜价格的原因,而白菜、黄瓜价格短期内对CPI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其在长期内对CPI的作用显著.为正确把握我国蔬菜价格动态,保障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应尽快健全蔬菜价格风险预警体系,完善信息流通渠道,加强蔬菜基础设施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2000-2015年的186组CPI指数所体现的变化规律,可以用通道原理来描述.通道类似于交通图中的道路,依据切比雪夫最佳逼近原理,以CPI函数为中心线,以极小化最大正负误差为边界线,包含了所有的CPI数据,是一条具有最大安全范围意义的数据通道.假设端点数据是建立在零误差基础上的最大权重数据,未来短期内CPI指数的变化不存在突变,或存在突变但其误差不大于通道内的最大正负误差,则通道的延伸可以预测未来CPI指数的变化,以及变化的波动范围.介绍了CPI通道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适用范围、判别法则、具体算法等.通过多个数据处理实例,说明了直线通道具有简单易懂、直观性强、计算方便、适用范围广、符合性较好等特点,验证了未来短期CPI指数变化基本是可知与可控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两区制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本文对棉花产业链上的棉花价格与棉纱价格之间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在长期内存在均衡关系;在短期内二者之间的传导存在非对称性。当二者处于门限协整的第一区制时,棉花价格能进行调整,但调整速度很慢,而棉纱价格则没有自我调整机制;当二者处于门限协整的第二区制时,棉花价格没有自我调整机制,上期的偏离会以很快的速度在本期进一步扩大,而棉纱价格能以很快的速度向均衡状态收敛。总体上,棉纱价格对棉花价格下降的反应大于棉花价格上涨的反应。棉花和棉纱进口的增加以及棉花产业链纵向市场联结较紧密是导致棉花产业链价格波动传导非对称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2010年3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波动对CPI周期波动的动态冲击效应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归纳而言主要有支持论、短期冲击论和否定论三种代表性观点.本文在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问月度统计数据基础上,运用增益谱频域分析法,检验了猪内、肉禽及其制品、粮食、水产品、鲜蛋、鲜果、鲜菜7种食品价格周期波动对CPI周期波动的增益贡献.结果发现:猪肉价格周期波动对CPI周期波动仅具有短期偶发冲击作用,其对CPI周期波动增益贡献在13%~18%之间;粮食价格和水产品价格波动对CPI周期波动的增益贡献大于猪肉价格波动的冲击贡献;鲜蛋价格和鲜菜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具有明显的节假日特征.建立核心食品类CPI制度,降低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占食品类的权重对稳定物价周期波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癸卯学制的建立经过、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做了剖析。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新学制”,它的建立可谓是困难重重,“新学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是一次重要的教育改革。但是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加上对日本学制的模仿,所以它既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 trend of Hubei province grain price and its influence on CPI, based on data from1990-2014.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in price goes through a change of early rising and later reducing during1990-2014, and smoothly fluctuated in recent years with a downward trend; grain price and CPI fluctuations have a consistent trend, but the grain price volatility is ahead of CPI fluctuation; grain price has positive influences on the CPI; 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namely,grain price is a significant cause of CPI fluctua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various measures to stabilize grain price in order to stabilize the CPI.  相似文献   

12.
基于马尔可夫链模型,对我国物价波动走势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虽然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大于6%时的概率很小,但是它一旦进入这个状态,就会有一个较长的持续期,在短期内很难降下来,而当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小于-2%时,它的持续期较短。增长率大于零小于2%这一状态是消费者价格指数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对于商品零售价格而言,增长率大于-2%小于0这一状态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同时在这状态它还有较长的持续期。  相似文献   

13.
采用1997-03—2013-12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贝叶斯DCC-GARCH模型,分析农产品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结果表明:1)农产品价格及CPI的波动具有非对称性,波动衰减速度缓慢,且衰减速度随着波动幅度的加大而减缓。2)畜产品价格与CPI关联更为密切,粮食价格与CPI关联相对较弱;畜产品价格中与CPI波动关联性最强的是猪肉价格,其次为鸡蛋和鸡肉价格,牛羊肉价格与CPI关联度相对较小,粮食价格中籼稻和粳稻价格与CPI的关联度更高。3)农产品价格与CPI的关联性具有时变性;畜产品价格与CPI波动关系大致表现出前期稳定,后期更为密切的特征。农产品市场重要程度、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及随机事件冲击,致使关联性在品种间和时间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食品通胀率持续上涨,而非食品通胀率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由此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实证研究了食品通胀对非食品通胀的传导效应.结果表明:1)非食品价格和食品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双向因果关系;2)食品价格的上涨会对非食品价格产生正向冲击,且这种冲击有一定的时滞性,非食品价格受到食品价格冲击的影响比较明显;3)平均来看,2007年1月-2012年12月,食品价格冲击对非食品价格的变动有明显解释力,但非食品价格的变动主要由其自身冲击造成.  相似文献   

