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长嘴的要吃,生根的要肥”。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植物是通过根系吸收肥分的,故都是把肥料上到地里的。随着农业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人们又开辟了新的施肥途径,就是把肥施到作物的地上部分,叫根外施肥,或叫叶部施肥。目前,人们对根外施肥的作用和方法,已经有所了解,但对作物这种“吃肥”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却还知之不多,很难翔实地讲出个所以然来。对于这样一个深奥而有趣的问题,还得从生物进化的观点加以阐述。原来,植物的祖先——细菌和兰藻,并没有根、茎、叶等不同的器官,更没有不同器官的明确分工。细菌,都是单细胞的,其所有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红竹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常规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氮、硼肥对红竹养分吸收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1)配施氮、磷、硼肥产量最高,配施氮、磷、钾肥居次,与仅施有机肥对照相比分别达1%和5%显著性水平。(2)出笋高峰期竹叶中养分含B量与N、P、K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29^*、0.9053^*和0.9601^**。(3)红竹秆产量与竹叶中的N、P、K、B含量之间的上关性也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植物的根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并对地上部起固定和支撑的作用。植物的根系比人们想象的要强大,例如小麦、大麦和黑麦的根垂直深度可达2米左右,水平方向可展开几十厘米。如果把一株黑麦的根和须根连成一条直线,可长达数万米。这还没有包括寿命短促的根毛在内。但是,根具有吸收养分能力的是没有木质化的幼嫩部分,这部分根只有接触到养分,才能吸收。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和筛选夏玉米高产高效分层施肥技术模式,设计了不施肥、一层施肥、两层施肥和三层施肥4种不同施肥方式以及分层施肥量的不同比例,研究了分层施肥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养分转运规律、养分系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一层施肥相比,三层施肥有利于提高吐丝期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提高了氮、钾养分转运量和转运效率;8 cm、15 cm、22 cm肥料比例7∶5∶3的三层施肥模式在吐丝期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14.5%、13.0%和46.1%,在成熟期氮、钾养分转运效率分别增加9.1%、75.9%,玉米籽粒产量增加8.8%,100 kg籽粒磷、钾养分需求量显著增加。这种肥料量自上而下呈递减的分层施肥模式优化了肥料在土壤中的纵向分布,促进了夏玉米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和转运,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玉米籽粒产量。推荐8 cm、15 cm、22 cm肥料比例7∶5∶3的三层施肥模式为夏玉米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产量及其农田养分平衡状况,通过连续2年(2014~2015)田间试验,研究传统施肥模式与优化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利用,收获期土壤氮、磷、钾含量及收支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和2015年,优化施肥处理水稻产量较传统施肥处理分别提高7.6%和6.5%。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水稻肥料当季回收率分别提高6.8和8.4个百分点,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2.9 kg/kg和3.1 kg/kg,偏生产力分别提高5.6 kg/kg和5.4kg/kg,养分收获指数分别提高4.4和4.5个百分点。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可提高水稻氮、磷、钾最大吸收速率,并可提高水稻灌浆期至成熟期养分积累量。与试验起始时相比,传统施肥处理0~90cm土壤无机氮与0~3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均有明显的提高,0~3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而优化施肥处理0~9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0~30 cm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试验起始时变化幅度较小。水稻收获期土壤氮、磷、钾养分表观平衡估算的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土壤氮、磷素均出现盈余,钾素亏缺。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氮盈余量分别下降87.6%和93.5%,磷盈余量分别下降87.7%和77.4%,钾亏缺量分别下降23.6%和23.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优化施肥模式在提高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维持土壤养分平衡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7.
外界环境对作物吸收养分的影响及果树施肥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合理、平衡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对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不断提高土地肥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作物吸收养料的外界条件主要有温度、通气、反应、养料浓度以及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果树也同其他作物一样在施肥时,应遵循施肥的基础理论。争取果树的高产、优质,必须根据树龄、树势、产量水平、品种特性等情况和当地气候、土壤、管理条件等平衡地使用肥料。  相似文献   

