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水产健康养殖过程中,控制和管理好水质,使之符合养殖对象的各种生理需要,是养殖能取得成效的基础.所以,如何调控好水质,在养殖过程中极为重要.笔者认为水质的调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王教玉  杨枫 《内陆水产》2003,28(9):27-27
水、种、饵是水产养殖的三大物质基础。池塘水质良好,不仅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而且可以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所以养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养水,只要水质管理工作做好了,养殖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水质管理的目的就是使养殖用水水质清新,含有适量光合作用旺盛且易于鱼类消化的浮游植物,使池水呈黄褐、油绿、草绿带黄等色;透明度20~40厘米;没有油膜;不形成水华;无腥臭味。即所谓“肥、活、嫩、爽”。具体应主要从下几个方面入手。1水源1.1使用无污染的水源水源条件要求水量充足、清洁、不带病原生物以及人为污染的有毒物质,水的物理和化…  相似文献   

3.
水产养殖水质调控实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 ,养殖产量迅速增长 ,但同时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和外源性污染日趋严重 ,养殖水域的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任其发展 ,将会阻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养殖观念 ,实施健康养殖。1常见水化因子与水产养殖的关系及其调控1 .1酸碱度 ( pH)pH是水体中氢离子活度的度量。当 pH <5时 ,水体呈酸性 ,会造成鱼类的酸中毒 ,造成蛋白变性使组织器官失去功能而造成鱼类死亡。当pH >9时 ,水体呈碱性 ,对鱼有强烈的腐蚀性 ,使鱼体及鱼鳃损伤严重。养殖水域中的 pH调节主要用石灰、石膏…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具有食性广、耐低氧、生长快、发病少、繁殖能力强等优点,且易饲养,市场好.目前在我国养殖比较广泛,是许多地方渔农及养殖单位增收的主要养殖品种,尤其是罗非鱼在目前国际市场上比较活跃,因此,集约化养殖方兴未艾.但是集约化养殖也逐渐带来一些问题,不少养殖户因片面追求产量,不断向养殖水体投放过多的饲料及肥料等,使水质不断恶化,鱼类生存环境每况逾下,时常发生大量死鱼以及因卫生问题遭遇市场壁垒等现象,给养殖经营者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具有食性广、耐低氧、生长快、发病少、繁殖能力强等优点,而且易饲养,市场好,日前在我国养殖比较广泛,是许多地方渔农及养殖单位增收的主要养殖品种,尤其是罗非鱼在目前国际市场上比较活跃,因此集约化养殖方兴未艾。但是集约化养殖也逐渐带来一些问题,不少养殖户因片面追求产量,不断向养殖水体投放过多的饲料及肥料等,使水质不断恶化,鱼类生存环境每况逾下,时常发生大量死鱼以及因卫生问题遭遇市场壁垒等现象,给养殖经营者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池塘的水质好坏影响鱼类生长,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环节."水好,鱼好."好的水质,使鱼类摄食旺盛,成活高,抗病能力强,生长快,饲料系数低,养殖效益高.  相似文献   

7.
全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的水质保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解决了养殖系统对环境的依赖,并且使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大大下降;同时又具有养殖系统自身水质稳定、有效防止病害传播的特点。一座日需水量在10000m3以内的工厂养殖车间,日补充水量在10000m3以内,提高了单位资源的贡献率。该系统可以使远离海洋的区域建立海水养殖工场;同时作为城市的中心也可以建立海水养殖场,无论是观赏性的养殖环境还是商品化的养殖工场都是可行的。一、全封闭式水质保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1、工作原理养殖车间排出水的污染物超出渔业水质标准,但是主要的污染来源是粪便、残饵、药物残留、养…  相似文献   

8.
东北林蛙是我国著名的经济蛙种,其输卵管即林蛙油是名贵的食品、补品、药品。东北林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养殖大都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林蛙养殖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养殖项目。林蛙养殖技术复杂,养殖环节多,养殖难度大,难点多,加之养殖者间技术交流的不畅,使林蛙养  相似文献   

