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伟海  赖清云  金军 《中国稻米》2015,(1):52-55,59
以2012年常州市水稻苗情哨田块的多点苗情监测数据为样本,分析归纳了种植方式、栽插丛数、播栽期、肥料运筹等因素对机插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稻较直播稻更高产,减穗增粒特征明显。机插稻获得高产的适宜栽插丛数为1.8万丛/667 m2,适宜移栽秧龄为15~20 d,氮肥运筹中基蘖肥与穗肥适宜比例为6∶4,基蘖肥中基肥与分蘖肥适宜比例为3∶7,分蘖肥最适施用时间为移栽后第2叶龄和第3叶龄。提高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是提高机插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太湖稻区机插稻高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机插育秧专用肥、播种量、播栽期、栽插密度、氮肥等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机插稻获得大面积产量650 kg∕667 m^2,采用育秧基质和机插秧育秧专用肥、常规粳稻播种量干谷100~120 g/盘、湿谷120~150 g/盘,正常育秧肥用量适宜播栽季节,秧龄在18~20 d,可培育适于机插的壮秧;在每667 m^2插足1.8万穴,基本苗6万左右;同时要适期栽插,一般在6月10~20日栽插;适施氮肥,氮肥运筹前后比例以6:4较适宜,有利于足穗、大穗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宁化县烟后稻种植的晶两优系列新品种,2018年选取6个晶两优系列水稻新品种进行了烟后稻机插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晶两优641、晶两优1377、晶两优1988和晶两优1212等在生育期、丰产性、抗逆性、米质等方面均表现突出,可作为今后宁化县烟后稻机插示范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插技术的应用将促进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规模化。以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稻为研究对象,以超级稻Ⅱ优602为试验材料,从播种量、播期、机插密度、氮肥及氮肥运筹等几个方面研究机插稻的配套技术。结果表明,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稻以播种量70g/盘、播期4月10—15日、机插密度20.83丛/m2的处理产量最高;氮肥以180kg/hm2水平较为适宜,且以底肥:追肥:穗肥=5:2:3运筹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播种量对机插稻产量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两优2186为试验材料,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进行播种量对机插稻产量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播种量为50 g/盘和70 g/盘处理的秧苗素质明显好于90 g/盘、110 g/盘、130 g/盘处理;在栽插时播种量为70 g/盘的缺丛率为13.67%,显著低于播种量50 g/盘的处理,与90 g/盘、110 g/盘、130 g/盘处理差异不显著;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机插稻基本苗数显著增加,高峰苗数也显著增加,但有效穗数增加不显著;从产量构成因素和实际产量来看,播种量为70 g/盘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和成穗率最高,分别为23.13万穗/667 m2、30.09 g和63.5%,实际产量达到865.67 kg/667 m2,在所有处理中最高。在本试验中,杂交籼稻品种70 g/盘的处理,由于秧苗素质高、基本苗适宜、高峰苗较低,产量构成因素协调,产量也最高。因此,每盘70 g是机插稻适宜的播种量。  相似文献   

