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从风景游憩林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两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对风景游憩林景观评价现状、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目前,风景游憩林林内景观最主要最实用的评价方法是SBE(Scenic Beauty Estimation)法,在林分结构上主要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空间分析。随着生态林业建设的不断深入,三维立体(3D)技术结合3S和SBE研究法、芳香性观赏和疗养评价、用材林的风景游憩评价与经营技术将成为未来风景游憩林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3.
风景游憩林景观质量评价及营建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介绍了国内外风景游憩林景观质量评价及营建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包括风景游憩林的评价方法、风景资源管理系统、风景游憩林营建技术、风景游憩林的抚育间伐、森林群落结构与景观质量的关系等内容, 同时讨论了风景游憩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塞罕坝风景游憩林分为郁闭人工林景观、稀树草地景观、草甸荒漠景观与湿地景观4种类型,分别阐述了景观特色,进行了景观视觉分析,认为塞罕坝人工林和稀树草地景观应通过人工措施形成曲折而富于变化的林缘,对稀树草地、草甸草原和湿地景观应加强保护,减少人为干预。 相似文献
5.
6.
7.
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游憩林类型与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多尺度、多因素植被类型分类法探讨了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游憩林资源的类型划分,通过典型风景游憩林林分样地调查、季相景观照片的获取、解析与视觉设计,对不同类型风景游憩林林分及景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游憩林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可从林分和景观两个尺度进行分类。(2)森林公园不同类型风景游憩林林分,其林相及林内景观特征各异。(3)塞罕坝森林公园处于森林和草原、山丘与高原的交接带,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景观类型丰富多样。(4)建议保护天然次生林景观,同时通过栽植乡土阔叶树种,合理营造针阔混交色彩层次丰富的风景游憩林。(5)对于大尺度的森林景观的人工采伐痕迹,应从视域角度予以调整,通过调节视域范围,适当遮挡屏蔽不良景观、展现优美景观。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风景游憩林常见树木空间分配特征,揭示风景游憩林树种空间分配策略规律,为提高风景游憩林景观健康和生态效益提供依据,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以900 m2样方为单元,在广州随机设置风景游憩林群落样方,利用手持激光雷达扫描仪进行每木调查,测算三维绿量和林下游憩空间量,再进行不同区位和不同类型风景游憩林的空间分配特征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位和类型风景游憩林的空间分配特征相似。城郊风景游憩林根据不同观赏游憩功能需求以及不同树种的空间分配特征来配置;树冠三维绿量和林下游憩空间存在总体协同但局部矛盾的关系,三维绿量的增大能有效提高树木的生态效益,但同时也可能压缩了林下游憩空间,减少了居民享受树冠带来的降温减热等效益。 相似文献
10.
游憩林是一种能为公众提供舒适游憩环境的重要特种用途林,科学经营该森林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及促进森林游憩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侧柏游憩林在北京地区分布广泛,且长期以来深受市民的喜爱。为探明其优化抚育模式及间隔期,分别对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阴、阳坡中龄林进行3种不同模式的抚育,定位监测抚育前后5年间林分风景质量及主要风景要素的变化情况,基于美景度评判法(SBE法)探讨不同抚育模式对林分风景质量的效果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1)不同抚育模式均可在短期内大幅提高阴、阳坡2种林分的喜好度,明显改善林分的风景质量;2)阴坡林分3种抚育模式(A1,A2和A3)对风景质量的作用效果均较为理想,阳坡林分3种抚育模式(B1,B2,B3)中的B1较B2和B3效果更好;3)综合考虑抚育的效应及持续时间,认为阴坡林分更适合采用A3模式(修枝高度2~3m+割灌保留盖度约20%+林地清理),抚育间隔期为2年;阳坡林分更适合采用B1模式(修枝高度2~3m+割灌保留盖度约25%+林地清理),抚育间隔期至少为4年。从森林美学角度提出的优化抚育模式及间隔期,可为北京山区侧柏游憩林的抚育决策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12.
深圳市城市森林林内景观的美景度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深圳市城市森林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对城市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的林内景观进行景观评价,分析影响森林景观的主要因子,建立各类森林景观美景度模型,探讨主要构景要素与城市森林景观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深圳市人工林较天然次生林的林内景观质量高,人工林林内景观美景度平均值为0.092,天然次生林为-0.187。影响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不同,人工林林内景观主要受林下层高度、层间植物丰富度、林木排列方式、枯树倒木、林下层统一度等9个因子影响,其景观模型是 SBE =0.131+0.177x5-0.195x8+0.208x9-0.162x10-0.129x12-0.00008x17+0.113x21+0.007x23-0.571x25;次生林林内景观主要受枯落物、郁闭度、通透距离等因子影响,其景观模型是 SBE =-2.016+0.157x1+0.215x4+1.753x16-0.063x18+0.021x24。 相似文献
13.
福州市春季风景林美景度评价及营造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综合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福州市内代表性的园林绿地春季观赏植物进行调查。重点调查区域包括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北江滨公园、金牛山公园、福建农林大学中华植物园及校内植物等。调查表明,福州市主要春季观赏植物90种,其中观花植物56种,色叶植物34种。福州市春季观花植物中以木兰科、蔷薇科包含的植物较多,另外还有山茶科、杜鹃花科、大戟科、豆科、冬青科、紫葳科等。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对福州市春花植物进行评判,得到相应的美景度值。其中具有较高观花价值的亚乔木12种,灌木9种,草本或藤本3种。在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从植物选择和配置2方面初步探讨了福州市春季风景林的营造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应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配合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和开敞度4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川西山地退化风景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结构较为简单,林分乔木层由7个树种组成,树种密度分布差异较大,树种结构相对单一;林分垂直结构特征明显,可分为3个林层,呈现出典型的复层林结构特征;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46,以中强度混交单元为主,所占比例达61%;平均角尺度为0.483,属于随机分布状态;林木的胸径大小比数为0.286,有接近30%的林木处于优势状态;林分平均敞开度为0.309,林木生长空间基本充足.岷江冷杉种群优势度明显,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他5个树种由于株数较少,且径级分布不连续,自然更新较困难,经过一定时间的演化,将死亡,因此必须切实采取保护措施,保证其顺利生长,以保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花山喀斯特风景林群落结构与林内景观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和正确地认识群落结构特征与景观美学质量的关系,对揭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形成机制和进行景观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和回归分析,从林分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物种组成等群落结构特征层面,分析群落结构特征与景观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群落结构要素对美景度贡献大小顺序依次为Pielou均匀度指数乔木层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林层数乔木层平均高度;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乔木层密度与美景度呈负相关关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林层数和乔木层平均高度与美景度呈正相关关系;物种丰富、乔木层密度较小、林层数多、乔木层平均高度较大的林分具有较高的美景度值。根据群落结构和林内景观质量关系得出群落结构优化策略,首先尽可能满足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需求,在此前提下从水平和垂直结构等空间配置上,综合运用林分抚育、林下层管理和美学规划等措施,构建出符合生态要求和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