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地理信息的河南省3—4月降水时空分布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卫  陈怀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43-1164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河南省1971~2000年30年的气候资料,分析河南全省3~4月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河南省春季降水分布按纬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少。河南全省3~4月总的降水量为减少趋势,其中,豫南减少最为严重,豫中次之,豫北最少。河南全省3月的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处于历史平衡范围,只在豫南的少部分地区存在3月降水偏多的趋势。河南全省4月的降水量趋势分布变化较大,豫北部分地区基本维持在历史常年范围之内,豫中的大部分地区降水处于减少趋势,豫南的部分地区4月份降水严重减少。  相似文献   

2.
1960—2011年博州地区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52年(1960—2011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4个气象观测站逐月、季、年降水量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降水的气候统计特征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四季降水呈单峰型分布,各站夏季降水最多,春季次之,秋季居第3位,冬季降水最少。年均降水以温泉站最多,达232.8 mm,其次为博乐站,阿拉山口和精河站年均降水量较接近。年降水线性倾向率均为正值,即表现为显著增多趋势,其中温泉站增速最快,其次为博乐站、阿拉山口站,精河站增速最小。四季降水均表现为增多趋势,但各站增幅各不相同,冬季博乐站增速最大,其次为温泉、阿拉山口,最少为精河站,秋季仅精河站以3.3 mm/10 a的速率显著增多,春季4站均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降水年代际分布4站除温泉站外均以21世纪初最多,20世纪80、90年代次之,20世纪70年代或60年代最少。  相似文献   

3.
利用商丘市1960~2014年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商丘市干旱和降水气候特征,以及人工增雨潜力和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干旱年份具有持续出现的特点,干旱年发生的频率为80%,四季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春旱发生的频率最高;年降水量有较大差异,降水变率大,各季降水量分布不均,夏季最多,降水日数为6~9 d,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少;各月降水量呈单峰型分布,7月份降水量最大,降水日数最多为8~9 d;从月、季增雨条件来看,春、夏、秋季均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6月份可供作业日最多,相对增雨潜力最大,8月份最少,增雨潜力最小,人工增雨社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利用1961–2010年贵州西部13个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t检验法等统计方法,对贵州西部春季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年际变化及气候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西部各地春季降水量差异明显,春季降水量东部最多,中部次之,西北部最少;贵州西部春季降水量有着明显的月际性变化,贵州西部春季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月,4月次之,3月最少,春季降水量85%以上出现在每年的4至5月;春季降水量60、70年代持续偏多,进入80年代后,春季降水量持续偏少,从总的气候趋势看,春季降水量呈波动下降趋势,但春季各月降水量变化存在明显差异,3月降水量从总的气候趋势看,呈增多的趋势,1961年至1984年3月降水以偏少为主,1985年至2010年3月降水以偏多为主,4月、5月降水量从总的气候趋势看,呈减少的趋势。1961年至1984年以降水偏多为主,1985年至2010年以降水偏少为主;春季降水在1985年存在突变现象,表现为降水量的急剧减少,春季降水突变主要由4月、5月降水的突变引起,5月较4月的作用明显,这种突变事实各站具有较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原源  周显信  王栋 《山西农业科学》2015,(3):310-313,323
利用晋中11个气象站1960—2008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连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8 a来,晋中平均年及夏、秋季降水日数以及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变化将导致连阴雨气候发生改变;年连阴雨次数的空间分布与年降水日数的分布相似,东部山区多于平川,发生连阴雨最多的区域为东山北部。连阴雨的月季特征表明,夏季连阴雨过程最多,秋季次之,春季最少;秋季连阴雨相对而言强度大,春季连阴雨强度小。晋中连阴雨的年代际变化非常明显,20世纪60—90年代连阴雨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其中,60—70年代连阴雨最多,80年代开始减少,90年代连阴雨出现次数最少。2000年开始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6.
利用禹城市1960—2010年逐月降水量资料,通过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对禹城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及年降水量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禹城市年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季节降水量、年际变化都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明显不同。其中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最大,下降趋势最明显,对全年大气降水的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春季变化次之,呈减少趋势,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大,但总体下降趋势不明显。降水年代分布特征也较明显,20世纪60—70年代降水丰富,80年代最少,90年代开始降水量略有增多趋势。降水量对水资源多少的影响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0~2013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实际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山西地区14年来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以及实际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全年大气可降水量月平均数值较低,其中,夏秋季节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且秋季与春季基本呈反向变化趋势;实际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季节降水最多,秋季次之,冬季最少,实际降水量总体要多于大气可降水量;降水量年际变化明显,呈总体减少趋势,大气可降水量年变化与实际降水量年变化并不一致,但总体也为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旅顺口区国家基准站1966—2015年50年的逐月降水量数据分析旅顺地区降水年分布、季分布和月分布情况,得出旅顺口区50年来降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旅顺口区降水近50年分布总体平稳,个体变化大,年均降水量580 mm,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季和秋季差不多,月降水量汛期最多,呈抛物线分布。  相似文献   

