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氮素形态对水稻蔗糖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新  施卫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344-5347
[目的]为了对NH4+和NO3-互作在水稻氮素代谢中的作用做出合理的解释。[方法]以南光水稻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NH4+和NO3-影响水稻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某些过程,特别是蔗糖代谢。[结果]NH4+处理水稻根部生物量较NO3-处理明显下降,NH4+处理水稻叶片中蔗糖含量明显高于NO3-处理,而叶片中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酶的活性以及根部酸性转化酶的活性低于NO3-处理;与NO3-相比较,NH4+对根部酸性转化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中性转化酶几乎没有影响。[结论]由根部酸性转化酶活性较低所导致的对蔗糖利用能力的降低可能是叶片中积累较多蔗糖的原因之一,也是供NH4+处理时根部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3.
在pH4.0、6.0水培条件下,分别供应NH4^ -N和NO3^-—N2种不同形态的氮源,研究玉米根系对氮素的吸收与溶液中H^ 浓度变化的关系以及不同pH条件下不同氮索形态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介质中有NH4^ -N存在时,玉米对NH4^ 的吸收会导致pH值下降,且无论起始pH值的高低,最终达到的最低pH值相当接近;②起始pH值为4.0和6.0时,玉米每吸收1个NH,后释放大约0.8~0.9个H^ ;③起始pH值为4.0时,玉米根系每吸收1个NO4^ 大约消耗1.22个H^ ,但在起始pH值为6.0时,吸收1个NO3^-仅需消耗0.024个H^ ;④低pH值能促进NO3^--N的吸收,高pH值更有利于NH4^ -N的吸收;⑤尽管NH4^ 的净吸收速率大于NO3^-,但其对生物量的积累作用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不同品种烟草苗期在不同氮素处理水平下对氮素形态亲和能力的差异性,测定中烟90、K326、净叶黄苗期根系对NO(3)(-)-N、NH(4)(-)-N吸收动力学参数K(m)、V(max)和根系活力.结果表明,这3个品种在NO(3)(-)-N、NH(4)(+)-N、NO(3)(-)-N与NH(4)(+)-N(1:1)培养液下V(max)、K(m)的值均表现为:K326>中烟90>净叶黄;根系活力依次是净叶黄>中烟90>K326.说明不同品种烟草苗期对氮素的吸收亲和能力与氮素形态没有关系,为选育氮高效基因型烟草品种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不同pH和氮素形态对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pH 4.0和6.0的条件下研究铵态氮(NH4 -N)和硝态氮(NO3--N)对玉米、白羽扇豆、水稻和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介质pH和氮素形态均能对玉米、白羽扇豆、水稻和小麦幼苗的干物质积累和体内的分布产生影响。就玉米而言,不论供应何种形态的氮素,低pH均明显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但低pH条件下NH4 -N最不利于小麦干物质积累;而对水稻来说,低pH条件下供应NO3--N最不利于干物质积累。pH 6.0条件下玉米、白羽扇豆和小麦3种植物均显示出较大的根冠比,表明较高的pH条件有助于同化产物向根部的运输和在根部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汪晓丽  封克  盛海君  陈平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1):1306-1311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 12个水稻品种和 2个旱稻品种在苗期 (2 0d)的NO3 -吸收动力学特性及添加吸收液中NH4+ 对NO3 -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NO3 -吸收的最大速率 (Vmax)为 :旱稻 >水稻 ,籼稻 >粳稻 ,杂交稻 >常规稻。NH4+ 对NO3 -吸收Vmax的影响在基因型间有较大差异 :籼稻受影响小于粳稻 ,杂交稻小于常规稻 ,旱稻基本不受影响。NH4+ 对个别籼稻和旱稻品种的NO3 -吸收甚至有促进作用。NH4+ 对所有供试水稻基因型NO3 -吸收的Km 值影响均很小 ,说明NH4+ 对NO3 -吸收的影响可能主要在于影响细胞膜上NO3 -载体的运转速率而非吸收位点与NO3 -之间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再生水逐渐成为城市景观河流的主要用水来源,但再生水含有较高氮元素,容易造成水体与地下水污染。河床底泥对NO3--N有一定的截留与去除作用,本实验通过河槽装置模拟潮白河河床,探究低、中、高3种NO3--N质量浓度水平下河槽系统中底泥对NO3--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体中NO3--N质量浓度为5、10、20 mg·L-1时NO3--N去除率分别为67.8%、63.0%、55.0%。河槽10 cm处和下部70 cm处对NO3--N去除效果较好。底层排出水中pH与NO3--N质量浓度相关性较强,底泥中50 cm与70 cm处反硝化作用强度与溶解氧质量浓度紧密相关;随着温度降低,溶解氧质量浓度升高,反硝化作用减弱,NO3--N去除效果变差。底泥中NO3--N的去除主要通过土壤淋溶作用、同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与异化还原作用等共同作用;部分氮素以同化作用形成的有机氮和异化还原作用形成的NH4+-N留存于底泥中。研究表明,河床底泥对再生水河道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试验通过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外源氮素营养对棉花苗期氮素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态氮素营养有利于棉花根系和叶片中可溶蛋白的积累,且NH4+/NO3-比为50/50对根系中可溶蛋白的积累最为有利,NH4+/NO3-比为75/25对叶片中可溶蛋白的积累最为有利。不同形态的外源氮素营养改变了棉花植株全氮和铵基态氮的积累,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碳氮比动态,从而使棉花对于外源氮素营养的吸收和同化效率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9.
