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茶叶产量155万吨,同比上升5.08%,占全球茶叶总产量36.75%。印度茶叶产量98.83万吨,同比上升2.27%,是近十年来产量最多的一年。肯尼亚茶叶产量37.79万吨,居世界第三。位列第四至十位的茶叶生产国分别是:斯里兰卡、越南、土耳其、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日本和孟加拉国。2011年,肯尼亚出口茶叶42.13万吨,位居第一;我国茶叶出口32.26万吨,位居第二;斯里兰卡茶叶出口30.13万吨,位居第三;其他茶叶出口国分别为:印度、越南、阿根廷、印度尼西亚、马拉维、乌干达和坦桑尼亚。  相似文献   

2.
陈瑞钦 《中国茶叶》2002,24(3):32-33
1.生产现状 闽北绿色食品茶叶生产起步于1997年,截止2000年底,已有10个企业13个产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其中AA级1个,A级12个。已建成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面积2647hm2,年产绿色食品茶叶2425t,年产值5072万元,绿色食品茶叶面……  相似文献   

3.
《茶报》2004,(4):28-29
茶叶起源于中国,是我国重要出口农产品之一。我国茶园面积世界第一,产量第二,出口量居第三,扩大茶叶出口,发展茶叶经济,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特殊的意义。据我海关统计,我国茶叶出口近100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1—6月,我茶叶出口13万多吨,同比基本持平,金额2亿多美元,同比增长13%,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浙江省淳安县传统优势经济作物之一。全县茶园面积15万亩,采摘茶园面积13万亩,茶叶生产涉及全县23个乡镇670个行政村7.8万户农户。近年来,淳安县不断建立、健全茶叶生产、营销、品牌创建、质量保障等体系,加大茶业政策扶持力度,扩大茶叶基地建设,推进茶厂优化改造,  相似文献   

5.
孙智敏 《福建茶叶》2014,36(5):37-37
蕉城区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区位优势独特,山海资源丰富,产茶历史悠久。全区茶园面积13.1万亩,茶叶产量10610吨,产值7.06亿元,茶叶商品总值13.89亿元。全区16个乡镇产茶村达216个,全区70%农户经济收入直接或间接得益于茶叶,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2004年以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茶叶品种结构的调整,大力推广高新优品种,加强茶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根据气候和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6.
福建有机茶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福建是我国茶叶主产区,产茶历史悠久。目前,全省茶同面积约13万hm^2,总产量13.09万t,出口茶叶2.3万t,创汇7000多万美元,分别居全国的第三、第一和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和茶叶企业的重视,目前,已获得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TRDC)和欧盟(法国)ECOCERT、BCS等机构认证的企业有建阳市莒口镇茶埠茶场、宁德市仙山茶厂、福鼎市品品香茶厂、福鼎市天湖茶业有限公司,武夷山市大坑口岩茶厂、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上半年我国茶叶出口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茶叶》2008,30(11):6-6
据我国海关统计,2008年1~6月我国茶叶出口15.13万t,出口金额近3.4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49%和19.88%,出口平均单价也比2007年同期增长13.65%。上半年我网茶叶出口至10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上,摩洛哥仍居首位,美国取代日本和乌兹别克斯坦成为我国茶叶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日本、乌兹别克斯坦和俄罗斯分别位居第3~5位。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茶叶机械研究会1995年年会于12月13日至14日在乌龙茶主产区——安溪县召开。这次年会的主题是:乌龙茶采摘与制作机械问题研讨。省内外从事茶机研究、生产、教育和使用部门的20个单位35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年会。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殷鸿范,浙江省杭州市茶叶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胡景川,台湾家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山虎、经理杨复剪等应邀参加了年会。年会由省茶机研究会理书、省农机公司工程师林孝洪作会议总结。林工程师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了今后茶机研究、生产的几条建设性意l:1)茶叶生产是茶机发展的基础。根据市场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2011,(9):31-31
8月11-13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首届“绿茶品质提升研修班”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举行。来自安徽、广东、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茶叶科研单位、茶叶协会、农业局茶叶办及企业的69名主要负责人和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习。  相似文献   

10.
闽东无公害茶园建设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农药残留问题长期以来未予重视,直到1996年12月才着手抓这个问题。1997年全省在宁德、南平、泉州、三明、漳州、福州六地市建立无公害茶园示范点10个,闽东占4个。经过几年来的科学治理、示范、推广,茶园病虫害逐年减少,茶叶质量、产量逐步提高,全市现有无公害茶园13万亩,绿色食品基地2万亩。2000年全市茶叶抽查合格率在87%以上,各县(市)送检合格率达85%以上,具体有:①省技术监督局2000年6月份在宁德市蕉城区和寿宁县分别抽样36批次和20批次,“农残”合格率均为100%;②宁德市技术监督局2000年4月、9月在全市各茶区共抽检茶…  相似文献   

11.
《茶报》2004,(1):29-30
2003年8月,来自于13个国家的代表和国际茶叶委员会(ITC)及商品共同基金(CFC)的观察员参加了第十五届FAO国际政府间茶叶组织会议。  相似文献   

