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的生物质能开发方案优选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沈强  姚炎明  何勇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7):179-185
针对如何从多种方案中选出一种最佳方案,提出了一个优选模型。该文首先比较了3种标度6项评估指标,得出en/5指数标度是最好的,并将其作为层次分析法的标度。该文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起来,建立了生物质能开发方案优选的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浙江省生物质能开发方案的优选中。最后的结果表明,生物质沼气方案的综合评价值为0.8884,为最优方案。该文建立的优选模型及生物质能开发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适用范围广、可操作性强的优点,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用运输车动力的优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一种在已知农用运输车底盘参数、整车性能要求和行驶条件下优选农用运输车发动机最大功率及其转速、最大转矩及其转速和发动机排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开展土地整治实施效果评价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土地整治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揭示土地整治实施效果好坏的原因,从土地整治单项工程出发,选取新增耕地率、土地平整率、田块规整度等15项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改进的模糊层次评价模型(AHP-Fuzzy)对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并以贵州关岭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1)该项目工程实施效果较好,评价结果为80.7分,项目整体达到了规划设计的预期效果。其中,土地平整工程和灌排水工程实施效果较好,道路工程和农田生态工程实施效果好。(2)基于改进的AHP-Fuzzy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效果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准确,该评价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可操作性较高的工程效果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农用运输车制动系优化设计与仿真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农用运输车在制动时的受力分析,给出了制动力分配比β的极限关系式,并对制动系统主要元器件的参数选取对农用运输车制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各种制动强度下,整车具有良好制动稳定性、较高制动效率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法。在常用路面附着系数范围内,进行了仿真计算与试验。该方法可明显地减少设计时的计算工作量,且可对设计结果进行初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北方农牧交错带沙尘源植被恢复潜力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沙化土地植被恢复进程缓慢和沙尘源植被恢复潜力评价困难的问题,该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沙尘源植被恢复能力进行潜力评价.该评价模型首先采用比例标度法对沙尘源影响因素打分,再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沙尘源植被恢复影响因素的权重,并通过综合指数反映植被恢复能力,最后利用模糊隶属度对植被恢复能力进行分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确定北方农牧交错带沙尘源植被恢复潜力,并为确定沙尘源植被恢复的优先顺序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用运输车是中国农村现阶段的一种简化的运输车辆,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它使用可靠性低。针对目前农用运输车使用可靠性低的现状,采用截尾跟踪试验方法,对某机型进行了跟踪试验,获得了农用运输车相关的可靠性数据,分析得到其最薄弱环节是发动机总成;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理论,提出基于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的可靠性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得出了农用运输车相关参数的可靠度函数表达式,为农用运输车设计的可靠性重新分配、制造和管理使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用三轮运输车车架强度分析及节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农用三轮运输车车架强度计算、试验基础上,进行了车架应力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农用三轮运输车车架设计方案,设计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改进后的车架结构比原结构成本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8.
根据坝系规划评价的原则和层次分析法,选取了3个层次、9个指标的坝系规划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坝系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值,最终计算出小流域坝系规划综合指数。计算结果显示,小流域坝系规划综合指数越大,经济、社会、生态3大效益也越大,因此在小流域坝系多方案规划中选择综合指数最大的作为优化方案。该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永定河生态护岸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岸带是水陆交错带,其生态状况对河流生态系统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生态护岸评价对生态护岸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结合北京市永定河的实际情况,从防洪安全效果、生态效果、社会经济性效果3个方面选取9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专家-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确立了生态护岸的健康等级和评价标准;最后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指数法作为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并用这套评价体系对永定河生态护岸11种护岸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利用层次分析与Fuzzy数学相结合方法,对辽宁省东部山区5种森林植被类型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多目标综合评判。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因子林冠截留、林冠蒸散、枯落物蓄水、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土壤总蓄水和土壤有效水的权重集为C=(0.0245,0.0051,0.1993,0.0109,0.0762,0.0565,0.2827,0.0573,0.2866),然后利用最大模糊熵原则确定了评价因子的隶属函数,最后利用Fuzzy综合评判得出油松、落叶松、红松、柞木林、杂木林评价结果模糊子集为B=(0.4686,0.3784,0.4145,0.6128,0.4808),结果表明阔叶林水源涵养效益高于针叶林,其中柞木林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1.
