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胎衣不下诊疗报告郁再乐凌云县畜牧兽医站533100胎衣不下,一般指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排出胎衣。牛产后超过12小时胎衣仍滞留于子宫内,需要采取治疗措施。笔者曾处理过5例牛胎衣不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其中一例因过度使役发生流产而引起的胎衣不下的...  相似文献   

2.
“催衣饮”治牛胎衣不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催衣饮”治牛胎衣不下苏醒霖,苏嘉祥(福建省平和县畜牧兽医站363700)牛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后超过12小时胎衣不能全部排出。笔者从前辈林生海老师学得疗效可靠的简易草药疗法,治疗牛胎衣不下41例(水牛40例,黄牛1例),均1次获愈。林老师先后治疗...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犊后排出胎衣的正常时间是不超过12小时。各种动物均可发生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但以奶牛最为常见。各地由于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水平不同,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也不同。近年来,河北省定州市饲养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此病多例,均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胎衣不下,牛发生多。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白酒烧制车前子的方法,治疗母牛胎衣不下7例,均在用药后治愈,用药2~3次,效果甚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用红糖、干姜、茶叶煎液,治疗牛剖腹产后胎衣不下32例,除1剂因难产时间过久,胎儿死亡腐败,胎衣坏死,1例病牛于术后死亡外,其余均在灌药后12~24h内排出胎衣,对体质极度衰弱者,应配合抗生素疗法,效果更好。1方药与用法红糖250g,...  相似文献   

6.
牛胎衣不下是母牛分娩后12小时内不能排出胎衣的一种疾病,若治疗不及时,常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屡配不孕,并且患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亦随之升高,不仅影响牛的繁殖,而且严重影响鲜奶的产量和质量。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缩宫逐瘀汤(自拟方)治疗牛胎衣不下38例(奶牛5例,黄牛33例),愈后配种均受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疆五团兽医站接诊了十几例荷斯坦奶牛胎衣不下的病例。其中有的牛首胎发病,有的牛第3胎开始连续均出现胎衣不下,产后发情延迟.发情配种也较困难。  相似文献   

8.
选用胎衣不下奶牛9例(试验组),产后健康奶牛9例(对照组),试验组产犊后8小时服用中西兽药合剂“胎衣顺畅Ⅱ”,并分别在产后8、12、16小时采血分离血浆,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NO)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探讨胎衣不下的发病机制和“胎衣顺畅”治疗胎衣不下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胎衣顺畅Ⅱ”具有显著降低NO含量、清除氧自由基和治疗胎衣不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12h以后胎衣全部或部分不能自行排出体外的一种常见产科疾病。在临床上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两种类型,据资料显示发病率通常可大10%25%。在奶牛改良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此病,胎衣不下会导致母牛不孕、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繁殖率下降,并引起牛全身感染,严重者可致母牛死亡。近几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64例奶牛胎衣不下病例采取中西药综合治疗方法,治愈60例,治愈率94%。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奶水牛的胎衣不下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一般认为,母牛在产后12h未排出胎衣即可认为是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水牛常见的产科病之一,临床上若诊治延迟或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奶水牛的生产性能。几年来,笔者采取中西结合疗法诊治35例胎衣不下的奶水牛,均取得了良好的愈后效果。对于胎衣全部不下和部分不下,表现诊断时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1.
牛胎衣不下是兽医临床常见的产科疾病,手术剥离技术是治疗牛胎衣不下的基本操作技术。笔者剥离了85例,均愈。报告如下:1病因患牛在产后12h内不能正常排出胎衣,就属于牛胎衣不下病。主要原因是牛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本病。  相似文献   

12.
家畜胎衣不下是产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笔者在家父的传授下,用甜酒煮当归治疗家畜胎衣不下,效果明显。“当归”,有的农民称为“血皮菜”,从1988年来,笔者用其治疗黄牛和水牛胎衣不下22例,去年6月份治疗奶牛胎衣不下1例,今年5月治疗家畜(猪)流产胎衣不下1例均有实效。该药使用简单、经济实惠又方便,特报告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牛产后经18小时胎衣未自行排出,称胎衣不干,笔者30多年来,用中西药结合治疗108例,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始终是影响奶牛繁殖率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夏天胎衣在8~12h之内不下者,大多数牛会引起发烧、食欲不振;胎衣在子宫内腐败,会影响下一胎次的发情受胎,有的牛会引起细菌严重感染而发生产后败血症死亡。胎衣不下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笔者用宫健+浓盐法。治疗57例,53例痊愈,4例无效,治愈率为92%,而且无抗,不弃奶,给牧场和养殖户带来实惠的经济效益。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牛胎衣不下在兽医临床中颇为多见。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药治疗该症79例均得到治愈。一、病因患牛在产后特定的时间内胎衣没有脱离,称之胎衣不下。多数因母牛气血虚、中气不足而造成。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该症。  相似文献   

16.
黄牛胎衣不下在兽医临床中颇为多见。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药治疗该症79例均得到治愈。一、病因患牛在产后特定的时间内胎衣没有脱离,称之胎衣不下。多数因母牛气血虚、中气不足而造成。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该症。  相似文献   

17.
舍饲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多见病,笔者从1994年至今先后诊治32例,经徒手剥离全部治愈,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32例黑白花奶牛胎衣不下头胎8例,二胎15例,三胎以下9例。部分胎衣不下2例,其余30例均为全部胎衣不下。从分娩结束到剥离开始,12个小时2例,21小时28例,30小时以上2例。胎儿胎盘未腐败22例,腐败10例。剥离时间统计,10分钟3例;30分钟5例:1小时左  相似文献   

18.
权国栋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5):120-120,122
天祝白牦牛胎衣不下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少见,可是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时多采用手术剥离,但很难将胎衣完全剥离,往往引起子宫出血,继发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血等疾患,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天祝白牦牛胎衣不下症82例,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野马胎衣不下是指野马分娩后,胎衣在1.5h以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的一种疾病,胎衣不下是所有哺乳动物最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该病治疗不当时最易继发子宫感染等各种疾病,重度的可以引起败血症,造成野马死亡。笔者10年的临床实践,采取中西结合,综合治疗野马胎衣不下的病例11例,治愈10匹。  相似文献   

20.
<正>胎衣不下是胎儿产出后,在正常时间内胎衣没有排出,以胎衣滞留、胎衣悬挂在阴门外为特征,是奶牛较为常见的产后疾病之一。牛的胎衣正常排出时间为12h以内,超过这个时间范围,即视为胎衣不下,要及时进行治疗。此病因较为复杂,对病牛的产奶量和繁殖力均有较大影响,在临床上应引起重视。笔者在临床上治疗多例,现报告一例如下。1发病情况我地区班吉塔镇某奶牛饲养户饲养奶牛5头,2016年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