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鸽I型副粘病毒病俗称鸽瘟、鸽新城疫,是由鸽I型副粘病毒感染引起的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发病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以病鸽出现拉稀、扭头为特征症状。1病原鸽I型副粘病毒(PPMV-1),为副粘病毒科成员,同鸡新城疫病毒同属于禽副粘病毒I型(PMV-1)。目前,鸽I型副粘病毒(PPMV-1)可分为3个类型,第一种为对鸽致病而对鸡不致病的鸽强毒株、中强毒株或弱毒株,是引  相似文献   

2.
刘松 《畜禽业》2001,(7):39-39
菏泽市牡丹区某肉鸽养殖户饲养的300多对肉鸽,发现20多只有头颈歪扭、低头、后仰等神经症状,且排水样或黄绿色稀粪,初认为是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用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蛋黄抗体每鸽注射2ml,结果无效.而后,在观察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又做了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鸽副伤寒.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种新病,其病原为副粘病毒,我们通过学习和临床病例的诊疗,对该病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2008年8~9月,新疆兵团农二师某团1个两万余只规模种鹅场的3~4月龄后备种鹅陆陆续续出现发病死亡现象,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综合诊断为鹅的副粘病毒病。1发病情况该团种鹅场为公有制,有3年的饲养种鹅历史,是本地最大的种鹅生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我县及周边地区流行一种以精神沉郁,呼吸困难、拉稀、流泪、肿头、软颈为特征的传染病,通常能引起青年鹅大批死亡,经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查为鹅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6,(11)
正鸭副粘病毒病:病初病鸭食欲减少,羽毛松乱,饮水增加,缩颈,两腿无力,孤立一旁或瘫痪。羽毛缺乏油脂,易附着污物。开始排白色稀粪,中期粪便转红色,后期呈绿色或黑色。部分病鸭呼吸困难,甩头,口中有粘液蓄积。有些病鸭出现转圈或向后仰等神经病状。防治:对鸭群立即接种鸭副粘病毒疫苗,每只肌注0.5 m L;发生副粘病毒病时,易并发大肠杆菌病,应加强对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对鸭棚舍、用具、场地彻底消毒(包括流动水面)。  相似文献   

7.
鹅副粘病毒病又名鹅类新城疫,是由禽副粘病毒I型引起鹅的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度抗触性传染病,任何日龄鹅只均可感染,在临床上,以下痢,卧地不起,脾脏和胰腺肿大、并散布大小不一的坏死灶,以及肠道粘膜出血、坏死、溃疡和结痂为主要特征。自1997年出现以来给养鹅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成为继小鹅瘟之后危害养鹅业的又一主要病毒病。国外学者认为禽副粘病毒一般不会感染鹅,即使感染也不会发病。近几年我国许多学者分别报道了由鹅副粘病毒引起的疾病暴发,自1997年8月首发于江苏扬州地区,目前呈蔓延流行趋势。由于鸡新城疫目前仍是我国养…  相似文献   

8.
鸽新城疫俗称鸽瘟,是由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与鸡新城疫病毒相类似,不同年龄、品种的鸽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对养鸽业有较大危害[1]。该区一鸽场在2017年下半年发病,蛋鸽死亡率明显上升,经综合诊断确定为新城疫感染所致,另外存在饲料黄曲霉毒素B1超标及肠道细菌感染的问题,采取紧急免疫以及隔离治疗等应对措施后,发病和死亡率降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
鹅副粘病毒病又名鹅类新城疫,是由禽副粘病毒Ⅰ型引起鹅的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度抗触性传染病,任何日龄鹅只均可感染,在临床上,以下痢,卧地不起,脾脏和胰腺肿大、并散布大小不一的坏死灶,以及肠道粘膜出血、坏死、溃疡和结痂为主要特征。自1997年出现以来给养鹅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成为继小鹅瘟之后危害养鹅业的又一主要病毒病。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养鹅业的快速发展,鹅副粘病毒病继小鹅瘟之后渐渐成为鹅群的第二大杀手,常致鹅大批发病与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06年9月,吉林省双辽市某新建的鹅场,2300多只70日龄以  相似文献   