Agricultural tractors are the most common source of farm work fatalities in the U.S., with overturn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incident. For the year 2001, there were 15 tractor-related fatalities in Pennsylvania, 9 of which were due to tractor rollover. A new device using low-cost sensors and microcomputers was developed around a simplified mathematical model of an agricultural tractor to inform the operator of potential tractor instability. This device communicates the current rollover potential, along with a recent history of rollover potential, to the operator of the tractor via a simple bar-graph display. The device uses a single-chip accelerometer to sense the current rollover potential and a small microprocessor to analyze the accelerometer data, compensate for variations due to temperature, and then send this information to a visual display. The use of these low-cost "off the shelf" components enabled the fabrication of a very inexpensive sensor system. Because agricultural tractors have a long service life, it was important to make the device low cost and flexible. This could enable it to be sold as an aftermarket add-on for a variety of tractor models. The device is also capable of interfacing with newer on-board tractor systems via a CAN bus to make it more attractive to tractor manufacturers who may want to incorporate this device into new models. Work is continu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 improved display to inform the tractor operator of possible instability, including display ergonomic studies, investigation of threshold levels for alerting an operator of potential instability, and investigation into audible warning signals.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随着农机设备更新速度加快,无形磨损对农机折旧影响加重的问题,该文在传统拖拉机残值系数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无形磨损系数,构建了考虑无形磨损的拖拉机残值系数预测模型。以来自于农机服务中心农机及农具拍卖结果的25台拖拉机拍卖数据为研究样本,以机龄、年平均工作时长、无形磨损系数为变量参数,分析其价值变化规律;同时,为了进一步综合对比改进模型与原模型的残值系数预测精度,引入基于几何学的"弗雷歇距离"度量法。结果表明,改进模型与原模型相比,预测偏差较小,预测精度大幅度提高,达到24.9%及以上,能够显著地提高拖拉机残值预测准确度,该研究为折旧成本的计算和农机设备的更新决策提供了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能值理论方法为手段,从资源的投入和输出结构角度,对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典型水稻种植户的耕牛和小型拖拉机这两种典型的农业驱动力产出系统的转化与生产效率,环境负载和可持续性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耕牛系统在单位面积水稻田上消耗的不可更新资源量是拖拉机系统的4.57倍;人力能值消耗是拖拉机系统的6.14倍。相对于拖拉机动力,耕牛产出动力处于较低的能量等级,其环境负载率(ELR)仅是拖拉机系统的24%,可持续能值指标(ESI)是拖拉机系统的4.25倍,但有巨大的优化空间和可能。而广东小型拖拉机系统产出驱动力的使用效率则稍高于典型65 kW拖拉机系统。从提高能值效率角度分析,减少耕牛系统生产过程中过多的人力投入,着力提高耕牛系统产出驱动力的利用效率比发展小型拖拉机系统更有潜力。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投入和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投入是农机驱动力产出系统不可忽视的能值投入项。  相似文献   

14.
农机具自动调平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为了使农机具在田间作业时保持水平,该文设计了一种农机具自动调平控制系统。采用拖拉机横向倾角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加速度计和陀螺仪2个传感器数据获得拖拉机实时倾斜角度,直线位移传感器测量调平液压油缸伸长量并建立农机具和拖拉机的相对倾斜角度转换函数,通过控制电磁换向阀实现农机具水平控制。在三轴多功能转台上对拖拉机倾角实时测量算法进行了测试,并在田间对农机具自动调平系统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拖拉机横滚角传感系统能在动态条件下准确地测量拖拉机实时倾角,在转台上测量角度平均绝对误差≤0.15°,均方根误差≤0.18°,在水田激光平地机作业时测量角度平均绝对误差0.40°;自动调平控制系统能较好地实现平地铲调平控制,平地铲倾斜角度平均绝对误差0.52°,均方根误差0.24°,最大误差1.15°,相对于原水田激光平地机水平控制系统控制精度提高了0.5°。该研究为农机具水平自动调平提供了方法,能够提升农机具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15.
