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合丰202.是以转基因高抗棉铃虫的高产稳产新品系145系为母本、以冀棉20纯系206为父本.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的特性。2006年参加冀中南中熟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冀中南中熟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2.
苏棉23号是人工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棉新品种。2001~2003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3年平均较对照增产6.91%。2003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皮棉产量1260.75kg/hm^2,增产明显。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早熟杂交棉新陆早44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陆早44号(原代号新垦杂1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以本所自育抗病品系MP1为母本、自育抗病品系FP1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而成的新组合。2005—2006年参加本所杂交棉比较试验.2007—2008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新疆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2008年9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专业组专家现场考察鉴定.2009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审棉2009年60号)。  相似文献   

4.
杂交棉适宜种植密度小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针对北疆气候生态特点,结合杂交棉不同品种特性,通过对农八师垦区种植面积较大的2个杂交棉品种进行密度试验,以确定杂交棉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与配置方式,为杂交棉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杂交棉适宜种植密度小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北疆气候生态特点,结合杂交棉不同品种特性,通过我区种植面积较大的两个杂交棉品种不同密度处理的小区试验,筛选出适宜的种植密度与配置方式,为杂交棉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疆曾在2002年审定通过了一个早熟杂交棉品种,在这之后,每年安排的自治区棉花区域试验中都有杂交棉品种,但是自治区所安排的棉花常规品种全部是按照“矮、密、早”的栽培方式进行的,北疆种植密度19.2万~22.5万株/hm^2,南疆种植密度18.5万~19.5万株/hm^2,所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无法将杂交品种的个体优势发挥出来,在年终进行区试汇总时,杂交棉的产量均不能达到比对照品种增产10%的幅度,有的品种产量甚至比对照减产,往往是区试一二年后被淘汰。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杂交棉品种发展较快,为减少盲目推广带来的风险,现将目前我区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杂交棉品种集中展示,鉴定其在本地区的早熟性、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及纤维品质等综合性状,从中筛选出适宜我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棉新品种,为我区杂交棉主栽品种的确定和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新疆石河子棉花所以自育早熟棉新品系4—14为母本、外引优质中长绒材料H2为父本.利用病圃经过多年鉴定筛选而成。2007—2008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组生产试验,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三系杂交棉中棉所83在江苏盐城示范种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盐城市是我国棉花生产的优势区域,也是江苏省棉花生产的重点地区。20世纪末开始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品种,并迅速发展应用,到2010年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已达到植棉面积的95%以上。但是由于抗虫杂交棉品种在制种方面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纯度难保证,因此近几年杂交棉制种规模逐步缩小,制种产量逐年下降,种子价格不断上升,已严重影响抗虫杂交棉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疆兵团杂交棉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新疆随着兵团棉花精量播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用种量下降,特别是近两年各地引进的杂交棉品种标杂A1在产量、效益上都明显高于本地主栽品种,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本文对新疆兵团杂交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研究方向、重点、技术路线等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杂交育种技术仍是目前棉花育种采用的主要手段。河北省自20世纪30年代开展杂交育种以来,截止到2017年,共育成63个杂交棉品种,其中河北省审定杂交棉品种50个,占河北省审定所有棉花品种的24.9%。对河北省审定的杂交棉品种分析表明,产量得到了逐步提高并趋于稳定,纤维品质中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是阻碍棉花品级提高的主要原因;枯萎病抗性问题基本解决,但黄萎病抗性急需提高。同时还分析了河北省杂交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河北省杂交棉培育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邓州市位于豫西南边陲,南阳盆地西南沿,处于特殊的南北气候交汇带。因此南北各地的农作物基本都可以在此种植.同时也自然形成了一个考验各作物品种的平台。就棉花而言。过去主要以常规棉为主。近年来虽然引进了不少杂交棉品种.但能站稳脚跟的为数不多。中棉所47却以其诸多优势在该市迅速被广大棉农所接受。推广速度之快远远超过其他杂交棉品种。  相似文献   

