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立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考核评估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以来,自然保护区得到了较快发展,截止2006年3月底,我国林业系统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701个,保护了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20%的天然优质森林和45%的天然湿地,同时还使国家重点保护的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130多种珍贵树木的主要分布地得到了保护,为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源和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2.
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借鉴国际保护地管理先进经验,首次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估.通过评估,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建设、资源的保护与适度开发利用、科学研究与宣传教育等方面分析了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现状,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全资金投入、开展资源本底调查、强化队伍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管理考核评估制度等促进保护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是世界和中国在保护区数量攀升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应采取宏观调控与保护区自身管理相结合的措施来提高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改进自然保护区分类标准、建立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体系、改善保护区的投资渠道、完善保护区法律体系是建立有效管理的外部保障系统的主要途径;完善保护区自身的有效管理过程需要从资源保护与监测、环境影响评估、加强科学研究、规范生态旅游、开展环境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快速评估方法"为基础,结合海南实际,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基础、管理机制、管理行为、管理效果等4个方面选取了29个指标,形成适用的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和评分分析方法,对海南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总体管理有效性进行评价,并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建议性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海南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引入有效管理的思路,从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探讨,提出把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开放的经营实体,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科研、生产、教学和旅游等活动,并把五者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以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自然保护区集体林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我国自然保护区集体林分布、管理现状及有效管理的难点,梳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了对策措施,为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有效管理是自然保护区的生命。建立自然保护区并非只需圈一块地,宣布自然保护区成立就大功告成。如果不给予必要的资金投人,不设立管理机构,不实施监测和保护管理,那么自然保护区就徒有虚名,不但不能发挥自然保护区应有的作用,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甚至可能比建区前遭到的破坏还要大。  相似文献   

8.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是中原地区保存最完整的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文中介绍了保护区的基本特点,阐述了保护区建立以来在保护区建设、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生态旅游等方面有效管理取得的成就,并对保护区管理类型的定位、健全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完善保护区功能区域的划分、完善生态系统综合定位实验站、建设一个独特的生态旅游区等方面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着手,分析了保护区的自身建设问题以及与当地民族社区发展的矛盾,进而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着手,分析了保护区的自身建设问题以及与当地民族社区发展的矛盾,进而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覆盖率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保护管理的有效性低。自然保护区管理对象异于其他地区,是以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种群为主要保护对象,管理有效性评价应从种群安全、自然保育、社区和谐3个目标层次的实现程度进行考量,评价体系设计重点应把握管理基础、机制、决策、实施、监督5个管理的关键环节,并提出了包括16个评估因素44个评估指标的设计方案。评价方案选择1 394个国家级和地方自然保护区进行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2.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我国自然保护区经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效。文中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现状及存在的法律规定不完善、管理理念不准确、管理权责不明晰与监督体制不健全等问题, 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与资源属性等特点, 提出自然保护区地方管理模式的初步设想, 即形成一个由政府、公众与其他组织三方共同参与的管理委员会来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监督政府管理行为, 并从管理主体、经济支撑、监督主体与法律保障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利用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定量评价模型对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管理进行评价与分析,指出了涉及管理基础建设各方面存在的现状特征与问题,并讨论了评价模型的不足。结果表明,(1)贵州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指数(NRI)得分为56.087,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发达省份差距明显;(2)贵州低级别自然保护区(地市级与县级)NRI平均得分仅41.7和27.1,与高级别保护区(省级与国家级)管理基础水平相差极大,占全省保护区总数76.7%的低级别保护区给贵州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水平的提升带来巨大压力。分析结果有助于贵州自然保护区事业建设管理的科学决策,并为西部其他省份或区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经营的研究报道为借鉴,针对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经营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先找到适宜的经营管理模式,才能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及其生态旅游发展概况的前提下,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展规划研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研究两方面,论述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的现状。针对其不完善之处,以展望的方式提出了加强此方面研究工作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既有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存在空间交叉重叠、权责模糊、多头管理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难题。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是国家破解这一难题的制度举措。文中在介绍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概念、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现有法律制度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衔接的设想。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过程中,理顺国家公园与既有自然保护地之间的关系,加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思路为:在宏观政策法律层面,从国家统一立法、提升立法协调性、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国家公园体制法律建构的整体设想;在微观制度保障层面,吸纳保护原则、差异原则及衔接原则,建立国家统一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建议以《国家公园法》的制定为契机,统筹考量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统领自然空间保护的基本法——《自然保护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