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姜闯 《农技服务》2000,(4):22-22
<正> 泗洪大枣是江苏省国营泗洪县五里江农场果树良种场1985年选育成功。1994年该场与中国枣研究所合作在该场10公顷泗洪大枣生产试验园,用山西省梨枣、山东省大雪枣、大爪枣、河南省桐柏大枣、南阳大王枣、河北省赞皇大枣、冬枣、浙江省义乌大枣、陕西省鸡蛋枣等国内35个大枣品种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泗洪大枣综合性状尤为突出,其果型之大为国内参试35个大枣品种之首。现已经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林厅及中国枣研究所专家论证泗洪  相似文献   

2.
泗洪大枣     
姜闯 《农家顾问》2001,(2):18-18
由江苏泗洪县五里江农场果树良种场于1985年育成.1994年与中国枣树研究所合作,在该场10公顷大枣生产园中,与山西梨枣、山东大雪枣、河南桐柏大枣、河北赞皇大枣、浙江义乌大枣、陕西鸡蛋枣等35个品种作对比试验,表现突出.其果形之大居参试品种之首,对枣疯病免疫,对缩果病、炭疽病的抗性也优于其它品种.1995年被江苏省农林厅评为江苏省优质水果金奖,1999年参加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相似文献   

3.
泗洪特大枣     
泗洪大枣是江苏省国营泗洪县五里江农场果树良种场1985年选育成功。1994年该场与中国枣研究所合作在该场10公顷泗洪大枣生产试验园,用山西省梨枣、山东省大雪枣、大瓜枣、河南省桐柏大枣、南阳大王枣、河北省赞皇大枣、冬枣、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00,(7)
泗洪大枣系由江苏省国营泗洪县五里江农场果树良种场1985年选育而成。1994年该场与中国枣研究所合作在10公顷的泗洪大枣生产试验园,用山西省梨枣,山东省大雪枣、大瓜枣,河南省桐柏大枣、南阳大王枣,河北省赞皇大枣、冬枣,浙江省义乌大枣,陕西省鸡蛋枣  相似文献   

5.
枣树素有“十年九不收”之说,这个说法不是没有根据,根据多年来对枣果生产产量的调查,确属实情。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行唐大枣可谓丰产不丰收,产量高,但因秋季枣果上色期连阴雨危害,造成大量裂果烂果使次果的比例大大增加,价格低、效益很差;2006年秋行唐、阜平等枣区因秋季一场大风将已经长成个且开始上色的枣果挂落2/3,使此年的枣果产量降低了2/3还多;2008年绿盲蝽象的猖獗危害使全国各地枣果几乎绝收。2011年行唐大枣可谓丰收,也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秋雨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枣缩果病初侵染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4~1995年于河北、河南两省地采集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经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枣缩果病的4种病原物[1]在树体的各个部位皆可以越冬;分离菌中仍以盾壳霉菌(Coniothyriumsp.)和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tenuistenuis)为主,不同病原在树体上的分布也不同,枣吊、枣叶上以A.tenuis为主,其它部位以C.sp.为主。1995年7月用越冬3种真菌分离菌在唐县羊角村作大田接种,接种枣果表现典型的枣缩果病症状,采接种后5d的病果再分离,分离菌与原接种菌一致,证明枣树皮、枣枝、枣头等是枣缩果病菌的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7.
晾晒枣果,受自然条件制约,常造成枣果霉烂变质,丰产而不能丰收,并因长时间晾晒,使枣果中的营养物质受到破坏,降低了枣果品质,既费工又费时。与自然晾晒相比,烘干时间短,大大提早了枣果的上市时间,而且成色好、养分损失少、避免霉烂、商品率高。不仅解决了枣果收获期阴雨天气造成的霉烂问题,也实现了枣果的二次增值,为枣农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  相似文献   