9.
利用昌吉回族自治州(简称昌吉州)10个气象站1961—2020年降水量及旱灾资料,分析昌吉州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计算各气象站月、季、年降水距平百分率,按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指标选取干旱事件,详细分析不同时间尺度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对历史旱灾实际情况与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结果进行实用性评价;分析农作物成灾面积的逐年变化趋势,研究气象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60年昌吉州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年内分布不均衡,夏季降水量最大,冬季降水量最小;从年代上看出20世纪80年代之前降水量整体偏少且变化不稳定,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年增加,且1983年发生了突变性增加,1998年增加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增加平缓。60年来气象干旱发生的频次有中部多于西部和东部的特点。气象干旱发生的月频次呈波动状,其中1月最多,7月次之,11月最少;气象干旱主要是秋旱,冬旱次之,主要以轻旱为主。气象干旱事件发生的年频次逐渐减少。60年来受气象干旱影响,阜康市、吉木萨尔、奇台、木垒县农作物成灾面积较大,受灾程度严重,蔡家湖、昌吉市次之,玛纳斯县、呼图壁县较小,受灾程度轻,气象干旱灾害造成的农作物成灾面积呈减少趋势。降水距平百分率评定的旱灾年与历史旱灾年吻合年数为21年,吻合率达80%。  相似文献   

10.
胡童安  陈青 《农学学报》2015,5(2):109-113
为了研究各类台风对郴州降水的影响,给气候预测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提供有益参考,对1959—2011年53年间影响台风在郴州的年降水分布、不同强度的降水分布、关键月份的降水和不同登陆地的降水特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影响郴州的台风降水发生在4—11月,主要集中在7—9月,8月台风降水频次最多,9月次之,4月最少;在空间分布上,台风年平均降水量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台风年最大降水区出现在中部,7月台风最大降水区出现在郴州中南部,8月在郴州北部,9月较8月略有南移;此外,台风登陆地点不同,影响郴州的台风降水差异较大,在广州登陆的台风主要影响郴州西部,在福建登陆的台风主要影响郴州中部。  相似文献   

11.
陈静 《农业与技术》2013,(12):189-191
利用线性系数法和气候趋势法,显著性检验等气候方法,通过对三门峡地区1981-2010年降水和雷暴的分析,结果表明:三门峡降水量年内、年际、年代际分布不均匀,降水和雷暴均呈减少的趋势。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年总降水量的63.6%,7月是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占年总降水量的20.3%;其次是秋季,占年总降水量的23.3%;春季为17.6%,冬季最少。80年代降水最多,90年代最少。三门峡降水不均匀系数CL在0.24~10.34之间。暴雨出现最多频率为6.67%~13.3%。雷暴出现频繁的月份是6~8月,占最多日数的62.2%,雷暴最多月份出现在7月。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预测降水,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科学防灾减灾,本文选取1956—2010年辽阳市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和山本法分析辽阳市降水量年、年际、月变化。结果表明,近55年辽阳市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6.2 mm/10年;冬季、春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夏季、秋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20世纪60年代降水量最多,平均为763.4 mm;21世纪00年代降水量最少,平均为411.1 mm。辽阳市四季降水分布不均,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年降水量及四季降水量均无明显突变。  相似文献   