油电混合机械液压式拖拉机动力系统节能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大马力拖拉机在道路运输与田间作业过程中由于工况复杂、作业环境恶劣导致油耗高、节能效果差的问题,该研究采用油电混合动力匹配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ydro-Mechanical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HMCVT)的方式,设计了一种油电混合-机液复合拖拉机动力系统,探讨了该系统的驱动模式与传动方式的实现原理并得到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调速曲线;建立了动力系统的数学模型。为实现动力系统最佳性能,制定了整车控制架构,在此基础上提出HMCVT经济性速比控制策略、基于规则的工作模式划分策略和基于自适应等效因子的燃油消耗最小功率分配策略。为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在SimulationX仿真软件中建立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基于测功机搭建试验台架进行测试,分别对拖拉机在犁耕、收获和运输3个典型工况下进行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兼顾混合动力源的最佳扭矩分配与电池电量平衡,且动力系统能保持较高的系统效率(40%以上),犁耕、收获和运输3个工况下油耗仿真值(2.59、6.56和1.69 L)与试验值(2.72、6.80和1.77 L)的误差均不超过5%,模型可靠。与德国农业协会公布的相近功率动力换挡拖拉机和无级变速拖拉机油耗数据相对比,本文所提的控制策略在3种工况下节油9%~20%。研究结果可为多工况作业条件下降低拖拉机能耗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Searching for an effective way to include operators in the seat selection proces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s proposed as the solution framework. The AHP supports the group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the use of ergonomic criteria with different and incommensurable metrics. This article shows the results of an evaluation of three seats by five tractor operators with respect to given structured and weighted criteria and subcriteria. The aggregation of the operator priority vectors i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ir importance in the decision group. After the synthesis is done, the outcome prioritization of the list of seats incorporates the operators' preferences as well.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离不开图书馆的协助,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既是农业化大生产的起点和阶梯,又是农业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渠道。为此,寻找网络化信息服务的新思路、新技术、新途径,以农业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建立一个专门对垦区农业用户服务的体系势在必行,便于垦区农业用户对信息的获取、拥有、利用、处理和交流,使垦区农业用户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拖拉机线控液压转向系统设计及样车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拖拉机的转向系统是保证行驶安全、高效作业的关键机构,针对传统的全液压转向系统在转向过程中易发生转向沉重,甚至失灵等状况,该文提出一种拖拉机线控液压转向系统。论文首先对拖拉机线控液压转向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基于MATLAB软件的Simulink/Simhydraulic模块对线控液压转向系统进行动态建模和仿真分析,根据分析数据完成试验样车改装,利用改装样车分别进行转向系统的静态随机转动试验、蛇形试验、双纽线试验、稳态回转试验以及转向瞬态响应试验。通过试验分析得到线控液压转向系统在5个试验中理论与实际转向轮转角平均误差分别为1.58?,0.79?,1.09?,0.69?,0.47?。试验结果表明线控液压转向系统的理论与实际转角曲线吻合度更高,误差均低于全液压系统,转向误差精度有大幅度提高,性能更理想。拖拉机线控转向系统综合了液压和线控技术优点,在保证大动力输出的同时,又具有转向灵活,方便安装等特点,可为拖拉机线控转向系统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太阳能园艺拖拉机驱动系统的独特需求,提出了一种太阳能园艺拖拉机驱动系统匹配设计方法,包括总体方案设计和主要参数的理论计算,并提出以全天累计作业时间为太阳能拖拉机作业能力评价指标,结合南京地区气象逐时变化,预测晴朗天气下所选用的光伏电池不同季节日发电量。以所设计太阳能园艺拖拉机为例,得到不同作业工况下拖拉机行驶速度与全天累计作业时间的关系,随着作业速度的提高,全天累计作业时间呈缩短的趋势;相同工况下,夏季全天累计作业时间长于冬季;速度为3 km/h时,有太阳能时拖拉机水平割草作业与坡道割草作业的全天累计作业时间均为无太阳能时的1.5倍。研究表明光伏电池作为园艺拖拉机能源是可行的,能够满足园艺作业的需求。以上研究结果可用于太阳能园艺拖拉机驱动系统方案设计和优化,为太阳能园艺拖拉机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性能目标的拖拉机运输机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拖拉机运输机组总体参数的设计目标多元,约束条件复杂,传统经验法和单目标优化法难以使机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该文以机组动力性、牵引点受力情况、附着性能和经济性最优为目标设计了目标函数;通过分析拖拉机运输机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优化参数;通过研究拖拉机运输机组使用性能,制定了约束模型;采用改进型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导出了拖拉机运输机组总体参数多目标优化算法。以东方红150拖拉机运输机组为实例,优化了原有拖拉机和挂车的重力参数、质心位置和变速器传动比。设计试验与已有单目标优化方案和原始机组对比,结果为:运输Ⅰ挡和运输Ⅱ挡下,最大爬坡度分别提高1.35%、1.68%和1.38%、0.57%;牵引点受力分别减少1 222、703和2 792、2 125 N;驱动轮最大滑转率更接近特征滑转率;燃油消耗量分别下降12.9%和15.8%;改善了机组动力性、牵引点受力、附着性能、经济性,可为拖拉机运输机组配重方案和总体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