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目的]建立藏药八味獐牙菜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3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5:75,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65nm。[结果]在0.1656~2.3184μg范围内,盐酸小檗碱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30%,RSD为1.57%(n=6)。[结论]该测定方法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八味獐牙菜丸中盐酸小檗碱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陕西产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ODS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缓冲液-甲醇(65:35,三乙胺调pH值至6.0),检测波长为280m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10μl。[结果]陕西产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77和0.651mg/g,2种成分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2%(RSD=1.87%)和98.63%(RSD=1.43%)。[结论]陕西产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含量与其他文献资料相比较高,符合2005版药典含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检测方法。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选择反应监测,内标法定量;使用CAPCELLPAKMGIIC18(100mm×2.1mmid,3.5μm)色谱柱,以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样品用含1%氨水的乙酸乙酯提取2次,浓缩,经正己烷去脂、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减压蒸干,用甲醇-水(5:5,V/V)定容。结果表明: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在5-250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辩均大于0.9990,定量下限均为1μg,kg,以1、10、50μg/kg这3个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待测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2.1%~119.0%,相对标准偏差为2.2%~15.0%,可以认为该方法高效、灵敏,适合于水产品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的定量及确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烤烟烟叶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分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流动相、测定温度、流速的对比,优化了分离烟叶总DNA中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烤烟烟叶DNA采用CTAB法提取,高氯酸水解,用KOH调节pH到3—5,取上清液测定。色谱柱为NucleosilC18(250mm×4.6mm,5um)。优化后测定条件为:流动相采用甲醇:5mmol/L戊烷磺酸钠(10:90,V/V),流速0.7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3nm,进样量20山。该方法简化了流动相的配制,缩短了分离时间,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50%和96.67%,相对标准偏差为2.35%和2.80%。用该方法研究烤烟烟叶发育过程中总DNA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的含量,效果良好,符合烟叶生长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控制地桃花的质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地桃花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的方法,对地桃花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 C18色谱柱(100 mm×4.6 mm,5μm),以甲醇-0.4%磷酸水溶液(45∶5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测定出槲皮素和山奈酚的线性范围均为2.500~25.00μg/mL,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9997和0.9999,精密度 RSD (n =5)分别为0.98%和0.79%,稳定性试验 RSD (n =5)分别为1.36%和1.13%,加样回收率 RSD (n =5)分别为2.37%和2.10%。该方法适于同时测定地桃花中的槲皮素及山奈酚含量,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结果可靠。地桃花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最高含量分别为(1.067±0.02)mg/g 和(1.232±0.03)mg/g。  相似文献   

6.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方便榨菜中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及脱氢乙酸5种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Symmetry Shield 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02mol/L乙酸铵缓;中溶液:甲醇(95:5,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0nm,一次直接进样,同时测定5种食品添加剂。各物质在0.50~100.0mg&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0~0.9999,精密度良好,加标回收率92.5%~98.8%,RSD〈3%。该方法准确度较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能在20min内将5种添加剂完全分离,适用于大批量方便榨菜中常用食品添加剂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7.
