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乳中尿素氮在奶牛营养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奶牛营养检测技术是衡量奶牛营养工程技术中各种营养措施的系统集成度的重要技术手段。检测乳中尿素氮(MUN)可评定泌乳奶牛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和蛋白质与能量的配比关系。研究表明,当MUN值过高时子宫内环境不利于胚胎着床,从而使牛的受胎率降低。因此,可用MUN来检测奶牛的受胎率。1MUN的形成饲料中的蛋白质在瘤胃中被降解成氨,一部分氨被瘤胃微生物所利用,过量的氨被瘤胃壁吸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合成了尿素,生成的尿素一部分从尿中排出,另一部分尿素进入了体组织、血液和奶。尿素是由碳、氢、氧、氮组成的有机小分子,而且是血液和…  相似文献   

2.
牛奶尿素氮(MUN)检测作为奶牛群体改良计划(DHI)中重要的检测指标,其含量不仅可以反映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能氮平衡,预测氮排泄,还可能是评价奶牛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MUN对于改进牛群营养、降低饲料成本及提高繁殖率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尿素氮产生机制及日粮蛋白和能量对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尿素氮(MUN)是检测奶牛蛋白质营养简单易行的方法。文章对奶牛MUN产生机制及日粮蛋白和能量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着重从粗蛋白含量、蛋白降解率、氨基酸和小肽、能量以及能氮平衡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牛奶中乳尿素氮(MUN)作为反映奶牛蛋白质营养状态和评价蛋白质利用效率的生物学指标已经被国内外研究人员广泛认可。综述了乳尿素氮的定义、检测方法、产生机制,以及影响乳尿素氮的营养和非营养性因素,以期为奶牛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乳中尿素氮(MUN)检测对奶牛生产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中尿素氮(MUN)由于能准确地反应奶牛的蛋白质营养状况,近年来成为一种常用的检测指标。本文重点介绍了MUN的形成过程、标准浓度、与UN和BUN的关系以及MUN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代谢特点,结合国内外日粮蛋白质水平与繁殖关系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血中尿素氮(BUN)、乳中尿素氮(MUN)与奶牛繁殖性能关系;日粮蛋白质营养水平对卵巢、子宫及生殖激素的影响。探讨了日粮蛋白质营养水平不足或过量对奶牛繁殖性能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奶牛养殖场(户)在生产过程中,正确使用营养调控技术,科学合理配制日粮,使奶牛得到全价合理的营养供应,提高奶牛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7.
不同日粮蛋白水平对高产奶牛产后MUN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后高产奶牛采用不同蛋白水平日粮饲喂以研究其对产后MUN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提高,MUN也随着升高,高浓度的MUN能够引起繁殖障碍,显著降低了情期受胎率,增加配种次数,延长了空怀天数。  相似文献   

8.
正牛奶尿素氮是乳蛋白的一部分,在评价奶牛日粮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需要量、日粮能氮平衡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牛奶尿素氮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为合理配制奶牛日粮和科学地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牛奶尿素氮(MilkUreaNitrogen,MUN)是指尿素在牛奶中的浓度,单位常用mg/dL表示。饲喂NRC推荐的日粮奶牛MUN一般在10~16mg/d L范围之内,荷斯坦牛的平均MUN值是15.5mg/d L(Johnson等,2003)。MUN过高或过低都反映了奶牛的代谢紊乱,并可引发奶牛的繁殖障碍等问题,从而影响奶牛有效生产性能的发挥。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等奶业发达国家就将MUN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奶牛日粮蛋白质降解率与乳尿素氮浓度关系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可以用来评价日粮的营养状况,估测氮排泄量,作为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指标。还可以评价奶牛育种进展等。可见,检测MUN浓度在奶牛生产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影响尿素氮(MUN)含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中MUN值的变异有87.0%由营养因素所致,13.0%由非营养因素所致。利用MUN值配置能氮合理的奶牛日粮,对泌乳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变化有直接的影响。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是目前评定奶牛场日粮营养水平和奶牛健康体系最主要的监测技术。通过奶牛DHI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奶牛场个体奶牛的营养状况是否合理,健康状况是否正常等一系列潜在或隐性疾病问题,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解决奶牛生产中的问题,使每头奶牛能够更好地投入生产中,为奶牛场创造更多的利益,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702头荷斯坦奶牛,118种日粮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了日粮的主要营养指标(蛋白质水平、能量水平以及氮能比)对乳尿素氮浓度的影响。结果:由于日粮营养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使一般多元回归分析中存在严重的共线性;消除共线性影响后的岭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三个营养指标中日粮蛋白质水平是对MUN影响最大的因素,其次为氮能比,但能量水平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荷斯坦牛乳尿素氮与乳成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乳性能的高低受品种、营养、年龄、胎次、个体、管理水平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奶牛开展生产性能测定(DHI)显得尤为重要。而乳尿素氮(MUN)是牛奶中一种微量组分,其正常的浓度一般为10~16 mg/dL,可以依据乳尿素氮的浓度来调控奶牛的日粮营养水平,估测奶牛每日的尿氮排泄量,甚至总氮排泄量,可见其在奶牛的营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上MUN的测定具有取样方便、对奶牛无  相似文献   