6.
以固始县63块机插秧田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固始县水稻机插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固始县水稻机插高产高效制约因素主要有:品种多、乱、杂;播种量和秧龄偏大,机插密度偏小;磷、钾肥用量不足,偏施基蘖肥,不施穗肥,分蘖肥一次施入且比例偏低,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机插秧移栽秧苗素质,增大移秧龄弹性,促进栽后大田返青活棵速度及低叶位分蘖发生,对三种安全可靠的壮秧剂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其生产过程中存在优缺点。结果表明:这三种壮秧剂效果整体表现较好,育秧安全,出苗率高,壮秧控高促旺效果较为明显,在整齐度、秧龄弹性及分蘖发生速度上处理A表现略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机插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宝应县机插稻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效益表现较高、机插专业合作社组织得到发展的现状,指出了育秧水平参差不齐、机手作业水平高低不一、机插密度总体偏少、专业化服务有待规范提高等发展制约瓶颈,提出了规范运作机插秧合作社、培育适龄壮秧、科学肥水运筹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机插水稻是现代稻作生产的重要技术途径和发展方向。研究分析了机插水稻产量及效益优势,阐述了淮北地区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并通过近年来机插水稻高产创建的实践,集成了淮北稻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高产高效机插水稻生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播期对麦茬机插稻武运粳27号产量的影响,探讨不同播期条件下机插稻产量形成特征、干物质积累特性。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机插稻武运粳27号实收产量显著下降,糙米产量、精米产量、整精米产量及精米蛋白质产量呈下降趋势。早播处理的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均显著高于晚播处理,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受播期推迟的影响,抽穗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拔节-抽穗期、抽穗-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拔节期前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则升高。收获指数随播期推迟而下降。因此,稻麦两熟地区,机插稻武运粳27号早播可实现高产量,为稳定实现9.0 t/hm2以上的产量,最晚应在6月10日之前播种,并配套科学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有关专题试验研究和大田高产栽培攻关试验示范,把机插稻精确定量栽培高产关键技术概括为"十二字",即"标秧、精插、稳发、早搁、优中、强后",并对每项技术关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以36个籼稻品种为材料,在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开展了机插稻种植试验研究,对品种产量、群体质量、倒伏情况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产机插籼稻平均产量10.03 t/hm^2,颖花量5.62万/m^2,结实率72.23%,收获指数0.56,最大叶面积指数9.91,抽穗期干物质量1619.28 g/m^2,倒伏指数79.16,总叶龄18.22,其中产量最高的品种为C两优华占,产量为11.46 t/hm^2;低产机插籼稻平均产量7.03 t/hm^2,颖花量5.27万/m^2,结实率53.87%,收获指数0.46,最大叶面积指数7.89,抽穗期干物质1494.12 g/m^2,倒伏指数85.05,总叶龄17.56。总之,结实率是机插籼稻产量形成的主导因素,高产品种在适当降低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结实率可以获得超高产,低产品种只有在增加移栽基本苗数的基础上提高有效穗数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效益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机插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总量控制在300kg/hm2时,机插水稻氮肥运筹方案以基肥30%、第1次分蘖肥10%、第2次分蘖肥10%和20%、穗肥50%和40%最为适宜,分别比对照增产7.21%和4.62%,提高效益7.97%和5.12%,提高N肥吸收利用率、N肥农学利用率、N肥偏生产力41.7%和22.4%、7.3%和4.6%、21.1%和13.5%,且水稻土和潮土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中熟中粳水稻品种淮稻14号,在淮安市机插示范种植中表现出后期根叶活力久、灌浆时间长、产量潜力大等优点。阐述了淮稻14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的主要量化指标,并从育秧准备、流水线播种、秧田管理、机械插秧、水浆管理、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淮稻14号的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淮河下游稻区机插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粳稻品种机插种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圣稻16、新稻21全生育期140 d,早熟;宁9213、武运粳24全生育期161 d,偏迟熟;其余品种全生育期为151~154 d,适中;武运粳24、连粳9号、新稻18、南粳9108、武运粳27实收产量均在700 kg/667 m2以上,产量较高,其它品种产量在680.6~697.8 kg/667 m2,差异较小。从产量、生育期和抗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武运粳27、中稻1号、淮稻5号、南粳9108、连粳9号适合在淮河下游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尚需扩大示范或再示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淮稻14号的特征特性,从叶片长度、分蘖成穗数量、节间长度分配、每穗颖花数、绿叶数等方面,提出了淮稻14号在淮安市机插产量10.5 t/hm2的量化株型指标及其关键栽培措施,包括培育适龄壮秧、插足基本苗、科学运筹肥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为该新品种在淮安市机插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置缓混肥与精确定量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缓混肥料处理前期释放返青肥有一个爆发性阶段,使得水稻分蘖促早发,从而较对照提早达到了适宜穗数.后期缓混肥料释放时间与品种生育进程相适应与否直接影响到基部节间长短、穗粒数多少和产量高低.试验中,缓混肥料穗肥释放时,徐稻9号正处于倒3与倒2叶之间,导致基部第1节间短、穗粒数以...  相似文献   

18.
水稻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生产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武运粳24号为材料,研究了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两种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钵苗秧苗素质明显优于毯状苗,栽后早发,分蘖成穗率高,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强,穗大粒多,钵苗机插比毯苗机插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秸秆还田条件下机插稻适宜施氮量,阐明机插稻产量和高质量群体形成对氮肥响应的特点,在大田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以优质食味水稻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0、135.0、202.5、270.0、337.5、405.0 kg/hm2等6种施氮水平,研究氮肥用量对机插稻产量及其构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机插稻产量先增加后减少,以施氮量为270 kg/hm2产量最高。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较高的群体颖花量,在施氮量为270 kg/hm2 条件下,机插稻群体颖花量达最大值。机插稻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每穗粒数先增后减,而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为递减趋势。随着氮肥用量增加,机插稻分蘖中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呈递增趋势,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成穗率、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和粒叶比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因此,秸秆还田后适当增加施氮量利于提高机插稻产量,优化群体质量。  相似文献   

20.
淮稻268是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以08预1113/08预1112//W0912选育的中熟中粳稻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53 d,其特点是:丰产、稳产性好,米质优,综合抗性好,后期熟相好,抗倒性强。田间表现为株高较高,株型紧凑;穗弯曲,穗型较大,剑叶较狭小,叶姿较挺,群体整齐度好。结合淮稻268的特征特性介绍其机插高效栽培技术,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