不同提取方法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RP-HPLC法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为秦艽药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0.3%H3PO4=30:70(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0nm。[结果]龙胆苦苷在0.9—2.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7.6%,RSD值为1.02%。[结论]动态热回流提取法的提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鳗鱼中氟甲喹和噁喹酸残留量的方法。用乙腈萃取鳗鱼样品中氟甲喹和噁喹酸残留物。色谱柱采用C8Luna,柱温为35℃,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12nm和369nm,流动相为0.01mol/L草酸:乙腈=65:35(V/V)。氟甲喹和噁喹酸标准曲线在线性范围1~100ng/mL时呈良好线性关系。对带皮的鳗鱼肉进行3种浓度的回收率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回收率80%~110%,变异系数≤10%。氟甲喹的检测限为2.5μg/kg,定量下限为5μg/kg;噁喹酸的检测限为1μg/kg,定量下限为2μg/kg。整个提取过程步骤简单,易于操作,可以满足世界各国目前对出口水产品检测的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通过超声提取,离子交换萃取小柱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样品测定.色谱条件:EclipseXDB—C18柱(5μm,4.6m/n×150mm,ASilent);流动相:A为离子对缓冲液(1.05g柠檬酸和1.01g辛烷磺酸钠定容至500mL,pH值为2.6),B为乙腈,配制比例为90%A+10%B,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20止,检测波长240nm.结果表明:三聚氰胺标准曲线为Y=0.009z+0.3627,相关系数R=0.9998,在0.17—11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12mg/L,两个样品三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34%(RSD=4.76)、84.86%(RSD=7.21)、104.29%(RSD=7.63)和95.31%(RSD=4.39)、89.25%(RSD=3.88)、92.59%(RSD=5.27).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灯台树不同部位中的主要药用组分,以充分利用其资源。[方法]化学定性法确定灯台树与止血、消肿功效相关的组分;定量法确定主要药用组分的含量,拟建立HPLC分析方法。【结果]在Symmetry Sheild^IMRP18色谱柱4.6mm×250.0mm。5μm);乙腈-水-磷酸(80:20:0.1,V/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条件下,熊果酸在O.42—2.9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96%,RSD为1.52%,[结论]灯台树叶、茎皮含有丰富的熊果酸,可以作为熊果酸提取物的可持续利用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采用Agilent TC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Agilent 1100 VWD检测器,以甲醇∶2.0%冰乙酸水溶液)=55∶45(V/V)为流动相,在流速1.3 mL/min、柱温45℃、检测波长280 nm的条件下,同时分离测定了包菜叶中的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吲哚乙腈和萘乙酸4种植物生长素。各峰的分离效果理想,加标回收率达到81.6%~98.2%;最低检测限≤0.05μg/mL;测量精密度RSD%≤1.21%。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茶茎尖组织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核苷(ZR)、脱落酸(ABA)4种内源激素的方法。应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水(含0.75%冰乙酸,35∶65,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该方法各峰分离效果理想。IAA、GA3、ZR、ABA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5、0.01、0.02、0.01 mg/L,回收率分别为98.2%、97.9%、96.3%、93.4%。该方法易操作且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3.
用Agilent C18色谱柱(4.6mm×250mm),以乙腈、甲醇和0.6%乙酸VCH3CN∶VCH3OH∶V0.6%CH3COOH=5∶60∶35)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在检测波长209、221、262nm,柱温30℃的条件下,同时分离并测定了马铃薯块茎中的内源激素GA3、IAA和ABA.3种激素的分离效果理想,回收率分别达到93.1%、90.3%和92.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2%.  相似文献   

14.
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植株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温室盆栽条件下对番茄(Lycospersicon esukurentamu)幼苗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或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10d后定期采样,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各处理番茄植株根和叶片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接种20d G.mosseae处理的番茄根系菌根侵染率高达68.5%,显著高于其他接种处理;供试AM真菌显著增加了番茄植株鲜重、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其根或叶内IAA、GA、ZR和ABA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以G.mosseae处理的根或叶中IAA、GA、ZR和ABA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以桃叶杜鹃为材料,采用播种法接种2株杜鹃花类菌根(ericoid mycorrhizas,ERM)菌株培育桃叶杜鹃菌根苗,研究在持续干旱下ERM菌株对桃叶杜鹃内源激素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赤霉素(Gibberellin A3,GA3)和玉米素核苷(trans-Zeatin-riboside,ZR)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ERM菌株显著增加了桃叶杜鹃在正常水分及持续干旱条件下IAA,ABA,GA3,ZR的质量比.持续干旱下,桃叶杜鹃IAA和GA3的质量比呈升高降低变化,接种ERM菌株桃叶杜鹃IAA和GA3的质量比呈升高变化在重度胁迫时达到最大值;ABA的质量比呈升高变化,当田间持水量低于30%时接种ERM菌株桃叶杜鹃ABA的质量比急剧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ZR的质量比变化不一,对照组和TY29根系ZR的质量比呈降低升高变化,TY35根系ZR的质量比呈降低变化.持续干旱下,桃叶杜鹃IAA/ABA,ZR/ABA,(IAA+ZR+GA3)/ABA比值呈下降变化,其中ZR/ABA比值急剧下降,接菌处理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表明:ERM菌株能有效增加桃叶杜鹃内源激素IAA,ABA,GA3和ZR的质量比,增加干旱胁迫下的内源激素调节及协作能力,增强桃叶杜鹃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6.
