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病发生在2—3年生的加拿大杨、二青杨、马氏杨的主干上。今年5月中旬,京浦线静海至青县段,和北京东北旺苗圃春季移植的幼树,被害致死者达50—80%。病害初期在伤口处现苷兰绿色,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病斑,很快发展,当环绕主干后,病斑上段  相似文献   

2.
千日红叶斑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千日红俗称百日红(Gomphrenaglobosa),又称火球花,为苋科一年生草本。2—7月播种,6—11月 开化,为夏季主要露地花卉。在最近几年珠海苗圃的千日红叶斑病危害严重,1996—1998年发病率100%,主要为害叶片,进而影响开花,失却观赏价值。 症状 受害叶片病斑最初为针头状小黄点,渐向四周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10毫米。有时几个病斑连结为不规则形,边缘有一明显的紫红色晕环,直径0.5—4毫米。后期病斑褐色至灰白色,中央变薄呈透明状或穿孔,间或产生黑色小点。病叶凋萎干枯,大大影响植株生长及花朵变小、变少。(图1)  相似文献   

3.
一、病状:泡桐炭疽病主要为害苗木的叶片、叶柄和茎部,大树仅为害嫩梢。幼苗2—4片真叶时开始发病,初期幼苗叶片变暗绿色,而后逐渐倒伏。苗木开始木质化后(6片真叶以上),在叶片、叶柄、茎基部发生黄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形成圆或椭圆形或棱形病斑,逐渐变褐色,病斑处凹陷,以后出现粉红色病菌分生孢子堆。幼苗被害严重  相似文献   

4.
苗木浸出液对苗木成活与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卫星经营所苗圃,用八种苗木浸出液对五种用材树种苗木进行浸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试验用材料与方法试验用提取浸出液的苗木为:红松2—2年生,红皮云杉2—1年生,樟子松2—0年生,水曲柳1—0年生,大青杨1—1年生,胡桃楸1—2年生,白桦2年萌生幼树。以上苗  相似文献   

5.
(1)梨黑星病;该病为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及新梢。六月份以为害叶片为主。叶片受害,初在叶北面,支脉间呈现园形,椭园形或不整形状的淡黄色斑,不久,病斑上沿主脉边缘长出黑色的霉,为害严重时,许多病斑相互愈合,整个叶片的北面布满黑色的霉层。防治方法:六月份采取喷药保护治疗,保护剂可用1:2  相似文献   

6.
1981年春在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平原林场调查到柳椭圆跳甲[Crepidodera pluta(Latreille)],严重为害杨、柳苗木枝芽和嫩叶,两年生龙须柳和北京杨虫株率分别为97%和72%,受害芽多干枯脱落。该跳甲以成虫在苗圃中、幼树下的枯枝落叶、杂  相似文献   

7.
据近年调查,漆树毛毡病(Eriophyes sp.)是漆树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省内广泛分布,危害严重。引起多种漆树品种受害,从小苗幼树到老龄大树都能被害,尤以苗木和3年生以下幼树受害最重,致使树势低矮、细弱、叶片皱缩成团,形成秃枝,顶芽腋芽大量早发、萌生、丛生,严重影响漆树正常生长,造成生漆生产的经济损失。为寻求控制本病害的  相似文献   

8.
一、症状 腐烂病主要为害果树的枝干,幼树和苗木也可被害。受害皮层腐烂坏死,其症状表现有溃疡和枯枝两种类型。以溃疡型为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种源的乐东拟单性木兰、云南拟单性木兰的引种试验研究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云南拟单性木兰能适应浙江建德和江苏无锡的气候条件,正常生长。只要种源选择适当或采取防寒措施,在极端气温-7℃下,除1~2年生苗木有较轻度叶片冻害外,3~5a苗木未见明显冻害;在连续60多天的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受害率仅为1%,且仅有少数叶片轻度受害,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
柚木病害     
柚木锈病该病为柚木周丝单胞锈菌[Olivea tectonae[T.S.& K.Ramakr.)Mulder.]所引起。在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台湾(中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地造成苗木和幼树的严重落叶。受害叶片的上表面呈现浅灰色病斑,在叶的下表面形成橙黄色的孢子堆。孢子由空气传播,在柚木植株间直接扩大侵染。此菌属专性寄生菌。只为害柚木,没有转株寄主。  相似文献   

11.
降香黄檀病虫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9年5月,在广东省肇庆市国有林业总场属下的3个林场和2个苗圃基地调查降香黄檀病虫害,结果表明,降香黄檀人工林幼树的嫩梢和叶片都存在轻度病虫为害,未见严重的危险性病害。主要害虫是螟蛾类蛀梢害虫,主要病害是炭疽病和细菌性穿孔病。  相似文献   

