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对来自我国北纬22~43度,5种不同松毛虫的6个松毛虫赤眼蜂种群在对温湿度的反应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供试温度范围为13~33℃,相对湿度范围为35%~95%;测定的种群特征包括发育历期、蛹期死亡率、生殖力和子代性比。还比较了种群间经受低温冷藏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除了在接近发育起点的低温下外,各地种群对温湿度的反应基本一致。在低温低湿或低温高湿条件下,北方种群中出现了一部分发育相当缓慢的个体,而山东及以南的种群则没有。北方种群也比南方种群更能经受在发育起点以下的低温下冷藏。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北纬22~43度,来自5种不同松毛虫的10个松毛虫赤眼蜂种群进行了杂交和回交试验,应用方差分析对杂交和回交的亲本生殖力、子代性比、子代蛹期死亡率进行分析。未发现有生殖上的隔离。鉴于供试种群有一定的代表性,初步认为中国境内寄生松毛虫的松毛虫赤眼蜂各地种群仍保持高度的生殖亲和性,尚未发生生殖上的隔离现象。  相似文献   

4.
对采目我国北纬22~43度,6个不同寄主的11个松毛虫赤眼蜂种群,进行了寄主选择和造就力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参试的6种寄主卵所组成的3个不同寄主组合,种群间在对不同寄的嗜好程度和适应力两方面未存在显著差异。当米蛾卵与玉米螟卵同时存在时,各种群都明显喜好米蛾卵而很少与玉螟卵接触,也很少寄生玉米螟卵。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16~1、16~4、16~7、16~10、13~1、13~4、13~7、10~1、10~4及7~1℃(较高温度下10h,较低温度下14h)等10组二步变温下分别诱导13、16、19、22、25、28、31、34和37天后松毛虫赤眼蜂的滞育率.结果表明:二步变温、诱导时间以及二者的互作对滞育率有显著影响.13~1、 13~4、13~7℃下滞育率较高,其中13~7℃下最高,为诱导滞育的适宜变温.16~10、16~7、和7~1℃不适于诱导滞育.16~1、16~4、10~1和10~4℃有中等程度的滞育诱导作用.在13~1、13~4、13~7、10~1和10~4℃的诱导下,滞育率随着诱导时间延长呈"S"型曲线增高.诱导时间达28天后,滞育率常不再显著升高.在13~7℃下诱导28天以上,滞育率可达60%~70%.  相似文献   

6.
对采日我国北纬22~43度,6个不同寄主的11个松毛虫赤眼蜂种群,进行了寄主选择和适应力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参试的6种寄主卵所组成的3个不同寄主组合,种群间在对不同寄主的嗜好程度和适应力两方面部未存在显著差异。当米蛾卵与玉米螟卵同时存在时,各种群都明显喜好米蛾卵而很少与玉米螟卵接触,也很少寄生玉米螟卵。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赤眼蜂滞育技术在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诱导始期(卵期,幼虫前期、中期、后期,预蛹初期)、温度(8、10、12和14℃)及诱导历期(10、20、30和40 d)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滞育诱导的作用,并对其解除滞育的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从卵期到预蛹初期均可被诱导滞育,以幼虫中期诱导效果最佳。12℃为诱导松毛虫赤眼蜂滞育的最适温度,12℃下诱导滞育20 d,松毛虫赤眼蜂即可进入稳定的滞育状态,滞育率达97.4%。赤眼蜂滞育后,需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后才能完成滞育发育。滞育松毛虫赤眼蜂在3℃条件下储藏70 d,解除滞育率达95.9%,3℃条件下经历各储存时间的滞育解除率均高于0℃。  相似文献   

8.
9.
从我国8个省(市)的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赤松毛虫、马尾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中采到的8个松毛虫赤眼蜂种群,经米蛾卵饲养后,亲代及子代均用于形态学观察。这8个种群的雄外生殖器构造相当一致,但根据雄虫触角棒节上刚毛的相对长度可以分成3组。表现出有明显的种群地理分化。位于较高纬度的北京和内蒙古种群属长毛组、触角棒节上刚毛相对较长;位于较低纬度的湖南和云南种群属短毛组;来自吉林、山东、浙江和广西的4个种群属中毛组  相似文献   

10.
松毛虫赤眼蜂种群间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8个省(市)的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赤松毛虫、马尾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中采到的8个松毛虫赤眼蜂种群,经米蛾卵饲养后,亲代及子代均用于形态学观察,这8个种群的雄外生殖器构造相当一致,但根雄虫触角棒节上刚毛的相对长度可以分成3组。表现出有明显的种群地理分化,位于较高纬度的北就和内蒙古种群属长毛组,触角棒节上刚毛相对较长;位于较低纬度的湖南和云南种群属短毛组;来自吉林,山东,浙江和广西的4个种群属中  相似文献   