ABA和JA等激素参与葡萄对低温胁迫的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寒性不同的2个葡萄品种(贝达和梅鹿辄)一年生枝条叶片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25℃、5℃、-15℃)下葡萄叶片中IAA、GA、iPA、ABA和JA几种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25℃),抗寒性强的贝达叶片中ABA、JA和iPA含量均高于抗寒性弱的梅鹿辄,而IAA、GA含量则低于梅鹿辄;低温(5℃、-15℃)下,2个葡萄品种叶片中均出现ABA和JA的猝发,而IAA、GA、iPA则显示出先降低后有所升高的变化;其中ABA和JA分别与IAA和GA的比值随品种抗寒性的增强及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大,与品种抗寒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酸铝处理下4个不同耐铝型速生桉无性系[巨尾桉9号(G9)、巨尾桉12号(G12)、韦赤桉3号(G3)、尾叶桉4号(G4)]叶片内源激素中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揭示速生桉对铝毒害的响应机制及选育耐铝型速生桉优良无性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砂土培育法对桉树幼苗进行酸铝处理4个月后,应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幼苗叶片中ABA、IAA、GA3、ZR 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利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对各无性系的抗逆能力进行排序.[结果]酸铝处理对4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幼苗ABA产生积累作用,对IAA、GA3和ZR等产生抑制作用,且pH值越低、铝处理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以120 mg/L Al3++pH 3.0的处理效果最显著;幼苗叶片的ABA/IAA、ABA/GA3、ABA/ZR 3个平衡指标表现出显著的升高趋势,通过内源激素平衡指标综合评定排序,耐铝性最差的尾叶桉4号的平衡指标增加幅度分别是耐铝性最强的巨尾桉9号的9.2、7.3、8.3倍.[结论]4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叶片内源激素间的协调能力与耐酸铝抗性成正比关系.巨尾桉9号对酸铝逆境处理的适应性最好,其ABA含量最低,IAA、GA3、ZR含量最高,各指标变化的幅度较小,受到的抑制作用影响最小,而耐铝性最弱的尾叶桉4号内源激素对酸铝处理的敏感性较强,受到抑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8.
以云烟87为试材,于现蕾期打顶后,分别用不同浓度的IAA、GA、ABA浸泡过的脱脂棉球进行扎顶处理,研究其对烤烟根、茎、叶中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0 d后,不同浓度的IAA、GA均能降低烤烟叶(上、中、下)及根、茎中的烟碱含量,浓度为20 mg/L时对上部叶烟碱的降幅最大,分别为10.7%和17%;20 mg/L的ABA能降低烟碱含量,10、30 mg/L的ABA增加了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19.
脱毒和生长调节剂对甘薯内源激素含量及块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脱毒苗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内源激素含量及块根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徐薯18甘薯苗为材料,设置脱毒原种苗(VF)、氯化胆碱(LH)浸根、叶面喷洒壮丰安(ZFA)、未脱毒徐薯18苗(CK)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块根产量、块根日增长速率、T/R值、不同时期叶片及块根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VF和LH处理使甘薯块根干物质产量两年平均分别增产21.0%和24.2%,达极显著水平;ZFA处理使块根干物质产量两年平均增产5.2%,未达显著水平;与对照比较,各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膨大高峰期块根的日鲜重增长速率;脱毒和氯化胆碱浸根处理可显著降低生长前、中期的T/R值,不同程度地提高功能叶叶片的IAA含量、CTKs含量和GA4含量,提高膨大高峰期块根的CTKs含量、ABA含量和IAA含量,并使高峰期提早出现3~4周;壮丰安处理显著降低了中后期叶片的GA4含量和ABA含量,提高了叶片CTKs含量、IAA含量及生长后期块根的CTKs、ABA及IAA含量,但均未达显著水平。【结论】VF、LH和ZFA处理全面改变了甘薯源、库器官多种激素的含量水平,有效延缓叶片的衰老,延长叶片功能期,控制甘薯地上部的群体并防止茎叶的徒长,使地上部茎叶的生长与地下部块根的膨大更为协调。有利于块根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与衰亡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对玉米分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不同分蘖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调查研究分蘖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于分蘖高发期与消亡期测定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分蘖能力受基部茎节中激素含量及其之间比值的控制,分蘖高发阶段,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玉米素核苷(ZR)值较高或呈升高趋势,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值较低或呈降低趋势;激素之间平衡状态对分蘖的影响表现为,在分蘖高发阶段,IAA/ZR、ABA/ZR值较低,分蘖停止发生时其值较高。不同玉米类型之间,分蘖高发阶段,分蘖能力最强的墨西哥玉米(MXG)的ZR值较高,IAA、ABA、GA值较低,IAA/ZR、ABA/ZR较低。【结论】ZR促进分蘖发生,IAA、ABA和GA抑制分蘖发生,促进分蘖衰亡。分蘖的发生,还由激素间的平衡状态决定,更重要的是以互作的方式影响分蘖发生,即低IAA/ZR、ABA/ZR值促进分蘖发生;高IAA/ZR、高ABA/ZR值则抑制分蘖的发生,促进分蘖的衰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