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农杆菌介导法是花生遗传转化最常用的转化方法,近年来,花生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日渐成熟,但仍存在再生体系不完善,以及转化效率低和基因型限制等难题。为了建立高效的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本文归纳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花生组织培养及农杆菌介导转化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诱导效率和转化效果,认为花生体胚转化体系可以提高外源基因的遗传稳定性,并克服嵌合体等问题。在现有的组培再生基础上,对花生体胚诱导再生进一步优化,建立高频的花生体胚再生体系,进一步提高花生的转化效率,建立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以及可重复的安全高效转化体系,是花生遗传转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不同籼稻品种的成熟胚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并研究了利用农杆菌介导bar基因和ipt基因的遗传转化技术。结果表明,采用NBD(N6salts B5Vitamin casamino acids 500mg/L proline 500mg/L glutamine 300mg/L mannitol 36.4g/L sucrose 30g/L 2,4-D 2mg/L 6-BA 0.2mg/L phytagel 2.5g/L,pH 5.8)为诱导培养基,MSD(MS casamino acids 500mg/L proline 500mg/L glutamine 300mg/L mannitol 36.4g/L sucrose 30g/L 2,4-D 2mg/L 6-BA 0.2mg/L phytagel 2.5g/L,pH 5.8)与NBD培养基交替继代培养,籼稻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质量较好;采用MSR3^e(MS casamino acids 500mg/L glutamine 300mg/L proline 500mg/L mannitol 36.4g/L maltose 30g/L TDZ 0.2mg/L phytagel 5g/L pH 5.8)为分化培养基,愈伤组织分化率均在90%以上。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将Act启动子驱动的抗除草剂基因(bar)和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构建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对水稻进行遗传转化。初步确定了愈伤组织筛选及分化培养基附加除草剂(glufosinate ammoniun)4mg/L、头孢霉素300mg/L,愈伤组织预培养2-3天,共培养基中加入乙酰丁香酮浓度为39mg/L,共培养2-3天。通过上述培养条件,已获得移栽成活的水稻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4.
农杆菌介导大豆不同外植体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YB转录因子GmPHR1为目的基因,冀豆12、冀豆16和绥农14为转化受体,比较农杆菌介导大豆不同外植体的遗传转化技术,为大豆转基因育种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以茎尖转化系统的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最高,且对基因型的依赖性最小,但由于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差,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阳性;其次,以胚尖转化系统的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较高,对基因型的依赖性较小,同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强,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转化系统。而子叶节、下胚轴转化系统则表现出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均较低,且存在较强的基因型依赖性等不足。同时,利用上述4种转化系统,获得了3个供试大豆品种的转基因T1植株。  相似文献   

5.
农杆菌介导陆地棉转化和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陆地棉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的主要瓶颈在于:基因型限制、转化周期长、胚胎发生率低、易出现畸形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对传统转化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优化,并在拓展受体基因型、筛选高频再生品(种)系或株系、选择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做受体和建立新的不依赖于组织培养和基因型限制的农杆菌转化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直接以农杆菌转化系统为平台,以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 吉林35、中黄28、南农、铁丰29、铁丰30、开育12的子叶节为外植体,用LBA4404 农杆菌(含pPC-KSA质粒)研究了影响大豆子叶节转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大豆品种之间转化存在着差异,吉林35转化率最高,平均转化率为2.16%,单次最高转化率达6.12%;中黄28次之,平均转化  相似文献   

7.
8.
以大豆"黑农37"胚尖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除草剂基因EPSPS转入大豆,并对转化各培养阶段6-苄氨基腺嘌呤(6-BA)浓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预培养和共培养培养基中加入较高浓度6-BA有利于抗性芽的诱导;1mg/L6-BA和0.2mg/L吲哚丁酸(IBA)配合使用有利于抗性芽的伸长且提高了抗性芽的再生率;将抗性芽添加在1mg/L IBA的培养基中培养7d后转入不加任何激素的培养基中生根快且移栽后成活率高。PCR结果初步证明将EPSPS基因转入到大豆中。  相似文献   

9.
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获得转bar基因再生植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农杆菌转化小麦授粉10d后的幼胚,经5‰PPT筛选获得大量正常再生植株。PCR及PCR-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其中23%(18株)再生苗为转化bar基因植株,这些植株可明显提高对basta的抗性。还总结了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高效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的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影响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条件,包括种子活力、选择体系和共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种子消毒时间与种子活力呈负相关,种子活力与外植体再生率呈正相关,这说明采用最短的消毒时间和高活力种子能提高遗传转化效率。我们评价了采用glufosinate和bialaphos作离体选择剂的试验,与bialaphos相比,Glufosinate选择能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1.
大豆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因其愈伤组织难以分化、原生质体再生困难等因素,其再生体系一直不够完善。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成功建立了大豆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再生系统。80年代末期原生质体培养获得突破。介绍了大豆器官发生再生系统、体细胞胚胎再生系统和原生质体再生系统的研究进展;对这3种再生系统进行遗传转化的优缺点作了比较;并提出了关于大豆遗传转化再生系统的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12.
基因库大豆种子繁殖更新阈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试验研究了大豆种子恒温 (30℃ )抽真空密封贮存不同时间后与其活力相应的生理生化和农艺性状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种子贮存时间的延长 ,发芽率 (GP)、芽鲜重 (BFW )、出苗率(SEP)、株高、单株粒重、外渗量和脱氢酶活性降低 ,出苗天数和开花天数推迟 ,过氧化物酶谱带减少 ,其测定指标基本上都存在“三降点”(起始下降点、显著下降点和临界下降点 )。综合分析显示 :80 %发芽率可考虑作为大豆种子繁殖更新生活力标准 ,73%~ 86%之间所在的发芽率范围可考虑作为大豆种子繁殖更新阈值 ,73%可考虑作为基因库大豆种子繁殖更新的发芽率下限  相似文献   