12.
茶叶中微生物污染情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以乌龙茶为主的各类茶叶进行微生物含量检测共计278样次,并进行生物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茶叶中微生物含量相差很大,最高值大于1万个/克,最低为0。不同茶类茶叶中微生物含量有很大差异,而同茶类不同级别的茶叶中微生物含量无明显差异。因此我们认为茶叶中的微生物含量主要取决于茶叶制作工艺,因而对不同类别、不同花色品种茶叶的微生物限量标准应不同,根据本资料分析提出乌龙茶中微生物限量参考值为:总菌数≤10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的祖国,茶叶科学源远流长,瑰丽多彩。今日正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互相渗透的历史新时期,在研讨茶文化之际,人们期望:有一部系统全面的茶叶科学技术史问世。促进茶叶科学和文化结合,拓宽茶文化的内涵,又推动茶业经济进一步发展。茶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与一定的历史阶段、社会背景、自然条件和农业状况等相联系的。本文综合这几个内涵,社会背景与农业生产相联系,农业生产以茶叶相近的学科,并以茶叶科技发展为主,至清代止,分为七个时期,四个方面叙述。茶叶资料浩繁,这里着重列出有关茶叶科技较早出现的文字记载,提供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的双边协议,指日可待。然而,面对“入世”,我国茶叶在现行市场发展和经营体系不很健全,也将和电信、汽车、金融等行业一样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知已知彼,正确对待本行业劣,优势加以改正与光大,才能顺应市场变化而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本文参阅近年世界茶叶产销有关资料加以整理,并对我省茶叶“入世”略谈个人浅见,仅供同仁参考。1、茶叶产销概况1.l茶园面积与产量:据国际茶委会资料统计,至20世纪末的1998年全世界产茶国有30个国家和地区,有119个国家需进口茶叶,其两者比例1:呕.世界现…  相似文献   

15.
地处闽东沿海的霞浦县,海岸线长达404公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水、热、光资源丰富。霞浦山地多丘陵,丘陵占陆地面积72.1%。全县14个乡镇,除海岛乡外,13个乡镇产茶。其中10个乡镇靠海,为闽东地区山广海阔的沿海丘陵菜区。九十年代初,霞浦茶叶产值与税收占全县种植业产值与税收的10%左右。其中柏洋、水门、崇儒等主产乡的茶叶收入约占种植业产值的20%左右。茶叶生产在农村经济建设中仍然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茶叶生产却面临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市场疲软,竞争激烈,企业陷入困境。在未来的21世…  相似文献   

16.
乌龙茶主销日本,近年,茶叶市场竞争激烈,个别日本客商为降低茶叶成本,将乌龙茶的加工拼配作业由日本转移至福州。为适应国际茶叶市场发展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茶叶的加工拼配作进一步探讨。乌龙茶加工拼配包括以下几个工序:复火,筛分,风选,拣剔,切细,初匀,复匀,过磅,装箱等。一、生产线结构的选定生产线有立体结构和平面结构两种。前者优点:便于茶叶输送,减少碎茶率。后者优点:占用面积较小。结构的选择应依实际情况而定。二、复火工序复火除了使乌龙茶达到特定的火候要求外,对茶叶水分及微生物含量的控制极为重要。还能促…  相似文献   

17.
《福建茶叶》1997,(1):2-3
福建省茶叶学会成立至今,历经四十个春秋,为发展福建茶叶科学技术,振兴福建茶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福建茶叶改革与发展,又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肯定。1983年和1994年两次荣获福建省科协授予福建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的表彰。沿革福建省茶叶学会四十年来,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一、成立时期:福建省茶叶学会于1956年12月16日成立,会员29人。选出张天福、庄任等七人组成理事会。1958年由于某种原因,学会组织瘫痪,工作停顿。二、重建时期:1963年筹备重建学会。同年11月召开成立大会暨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18.
1992年以来,我国国内茶叶产销连年疲软,其主要外部原因是世界饮料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茶叶出口销价下滑;国内茶叶集体消费减少;茶叶税收政策落实不好;国家银根吃紧等。为此国内茶叶人纷纷探讨克服疲软良策。笔者认为,国内茶市疲软有几个方面值得思考:1、茶叶的饮用消费地位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茶叶消费还需要宣传;3、应大力发展“有机茶”;4、加快开发茶叶“终端产品”。  相似文献   

19.
段新友 《中国茶叶》2007,29(3):16-17
“十五”以来,是四川省茶叶产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全省现有产茶县(市)120多个,重点产茶县(市)30多个: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15.53万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42%;茶叶总产量10.0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98万吨;茶叶总产值18.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达到11.5亿元,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70%的投产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名山县、峨眉山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1家企业的79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33家企业的1667公顷茶园获得了有机茶认证: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学会和安徽省茶叶学会于,99D年11月13~1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联合召开了全国茶叶品质化学与检验学术讨论会,来自安徽、浙江、湖南、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福建、上海、海南、贵州1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