12.
枣树茎腐病,主要危害枣树苗木和幼树,故又名枣苗烂根病.苗木初发病时,茎基部出现水渍状黑褐色斑,随即包围全茎,并迅速向上扩展,此时叶片变黄,枯萎,并逐渐枯死.受害茎基部下陷,皮层紧贴在茎上,缢缩,不易剥离.发病后期病部产生许多小黑点,潮湿时有灰色霉堆.  相似文献   

13.
杨银潜叶蛾的危害、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危害与识别 1.危害情况:杨银潜叶蛾在我区发生普遍,主要危害小青杨、小叶杨、加拿大杨、中东杨、北京杨以及速生杨等,被害率高达100%。苗木及幼树受害严重时,几乎无一完整叶片,叶片后期皱枯,虽然不能导致苗木死亡,但严重影响苗木或幼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杨干象鼻虫(Cryptorrhynchus lapathi Linne)是世界性的大害虫,严重地为害白杨、赤杨、山杨、柳树、桦树等幼树。国外对此虫研究较多,但国内尚无详细报导。1953年我们在哈尔滨东北林学院实验林场初次发现该虫为害3—4年生的中东杨幼树,1955—1957年因为害严重,曾伐去受害中东杨三万多株。由于连续为害达10年之久,一块约三公顷的中东杨林,到现在几乎只剩数株。  相似文献   

15.
<正> 杨树杨疡壳孢菌(Dothichiza populea)溃疡病是杨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从三十年代以来,欧洲和北美一些国家的杨树普遍严重受害成灾,我国以前未见报道,列为重点检疫对象。但是,近几年来,该病已在我国少数省的个别苗圃发生。据李传道副教授报道,于1978年春南京林产化工学院苗圃发现该病为害合作杨和蒙古杨,这批苗木已全部销毁。1979年春,我们在沈阳市浑河苗圃的5年生北京杨和3年生晚花杨中发现病株;1980年春,又在该圃原林地和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树木园移栽的3年生小黑杨上见有该病发生,当年将病株全都伐除处理。根据目前国外对该病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苹果早期落叶病,主要包括褐斑病、灰斑病、圆斑病和斑点病。 一、症状 (一)褐斑病 褐斑病主要为害苹果树的叶片,有时果实亦能受害。病斑褐色,边缘绿色不整齐,故又有绿缘褐斑病之称,病斑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泡桐黑痘病为害泡桐苗木。在叶柄、嫩梢和干部的病斑呈灰褐色凸起,形似“黑豆”。病菌主要以茵丝和分生孢子盘在枝叶的病斑内越冬;翌年4月产生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以皮孔侵入为主,进行初次侵染;潜育期3—6天。泡桐不同种类抗病性有差异。留根苗发生严重,当年埋根苗受害较轻。  相似文献   

18.
三、落叶松枯梢病落叶松枯梢病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中新发现的一种危险性真菌病害,为害严重,蔓延迅速。 1.分布与为害该病在1938年发现于日本北海道,1960—1969年仅北海道地区因该病的为害伐除烧毁的落叶松人工林达9700公顷。我国于1973年首先在吉林省汪清和延吉县发现此病,当时仅有零星单株或小团块状分布。现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均有太面积发生。山东省局部地区也已发现该病。据1978年考察,我省受害面积为17万公顷,每年损失生长量达7万立方米以上。  相似文献   

19.
湖南主要油茶产区茶角胸叶甲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基本弄清湖南省主要油茶产区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的发生情况,并寻找有效防治药剂,于2012年5月9日至25日,调查了衡阳地区耒阳市和常宁市油茶林茶角胸叶甲发生情况,并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该虫危害油茶苗圃、1~3年生新造林、成熟林、老龄林与采穗园。以老龄林受害最为严重,株平均密度在40头以上,每枝叶片孔洞数达250个以上,受害株率90%以上;其次为1年生新造林,株平均密度在23头以上,叶片孔洞数平均达到150个/株,受害株率达到75%以上。对新造林危害时间集中在5月17—19日,可致使新造林油茶大量新梢叶片枯黄、掉落。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 000倍防治效果最佳,不但触杀效果明显,而且持效性较好,1,3,7,10 d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8.27%,96.55%,100%,100%。  相似文献   

20.
一、试验材料 隆化县2006年3月对全县55个繁育北京杨苗圃进行了普查后,筛选出严重发病的4个苗圃、合计面积为2.2公顷;同时调查了20.67公顷采伐迹地更新幼树染病情况。调查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品种为2年生北京杨苗木或为新植的北京杨幼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