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番茄耐热优良品种筛选初报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番茄耐热优良品种筛选初报刘进生,汪隆植,李式军,韩素中(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210014)番茄植株生长期间不耐高温,一般品种在昼温26℃,夜温20℃以上即受到损害,昼温35℃,夜温26℃以上则受严重损害[3]。番茄受高温损害而降低产量的形态表现因素有:...  相似文献   

2.
低温胁迫对番茄苗期和花期若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王孝宣  李树德 《园艺学报》1996,23(4):349-354
低温门℃和12 t)下番茄种子和花粉的发芽率、下胚轴和花粉管生长速度、坐 果率均与品种耐寒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在田问自然低温下,番茄的生长速度、开花、结果和授 粉受精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在不同的品种间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耐寒品种强于不耐 寒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生态型黄瓜种质资源的耐湿热特性,以3种生态型39个黄瓜品种为试材,进行常温条件下常湿(65%)和高湿(95%)试验;以不同热敏性的3种生态型6个黄瓜品种为试材,进行高湿条件下不同高温试验。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相对于常湿处理,高湿处理主要使黄瓜幼苗叶面积增加,叶绿素含量(SPAD值)降低,且变化幅度相对较大,而对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品种间差异较大,并与生态型有关。高湿条件下,38~40℃高温对不同生态型黄瓜品种幼苗的生长指标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44~46℃高温对大多数品种幼苗的生长指标表现抑制作用,42℃高温处理下幼苗的叶面积、地上部和根干质量能很好地区分黄瓜品种的耐热性。综上,42℃/32℃(昼/夜)+95%(空气相对湿度)可作为黄瓜品种耐湿热性鉴定的温湿度指标。  相似文献   

4.
十七个高温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日光温室袋栽技术,通过对17个供试平菇菌株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商品性状和高温季节生物学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灰平260和夏丰一号耐高温,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以作为高温品种进行越夏栽培推广。51942和SD111比较耐高温,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以作为夏秋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5.
夏番茄病毒病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光才 《蔬菜》2003,(3):20-21
一、试验目的夏季高温干旱常导致夏番茄病毒病的普遍发生,一般发病株率高达30 %左右,常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本试验旨在检验不同病毒的弱毒疫苗对夏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二、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1)N14(TMV)烟草花叶病毒弱毒疫苗、S52(CMV)黄瓜花叶病毒弱毒疫苗,该2种疫苗均来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用前在5 ℃条件下贮存。使用时S52可以和N14混合在一起使用。使用方法和浓度同N14。(2)品种 佳粉1号番茄。2.试验方法(1)选地势平坦、肥力一致、排水良好、接近水源的地块作试验地。…  相似文献   

6.
热带地区不同油麦菜品种夏季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不同的油麦菜品种为试材,在夏季高温环境条件下进行了生长和品质比较试验,以筛选适宜在热带地区夏季栽培生长的耐高温油麦菜品种。结果表明:从形态指标来看,表现最好的品种是"米香油麦"、"紫油麦"和"锯齿油麦";从品质指标看,"米香油麦"和"紫油麦"品种表现最为优秀;从植株叶色值和根系活力来看,"亮剑油麦"品种最高。综合而言,"米香油麦"是适宜在热带地区夏季栽培生长的耐高温油麦菜品种。  相似文献   

7.
南方地区番茄在春延后栽培和秋提前栽培中易受异常高温的影响,采用耐热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可以提高番茄的耐热性。为筛选耐热性强的番茄砧木种质资源,本试验对20份番茄砧木种质的种子和幼苗进行热胁迫处理,根据热害表型和幼苗生长生理指标评价砧木种质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热胁迫抑制番茄砧木种子萌发,随着温度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34 ℃时,除N3外的砧木种质种子发芽率降至50%以下;37 ℃时种子发芽率均降至24%以下,40 ℃时种子发芽率均为0。亚高温(34 ℃/28 ℃)和高温(37 ℃/28 ℃)胁迫下,G3、N3、Q2均表现强耐高温(HR),A1、Q3、Q4、Q5、Y4表现中耐高温(MR)或耐高温(R)。幼苗热害指数与株高、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SPAD值、茎粗、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利用以上7项生长生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供试种质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种质G3、N3、Q2的耐热性居前3位,与亚高温胁迫的幼苗热害指数排序一致。综上,种质 G3、N3、Q2强耐高温,可作为选育耐热番茄砧木的骨干材料。  相似文献   