13.
根据伊吾河流域7个雨量站多年降水量数据,统计分析了该流域降雨量的高程分布、季节分布及分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雨量在空间上由高山区向平原递减,西部向东北递减;季节分布上,降水多集中于5~9月,夏季最多,冬季最少;通过绘制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计算了无降水观测站点区域的降雨量。  相似文献   

14.
1967—2016年东乡县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1967—2016年甘肃省东乡县国家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分析东乡县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东乡县降水量变化呈减少趋势,以6.8 mm/10年的速度减少。春季、秋季、冬季降水量变化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减少主要表现在夏季,以9.4 mm/10年的速度减少;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秋季次之,冬季最少。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四川省宜宾市的1953—2010年的春季降水量数据资料,分别应用正态分布、Gamma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P-Ⅲ型分布对该地区的降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离差平方和最小准则进行4种分布函数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4种分布函数均能拟合宜宾市春季降水分布;通过拟合优度检验表明,对数正态分布对宜宾市春季降水量的拟合效果最好,Gamma分布次之,P-Ⅲ型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拟合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海淀区降水变化规律,利用2015—2017年汛期气象水文共享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3年汛期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淀区汛期总降水量2016年最多,其次为2017年,2015年最少,其主要受年度最大暴雨影响。2017年汛期局地暴雨日数最多。海淀区汛期降水中心与暴雨中心分布特征一致,呈现2015年、2016年西北部沿山地带多、2017年东南部多的特点,降水中心的分布变化主要受暴雨中心影响。最大暴雨降水量对降水中心分布影响较大。降水中心变化的原因初步分析认为,2015年、2016年,受地形影响,在山前地带出现降水大中心;2017年,最大暴雨过程降水量相对2015年、2016年较小,局地暴雨天数多,受暴雨中心变化影响,降水中心出现在东南部。海淀区地形复杂,监测站点数量和位置的不同对降水量分布影响较大,站点的增多能更好地体现海淀区降水局地化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612010年抚州市逐日降水资料,对抚州市年降水量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极为不均,年平均降水量最少为1692.5 mm,最多为1979.1 mm,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差异,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以25.3 mm/10 a的速度增加;降水量暖季多冷季少,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42010年抚州市逐日降水资料,对抚州市年降水量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极为不均,年平均降水量最少为1692.5 mm,最多为1979.1 mm,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差异,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以25.3 mm/10 a的速度增加;降水量暖季多冷季少,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47月,占年平均降水量的54.9%;EOF分析表明,抚州市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主要呈现总体一致型,共同的天气影响系统和环流形势是其决定性因素;但也存在着南北与东西分布差异,这是由影响系统强弱、移动路径与地形等因素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1—2010年庄河地区的逐月降水量数据,分析庄河地区降水年、季、月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庄河地区近50年来降水特征为降雨量呈微小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29.83 mm/10年。季节降水变化特征为围绕均值上下波动,夏季降雨量最多,冬季降雨量最少。庄河地区降水月变化呈抛物线变化趋势,1—7月降水量逐月增加,7月降水量最大,达207.6 mm;7—12月降水量逐月减少,12月降水量最小,不足10 mm。  相似文献   

19.
选用葫芦岛市1971-2010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葫芦岛近40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院葫芦岛1971-2010年的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升温趋势最为明显。年降水量有波动性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显著;四季降水量中春季降水略有增多,冬季降水量无明显变化,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均呈现减少趋势,且以夏季降水量下降最为明显。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较大,呈现出随年份的增加而波动性减少的趋势;春季日照最为充足,秋季次之,夏季由于降水较多而日照偏少,冬季日照时数最少。  相似文献   

20.
采用1951—2000年及1973—2002年甘肃省降水、冰雹气候资料对甘肃省降水、冰雹特征及变化进行分析,得出:甘肃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甘肃省年降水量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但整体趋于减少,且年降水量集中分布在6—8月;甘南高原和祁连山东段是甘肃省降雹最多区域,礼县、天水、武都以东地区、黄河谷地及河西走廊降雹最少,冰雹日数出现在3—10月,集中出现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