13.
高频率生菜植株再生及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凡  李岩S 《华北农学报》1996,11(1):109-113
通过对两种生菜及其不同外植体在培养基上不定芽发生能力的筛选,得到“大湖366”叶切片不定芽发生率高达87%的培养体系,并且丛生状不定芽可陆续发生。将叶切片与农杆菌共培养,对经km筛选后所得再生株进行X-Glu染色,兰色反应阳性率为50%。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大豆品种品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20个不同大豆品种的种子蛋白质、脂肪以及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种子贮存蛋白中的醇溶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分别进行了提取和电泳分析,从中筛选出7个高蛋白品种,4个高脂肪品种,6个高大豆异黄酮品种,2个高蛋白高大豆异黄酮的双高品种,1个高脂肪高大豆异黄酮的双高品种,1个高蛋白高脂肪高大豆异黄酮的三高品种。通过电泳分析得到4个优质蛋白品种,两个豆腐专用品种。将蛋白质、脂肪、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测定与电泳方法结合,可以成为筛选优质蛋白质兼用性品种的快速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技术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在大豆上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建立高效再生体系和稳定地遗传转化体系方面,随着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我国已获得了抗病、抗虫转基因的大豆植株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笔者就大豆遗传转化在受体系统(器官发生受体系统、体细胞胚胎发生受体系统、原生质体受体系统)以及转化方法(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大豆转基因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种质构成可通过追溯其祖先亲本的遗传贡献来估计。本研究搜集1923—2005年全国育成的1 300个大豆育成品种系谱资料, 追溯其祖先亲本, 计算每一育成品种祖先亲本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贡献值, 并分析其种质的地理来源及其年代演变特点。结果表明, 全国1 300个大豆育成品种来源于670个细胞核、344个细胞质终端祖先亲本, 其地理来源按国内I、II、III、IV、V、VI生态区和国外归类, 地理来源不详的另归一类, 相应的核(质)遗传贡献率分别为45.44 (49.77) %、23.23 (26.31) %、7.33 (9.62) %、4.40 (4.62) %、0.87 (1.08) %、0.55 (0.77) %、17.75 (7.00) %和0.45 (0.85) %; 各生态区育成品种的核(质)种质主要来自本区祖先亲本。近十年(1996—2005)全国育成的592个品种中, 国外、VI区和地理来源不详者祖先亲本核(质)贡献率分别增加了11.96 (8.85) %、0.89 (1.07) %和0.22 (0.62) %, I、II、III、IV和V区祖先亲本核(质)贡献率分别下降了7.83 (4.22) %、3.66 (6.13) %、0.66 (0.34) %、0.64 (0.41) %和0.27 (0.12) %; 归纳出了这期间育成品种的46个重要祖先亲本; 各生态区间种质交流虽有增加, 但所在区种质仍占绝大部分。整体上说, 十年来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种质的地理来源有所增宽, 但仍主要局限在本生态区,为了拓宽未来品种的遗传基础需进一步加强各生态区间的种质交流与利用。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品种抗、感白粉病性能变异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1998年对河南省13个主栽冬小麦品种白粉病的系统调查和抗性鉴定及评价结果表明:①河南主栽冬小麦品种中没有对白粉病免疫的品种,发病最重的是豫麦13号,平均病指28.9,平均AUDPC值502;发病最轻的是郑州831,平均病指2.3,平均AUDPC值25。②感、抗白粉病性没有明显变异的品种占总数38%,有明显变异的品种占62%,其中,高感变中感的品种1个(西安8号),中感变高感的品种1个(  相似文献   

18.
国内部分新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4-2006年度参加国家或部分省(市)区域试验的193个新选育的大豆品种进行了针对大豆花叶病毒主要流行株系SC-3和SC-7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中作119、东大2号、中作017020、中作00-683、03鉴31等20个品种对2个株系都表现为抗侵染,约占参试品种总数10%;铁豆37、东大4号、铁96001-7、密选2号、东大7号等36个品种对SC-3株系表现为抗侵染,占参试品种总数的19%;晋遗46号、徐9302-186、晋遗39号、石豆412 4个大豆品种对SC-7株系表现为抗侵染,占参试品种总数的2%。除此之外,鲁9594-3、浙4074、中作J4015,汾豆72等品种虽然对2个株系表现为系统感染,但病情指数相对较低,表明这些品种对于大豆花叶病毒的扩展有一定抗性。这些不同类型的抗性品种既可用于大豆生产,也可作为抗源用于抗病新品种选育和与抗性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