15.
2008 年的通货膨胀问题已成为全球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我国也不例外,“控通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点。文章围绕 PPI 和 CPI①的关系,分析了我国 2008 下半年面临的通胀问题,并且提出建议,以期望对该问题的解决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01年1月至2019年3月猪肉、牛肉和羊肉这3种畜产品的月度价格数据,运用VEC-BEKK-GARCH(1,1)和溢出指数模型,考察国内畜产品价格之间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猪肉与牛肉、牛肉与羊肉均存在显著(P<0.05)的双向价格均值溢出效应,而猪肉与羊肉间仅存在前者对后者的单向价格均值溢出效应。畜产品价格序列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明显,对总预测误差方差的贡献为38%,且溢出效应在持续6个月后基本平复。短期内猪肉对牛肉、羊肉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较弱,分别为6.8%、0.94%,长期内溢出效应增强,对牛肉和羊肉价格波动的总溢出效应达到39.9%。猪肉价格会受到其他价格序列波动的溢出影响,达19.1%。牛肉和羊肉价格之间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较为明显,相互影响均在27.5%左右。畜产品价格之间的溢出效应也对畜产品价格调控形成了挑战,应充分考虑畜产品价格之间的溢出方向和溢出程度,完善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85~2014年海南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人均收入、消费价格指数等数据,探索影响海南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差距的主要因素。利用逐步回归进行变量筛选,消除多重共线性,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的影响显著;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由收入水平唯一决定,符合绝对收入假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储蓄差距对消费差距影响显著,消费差距函数符合生命周期假说的近似形式。消费水平的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表明:收入和物价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长期边际效应大于短期;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短期边际效应大于长期。消费差距的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差距的短期效应略大于长期;储蓄差距对消费差距的长期、短期边际效应都较小,长期边际效应略大于短期。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与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消费差距与收入差距、储蓄差距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近期我国羊肉价格大幅上涨产生的经济效应,并进一步完善稳定羊肉市场供需的政策,以宏观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Nerlove模型等方法研究了近期羊肉价格上涨分别对羊肉供给、居民羊肉消费以及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研究发现:羊肉价格上涨对羊肉供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短期内并不能促使羊肉供给大幅增加;对城乡居民羊肉消费均具有消极影响,其中对西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居民和低收入群体影响更大;羊肉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CPI上涨,但并不会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用支出造成巨大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应加大对羊肉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为收入较低群体和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居民提供羊肉消费补贴以及加强羊肉价格的监测与预警工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探讨猪肉价格变动对鸡肉、羊肉和牛肉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猪肉价格变动会影响其他3种肉类价格的变化,鸡肉和羊肉反之也一样,但牛肉价格变化不会对猪肉价格产生影响;猪肉价格对其他肉类价格的连续正向冲击会使其他肉类价格呈阶梯式上涨趋势;猪肉价格变化对鸡肉、羊肉和牛肉价格冲击持续时间分别在10个月、24个月和14个月左右,对3者价格变动的贡献度分别在18.20%、6.40%和4.15%左右;受猪肉价格变动影响,畜禽肉类价格之间会呈现"肉-肉价格螺旋"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20.
将21世纪以来历次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分为生产、流通及其他环节相关政策,采用事件分析法分别考察与评估各类政策对蔬菜价格的作用效果,并采用目标定位法对各类政策外生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生产环节的调控政策对蔬菜市场具有正向提价作用,且持续时间为4个月左右(实施前1个月-实施后3个月);流通环节的调控政策也具有正向提价作用,但是相比生产环节,其正向作用幅度较小且持续时间更短(一般为3个月左右,实施当月-实施后3-4个月);其他环节的调控政策对菜价仅具有正的导向作用,且作用程度较低尚达不到提升蔬菜市场价格的效果。对蔬菜产业而言,各类调控政策并未很好的实现政策初衷,对价格干预效果不佳。因此,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有一定的必要性且不能退出、要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