13.
何钦安 《种子世界》2000,(10):38-39
近年来.随着杂交棉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由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和用种量的减少及种子价格的上升,对杂交种子的生产、加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县自1995年引进泡沫酸脱绒成套棉种加工设备,通过五年对“湘杂棉一号”、“湘杂棉二号”等杂交棉品种的加工,我们认为,要提高杂交棉种子的加工质量.除在生产(制种、良繁)过程中.加强种子的纯度检验上,在加工时应抓好如下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杂交棉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等优点。2004年全国杂交棉种植面积达100万hm^2,占全国棉田面积的17.7%,而产量却占棉花总产的30%左右。2002年石河子棉花研究所培育出新疆第1个杂交棉新品种“新陆早14号”,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强,较大田推广种“新陆早10号”平均667m^2(旧制l亩)增产皮棉19.6kg,增产幅度达17.5%。至2004年,新陆早14号在南北疆及甘肃棉区累计推广种植0.63万hm^2。杂交棉生产制种是关键,我们根据近几年杂交制种的经验,总结出北疆杂交棉高产制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研究杂交棉在高密度植棉模式下主要经济性状优势,为新疆南疆棉区棉花杂交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2005—2012年南疆中早熟杂交棉和常规陆地棉区域试验品系和审定品种的皮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的多年多点数据,进行整理和对比分析。在高密度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下,杂交棉参试组合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急速下降的过程。杂交棉参加区试组合在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变幅较大。陆陆杂交棉组合平均皮棉产量略高于常规陆地棉,纤维长度、比强度等品质指标略低于常规陆地棉,但均不显著。陆陆杂交棉审定品种在单株结铃、单铃重方面显著高于常规陆地棉,但每公顷铃数较常规陆地棉低3.0万个,平均皮棉产量差异不显著。陆海杂交种在单株铃数、纤维品质、抗病性等总体优于陆陆杂交种和常规棉,但在单铃重、衣分、皮棉产量平均分别低于常规陆地棉27.0%、11.3%、7.0%。在目前高密度植棉模式下,参试杂交棉组合较常规陆地棉生产优势并不明显,继续开展高密度强优势杂交棉育种及种植模式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正>1在种植品种上存在的主要问题1.1品种"多乱杂"的现象较为严重2000年以来,由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引进推广和棉农的种植需求,加之种子市场的开放,我县棉花种植面积较大,成为种子企业推销杂交棉种的主要市场外省众多杂交棉品种也一起蜂涌而来,种子品种数量剧增,目前全县种植的棉花品种60余个,农民不知道该  相似文献   

17.
印度是世界上杂交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有单产超过对照 138%的报道 ,个别品种甚至比常规品种成倍增产。为了观察印度杂交棉产量和纤维品质及在我国河南省的适应性表现 ,对引进的 3个印度杂交棉进行了试验。1 材料和方法印度棉花杂交种分别为 :Shaktinath、Srinath、Somnath,  相似文献   

18.
杂交棉直播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新疆兵团农七师为不断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在杂交棉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示范、推广等诸多方面,开展了研究探索,总结出一套种植管理杂交棉的新技术,尤其是推广杂交棉直播稀植技术,是在新疆植棉史上的一次飞跃.直播稀植技术充分发挥杂交棉结铃性强、叶枝发达、成铃率高、衣分高、个体发育好等优势.2008-2009年农七师杂交棉直播稀植种植3460hm2,平均单产子棉416kg.平均667m2净利润1200余元,达到了团场增效、农户增收的目的,杂交棉直播稀植技术走在了新疆杂交棉种植技术的前沿.  相似文献   

19.
张哲  张莉 《种子世界》2011,(4):22-23
2010年通过对参试的杂交棉品种(系)在我区的种植对比,观察其早熟性、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特点,为我区选用优良的杂交棉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棉的引进和推广是近年棉花生产上的一个巨大进步,杂交优势的利用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2008年,农三师四十五团种植杂交棉2133万hm2,经济效益较好。现就不同杂交棉品种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加以讨论,以推动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