8.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0):196-196
采用5种不同番茄品种接穗申粉9号、申粉8号、申粉918、浦红909和浦红968分别与茄子砧木72号进行嫁接,研究砧木对接穗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自根苗与以其为接穗的嫁接苗(茄子72号为砧木)的叶片的POD和SOD同工酶条带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尤以POD同工酶条带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对不同茶梅品种在高温干旱型园林绿化中的最佳应用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田间实地观测法,观察25个茶梅品种在夏季高温干旱时叶表面日灼度情况的变化;并采用光照特性测定的方法,从中选取2个在园林中应用较广、较耐高温、干旱,且树龄一致的茶梅品种,在杭州市拱墅区育苗路高架挂箱内进行高温和干旱处理,同时把种植在杭州植物园中的该2种茶梅品种进行每日浇水作为对照,进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把测得的数据进行高温、干旱方差分析,最终对该2个品种抗高温、干旱度强至弱进行排序:‘昭和之荣’>‘东牡丹’。在高温干旱型园林绿化应用中,可参考试验结果对该2个茶梅品种进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0.
于伟  郝凤润 《吉林蔬菜》1997,(2):16-17,26
番茄果实生理病害及预防措施于伟,郝凤润,李永琴(吉林农业杂志社)(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敦化市蔬菜局)番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会由于低温而引起受精不良,以及经常使用生长刺激素和夏季高温干燥等情况,造成番前果实生理病害的大量发生,主要表现在果皮部分、...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材,以腐熟与未腐熟玉米秸秆替代草炭作为莴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主要材料,研究其对莴苣产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腐熟玉米秸秆∶蛭石=3∶1)基质配方最有利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5.
采用香菇菌株Cr-02为实验材料。简易开放式生料栽培为栽培方法,观察到了香菇子实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初步将之分为纽结期、褐变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确定了子实体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是褐变期。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莲瓣兰原生地萌发胚培养真菌污染控制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及超声波处理时间对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控制及胚培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4%∶15 min∶1次∶6 min)的配比胚被真菌污染的污染率最低为16.0%,但是胚成活率较低仅为14.3%,不宜作为莲瓣兰胚培养的灭菌条件;经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胚成活率作用大小为次氯酸钠浓度超声波处理时间灭菌时间灭菌次数,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1%∶20 min∶2次∶3 min)的配比胚成活率高达93.3%,同时胚被真菌污染率仅为19.00%,可以作为莲瓣兰(Cymbidium torliseplum)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培养灭菌条件,在此条件下胚能够从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物质,经过培养胚生长发育成根状茎。  相似文献   

18.
蔺红苹  李培 《北方园艺》2010,(3):138-140
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以添加2.5%、5%、10%、15%的椰乳为生长调节剂,研究大花蕙兰组织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1/2MS为基础培养基添加10%的椰乳增殖效果最好;对受到污染的原球茎进行消毒,发现5%的次氯酸钠25 min消毒效果最好;对不同大小的原球茎进行增殖,发现较小的原球茎产生的新原球茎覆盖率较高,2~3 mm的原球茎较为适合快繁;在增殖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泥土或木屑进行生根培养,效果较好;对根长达到3 cm以上的试管苗进行练苗及移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张梅  刘旭  周惠龙  李振宇  于胜祥 《园艺学报》2018,45(6):1147-1152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绣球属(Hydrangea)29种植物种子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其种子形状分为椭球形和长柱形;种子表面纹饰为网脊形或网状多边形,网脊的形态为波状、深波状或近平直;网脊间常具皱褶状纹饰或近光滑。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分类中绣球属的离瓣组(sect.Petalanthae)的种子为椭球形,网脊为波状或深波状;脊间多数为不规则纹饰,少数为规则或孔穴纹饰;绣球组(sect.Hydrangea)的种子均为椭球形,网脊近平直,脊间较光滑;星毛组(sect.Cornidia)和挂苦子组(sect.Heteromallae)的种子均为长柱形,大部分具近平直状的脊,脊间较光滑;冠盖组(sect.Calyptranthe)的种子为长柱形或椭球形,表面具网状多边形纹饰,网眼内具洼点。绣球属种子形态及种皮微形态特征除了在组水平上表现出较强的特异性,在组内种水平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分类学价值,在某些组水平上种子微形态性状还具有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类型魔芋脱毒种芋的萌芽出苗特性、田间长势、分苗数、田间发病情况、产量、球茎膨大倍数、繁殖系数、生长周期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级包衣种、二级种、三级种比原原种提前8~18天出苗;一级包衣种、二级种的分苗数较多;一级包衣种、二级种、三级种的田间发病率低于原原种,其中一级包衣种发病率最低,仅为7.4%。二级种、三级种综合性状较好,生产力水平高,膨大倍数高,可通过规模化生产得到大量种芋,解决生产中种芋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