硝化抑制剂DMPP对菜园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进一步完善蔬菜硝酸盐污染的调控技术体系,采用好气培养法研究了新型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菜园土壤NH4^ -N,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土壤NH4^ -N含量呈现出先减少后略有升高的变化趋势,而NO3^--N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减少的变化趋势,DMPP处理的土壤中NH4^ -N含量高于硫硝镀(ASN)处理,NO3^--N含量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
同一氮素水平不同NO_3~-/NH_4~+对NRA和GSA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确定硝态氮和氨态氮的最佳配方,以达到氮肥的最佳调控,试验研究了不同的NO3-/NH4+对甜菜同化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间,同一氮素水平、不同比例的NO3-/NH4+的NRA变化趋势与单一施硝态氮、氨态氮的NRA变化趋势一致,在生育前期较高,而后下降。但不同比例的NO3-/NH4+的NR活力不同,以NO3-/NH4+为3∶1的NR活力最高,而以NO3-/NH4+为0∶4的NR活力最低。在根和叶片中,不同比例的NO3-/NH4+的GS活力变化不同,在叶片中GS活力随NO3-比例增加而增加,但在根中,GS活力则随NH4+的比例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白桦幼苗氮吸收特征。结果表明:白桦早期对NO-3 N呈偏向选择吸收,供氮强度和光强增加使苗木氮吸收总量、NH+4 N吸收量、NO-3 N吸收量增加。根系是白桦早期还原NO-3的主要部位;根系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因供NO-3强度和光强的增加而增强。较低供氮水平下,NH+4优势处理苗木的营养液pH值下降,NO-3优势处理苗木的营养液pH值上升;氮吸收量增大导致NH+4优势处理苗木的营养液pH值下降程度深化,而供NO-3营养液pH值却未因此进一步升高;较高光强下,各处理苗木营养液pH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以脱毒甘薯的茎段为材料,研究培养基中不同糖种类、糖浓度、NH4^+/NO3^-及总氮量对甘薯组培苗扩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添加蔗糖或白糖,NH4^+/NO3^-含量为30/30(mM/mM),总氮量控制在30,60mM时对甘薯组培扩繁有利.考虑到培养基成本,脱毒甘薯培养基以MS+食用白糖50g/L+NH4^+/NO3^-30/30(mM/mM)+总氮量30mM最为适宜.将脱毒甘薯组培苗移栽到含蛭石和草炭的营养钵中进行驯化,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3.
稀土元素铈减轻铅对玉米毒害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保护性酶活性及脯氨酸、 MDA含量的检测, 电导率测定研究稀土元素铈减轻玉米幼苗抗重金属铅毒害能力的机理. 结果表明, 用适宜浓度Ce(NH4)2(NO3)6浸种后培养的幼苗, 经重金属铅胁迫后, 能有效地降低相对电导率, 维持较高的SOD活性, 提高POD、 CAT活性, 减缓MDA的积累. 同时, 能促进玉米幼苗脯氨酸累积.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萝卜对吡虫啉的吸收、运转与分布,更深入地了解萝卜对于吡虫啉的吸收特性,合理使用吡虫啉防治害虫,采用根部和叶面施药方法,研究了吡虫啉在萝卜各部位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吡虫啉在萝卜体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根茎叶。吡虫啉被萝卜根系吸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在体内运转、累积,最后分布趋于均匀。吡虫啉能够通过萝卜叶表进入,且渗透能力较强,渗透速率也较快,整株浓度含量在处理后的24h达到最高峰,在萝卜植株内浓度含量分布叶茎根。吡虫啉主要富集在萝卜的叶和茎部,而根部富集的吡虫啉较少;萝卜体外吡虫啉持留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15.
油菜对吡虫啉的吸收运转与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根部和叶面施药试验方法,研究了油菜对吡虫啉的吸收、运转与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油菜根系和叶片对吡虫啉均有较强的内吸作用。根部施药后,吡虫啉被油菜根吸收向上传导至叶部,且主要集中在油菜的根部和叶部;叶面施药后,吡虫啉被油菜叶部吸收向下传导至油菜的根部,吡虫啉主要富集在叶部,其分布排序为叶>上部茎>下部茎>根部,即离叶部越远,吡虫啉的浓度越低。此外,吡虫啉从油菜叶部向根部的转移量远低于从根部向叶部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通过营养液配制对小白菜硝酸盐的积累进行调控,为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416-B混合最优设计,利用SAS软件建立不同氮源(NO3^--N,NH4^+-N)、磷、钾与保护地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是影响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最主要原因,营养液中硝态氮含量与小白菜硝酸盐的积累呈正相关关系;铵态氮则可降低小白菜硝酸盐的积累。磷、钾也是影响小白菜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因素,在适宜的浓度条件下,有利于硝酸盐含量的降低。不同氮源、磷、钾之间的互作效应也是影响硝酸盐积累的重要因素。通过调节营养液中的不同氮源、磷、钾的数量及相互比例,可对小白菜硝酸盐的积累进行调控,降低其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7.
淹水稻田氮素淋溶损失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土壤氮素淋溶研究较少,报道稻田氮素淋溶导致地下水NO3^--N污染超标的例子更少。稻田紧实的犁底层,导致土壤渗漏率大大降低。目前研究稻田氮素淋溶的方法主要有模拟土柱法、田间实测法、平衡估算法以及数学模型法。试验报道稻田氮素淋溶量差异较大,普遍认为高施氮量可导致较大的氮素淋溶,且各层次的NO3^--N淋溶量远大于NH4^+-N。通过降氮的施肥管理和选择需氮量低的前茬作物,有利于控制氮素淋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