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中部,南北长200余km,东西宽70余km,包括金秀县的三角、忠良、罗香、长洞、大樟、六巷、金秀等7个乡54个村,土地总面积2022km~2,经区人民政府批准,1983年6月建立保护区管理处,主要保护对象是银杉与鳄蜥等珍贵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源涵养林。  相似文献   

2.
涠洲岛鸟类保护区位于北海市南部的北部湾中部海面,包括涠洲和斜阳两个海岛,总面积26.3km。其中涠洲岛24.4km~2,斜阳岛19km~2。这两个岛是候鸟和旅鸟迁徙印尼、西沙群岛及印支半岛的重要中途“驿站”。1982年经广西人民  相似文献   

3.
涠洲岛鸟类保护区位于北海市南部的北部湾中部海面,包括涠洲和斜阳两个海岛,总面积26.3km2。其中涠洲岛24.4km2,斜阳岛1.9km2。这两个岛是候鸟和旅鸟迁徙印尼、西沙群鸟及印支半岛的重要中途“驿站”。1982年经广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护站,1985年建立北海市涠洲岛候鸟环志点。主要保护对象为各种候鸟和旅鸟。自然环境涠洲、斜阳是广西两个著名的海岛,其地层主要为新生代第三纪沙质细砂岩、邕宁砂岩、粘土岩、局部有喜山期橄榄玄武岩。涠洲岛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海拔高一般在50m以下,南面海岸灯楼顶最高海拔7…  相似文献   

4.
基于MaxEnt模型对大花序桉 在我国南方的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花序桉材性优良是我国重要的实木利用树种,本文对大花序桉在我国南方十省(区)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对其适生区进行划定和分析.通过收集大花序桉的地理信息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综合相关气候因子,预测划定大花序桉在我国南方十省(区)的潜在地理分布区.结果表明:采用MaxEnt模拟大花序桉潜在地理分布的准确性较高,模型预测准确性的衡量指标训练子集和验证子集AUC值均大于0.88.大花序桉在我国南方的发展空间较大,其中最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沿海,面积依次为广东(11.25×104 km2),广西(9.19×104 km2),海南(2.00×104 km2),福建(1.91×104 km2);适宜区集中在广西、广东、重庆、福建省中部,面积依次为广西(5.87×104 km2)、广东(4.51×104 km2)、重庆(3.64×104 km2)、福建(3.02×104 km2).刀切法(Jackknife)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大花序桉潜在适生区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年平均气温、≥10℃积温、最冷月最低温、最冷月均温和极端低温.结合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技术,预测和分析了大花序桉在我国南方十省(区)的潜在适生区,阐明了影响其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该树种在我国的有序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澄碧河水源林保护区位于百色市中部,离百色城8km,包括百色市永乐乡的9个村,龙川乡的6个村,汪甸乡的4个村以及百色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澄碧河林场和永乐林场的部分山林,总面积770km~2。广西人民政府于1982年6月批准建立水源林保护区,由国营澄碧河林场代管,主要保护对象是水源涵养林。  相似文献   

6.
<正>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北部,是广西的林业大县,也是我国西南重要的集体林区。融水县境中部距县城80公里处坐落着海拔2084.7米的广西第三高峰元  相似文献   

7.
《广西林业》2011,(8):54-55
广西物种数量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级保护区中亚大陆中部侯鸟迁徙的主要通道广西的植物宝库和特有现象中心广西九万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2007年4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管理局于2011年2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制委员会批准晋升为正处级,  相似文献   

8.
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为平原水网地区,总面积16.7万hm2.其中,水域占1/3。境内河网纵横交错,经过多年的工作,圩堤、公路、道路基本实现造林绿化。近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了绿色通道建设,至目前,境内包括44km京沪高速路、42km淮江公路、48km盐金国防公路在内的324km,六横六纵  相似文献   

9.
十万大山水源林保护区位于广西南部,西南连宁明县,向东北延伸至钦州市马启山,横贯上思、防城、钦州三县(市);长98km,宽30km,土地总面积1745km~2,该保护区于1982年6月经广西人民政府批准,同年在各有关县、场建立保护区管理站、点22处。主要保护对象为水源涵养林和季节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模式标本产地。  相似文献   

