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旱区果园袋贮水肥节水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袋贮水肥节水栽培技术是在树盘内设置贮水袋,袋内水分缓慢地输送到根际土壤,湿润根系,使树木长时间处于良好的水分环境中。与常规栽植方法相比,缩短了缓苗期,提高了成活率,幼树生长健壮,发育整齐,节约用水,节省开支,简便易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山地新型简易滴灌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陕北黄土丘陵区干旱少雨,土壤深层补水困难,致使造林成活率很低等问题,设计了新型简易滴灌系统,并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可使本区旱坡地枣、杏等经济林木的成活率分别提高52.3和2.2;该系统采用深层滴灌,地表不板结,蒸发损耗少,节水效果好,增产效果显著,枣、杏树滴灌较穴灌分别增产43.3和35.5.  相似文献   

3.
山地集雨节灌系统的设计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形支离破碎,年降雨分布不均和干旱缺水的自然特点,研制开发出集雨袋贮、节水包滴灌、膜上子母滴灌管节水灌溉产品,基本解决了不同地类的灌溉需求。丰雨期对降水集贮、旱时补灌,是干旱山地集雨与节水灌溉新技术。其主要特点:集雨与节水滴灌的建筑和制作成本低,节水效率高,增产效益显著。集雨袋贮建筑与传统水泥、沙、石窑窖相比,降低建筑成本费50%~60%。节水包滴灌、膜上子母滴灌管产品,它的灌溉滴头是由细长塑料软管与水量控制器组成,滴灌时可根据不同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将滴头插入植物根系分布层滴灌,灌溉水可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采取深层滴灌克服了地表灌溉强烈蒸发,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节水包、膜上子母滴灌的水利用率达95%。节水包滴灌提高枣树造林成活率52.5%,比穴灌增产29%,解决了干旱山地长期存在枣树造林成活困难和成龄枣树低产问题。膜上子母滴灌管使旱地农作物平均增产50%~60%,使地形条件复杂的山地农作物实现了田园化灌溉经营。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总结穴贮肥水技术在山地枣园的运用效果和分析这一技术的原理,认为穴贮肥水技术简便易行,成本较低,能在枣树根际产生局部肥水聚集效应,满足枣树肥水临界需要,对丘陵山地枣树丰产、稳产、优质具有促进作用,是山地枣园适宜推广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2011年阆中市承担了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在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示范应用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做到了科学规划田块,专人负责技术指导,抓关键增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集雨节水灌溉技术在康平地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平县西关屯乡是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短缺己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集雨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到该乡的一处庭院果树灌溉当中,在该地区建立典型示范区。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康平县西关屯乡庭院果树系统的季节性缺水问题,调节了天然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达到以丰补枯的目的,进而促进了果树的丰产,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应用HACCP管理体系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对银杏袋包茶生产中的原料工序进行了危害分析,并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建立了标准的受控指标和操作规程。采取定量和定性的检查、测试、执行等措施,使银杏袋包茶的生产始终保持安全、卫生、质量稳定状态,从而使产品质量达到100%合格。  相似文献   

8.
永定区位于武陵山腹地,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澧水河中上游,区内多山,地表地形复杂,直接影响到地方水利设施的建设,"雨养农业"为该区农业发展最显著的特点,集雨节水技术适应性强、工程量小,与永定区复杂的地形特点十分相符。本文就针对旱作集雨节水技术在永定区的推广应用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集雨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槛柑产区依山就势,选择在雨水汇聚的地方,修建集雨窖,用于季节性干旱补充灌溉。同时,还配套秸秆覆盖和生草栽培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土壤保土、保水、保肥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丹 《天津农业科学》2011,17(4):139-141
介绍了集雨水窖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式。集雨水窖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将天然降水收集、贮存,用于绿化灌溉。这样可以使降水物尽其用,起到节约绿化用水、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城市排水压力等作用。集雨水窖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有造价低、易实施、系统独立、可反复利用的优点,也符合目前生产方式日益生态环保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喀什地区甜瓜露地全立架滴灌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喀什地区甜瓜露地全立架滴灌栽培病害、肥水利用,产量和收益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为完善该模式的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喀什地区甜瓜滴灌生产应用提供技术贮备.[方法]调查和分析甜瓜病害、灌溉和施肥状况、产量和品质、成本和收益等,与甜瓜常规爬地沟种方式进行比较.[结果]甜瓜露地全立架滴灌栽培方式降低了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对抑制和减轻霜霉病危害效果显著,对减轻白粉病危害效果不显著;全立架滴灌的肥水利用效率都高于常规爬地沟种,全立架滴灌单位面积比常规爬地沟种减少用水量达140;;中小果型甜瓜品种应用全立架滴灌栽培产量提高不明显,大果型品种增产效果非常显著.[结论]全立架滴灌栽培技术达到了减轻病害、节水节肥和提高产量的目的,是一种适合喀什地区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2.
