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菌核病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核盘菌的侵染分为三个阶段:前腐生期、致病期、后腐生期。在前腐生期核盘菌产生附着胞分泌水解酶软化细胞壁,为致病期的菌丝生长提供条件,菌丝的生长导致整个环境的改变,当菌丝在植物中占主导地位时核盘菌进入后腐生期,水解的产物诱导了菌核的产生,核盘菌生命周期完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离体培养条件下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草酸毒素的产生及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培养过程中草酸含量呈S型增长,其增长速率与病菌的生长速度呈正相关,并伴随着pH值相应的规律变化。病菌分泌的草酸与钙离子形成四面体或棱柱形晶体结构。生物测定证实了草酸在油菜菌核病致病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油菜菌核病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油菜菌核病的生物学特性及各种生态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从油菜菌核病的发病原因、侵染过程及侵染方式,菌核菌致病机理及油菜抗菌核病机理等方面,介绍了油菜菌核病的抗性遗传及抗菌核病的育种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病理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韬 《作物研究》2014,(3):316-320
油菜菌核病严重威胁我国油菜生产,防控油菜菌核病对于保障我国油菜生产至关重要。就油菜菌核病病理机制、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展望了油菜菌核病病理、防治等相关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抗性机理及抗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油菜抗菌核病鉴定方法及抗源筛选现状,菌核菌致病机理及油菜抗菌核病机理,抗菌核病遗传与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6.
官春云 《作物研究》2007,21(4):425-426
简要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和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在油菜抗菌核病蛋白、油菜近等基因系培育、油菜无性系变异筛选抗菌核病材料、草酸氧化酶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7.
双桑  阮颖  彭冬平  刘春林 《作物研究》2006,20(Z1):552-556
综述了油菜菌核病的生物学特性及各种生态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从油菜菌核病的发病原因、侵染过程及侵染方式,菌核菌致病机理及油菜抗菌核病机理等方面,介绍了油菜菌核病的抗性遗传及抗菌核病的育种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感染菌核病油菜组织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感病寄主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量均有显著降低,叶绿体受到严重破坏。受害的叶绿体发生聚集和液泡化,在膜和基粒上附着大量黑色沉淀物,这是病菌分泌的草酸降低了细胞pH值所引起的蛋白沉淀。  相似文献   

9.
10.
植物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是一种富含亮氨酸重复区域的蛋白质,能够非竞争性地抑制真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以目前生产上几个主要抗枯萎病的香蕉品种为材料,参照Gross的PGIP活性测定方法,通过测定了Musa AAA、Musa ABB、Musa ABB、Musa AA和Musa AAAB等不同细胞基因型的香蕉品种的PGIP活性,发现东莞大蕉(Musa ABB)的活性最高.通过对东莞大蕉根、假茎、叶不同部位的PGIP活性比较,发现假茎的活性最高.用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接种诱导东莞大蕉能明显提高PGIP活性,观察还发现东莞大蕉苗期PGIP的活性明显高于后期.  相似文献   