10.
<正>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东经113°50′~116°30′、北纬39°30′~42°10′,南北最大距离近300km,东西最大距离约228km,总面积36873km2。基本地貌为坝上高原与坝下中低山类型区。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将全市划分为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地理区域。  相似文献   

11.
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北部乐业县境内,地处云贵高原东南缘。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山原地带。保护区东西长26.2km,南北长18km,总面积22062hm^2。经过近几年来的调查,到目前植物专家们已在雅长林区内发现兰科植物40属110多种,不少物种单位面积密度及居群数量在国内极其罕见,如中国最大的带叶兜兰居群,莎叶兰居群和香荚兰居群。  相似文献   

12.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北亚热带边缘,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夏热冬暖,无明显冬季。  相似文献   

13.
拉沟鸟类保护区位于鹿寨县东北部,地处北纬24°34’~24°42’,东经11°00’~110°9’之间,东西宽13km,南北长15km,包括鹿寨县拉沟乡的木龙、大坪两个村,面积95.92km~2。1982年经广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白颈长尾雉等鸟类。  相似文献   

14.
通过PSR模型,运用模糊数学法,对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进行了预警研究。研究发现:广西中部地区的南宁、柳州、桂林和防城港处于安全状态,其他地区为持续危险和退化状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城市化率、人均旅游收入、人口密度和环境指标,即为影响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大新珍贵动物保护区位于大新县中部,地处东经107°01′-107°15′,北纬22°42′-22°48′之间,保护范围包括恩城、桃城、新振3个乡(镇)的11个村,面积约209km2。于1980年11月经广西人民政府批准,同年建立保护站。保护对象以黑叶猴、冠斑犀乌等珍贵动物为主。自然环境本保护区的地层为泥盆纪的石灰岩,地貌为峰丛洼地和峰林谷地,石山峰海拔为400-600m,最高达608m,相对高100-200m.峰林间多为狭长谷地,中部地势较开阔平坦,峰林与满谷盆地交错出现。主要河流桃城河自东北流向西南入黑水河,属左江水系。本保护区处于热带北缘,受…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市位于广西的中部,是广西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重要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又是山水景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柳江环行绕城而过,被柳州人民喻为母亲河。多年来,由于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柳江沿岸滥伐林木、毁林开荒,使森  相似文献   

17.
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一座珍贵的自然宝库。38万亩常绿阔叶林中,蕴藏着熊猴、林麝、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濒危动植物。这里不仅是中亚大陆中部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还是广西生物物种数量最多、三大植物特有现象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8.
根据掌握的海南山鹧鸪分布资料及植被、地形数据,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确定其适宜栖息地分布范围内物种的调查空白地区和保护空白地区,明确海南山鹧鸪保护格局现状,分析保护空缺。结果表明,海南山鹧鸪的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海南中部和南部山地,整个分布区面积为13 900km2,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2 280 km2;仅1 140km2被保护区覆盖,占整个分布区总面积的8.2%。保护空白地区主要分布于海南中北部山地。  相似文献   

19.
由广西植物研究所组织的广西大苗山综合考察队在对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大苗山进行考察时,发现了大面积的海南五针松天然林。海南五针松是被列入红皮书的珍稀植物,以前仅发现在海南、四川、广西、贵州有小面积的分布,此次发现的生长于融水县杆洞乡一段长15km、宽1km峡谷两岸上的海南五针松天然林,面积估计有1500ha,总株数不少于12万株,这不仅在广西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可能也是最大的,具有重大意义。海南五针松在该地生长迅速,树形优美,长势旺盛,更新良好,出材率高,松脂含量大,其价值远未得到利用,是当地值得大力发…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远足径线路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市依山傍海,居民户外运动氛围良好。遵循尊重自然、注重场所精神的选线原则,生态优先、注重人文关怀的步道设计原则,适地适树的绿化原则,参考香港分级标准,将远足径分为4级。从现有500 km的徒步线路中,挑选出风景优美、最具代表性的线路,最终规划建设形成西部径、中部径、东部径和大鹏环岛径四大远足路线。主线全程186.6 km,44条支线作为主线出入口,合计181.5 km,主线、支线总长度超过368 km,从西到东横贯整个深圳,能极大地推动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