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油菜和其他作物一样,长期以来遭受着多种病害的危害.其中,菌核病的危害最为严重.特别是随着耕作制度的变更,施肥水平的提高以及优质品种的推广,菌核病有加重的趋势.该文在油菜菌核病症状、油菜菌核病危害、菌核病发病条件、病原菌致病机理、油菜抗病性、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油菜菌核病研究中存在的矛盾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菌核病是危害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结合已有文献与本研究室的研究结果,文章就核盘菌的致病过程和致病机理、油菜菌核病抗病资源筛选、抗病育种现状、抗性遗传规律、抗病QTL定位及抗性基因发掘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油菜作为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长期以来遭受各种病害的侵害。由于油菜的生育期长,病害种类繁多,在病害中油菜菌核病的危害最为严重。尤其是随着耕作制度的变更、优质品种的推广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菌核病有着加重的趋势。本文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以及发病危害进行了论述,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角度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手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的致病机理和生物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菜菌核病菌是一种世界性病原菌,分布广、危害大、根治难。综述油菜菌核病的致病因素及致病机理,以及目前主要研究或应用的生物杀真菌剂。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四川蔬菜核盘菌种群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彭州甘蓝、莴笋、菜豆、油菜4种经济作物分离所获60个菌株在含药PDA平板上测定结果表明,1 μg/ mL和5 μg/ mL多菌灵对菌丝生长抑制率平均分别为98.46 %和99.08 %;最低分别为93.00 %和94.52 %;未发现抗药性菌株,其中4个菌株的EC50均小于0.5 μg/ mL.27个菌株与菌丝融合群标准菌株配对后,11个菌株可以与之融合而属于7个融合群,它们分别来自莴笋(4个),甘蓝 (3个),菜豆(4个).其余16个菌株不与30个标准菌株中的任一菌株融合,此16个菌株相互两两配对后,得到11个新融合群,其中8个菌株只与自身融合.31个菌株RAPD结果表明,除甘蓝分离核盘菌与油菜分离株具有较大差异(欧氏距离>1.5)外,不同来源菌株RAPD带谱相似甚至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2.
向日葵菌核病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向日葵菌核病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认为,向日葵菌病是由核盘菌属侵染所致的病害。核盘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0 ̄28℃,最适PH4 ̄7,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甘露糖及天门冬酰胺,菌丝生长对缺Cu、Fe最为敏感,菌丝在PDA、PSA等天然、半天然培养基上生长旺盛而均匀。菌核萌发形成了子囊盘需要适宜的温度、光照及湿度,紫外线照射能刺激菌核萌发。子囊孢子在2%葡萄糖溶液中更易萌发,孢子萌发以两端或一端萌发,  相似文献   

13.
核盘菌一些生理性状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科15种作物秸秆培养核盘菌所产生的菌核数量和消耗比差异很大,不同秸秆产生的菌核萌发情况也不尽相同。此外,菜瓜上产生的菌核在5~30℃范围内均可萌发,萌发适宜温度为 5~15℃ ,以 10℃ 最为适宜;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与光照强度关系密切,300 lx时不产生子囊盘,500 lx时菌核萌发后 10 d产生子囊盘率为 58. 8%,760 lx时菌核萌发后 7d产生子囊盘率为100%。  相似文献   

14.
油菜菌核病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监测方法、监测标准、监测现状几个方面,对油菜菌核病抗药性监测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向日葵菌核病菌接种方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纯培养菌丝块、向日葵立枯型菌丝和子囊孢子等材料及伤口和非伤口2种方法接种,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田间接种材料和接种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用立枯型菌丝茎秆制成菌丝签接种效果最佳,子囊孢子接种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6.
向日葵菌核病菌毒素的生产及其生物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了向日葵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在离体,活体培养条件下均能产生草酸毒素,研究表明,在扫描电镜下,Ca^2 离子结晶可形成草酸钙晶体,且多分布在孔及表皮毛周围;该菌的培养滤波及粗毒素对种子萌发胚轴伸长和幼草生长等都有毒害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已经公布的核盘菌基因组测序结果,对已有的核盘菌基因组中SSR的类型、大小及分布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核盘菌基因组内发现1 693个SSR序列,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6碱基和4碱基的SSR序列,分别达到577次和449次,1碱基、3碱基和5碱基的SSR则分别出现97、180、57次.其中有340个SSR序列出现在308个基因内.大多数基因(284个基因)都只含有1个SSR,占含SSR基因总数的92.21%; 17个基因中含有2个SSR,6个基因中含有3个SSR,含4个SSR的基因只有1个.在基因序列内,出现最多的是3碱基与6碱基的SSR,这表明较之基因间区,在选择压力下基因内SSR多趋向于密码子的整数倍,这与其他物种的分析结果一致.为了解含有较多SSR序列与核盘菌基因功能的关系,将含2个以上SSR的基因预测蛋白序列根据NCBI网站CDD软件进行比对发现,24个基因只有6个具有保守的蛋白结构域,且这些结构域多与转录、DNA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8.
川芎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芎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川芎菌核病菌在PSA和麦麸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麦麸培养基上产菌核数量最多;菌落生长最适温度25℃,最适pH 7~8。菌丝能对各种形式的碳氮源加以利用,最适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硝酸钠,胰蛋白胨产菌核最好,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子囊孢子的萌发适温10~30℃p、H 7,菌核和子囊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70℃和50℃。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核萌发产盘率受到温度及覆土深度的影响。菌核和子囊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70℃和50℃。  相似文献   

19.
20.
辣椒菌核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辣椒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PDA等7种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生长较缓慢;菌丝在0~30℃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25℃;菌丝生长的pH值为3~11,最适pH值为3;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菌丝致死温度为47℃,10min。菌核在供试的9种碳源和10种氮源营养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为0~30℃,最适25℃,pH值3~11菌核均能萌发,菌核致死温度为50℃,1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