9.
《科学养鱼》2003,(3):62-62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产量的迅速增长,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和外源性污染日趋严重,养殖水域的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水质恶化轻者影响鱼类摄食,或虽然吃食正常,但饲料系数上升。重者会造成水产动物的疾病暴发及死亡。每年鱼种春放时,水比较清瘦,水中游浮植物还未能大量繁殖起来。池底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氨氮、亚硝酸氮。如何控制水质,使鱼种按时下塘,是保证渔业养殖生产的必要保障。1.酸碱度(pH)pH值是水体中氢离子活度的度量。当pH<5时,水体呈酸性,会造成鱼体的酸中毒,造成蛋白变性使组织器官失去功能而造成鱼…  相似文献   

10.
在海水养殖中,水质是养殖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良好的水质、底质可为养殖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环境,是使养殖生物得以良好生长的基础,也是减少病害发生、保证养殖成功率的主要条件。要提高池塘养殖刺参的产量和效益,同样必须对池塘的水质环境加强管理和调节。一、影响养殖池塘水质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正>池塘原位水质调节技术是在养殖池塘水体中,通过引入具有较强分解能力的复合菌群来调节水质,使池塘水质达到养殖鱼正常生长需要的指标范围。这种池塘水体修复技术,目前在水产养殖实际生产中正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池塘在广西玉林市福绵区升平养殖合作社黄颡鱼养殖池塘进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造成疾病的并发、混合感染,加大了用于疾病防治的药物投入,使管理成本上升,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大量药物的使用,往往没有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水环境的自然平衡,使养殖水环境持续恶化。这种管理和生产模式与现代生态渔业和无公害水产生产严重违背。如何在水产养殖水质管理中避免或少用对环境有危害的药物,是水产界应该加强研究和推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无公害养殖池塘水质就是要创造条件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要求,使养殖用水始终保持"肥、活、嫩、爽",从而确保产品的健康和安全性。现将无公害养殖池塘水质控制点及调控技术介绍如下。一、水温1.水温对养殖动物的影响鱼是一种变温动物,鱼的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因而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水温还影响鱼类性腺的发育和决定产卵  相似文献   

14.
枯草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水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在养殖水体中加入特定的芽孢杆菌及酵母菌 ,能使其定殖于养殖水体 ,生长繁殖后测定各项水质指标 ,证明其能迅速而有效的降低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并对水中溶氧的影响较小 ,能够有效地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5.
<正>鱼类养殖池塘水面种植蔬菜,水生植物生长所需要营养来自水产养殖池塘中的底泥、残饵、排泄物等,使水产养殖的污染物成为浮床植物的营养物,通过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达到了改善养殖水质的目的。池塘鱼菜共生生态系统(下称"渔菜共生系统")通过在鱼类养殖池塘水面种植蔬菜,利用蔬菜根系发达、生长时对氮和磷需求高等特性,  相似文献   

16.
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开展金鱼的养殖,通过采取合理使用地下水、科学换水、泼洒生石灰、加盖遮阳网、使用生物制剂、加盖塑料薄膜等水质调控技术措施,使养殖水质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保证了金鱼的快速、健康生长,较好的解决了水泥池小水体环境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科学养鱼》2003,(10):66-66
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对池塘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加,水体的负载大都达到或超过饱和程度,进而使水体的理化条件不断恶化,特别是一些老池塘、水源条件不好而又无法换水的池塘、投饵量大尤其是草料的使用量大的池塘、有机肥使用量大的池塘,往往造成水体的氨氮、亚硝态氮、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产生,致使养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质养殖生产的发展,养殖水体的水质变化频率的加快,造成池塘水质富营养化,再加上现今池水污染源的增多,水质管理比过去更为重要,水质的好坏与养殖产量、病害和经济效益关系十分密切.水质管理要采取综合管理,使水质条件满足水产养殖对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海水养殖中,水质是养殖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良好的水质、底质可为养殖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环境,是使养殖生物得以良好生长的基础,也是减少病害发生、保证养殖成功率的主要条件.要提高池塘养殖刺参的产量和效益,同样必须对池塘的水质环境加强管理和调节.  相似文献   

20.
温室养殖甲鱼,气温和水温较高,养殖水体偏小,长时间的集约化养殖,会导致水质条件下降,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治理水质恶化通常采取的措施是频繁大量地换水,这种做法既影响甲鱼正常生长,使甲鱼产生应激反应,又浪费人力财力。如何针对温室甲鱼养殖的环境特点,实行人为干预和调控,保持良好的水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