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任务。必须针对目前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优化农业结构,健全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突出社会化,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投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全面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武倩 《乡村科技》2019,(2):50-5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金融支持,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亟待创新,才能满足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本文首先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发展中金融服务创新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金融服务现状并诊断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尝试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发展中金融服务创新体系的构建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新型农业体系的基础,加快农村经济模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振兴战略的先决条件。主要分析了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经济的关系以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趋势,指出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陕西关中地区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及阻滞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关中地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路径,分别是以信息技术引导构建现代产业组织,以特色产业撬动现代农业园区升级,以龙头企业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以产业政策规制驱动产业结构优化等相应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科学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路径。现代职业农民岗位培养、现代发展理念创新引领、现代农业技术提升力量均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者认为,拓展发展全新视角,找寻协调统一衔接;立足地方区域特征,构建绿色发展框架;基于农业一线需求,落实绿色创新理念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对策,科学实现“以绿色发展理念牵引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助力地方乡村振兴的新发展理念,是完成农业“大”向农业“强”转变的基本路径,也是“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对策与方案。  相似文献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可持续绿色循环发展,构建了农业三大体系,夯实了乡村振兴发展,为沙湾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突破陕西经济发展质量阻滞因素的主要抓手。基于对陕西三大区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以数字农业重构产业组织形态,提升农业产业体系质量;以特色种养牵引传统农业结构调整,融合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以龙头企业壮大农业产业规模、拓展产业链,聚合产业功能;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倒逼产业政策调整,助推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等路径,以期为提高省域经济发展质量,助推陕西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突破陕西经济发展质量阻滞因素的主要抓手。基于对陕西三大区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以数字农业重构产业组织形态,提升农业产业体系质量;以特色种养牵引传统农业结构调整,融合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以龙头企业壮大农业产业规模、拓展产业链,聚合产业功能;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倒逼产业政策调整,助推农产业体系发展等路径,以期为提高省域经济发展质量,助推陕西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下对现代农业产业集聚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产业集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也是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需充分理解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对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综合研究并分析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产业集聚的具体发展路径及对策,从而推动我国农村及农业经济的规模增长和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落实相关战略,应对现代农业 体系有效完善,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依据。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现代农业体系缺乏健 全,致使现阶段生产技术无法运用到农业生产工作中,对现代农业发展十分不利。本文将基于 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对策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华文明深深植根于农耕文化。乡村作为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战略地位显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准确研判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态势、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乡村生态文明、推进"三农"工作等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现代农业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力。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现代农业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现代农业创新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对目前现代农业创新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冯建琼 《乡村科技》2019,(4):30-30,33
农业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国家现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会议召开以来,建立健全农业推广体系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如果农业推广体系不完善,就会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所以,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完善农业推广体系。本文将介绍农业推广体系的概念,指出现有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就目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来看, 2018年是该战略实施的起始年。而对于海南省来讲,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其“三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战略。海南省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特区之一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以此来促进海南现代农业的发展。虽然目前海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整体趋势较好,但是仍遇到了一定的阻碍。文章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海南现代化农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提出海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这不仅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在海南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有助于海南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产业振兴是农垦振兴的基础,农垦的产业振兴了,人才、资金等要素才会向农垦聚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垦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垦产业深度融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农业生产方式,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发展农垦经济社会的主动作为,也是新时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小农户是中国农耕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作为农业经济的最基本单元,同时也是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没有小农现代化的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就是无稽之谈。在界定小农户内涵、本质的基础上,对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分析,进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讨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蒋季北 《乡村科技》2019,(12):54-55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都特别重视“三农”问题,将其作为工作重心,并且颁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实施离不开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其次分析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设计,指明了我国三农的发展思路和愿景。如何更高效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题中要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志表达离不开农业领域行政管理的意志执行,农业行政管理应当以农业行政管理学为理论输出源,因此构建农业行政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农业行政管理学构建过程中应保持其工具性、特质性、系统性、生态性等原则。其学科体系应从核心概念、学科职能、理论基础、管理理念和研究向度等方面完善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持续推动乡村治理的优化,以更好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逐渐缩短城乡差距,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治理在促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于是,为了实现乡村振兴,一定要对乡村治理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要主动探索乡村治理的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该文重点分析了如今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然后...  相似文献   

1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关键。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是推进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诸暨市赵家镇为例,概述了现代农业的内涵,归纳总结了赵家镇的现状,包括种植面积、农业产值、农民收入等。同时,梳理了赵家镇现代农业存在的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为当地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魏璐 《乡村科技》2019,(9):27-28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农民各项素质的提升,需要提高农民的创新意识与科技应用能力。这需要加快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健全信息传播系统,构建符合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模式,提高农村信息传播的实效性,从而增强农民科技应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基于此,本文阐述传播模式,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传播模式构建的战略性价值与意义,探讨其构建的影响因素,尝试探索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