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害花椰菜的害虫种类较多,主要有蚜虫、白粉虱、小菜蛾、菜粉蝶、甜菜夜蛾等,近几年尤以白粉虱、小菜蛾、甜菜夜蛾为害严重。现将花椰菜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 为害特征  相似文献   

2.
甜菜夜蛾别名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在我县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及葫芦科和豆科蔬菜。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县蔬菜种植面积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甜菜夜蛾危害也逐年加重,它对常规有机磷和菊酯类杀  相似文献   

3.
<正>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1种世界性分布、间歇性大发生的以危害蔬菜为主的杂食性害虫,可危害大棚辣椒、番茄、茄子及露地棉花、大葱、甘蓝、大白菜、芹菜、菜花、胡萝卜、芦笋、蕹菜、苋菜、豇豆、花椰菜、芥兰、菜心、小白菜、青花菜、菠菜、萝卜等多种作物。东台市秋季气候条件适宜,加之甜菜夜蛾昼伏夜出习性以及卵孵化率高、抗药性强等原因,部分年份甜菜夜蛾在我市局部地区大发生。目前,甜菜夜蛾已成为我市秋季大棚辣椒、西兰花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多年的田间调查,摸清了崇明地区花椰菜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状况,重点明确了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螟以及猝倒病、黑腐病、根肿病等在崇明地区花椰菜上的发生规律,为今后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雷通"对花椰菜甜菜夜蛾的田间防效和最佳使用剂量,2016年进行雷通防治花椰菜甜菜夜蛾试验。结果表明,田间使用"雷通"20 ml/667 m2,可有效防治花椰菜甜菜夜蛾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有效监测和防控甜菜夜蛾的产品,结合性信息素在甜菜夜蛾监测和防控中的应用,利用性诱捕技术监测秋茬露地花椰菜田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对比甜菜夜蛾性诱捕技术和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的监测情况、甜菜夜蛾迷向丝的应用效果和不同诱捕器诱芯载体的效果等。结果表明:2017—2019年秋茬露地花椰菜田甜菜夜蛾发生的高峰期为秋茬露地花椰菜定植到结球初期;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较人工调查性诱捕器诱蛾量更加准确、高效;甜菜夜蛾迷向应用的迷向率达100%;甜菜夜蛾不同载体诱芯中聚乙烯管材质较橡皮头材质诱集效果更好,单日诱蛾量高,诱蛾谱更清晰。  相似文献   

7.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花椰菜在我市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甜菜夜蛾在花椰菜上间隙性大发生,对花椰菜的正常生长构成严重威胁。为科学开展防治,笔者对花椰菜上甜菜夜蛾的发生情况及治理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甜菜夜蛾又名白菜褐夜蛾、玉米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世界性、多食性、暴发性害虫。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陕西关中地区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甜菜夜蛾危害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寻求甜菜夜蛾快速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对几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旨在筛选防治甜菜夜蛾效果好的药  相似文献   

9.
2009年在荆州市调查了不同蔬菜上甜菜夜蛾幼虫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发生初期主要在豇豆上发生较多,随着发生量的增大,寄主种类逐渐扩展,在荆州蔬菜寄主主要包括白菜、花椰菜、辣椒、雪里蕻及大葱等。2009年甜菜夜蛾幼虫在辣椒上的密度最大,其次是豇豆。  相似文献   

10.
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草地贪夜蛾同属鳞翅目夜蛾科,近年来在江苏东台地区危害日趋严重,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主要危害蔬菜等作物,草地贪夜蛾主要危害玉米,大大降低了蔬菜、玉米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该文介绍了3种夜蛾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总结了其综合防控措施,以帮助菜农准确识别和防控。  相似文献   

11.
甜菜夜蛾(Spodopt eraexigua Htiubner)别名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食性杂,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及葫芦科和豆科等30多种蔬菜,还为害花卉、药用植物、牧草、玉米、棉花等,寄主多达100多种,现已成为世界性害虫。  相似文献   