浅析葡萄膜下滴灌节水节肥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当地葡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葡萄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与常规种植处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葡萄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节肥、节支、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为了节约水资源,建立水地高粱的节水灌溉制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从灌溉方式、灌溉水量、灌溉时期及灌水周期4个方面对高粱的灌溉制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灌溉方式为中心,结合灌溉水量和灌溉时期及周期的节水灌溉模式。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式比传统灌溉在产量相当的情况下,可节约灌溉水44.44%,提高水分利用率11.94%,减少土壤水分下渗率17.2%。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青海省干旱区青稞发展的新途径,开展青稞高产栽培和经济效益的评价。结果表明:滴灌条件青稞的最佳灌水量为4 659m3/hm2,产量为7 950 kg/hm2。青稞整个生育期吸收氮最多,其次为钾,磷最少。最佳追肥比例为苗期9%,开花期28%,灌浆期43%。示范区较农户地产量提高了14.68%,净收益提高了40.40%,用水量降低了48.23%。可为青海省干旱区青稞的高产栽培、水分高效利用和农民增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关于滴灌小麦栽培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和方法]在新疆大陆性气候荒漠绿洲地区,研究用滴灌方式大面积种植小麦.[结果]近两年来30多个国有农场3.0×104 hm2冬、春小麦应用的情况表明,用滴灌方式种植小麦优点显著.[结论]节水增产增效方面所突显的优势,原有栽培模式应调整建立与互相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膜下滴灌技术具有节水、排盐、提高棉花品质、增产增效的优势。分析了在此技术条件下棉花的增产机理。为获得持续增产,还需进一步研究改进灌溉制度,加强良繁体系建设,研究膜下滴灌水肥调控技术对棉花群体质量的影响,优化生长环境,提高棉花水肥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地下滴灌及其在烤烟灌溉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下滴灌是具有巨大潜力的节水工程技术,是将毛管埋于地下,通过出水口将水或水肥的混合液送到作物根区土壤中,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作用将水分扩散到根系层供作物吸收利用,目前已在多种植物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在烤烟上的应用较少.为此,综述了国内外地下滴灌的发展现状和应用特点,分析了地下滴灌技术在烤烟生产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其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参考作物蒸散量(ET0)与显著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各显著气象因子对滴灌枣园实际蒸散量(ETc)的贡献率。【方法】在阿克苏地区枣树滴灌试验,选取Penman-Monteith(PM)、Hargreaves-Samani(HS)、Priestley-Taylo(PT)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ET0的显著气象因子,以及各显著气象因子对枣园ETc的贡献率。【结果】平均相对湿度(RH)与ET0呈负相关,太阳辐射(Rn)、天顶辐射(Ra)、最高温度(Tmax)、最低温度(Tmin)、平均温度(T)、风速(U)与ET0呈正相关;各模型的显著气象因子对ETc贡献率为:PM-Rn(62.6%)、U(19.9%)、T(11.8%)和RH(5.7%);HS-Tmax(55.1%)、Tmin(30.1%)、Ra(11.6%)和T(3.2%);PT-Rn(84.1%)、T(12%)和Tmin(3.9%)。【结论】TmaxRn对滴灌枣园ETc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发展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阐述了浙江省发展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从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的内涵、生理生态基础和技术体系的配置原则等角主工,分析了其节水的理论依据与节水高效潜力;并联系浙江省实际,对三种主要的水稻节水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Water shortages within the western USA are resulting in the adoption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al practices within this region. Among the many possible methods for saving water in agriculture, the adoption of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SDI) provides a potenti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low water use efficiency. Other advantages of SDI include reduced NO3 leaching compared to surface irrigation, higher yields, a dry soil surface for improved weed control, better crop health, and harvest flexibility for many specialty crops. The use of SDI also allows the virtual elimination of crop water stress, the ability to apply water and nutrients to the most active part of the root zone, protection of drip lines from damage due to cultivation and tillage, and the ability to irrigate with wastewater while preventing human contact. Yet, SDI is used only on a minority of cropland in the arid western USA. Reasons for the limited adoption of SDI include the high initial capital investment required, the need for intensive management, and the urbanization that is rapidly consuming farmland in parts of the western USA. The contributions of SDI to increasing yield, quality,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he two major barriers to SDI sustainability in arid regions are economics (i.e., paying for the SDI system), including the high cost of installation; and salt accumulation, which requires periodic leaching, specialized tillage methods, or transplanting of seedlings rather than direct-seeding. We will review advances in irrigation management with SD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