13.
随着奶牛产奶量的逐年提高,奶牛自身的营养越来越不能满足奶牛的需要,奶牛的繁殖障碍也越来越严重,奶牛不发情、发情不明显、发情无规律、受胎率越来越低,美国在20年内受胎率每年下降0.45%,英国目前受胎率每年下降1%。对这些问题解决,除满足奶牛的营养外,生殖激素的合理运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按生殖激素的来源分别介绍在生产中常用的生殖激素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乳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 MUN)可以用来评价日粮的营养状况,估测氮排泄量,作为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指标,还可以评价奶牛育种进展等.可见,检测MUN浓度在奶牛生产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奶牛产奶量的逐年提高,奶牛的营养越来越不能满足奶牛的需要,奶牛的繁殖障碍也越来越严重,奶牛不发情、发情不明显、发情无规律、受胎率越来越低,美国在20年内受胎率每年下降0.45%,英国目前受胎率每年下降1%。解决这些问题。除满足奶牛的营养外,生殖激素的合理运用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乳尿素氮(MUN)、氮(N)消化及血液尿素氮(BUN)的影响。采用4×4拉丁方设计,16头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4个处理的饲粮能量相近,CP水平分别为12. 72%、13. 52%、14. 43%和15. 37%。试验分为4个周期,每个周期15 d,后5 d为样品收集期。奶样收集3 d,同时收集粪便,每期最后1 d晨饲前空腹采集血样。每天测量产奶量和干物质摄入量。结果: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和产奶量组间差异不明显(P>0. 05),除了MUN随着饲粮CP水平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以外,其他乳成分影响不显著(P>0. 05),高蛋白质水平组MUN明显高于低蛋白组(P<0. 05)。随着饲粮CP水平的提高,氮的摄入量明显增加(P<0. 05),同时N的排泄量和消化率也不断增加,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5)。BUN和MUN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高蛋白质组的BUN明显高于低蛋白质组(P<0. 05),而对其他血液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 05)。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能够影响中国荷斯坦奶牛MUN、BUN的变化,且两者变化趋势一致,而对产奶量、N消化率影响不明显,MUN可以代替BUN成为检测奶牛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浅谈提高奶牛受胎率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是否受胎是奶牛养殖者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奶业先进国家,在针对农场管理的研究中发现,成年母牛的受胎率在过去的近40年中下降了20%。而奶牛受胎率是衡量奶牛繁殖力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奶牛受胎率成为奶牛养殖者最关心的问题。奶牛的受胎率受遗传、环境、营养、饲养管理、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就提高奶牛的受胎率提出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影响奶牛受胎率的因素很多,如母牛的营养、健康状况、精液品质、输精时机、授精技术水平等。要提高奶牛的受胎率,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奶牛乳尿素氮(MUN)日间变异情况,试验采用水杨酸酶法检测牛奶中MUN含量,连续5 d测定54份牛乳样本。结果表明: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7~2.80μg/mL,线性方程为y=0.020 5 x-0.001 9,相关系数(R~2)=0.995 6,平均回收率为89.2%,奶牛5 d MUN标准差为0.17~3.09,牛群5 d MUN平均值为10.41 mg/dL,标准差为0.91。说明本方法可用于牛场MUN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由于奶牛必须在产犊后才能产奶,奶牛繁殖力对奶牛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正确分析营养和管理对奶牛繁殖力的影响,从而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对保障奶牛业稳定发展,增强奶牛养殖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1营养状况对奶牛繁殖力的影响 营养状况直接关系着乳用母牛的发情、配种、受胎以及犊牛成活。某奶业集团统计对比证明,营养状况良好的乳用母牛比营养缺乏(五成膘以下)的乳用母牛受胎率平均高出近20个百分点。营养要素中,以能量和蛋白质对乳用母牛的繁殖力影响最大,矿物质和维生素也对繁殖力起着重要作用,不容忽视。能量水平长期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