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伦县饲用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是获得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为确定本地区饲用玉米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方法、肥料品种及配置比例,摸清无肥区产量、土壤养分校正系数、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于2007年对饲用玉米进行了氮、磷、钾肥效试验,  相似文献   

2.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在不同施肥单元的优化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啤酒大麦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肥料的科学施用包括科学确定施肥量,肥料品种、施肥时期、施肥比例和施肥方式等,正确施肥不但能保证作物整个生育时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而且减少了损失,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养分平衡,植物健壮,作物抗病性增强。肥料利用率多少随肥料、作物、土壤、气候条件、施肥方法及栽培管理措施等不同,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南丹县水稻“3414”肥效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可以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依据。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技术规范",2009年南丹县土肥站在城关镇中平村开展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3414"小区的试验,以进一步研究我县水稻的最佳施肥量,更好地建立南丹县县域施肥指标提体系,科学指导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肥料田间试验,获取小麦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肥料田间试验,获取小麦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稻“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稻"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获得水稻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构建水稻施肥模型,为水稻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获得马铃薯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构建马铃薯施肥模型,为马铃薯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玉米“3414”平衡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玉米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1研究内容 通过“3414”试验。获得玉米作物最佳施肥方案、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筛选验证不同施肥量情况下,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增产效果,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分区施肥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2材料和方法2.1试验区概况试验设在乌苏市皇宫镇沙枣林村,农户:韩红卫。前茬作物为小麦,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广东省英德市农户施肥情况,对当地330个普通农户开展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分析相关调查数据得出,当地农户施用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混合配施情况各占约1/3。肥料中用量最多的是有机肥,有机肥中又以农家肥居多。农户使用商品有机肥较少,当地商品有机肥平均成本约为2200元/t。主要农作物施肥情况:经济类作物施肥水平较高,其中柑橘类作物施肥量最多,粮油类作物施肥水平较低,水稻、红薯施肥量较少。不同作物施肥时氮、磷、钾肥配比中磷、钾肥所占比例高于全国水平。甘蔗、茶叶、红薯的施肥变异系数小,农户施肥量差异不大,水稻、花生等作物的农户施肥量有较大差异。目前,当地农户施肥水平为中等,约50%的农户施用配方肥。在施用新型肥料的农户中,施用长效类、水溶型新型肥料的约占50%、44%。80%的农户最关心肥料的购买价格,多数农户期望获得一定的施肥指导。初步摸清了英德市农户施肥情况,为进一步指导当地农户科学施肥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总结我县油菜作物在不同生态区种植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方法及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科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土门关乡经济发展中心农技推广人员积极探索,在实践中开展春油菜“3414”肥料效应试验,为今后推荐作物施肥模式,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了重要参数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试验目的 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士壤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请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手工施肥中存在施肥量不准确、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智能化定量颗粒施肥器,该施肥器通过单片机控制集成盒和电动球阀将肥料箱内的颗粒化肥进行定量分配,于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通过设置单片机的脉冲数值调整施肥量,实现对每株作物的定量精准施肥,可降低人力劳动强度,提高施肥效率与精准度。  相似文献   

15.
氮肥的不同施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花生氮肥田间肥效试验、摸清花生栽培过程中不同氮肥用量标准的施肥效应,掌握氮肥的最佳施用量,确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提高花生生产科技水平和肥料利用率,为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筛选验证氮肥不同施肥量情况下、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增产结果、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分区施肥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施肥技术是将肥料施入各种栽培基质或直接施于作物的一种手段,其组成要素包括施肥量及其养分配比、施肥时期、施肥方式和采用适当的机具等。现代施肥技术与传统施肥技术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施肥技术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看天、看地、看作物、看肥料等4个方面确定施肥量等各项参数,而现代施肥技术则充分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如作物的营养特性、土壤的供肥能力、肥料的性质及植物-土壤-肥料的相互作用等,在土壤肥力测试结果和田间肥效试验的基础上,确定各项施肥参数。  相似文献   

17.
平顶山市小麦施肥指标体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2005—2012年对土壤肥力监测点和田间肥效试验的研究,弄清了平顶山市土壤养分供应量、土壤养分校正系数、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当季利用率等重要的施肥参数,建立了不同施肥区小麦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确定了作物最高产量施肥量、最佳产量施肥量,建立了小麦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安全农产品主要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在用肥用药上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1肥料使用技术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要,确定施肥种类和施肥量,提倡配方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商品肥料必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登记认证及生产许可,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禁止使用未获准登记的化学合成肥料产品,确保所使用的肥料对作物和农业环境不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05—2012年对土壤肥力监测点和田间肥效试验的研究,弄清了平顶山市土壤养分供应量、土壤养分校正系数、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当季利用率等重要的施肥参数,建立了不同施肥区小麦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确定了作物最高产量施肥量、最佳产量施肥量,建立了小麦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仇真  景小鹏 《新农业》2013,(1):48-49
"3414"肥料效应田间加密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可以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