11.
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放蜂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88年在辽宁省西丰县、岫岩县等老放蜂区和新民县新放蜂区,进行赤眼蜂防治第一代玉米螟的示范试验。结果证明,由放蜂量1~1.5万头,可以代替过去推广的亩放蜂量2~3万头。用低蜂量示范试验进一步证明,亩放蜂量1万头,在玉米螟中等偏重的发生年份,也能取得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984—1988年在果园开展了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苹果小巷叶蛾的试验示范,放蜂面积7万余亩,卵块和卵粒寄生率分别达92.41和87.29%,虫果率仅2—3%,效果好于化学防治。果园放蜂以每亩设8—12个点,放蜂4次,总蜂最12万头,效果较好。P~(32)标记证明,赤眼蜂的扩散距高,在6小时内有61.96%的蜂分布在5米范围内,而24小时后则比较均匀地分布到30米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影响松毛虫赤眼蜂性比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柞蚕卵作室内繁殖松毛虫赤眼蜂的代寄主进行有关影响该蜂性此因子测定。试验在雌蜂不同年龄、寄主卵量、和雌蜂密度等三方面进行。结果表明,一粒柞蚕卵被超过4头雌蜂寄生时,产卵量多,未能完成发育子代数亦增加,而羽化率低,子代雌蜂比例下降。说明过少的寄主卵,复寄生机会增多,成蜂性比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经用P~(32)每毫升25量μci的剂量标记松毛虫赤眼蜂,室内测定P~(32)放射性强度:50头成蜂为466~642cpm,20粒柞蚕卵为109—117cpm。P~(32)标记对成蜂寿命、繁殖力、性比均无不良影响。苹果园P~(32)标记放蜂表明:苹果小卷叶蛾的卵块寄生率达96%,即粒寄生率93.09%。在寄生卵块中有73.91%的卵块测出P~(32),平均每块的放射性强度为14.34cpm,说明是人工释放的效果。有26.09%的寄生卵块未测出P~(32)或很弱,此为自然赤眼蜂所寄生。  相似文献   

15.
采用选择性试验与非选择性试验两种方法,对肯尼亚的一种新记录的赤眼蜂Trichogramma sp.nr. mwanzai作了寄主嗜好性的初步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蜂对玉米禾螟、Busseola fusca和Eldana succhrina的卵均能寄生,但最喜欢玉米禾螟的卵。对家蚕卵不能寄生。在自然条件下也不能寄生Busseola fusoa产在叶鞘下的卵。在非选择性试验中,该蜂在玉米禾螟卵和粉螟卵上的单雌产子数与子代蜂雌雄性比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用电影摄影机跟踪拍摄,及试验研究的结果证实:松毛虫赤眼蜂两性生殖,产生雌雄子代;孤雌生殖仅产雄性子代。寄生于同一柞蚕卵内的松毛虫赤眼蜂,雄蜂较雌蜂早1~1.5天羽化。雄蜂羽化后,在寄主卵内即与刚脱下蛹包膜、尚未展翅的雌蜂,或发育后期的雌蛹交尾。羽化前5小时的雌蛹中,有59%以上的个体已经受精,羽化后可产生雌雄两性子代;但羽化前24小时以上的雌蛹,虽能观察到雄蜂有与之交尾的动作,但其产生的子代均为雄性。雌蜂在卵内交尾后,咬破卵壳出来。未见到前人所报道的雄蜂先咬破卵壳,在寄主卵外等待雌蜂交尾的现象 雌蜂产卵时,产卵管在寄主卵壳上朝左右两个方向轮流旋转钻孔,其旋转角度不超过360度,转速1~2转/秒。同时由产卵管分泌一种液体。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玉米禾螟卵和麦蛾卵为寄主,观察了禾螟赤眼蜂的功能反应。初步结果表明,在寄主卵密度为5,10,20,40粒的条件下,赤眼蜂对寄主的寄生率随卵的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密度由40粒增加到80粒时,寄生率的变化较为平缓。每只雌蜂寄生的卵粒数随着赤眼蜂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寄主密度的变化对赤眼蜂子一代的雌蜂比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松毛虫赤眼蜂雄峰寄主栖息地定向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中,调查了松毛虫赤眼蜂雄蜂寄主栖息地定向行为与一些因子的关系.嗅觉试验表明,马尾松毛虫雌蛾翅膀的气味对雄蜂寄主栖息地定向行为无直接关系.来自寄主植物马尾松针(186mg)的气味能刺激雄蜂加强在气味区的搜索活动,但仅有松针气味尚不能明显地将雄蜂滞留在气味区内。同种雌蜂(N=20头)的气味对雄蜂虽有明显的引诱作用,但对雄蜂的滞留亦无明显的影响,当松针(186mg)加上雌蜂(N=20头)时,气味区滞留的雄蜂头数即明显增加,由此可见,奇主植物和雌蜂气味的共同作用是雄蜂寄主栖息地定向中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