12.
甜菜夜蛾,又名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间歇性局部大发生的害虫,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华北及长江流域.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由于特殊的温暖气候,使甜菜夜蛾目前已上升为当地春末、夏、秋季节蔬菜上的主要害虫.甜菜夜蛾幼虫取食的寄主范围很广,据报道有甜菜、棉花、芝麻、玉米、麻类、烟草、青椒、茄子、马铃薯、黄瓜、西葫芦、豇豆、架豆、茴香、胡萝卜、芹菜、菠菜、韭菜等多种蔬菜及其他植物,涉及35科105属138种植物.温州等地蔬菜地的寄主植物主要有野苋菜、甘蓝、花椰菜、萝卜、白菜、辣椒、茄子、豇豆、芋艿等近20种.为了解影响甜菜夜蛾田间消长的因素,我们就其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进行了田间跟踪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有机蔬菜生产中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蔬菜生产中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危害大、防治困难。课题组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预测预报技术、农业防治技术、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药剂防治技术等。上海蓝滨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应用该项技术后,每年降低用药次数3~5次,减少10%~15%的用药量,每667 m^2可节约防治成本80~120元;甘蓝667 m^2产量达3 150 kg,花椰菜667 m^2产量达1 012 kg。同时精准施药减少了药剂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蔬菜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hubner)又名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迁飞性暴发害虫,国内分布广泛,食性甚杂,能取食甜菜、蔬菜大豆、杂草等100多种植物。该虫在大丰地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发生很轻,为偶发性害虫,但近几年来暴发频率增加,危害作物程度加重,仅2001-2002年我市秋季青椒与菠菜因甜菜夜蛾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达2-3成。该虫在本地主要危害时间8~10月份,主要危害大白菜、青椒、赤豆、芦笋、青菜、甘蓝、菠菜、萝卜、棉花等作物。目前对甜菜夜蛾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因该虫抗药性较强,多种药对其防效欠佳,严重田块可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生物农药对花椰菜害虫的防治效果,于2016年进行了6种生物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种生物农药中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的防治效果最好,5、10 d的防效分别为90.3%和88.6%;300亿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WG在以甜菜夜蛾发生为主的田块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 d的防效为82.9%;8 000 I U/m g苏云金杆菌SC、0.3%印楝素E C、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SC对花椰菜害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5 d的防效分别为77.7%、69.7%、66.3%,在花椰菜害虫重发年份要结合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区夜蛾的危害主要有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同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杂食性害虫,可危害数百种植物,也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甜菜夜蛾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呈透明的小孔;3龄后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和叶柄,致使菜苗死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甜菜夜蛾在江苏沿海地区秋延辣椒、花椰菜等蔬菜上发生严重,由过去的偶发性害虫逐渐变成了常发性害虫,被害株率达50%-70%,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甜菜夜蛾具有间歇暴发性和较强的抗药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笔者自2002年起对其在秋延辣椒和秋花椰菜上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作者于2014—2021年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区常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地块设置监测点调查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种群动态,通过分析诱虫量的变化,探明两种夜蛾在当地的发生规律。监测结果表明,苏州地区斜纹夜蛾的发生量高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在苏州地区呈早发态势,两蛾越冬代多于4月上旬始见,危害高峰期为秋季,9~10月斜纹夜蛾的诱集量占全年诱虫量的40%~75%,8~10月甜菜夜蛾的诱集量占全年诱虫量的61%~96%;相同年份太仓地区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诱集量均高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19.
甜菜夜蛾为杂食性害虫,可危害茄果类、瓜类、绿叶菜类等多种蔬菜,且食量大、繁殖速度快。有机蔬菜生产对农药的使用有严格的要求,如防治不及时或防治不当,甜菜夜蛾极易暴发成灾,严重影响蔬菜的商品性及种植效益。该文根据甜菜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上海地区的发生特点,总结了综合防治措施,即以黄板、性激素、杀虫灯、防虫网、糖醋液等农业和物理措施为基础,结合使用苦参碱、白僵菌、绿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等多种生物制剂,以有效控制甜菜夜蛾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甜菜夜蛾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茄科、百合科等多种蔬菜,在上海地区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是一种间歇发生的暴食性害虫,幼虫抗药性强,防治难度较大。为了控制其危害,我们引进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5%普尊农药进行甜菜夜蛾田间防治药效试验。为今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