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畜禽业》2019,(11)
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以直接引起猪肺疫、禽霍乱、牛出血性败血症、猪萎缩性鼻炎等病症,对养殖业影响非常大。据调查研究显示,皮肤坏死外毒素是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重要因此和保护性抗原。基于此,重点研究猪源D型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A基因克隆与表达。  相似文献   

2.
江昆明 《畜禽业》2012,(6):86-87
<正>猪锁喉疯病是广大农村地区对猪巴氏杆菌病的俗称。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散发性、继发性传染病,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自然原性病原菌,当猪处在不良的外界环境中,如气候剧变、通风不良、长途运输等,致使猪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0,(7)
猪肺疫又名肺炎型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的热性传染病。主要研究了猪肺疫的临床症状与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20,(1)
猪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发的高死亡率、高传播速度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就猪巴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做简单剖析,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唐少刚 《畜禽业》2006,(7):39-41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该病以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鹿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鹿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巴氏杆菌有许多血清型,鹿巴氏杆菌属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生,很难在早期发现和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近年来,附红细胞体感染呈现出暴发流行和与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的趋势,死亡率不断升高,对养鹿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养鹿专业户的积极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猪肺病是由多杀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症性传染病,除少数初发病呈最急性外,多杀性巴氏杆菌大多表现为急性过程。虽然病猪感染该疾病不会造成重大死亡,但它对猪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从保定市某养鸡场发病死亡雏鸡采集了病料,通过微生物学的病原分离鉴定,最终确定病原体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并用11种药物做了药敏试验,结果该鸡场分离的鸡多杀性巴氏杆菌除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两种药物敏感,对氟派酸中介外,对其余的8种抗生素均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杜冬华  周静  孙继国 《畜禽业》2006,199(16):46-47
从保定市某养鸡场发病死亡雏鸡采集了病料,通过微生物学的病原分离鉴定,最终确定病原体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并用11种药物做了药敏试验,结果该鸡场分离的鸡多杀性巴氏杆菌除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两种药物敏感,对氟派酸中介外,对其余的8种抗生素均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唐少刚 《畜禽业》2006,(14):39-41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该病以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鹿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鹿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巴氏杆菌有许多血清型,鹿巴氏杆菌属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生,很难在早期发现和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近年来,附红细胞体感染呈现出暴发流行和与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的趋势,死亡率不断升高,对养鹿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养鹿专业户的积极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发病情况东营市垦利县一养鹿场饲养梅花鹿136只,其中3月龄左右的仔鹿有…  相似文献   

10.
<正>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疝(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急性败血性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2008年本  相似文献   

11.
张红见  赵静  陈刚 《畜禽业》2010,(2):26-27
通过对海晏县某兔场病死獭兔无菌采取肝、脾、肺、肾等8份病料,应用常规分离鉴定技术进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同时以多杀性巴氏杆菌C47-8株为质控菌株,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C47-8株间有一定的生化差异,但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化特性。最后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确诊为獭兔巴氏杆菌病,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药物筛选,选取敏感药物进行交替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0,(8)
羊巴氏杆菌病也称羊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巴氏杆菌共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断奶羔羊以及1岁左右的绵羊,山羊较少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气候剧变、冷热交替的冬末春初时节发病较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13.
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帮琼 《畜禽业》2015,(4):74-75
<正>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该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各种畜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以出血性败血症变化为主。其特征是高热、肺炎(有时有急性胃肠炎表现)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我片区属此病的老疫区,多数乡镇历史上都曾发生过牛巴氏杆菌病,一般为散发或小范围爆发性流行,在其它片区也有零星散发。此病发病率高,如采取措施不当,可造成大批死亡。1病原及流行病学本病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长卵圆形小球杆菌,两端钝圆,中央微凸,  相似文献   

14.
禽霍乱(Fowl cholera),即禽巴氏杆菌病(Avianpasteurellosi),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是家禽常见病之一,给养禽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巴氏杆菌病又名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畜禽败血性传染病。由于气候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导致该病原菌的菌株变化多端,血清型较多,在我地用常规的细菌分离法与生化鉴定得到80多株,用PCR检测确定其中有9株为产毒素多杀巴杆菌,其临床特征是急性败血和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因畜禽种类不同,常有不同名称:牛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猪称猪肺疫,禽称禽霍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牛巴氏杆菌病时有发生,发病情况多为散发或局部爆发。发病原因则是因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所造成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能够潜藏于病畜身上各个部位,在遇到较为恶劣的环境时会引起病发。主要从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对禽业发展影响极大,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控措施对禽霍乱予以分析,期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0,(4)
鸭巴氏杆菌病亦称鸭霍乱,是由某些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饲养管理差、各种应激等环境条件下。通过对养殖户送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鸭巴氏杆菌病感染,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急性或散发性败血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以冷暖交替,潮湿多雨季节,饲养管理失调,环境改变等不良应激因素可诱发,常继发于其他传染病。1病原本病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本菌抵抗力不强,在无菌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很快死亡。在阳光中暴晒10min,或56℃加热15min,或60℃加热10min可被杀死,在干燥空气中2~3d死亡。该菌对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4,(3)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急性或散发性败血传染病。最急性病例以咽喉高度肿胀为特征,并呈现败血症;急性病例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慢性病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症状,呈散发性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