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糯米糍荔枝果实内源激素与落果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糯米糍荔枝生理落果期的田间调查和胚胎发育研究为基础,探讨了内源激素与生理落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糯米糍生理落果高峰的主要原因是:第1次因授粉受精不良导致的生长促进类激素尤其是CTK水平过低;第2次与胚乳为胚的发育所利用而消失,IAA和GAs急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糯米糍荔枝果实内源激素与落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糯米糍荔枝生理落果期的田间调查和胚胎发育研究为基础,探讨了内源激素与生理落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糯米糍生理落果高峰的主要原因是:第1次因授粉受精不良导致的生长促进类激素尤其是CTK水平过低;第2次与胚乳为胚的发育所利用而消失、IAA和GAs急剧降低有关;第3次与胚的败育造成CTK、GAs和IAA的全面下降有关;第4次发生在假种皮(果肉)迅速生长期,与种皮和假种皮ABA升至高水平有关.此外,还探讨了ABA /(IAA+GAs+CTK)与生理落果的相关性,以及胚囊、珠被和假种皮等果实内部组分内源激素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4.
黄皮的落花落果与果实发育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皮的落花落果与果实发育观测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王心燕,徐乃端,冯家擎,余瑞芳黄皮〔ClausenaLansium(Lour.)Skeels]属芸香科黄皮属常绿果树,原产我国,栽培历史1500年以上。近年黄皮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且已经选出不少品质优良的... 相似文献
5.
6.
荔枝第二期雄花对花期落果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荔枝花有3种类型:雄花、雌能花和雄能花。荔枝开花顺序主要是先开雄花(第一期雄花,简称M1),再开雌能花,最后开雄能花(第二期雄花,简称M2)。荔枝所开雄花当中第二期雄花所占比例最大。本研究旨在揭示第二期雄花对荔枝花期落果影响的基础上,以找出生产上防止... 相似文献
7.
8.
温州蜜柑系建瓯县柑桔主栽品种,占柑桔总面积的75~80%。八十年代以来我县同长江流域柑桔主产区一样,曾发生过三次(1983、1985、1988年)5、6月份高温引起的异常落果。其中以1988年最为惨重,减产70%,经济损失达800万元左右。温州蜜柑异常落果与砧木、树龄、立地条件、树体营养、病虫害及气候有关,是各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本文仅从气候角度探讨气候与异常落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蜜柑落花落果与春季异常高温的关系顺昌县农业局张名福春季的异常高温巳成为我国柑桔生产的一大灾害性天气。人们从八十年初便开始认真研究这一课题,并对此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然而,1994年春季顺昌县又发生异常高温,导致全县温州蜜柑大量落花落果,为有效抗... 相似文献
10.
11.
首次引入内源激素平衡[(1AA+GAs+CTK)/ABA]概念,比较分析了荔枝三种类型果实(大核、小核、无核)内源激素平衡的动态变化;揭示了无核果在花后3d相对高水平的生长促进类激素(IAA+GAs+CTK)及花后ABA水平的持续下降是其具有单性结实能力的主要原因;同时,揭示了坐果期低水平的IAA、GAs及相对较低的(IAA+GAs+CTK)/ABA值是小核品种严重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并比较了荔枝果实各组成部分(果皮、假种皮、种子)内源激素平衡的差异,认为胚的正常发育对维持荔枝果实后期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是大核品种后期生理落果较少的内部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荔枝果实中含有玉米素、二氢玉米素和二氢核糖基玉米素。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CTK)含量的动态是:谢花后两周内含量最高,然后下降并稳定在低水平。用外源6一卞基氨基嘌呤(6一BA)处理,仅在果实发育初期有明显保果作用。果实采后贮藏期间CTK含量稳定在低水平;贮藏前用6一BA处理,能延迟果实衰老,提高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妃子笑荔枝早花大果和晚花小果与营养竞争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同一穗上的妃子笑早花大果和晚花小果的对比研究发现,各时期处于大体相同发育阶段的早花果果实争夺水分和溶质的能力均大于晚花果。14C-蔗糖标记实验更证实早花果比晚花果具有大得多的争夺碳水化合物能力。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差异总体看来,早花果争夺矿质营养的能力明显强于晚花果,具体表现为:果皮中Zn、K、N、Mg和P的含量和果肉中N、K、Zn和Ca含量均是早花果明显大于晚花果。据此认为,早花果的果实大与其具有强大的竞争库力有关;果实中K、Zn和N的水平可能与荔枝大果性状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荔枝液态胚乳对果实生长和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种子正常型的‘白蜡’荔枝品种为试材, 通过针刺抽取液态胚乳的试验, 考察了液态胚乳对果实生长、脱落和大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针刺抽乳和不抽乳处理均显著促进落果和抑制果实的生长, 且处理时期越早, 对果实脱落和生长的影响越大, 如花后30 d处理后8 d的累积落果率达到93.3% ,花后36 d处理后15 d的累积落果率介于73.3% ~80%之间, 对照的累积落果率则均低于10%。针刺抽乳处理导致形成种子败育的小果实, 针刺不抽乳处理导致形成小核的小果实, 对照则产生正常大核种子的大果实, 说明早期种皮和液态胚乳的发育对荔枝果实坐果、种子和果实发育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结果直接证实荔枝果实组织间存在着种皮→果皮→假种皮的顺序性影响的“球皮对球胆效应”理论。 相似文献
16.
妃子笑荔枝早花果和晚花果大小不同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着生于同一果穗上的妃子笑早花果和晚花果为对比试材,研究发现,早花果比晚花果大1.5倍以上,其大小差异与它们发育期间所经历的温度条件有关;生长温度比平均气温更能反映温度对果实发育影响;晚花果在开花前的温度及其累积量均大于早花果,可能导致晚花果的子房壁细胞数量少于早花果;晚花果在果实发育阶段I的平均温度大于早花果是缩短阶段I的原因,而其累积量小则是全果、果皮和种子重量低于早花果的原因;在阶段II,晚花果的温度累积量大,但果皮和假种皮重量显著低于早花果。此结果也间接地说明阶段I的果皮发育对阶段II的假种皮发育和最终果实大小具决定性的作用(球皮对球胆效应)。 相似文献
17.
18.
19.
荔枝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对‘无核荔枝’果实生长及无核荔枝与有核荔枝(淮枝)内源激素动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核荔枝果实生长模式与有核荔枝不同,果实鲜重的增加主要在果实发育后期。果皮细胞分裂素(CTK)及赤霉素(GA1+3)的含量动态与淮枝果皮相似。在果实发育前期,无核荔枝果实脱落酸(ABA)含量高、GA1+3含量低;生长素(IAA)含量在果实发育中期以后比有核荔枝高,而ABA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无核荔枝中后期落果率低与ABA含量低及IAA含量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荔枝果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荔枝极不耐贮,果实采收后3~4天即开始变褐、变质、霉烂。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查皮结构,发现其外果皮细胞外壁和角质层很薄,且向外作半球形突出,易受机械损伤,因而保护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