11.
<正>2004年至今,江苏省涟水县的一些养鹅户饲养的发生以消化道和呼吸道为特征的传染病,造成一批肉鹅死亡,经临床诊断主要为鹅的副粘病毒病、小鹅瘟以及和其他一些细菌混合感染的疾病,给农户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着养鹅业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12.
鹅副粘病毒病是1997年以来在江苏、浙江等地养鹅地区新发现的一种具有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传染病,其病原为副粘病毒。各种日龄的鹅均有易感性,但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传播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具有大面积爆发,难以控制的流行传染病,也是养鹅业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现对该病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临床诊断及其防治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3.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以拉灰白色稀便和肠道结痂、溃疡等为特征的鹅急性传染病,是我市鹅的多发病。多数病例病理变化比较明显,易于诊断,但也有部分病例病理变化不太典型,给诊治带来困难。现将通过实验室诊断的2例非典型病变的病例报告如下,以期给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治提供参考。1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1.1病例一本市马集镇爱国村刘某养鹅150只,25日龄注射禽流感灭活苗,43日龄发病,2日后来就诊时死亡1只,另有病鹅2只。主要症状是患鹅精神萎顿,常蹲地,少食或不食,拉灰白色稀便,病死鹅病程2d多。1.2病例二本市谢集乡鲍庄村高某养9只龄鹅14…  相似文献   

14.
汤春华 《畜禽业》2002,(1):49-49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种草养鹅以其周期短、生长快、成本低、效益高、饲养操作简单的优势,深受广大农户的青睐,近郊农民纷纷效仿种草养鹅,鹅源来自四面八方.今春以来,某地雏鹅出现了一种以拉白色稀粪为主要症状、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农民损失惨重.经诊断该病由鹅副粘病毒病引起,现将有关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戈小萍  应英 《畜禽业》2010,(8):77-77
<正>鸽的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鸽新城疫相似。1流行特点该病流行规律与鸡的禽流感相似,各日龄的鸽都敏感,但乳鸽更为敏感,其次为育成鸽或后备鸽、老龄种鸽。每年从秋末到初春较为流行。养鸡、养水禽密集地区的鸽群较易感染。在养鸽比较密集的地区,该病可在1~2个月内传播到几乎该区内所有的鸽  相似文献   

16.
<正>鸽毛滴虫(T.columbae)寄生于鸽的上消化道,可引起口腔黏膜溃疡、坏死、呼吸困难、慢慢消瘦,最后衰竭而死亡。鸽毛滴虫病又称鸽口腔溃疡病,是鸽的一种常见的原虫病,是养鸽业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给养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10年4月在衡  相似文献   

17.
宝应县鲁垛镇陶林村3户养鹅专业户,共饲养太湖鹅1500只,于39日龄左右先后发生了以整个消化道粘膜结痂、溃疡、出血、坏死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采用鹅副粘病毒疫苗紧急接种,效果显著.后经扬州大学对该病确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鸽的禽Ⅰ型副粘病毒是适应了鸽体的禽Ⅰ型副粘病毒的变异株,属副粘病毒科的副粘病毒属,由于本病毒适应了鸽体,导致对鸽毒力加强,鸽感染本病后以腹泻和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传播迅速。可引起严重感染并造成死亡,给养鸽业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9.
鹅副粘病毒病是1997年以来在江苏、浙江等地养鹅地区新发现的一种具有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传染病,其病原为副粘病毒。各种日龄的鹅均有易感性,但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传播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具有大面积爆发,难以控制的流行传染病,也是养鹅业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现对该病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临床诊断及其防治进行综合阐述。1病原学该病病原是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鹅副粘病毒。圆形有囊膜、大小不一,平均直径120nm。表面有纤突结构,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的抵抗力较弱,…  相似文献   

20.
<正>鸽子的新城疫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养殖业也是养鸽业的重大疫病之一,死亡率可高达95%以上。而鸽的蛔虫病是鸽子常见的一种内寄生虫病,临床上以鸽子明显消瘦,消化功能障碍,生长发育受阻,长羽不良等为主要特征。各种日龄的鸽都可感染发病,尤其是幼鸽易受感染,病情也较成鸽严重。二者都可给养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