8.
葵花养分吸收与施肥对籽实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淡黑钙土上,向日葵吸收土壤氮、钾较多、而磷相对较少。吸收肥料氮多、磷少、钾居中。施肥对向日葵吸收土壤养分都有激发效应。向日葵收肥料养分的高峰期为出苗后60-77天,施肥氮、磷、钾化肥后,向日籽实含率均高于无肥处理、而蛋白质含量均低于无肥处理,但单位脂肪及蛋白质产量均提高。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马铃薯锰素吸收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施肥对马铃薯锰素吸收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品种紫花白为材料,设置对照(CK)、有机肥、氮磷肥、有机肥+氮磷肥等4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氮磷肥和有机肥+氮磷肥处理均提高了马铃薯各器官及全株锰含量,而有机肥处理提高了叶、块茎中的锰含量,降低了茎中的锰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全株锰素累积吸收量,其中有机肥+氮磷肥处理对马铃薯锰素累积吸收有正交互效应,二者配施比单施效果好.氮磷肥处理极显著地增加了马铃薯叶片中锰素分布,降低了茎和块茎中的分布,而有机肥处理则增加了块茎中锰素分布,降低了茎、叶中分布.不同施肥处理均提高了马铃薯锰素阶段吸收量、全生育期锰素平均吸收速率、每吨产量锰素吸收量,降低了全株和块茎的锰素利用效率及锰素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菜用春大豆一生中吸收氮最多,钾次之,磷居第三,N:P:K为1:0.13:0.45,每生产100kg鲜荚需吸收N2.16kg,P0.27kg,K0.97kg。试验条件下,增施氮、钾肥均有增产效果,以氮肥效应为大,高产田块,施用钾肥能提高单株鲜荚中的子实重量。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春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施肥对春玉米叶面积系数,氮、磷钾吸收状况及干物质积累分配和经济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上述诸生长因素与经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肥使春玉米吸钾主要集中前期的特性更加明显,全生育期的氮、磷吸收出现2个高峰(不施肥处理仅前期有1个氮、磷吸收高峰),灌浆期叶面积系数保持较高数值,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使经济系数明显增大。相关分析指出,灌浆期叶面积系数,前、中期吸钾量,后期吸收氮、磷量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葡萄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CF(农民习惯施肥,分3次施入)、RF(CF减量30%,分3次施入)、SF(CF减氮磷增钾,分2次施入)、RSF(SF减量30%,分2次施入)4个施肥模式,研究减量及简化施肥对葡萄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相比,RF、SF、RSF处理均能提高葡萄果实鲜质量,降低含水率,提高叶片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降低0~100 cm土体硝态氮的残留量;SF、RSF处理明显增加0~60 cm土体速效钾残留量。其中,RF处理葡萄果实鲜质量增加3.1%,含水率降低1.0个百分点,叶片氮、磷、钾吸收量提高13.9%、22.7%、14.0%,果实钾吸收量提高2.5%,0~100 cm土体硝态氮残留量降低16.4%,0~60 cm土体速效磷及速效钾残留量分别降低16.6%和12.7%,RF处理为最优施肥模式。表明合理的减量施肥,不仅能减少肥料投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增加葡萄产量及养分吸收量,减少土壤养分残留,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水稻不同施肥处理4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水稻谷物产量、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根外施肥又叫叶面施肥、叶面营养,其施用方法简单,肥料利用率高,肥效快,易快速被植株吸收,肥料不会被土壤固定,不受根系吸收功能的影响,用量少,效果显著。但根外施肥肥效短,每次施用养分总量有限,又易从疏水表面流失或被雨水淋洗,有些养分元素(如钙)从叶片的吸收部位向植物其它部位转移比较困难,喷施效果不一定好。因此,植物的根外营养不能完全代替根部营养,仅是  相似文献   

16.
植物吸收养分的数学机理模型是在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两个学科的共同深入研究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近20年来,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发民快,并已逐步应用到土壤供肥能力与施肥方法的评价,作物的生长模型及产量预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甜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辽甜1号’为材料,分析氮磷钾肥不同施肥类型和氮肥施用量对甜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单施或配施均可显著增加甜高粱籽粒产量,其中,N、P2O5和K2O各300kg/hm2配施产量最高,为3 816kg/hm2,相比不施肥增产79.2%。氮磷钾肥配施经济效益最高,为10 092元/hm2,较不施肥增收40.7%。N、P2O5和K2O各300kg/hm2配施植株氮、磷、钾吸收总量最大,吸氮量比不施肥增加76.8%,吸磷量增加131.2%,吸钾量增加90.7%,以300kg/hm2 P2O5和300kg/hm2 K2O为底肥,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甜高粱产量和经济效益,但不利于成熟期甜高粱茎秆糖分的积累。氮、磷、钾吸收量随施氮量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适量施用氮肥有利于甜高粱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氮肥过量施用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养分的吸收。氮肥最佳施用量为246.0kg/hm2,籽粒产量较不施氮肥增产49.4%,经济效益增收29.3%。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条件下烤烟的养分吸收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别在贵州省海拔800m左右的湄潭县和莎经之地势低平的上海地区使用湄潭烟区的表层土壤作用不同施肥条件下烤烟的养分吸收特点的田间试验和^15(NH4)2SO4标记的盆载试验。结果表明,烤烟的养分(N)收获量中化肥〉化肥+饼肥〉饼肥,烤烟根系的吸收特点为眼期〉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茎的吸收特点由移载酝地团棵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叶的吸收特点为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肥料氮的进入比例为叶〉茎〉根,烤烟的  相似文献   

19.
根外施肥又称叶面喷肥、叶面施肥.它是将固体肥料加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肥液,均匀喷洒于叶面的一种施肥方法。肥液喷洒在叶片表面后,通过叶片的表皮细胞和气孔将养分吸人体内而吸收利用,从而发挥肥效。它施肥时不施于土壤,不经作物根系吸收,而是施于叶面,因而它不同于土壤施肥,其优点很多。  相似文献   

20.
根外施肥又称叶面喷肥、叶面施肥,它是将固体肥料加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肥液,均匀喷洒于叶面的一种施肥方法。肥液喷洒在叶片表面后,通过叶片的表皮细胞和气孔将养分吸入体内而吸收利用,从而发挥肥效。它施肥时不施于土壤,不经作物根系吸收,而是施于叶面,因而它不同于土壤施肥,其优点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