11.
寒地春油菜菌核病流行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春油菜菌核病流行预测模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1991-1998年春油菜不同生育期各气象因子与菌核病发病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油菜花期的气象因子对菌核病茎部发病率影响最大,其中6月下旬平均气温和7月中旬降水量是关键因子.利用花期各气象因子建立了春油菜菌核病茎部发病率回归模拟方程为:Y=-34.230056 0.405018X1-8.759353X2 9.274252X3 0.024760X4 0.1893376X5 2.835423X6同时组建了神经网络模拟模型,得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油菜菌核病分子诊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PCR特异引物进行油菜菌核病的分子诊断,结果表明,在油菜初花至盛花期采集花瓣检测菌核病菌,人工接种由块采集5片干枯发白的花瓣作材料,可扩增出病原特异条带,而未接种田块材料的特异条带出现的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油菜与核盘菌互作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每年导致油菜(Brassica napus L.)产量损失10%-20%,是制约我国油菜生产最主要的病害。培育抗(耐)病油菜品种是防治油菜菌核病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了近五年油菜-核盘菌互作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1)核盘菌侵染寄主早期存在活体营养型阶段;(2)草酸提供的酸性pH,而非草酸本身,是核盘菌的必需致病因子;(3)核盘菌有效地利用效应蛋白抑制寄主的抗病反应或者诱导寄主细胞坏死以帮助其侵染;(4)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具有中等遗传力,为数量抗性;(5)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引发的免疫反应(PAMP-triggered immunity, PTI)是油菜对核盘菌产生数量抗性的主要根源;(6)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表明抗(耐)病油菜材料防卫反应更加剧烈,能有效调控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状态,及时清除过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积累,抑制细胞死亡。核盘菌-油菜互作分子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指导油菜抗菌核病育种。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品种对菌核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7~1992年在油菜菌核病的重病区)思南塘头)对近400份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了田间自然抗病性的重复鉴定,从中鉴定出相对抗病的有7份,中抗的51份。并于油菜的苗后期和角果发育期选取不同抗病程度的代表品种35份进行了离体叶片和活体叶片的室内人工接种鉴定。3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吻合率达97.1%,在这35份材料中,抗病的有4份,占11.4%。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切片分析了油菜菌核病抗(耐)病性的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在不同感病程度的甘蓝型油莱品种(系)上菌核病菌的侵染和扩展特性包括附着胞类型、病菌在组织内的扩展以及寄主的能动反应诸方面均存在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油菜菌核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个油菜品种,设氮肥(对照、施氮),磷肥(对照、施磷)和钾肥(对照、施钾)试验,分析了氮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和菌核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油菜平均增产203.7%,菌核病病情指数平均增加17.7%;施磷油菜平均增产47.2%,菌核病病情指数平均下降31.0%;施钾油菜平均增产30.1%,菌核病病情指数平均下降21.9%.分析认为,施氮因病原菌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以及油菜枝繁叶茂提高田间阴湿度致使油菜病害加重;施磷为油菜抗性生理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施钾通过对植株代谢过程的调控和植物形态学的调节提高了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生产上可以通过调控氮肥施用,合理增施磷钾肥,达到既提高油菜产量又有效减轻菌核病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抗感菌核病油菜品种对草酸的吸收和转运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菌核病抗性不同的油菜品种对草酸的吸收和转运差异。经预处理后的3~4叶期油菜苗的根放进14C—草酸钾浓液(pH5)中,在20±0.2℃,6000Lux下处理4h。草酸钾浓度和放射性比度分别为5mmol/L和5μCi/ml。放射自显影和放射性强度测定结果表明:油菜对草酸有明显的吸收作用,高抗品种,如中R-888其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叶脉中,表现为限制放射性物质的转运;感病品种,如84039放射性物质在叶片中分布较均匀。高感品种吸收的放射性物质是高抗品种的4倍以上,低抗和低感品种介于高抗和高感品种之间。  相似文献   

18.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菌核病大多在油菜盛花期开始发生 ,谢花后盛发。菌核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油菜品种、施肥水平、耕作制度有关。油菜菌核病防治的最佳适期为油菜始花期至盛花期 ,用多菌灵、菌核净等药剂进行防治 ,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栽培措施控制油菜菌核病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利用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不同播期和不同密度等栽培措施对控制油菜菌核病的作用。结果表明,品种 播期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种植密度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不显著,选用抗(耐)病性品种和适当晚播可有效控制或避开油菜菌核病发生。合理密植可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20.
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Ms8Rf3的F2代为试材,以CH05、华杂8号、青油14和中双7号为对照品种,研究了转基因油菜对节肢动物群落及菌核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转基因油菜与对照之间群落的结构组成、群落主要参数(物种丰富度、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及时间动态基本无明显差异。可见,转基因油菜对节肢动物群落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在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情况上,转基因油菜在成熟期菌核病发生率较CH05、青油14和中双7号为高,但由于各品种油菜上菌核病的总体发病率都很低,评估品种对菌核病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