8.
枣锈病俗称“串叶”,是侵染枣树叶片的一种流行性病害,我国各大枣区均有发生。病原菌属担子菌纲,锈菌目,栅锈菌科,层锈菌属,枣层锈菌。常在枣果实膨大期引起大量落叶,枣果皱缩,果肉含糖量大减,枣果多数失去食用价值,重灾年份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9.
<正>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褐腐病、枣萎蔫果病等,在全国各大枣区均有发生,是枣树果实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北方枣区该病有日趋严重之势,2007年在河北省行唐县口头镇鲁家庄等村的枣区,枣缩果病大发生,使枣农受到了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是枣树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大发生时,对枣果的品质和产量均有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枣业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枣种植和出口大国,国内枣果发展长期受到抑制,中国枣果进出口效益不明显。尽管中国枣业发展存在一定限制,但目前总体形势有所改观,今后中国枣业市场前景可观,国内枣果消费市场扩大,枣果出口效益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阴雨天气造成的枣果腐烂问题已成为枣区人民不能彻底脱贫的关键问题.该文介绍了2001年到2005年的枣果腐烂情况、分析了枣果腐烂原因、提出了防治枣果腐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结合2000~2005年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的桐柏大枣栽培试验,总结了桐柏大枣矮化、密植、早果、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大田大白铃枣、大瓜枣、梨枣、苹果枣、晋矮3号枣为试材,对鲜食枣树各器官中矿质元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枣树体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达正相关且极显著的是:粗根和枣果、须根和枣果、枝条和枣果中的氮元素;枣叶和枣枝内的磷元素、钾元素、铜元素、锰元素、镁元素;呈显著负相关的是:粗根和枣叶、须根和枣叶内的钾元素;枣果和枣叶中的锰元素;根系和枣果中的钙元素;须根和枝条中的铁元素;枣枝和枣叶的镁元素。试验结果可以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期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大雪枣是沂蒙山区特有珍稀无性系种质资源,属极晚熟特大果鲜食佳品,成熟期大致在霜降至立冬之问,枣果耐贮运,平均单果重35克,果面光滑,着色鲜红亮丽,果肉翠绿色,质地甜脆,该品种与野生酸枣嫁接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及早果丰产特性,春季稼接当年即开花结果,3年丰产,具有二次枝发育健壮充实,剌股抽生枣吊能力强,结果枣吊长,适于控冠、整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果型灵武长枣2号高接换种后的主要性状观察,结果表明:嫁接口愈合良好,无异常现象;枣头枝营养生长正常,枣头枝、二次枝生长量符合丰产树型整形要求;开花、坐果规律和果实经济性状保持该品种原有特性,果个大,大果型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17.
红枣是我国独有果品。枣树栽培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历史,品种达700多个,分布很广。目前,枣树在全国有46万多公顷,90%分布在秦、晋、豫、冀、鲁五大枣区。全国栽培的主导枣树品种为制干和加工品种,鲜食型较少。2000年全国枣果总产约8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98%。我国制干枣及枣加工品年出口量9000吨左右,仅占总产量的2%,大部分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港澳地区。鲜食枣果出口量极少。在国际市场上,1吨鲜枣的售价相当于30吨苹果或1吨核桃。天津大港冬枣在欧美市场每个枣果售价1美元。事实说明,鲜食枣果出口的潜力很大,商机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8.
通过5年的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了压砂地骏枣配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栽植15年生骏枣树,栽培第4年,壤质土地、沙壤土地、沙土地压砂地骏枣干果平均单产分别为2 644.5 kg/hm2、2 166.0 kg/hm2、1 105.5 kg/hm2。壤质土地压砂地骏枣纵径4 cm以上枣果占90.3%、4 cm以下枣果占9.7%;沙壤土地压砂地骏枣纵径4 cm以上枣果占80.8%、4 cm以下枣果占19.2%;沙土地压砂地骏枣纵径4 cm以上枣果占35%、4 cm以下枣果占65%。  相似文献   

19.
枣果采后生理特性与保鲜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综述了中国枣(Zizyphus jujuba Mill.)采后主要生理特性,研究表明:多数中国枣呼吸属于非跃变类型;枣果采后呼吸强度大;内源脱落酸对成熟和衰老起主导作用;鲜枣采后贮藏期易积累二氧化碳和乙醇,导致枣果软化、褐变;枣果采后易失水软化、腐烂。枣果采后保鲜贮藏技术有:常温保鲜技术;低温冷藏保鲜技术;湿冷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技术;减压贮藏保鲜技术;冷冻贮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全基因组水平上比较大果型和小果型两种类型枣品种间遗传多样性水平,检测基因组的选择清除区域,以期鉴定影响枣果实大小的潜在相关基因,为解析枣果实大小差异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通过利用12个大果类型枣品种和25个小果类型枣品种群体的简化基因组测序,获得SNP标记后进行主成分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解析枣品种的群体遗传关系;同时,基于遗传分化系数(Fst)和核苷酸多态性(π)进行选择信号检测,进一步对受选择区域所包含的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及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中与细胞周期调节以及激素相关的基因在‘桐柏大枣’和酸枣果实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共获得130 077个高质量的SNPs,大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π:0.32)低于小果群体(π:0.33),大果和小果群体分别检测到83和149个受选择基因。通过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我们确定了6个参与细胞周期或激素合成调控途径的候选基因(LOC107404981、LOC107406728、LOC107424132、LOC107426306、LOC107418232、LOC107432595)。qRT-PCR检测发现,LOC107424132、LOC107426306、LOC107418232、LOC107432595表达量在花后75天增加,候选基因LOC107404981、LOC107406728的表达量在花后45天和75天显著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候选基因在枣品种和酸枣之间存在差异表达。结论结果表明LOC107404981、LOC107406728基因可能与枣果实大小的分子调控有关,为进一步揭示该基因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