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明霞  胡庭兴  费世民  杨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52-2653,2656
[目的]利用航天诱变技术开展小桐子的育种工作,以期为选育出产量高、种子出油率高、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提供丰富的育种材料。[方法]以云南西双版纳和元阳2个种源地的小桐子种子为试材,利用航天搭载手段进行诱变处理,研究了航天搭载对当代植株的生长、光合特性、种子产量及含油率的影响,并对小桐子产量与生长和光合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航天搭载诱变明显促进了植株的生长,提高了植株的光合能力、种子产量。小桐子产量与株高、地径等因子有0.05水平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利用航天搭载进行小桐子种质创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柬埔寨推广小桐子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国内推广麻疯树种植上遇到了极大困难的关键时刻,中国在遗传育种方面的突破,使得小桐子(麻疯树)的大规模种植推广成为可能,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新的推广发展阶段.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郑学勤教授是中国农业领域的重要科学家.他希望柬埔寨政府可以借助中国在小桐子遗传育种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突破,吸引相关投资者(比如深圳中环油新能源有限公司),利用柬埔寨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土地等天然优势,大力发展小桐子种植业.经研究分析,我们认为,此项目如能在柬埔寨落地开花,利国利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小桐子基因组数据库,在全基因组水平对小桐子CDPK及相关激酶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对其系统进化、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染色体定位以及器官与低温胁迫表达进行分析,为深入开展小桐子CDPK及相关激酶基因的功能鉴定及其在小桐子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利用CDPK结构域的隐马尔可夫模型对小桐子蛋白质数据库进行相似性检索,经过Pfam与CDD在线工具的验证获得小桐子CDPK及相关激酶基因家族成员。利用不同的工具对CDPK及相关激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对比分析。通过小桐子器官与低温表达谱数据进行CDPK及相关激酶基因的表达分析。小桐子基因组中共检索到17个CDPK基因、5个CRK基因、2个PPCK基因、4个PEPRK基因以及1个CCaMK基因,各基因家族成员的基因长度、蛋白质等电点及亚细胞定位等理化参数具有家族特异性。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显示,5个基因家族都单独聚类,而CDPK与PEPRK基因家族又分别聚类为4个与2个亚族,且鉴定到小桐子CDPK家族成员的N-端可变区、激酶结构区、自抑区及EF-hand调控区4个保守结构域以及其他激酶成员的激酶结构域。同时,分别有21个与24个CDPK及相关激酶可能发生N-豆蔻酰化与N-十六烷酰化的修饰。染色体定位表明,小桐子CDPK及相关激酶基因不均匀地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且存在JcCDPK7/JcCDPK9串联复制现象。转录组表达分析表明,29个CDPK及相关激酶基因中,有24个基因在叶片、根及种子中都有表达,而JcCDPK3、JcCDPK11、JcCRK3及JcCCaMK属于低温诱导高表达基因,与小桐子的抗冷性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小桐子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战略植物。从策略方法和技术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小桐子的选育技术和繁殖技术,以期为小桐子植物资源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作物野生近缘物种、地方品种以及利用它们创制的育种原始种质,具有大量未被育种利用的遗传变异。但是,由于普遍具有明显缺陷、产量潜力低,育种家不愿意用,从而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育种原始种质的利用效率不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方法】根据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和以地方品种为遗传背景的染色体工程材料的育种实践,总结建立原始种质的高效育种利用技术体系。【结果】建立了“育种原始种质-顶交-两段选择”育种体系,利用小群体选育出7个新品种,同时利用6RS.6AL易位系选育的含黑麦抗白粉病基因Pm56的新品系参加了四川省区域试验。【结论】顶交可以导入原始种质的有利位点、同时改良综合性状,有利于重组累积不同品种亲本中的有利位点、赶上育种家的遗传改良步伐,也有利于原始种质与其他亲本间不同遗传变异的协调匹配。两段选择降低了选择难度、提高了选择效率,尤其是第一段选择聚焦于淘汰遗传上相对简单的关键缺陷性状,选择标准简单、易操作,而且符合中选标准的植株少,从而选择难度小、工作量小。育种实践表明,基于原始种质的小麦育种技术体系提高了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Cd2+(镉)胁迫对小桐子根系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Cd2+胁迫下小桐子根系生长情况,结合根系几何拓扑结构及根系几何模型SimRoot,构建Cd2+胁迫下的小桐子根系生长模型,利用根系生长模拟系统对该模型进行可视化仿真,用实测结果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小桐子根系在Cd2+胁迫下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7.
以小桐子油为原料,在(40±1)℃下进行厌氧发酵试验,测定其产沼气性能.结果表明,小桐子油厌氧发酵平均产气周期为33 d,两个阶段的小桐子油平均原料产气率为286.62 mL/g,平均池容产气率为0.73 m3/(m3·d).通过对发酵前后泥油热解特性分析,验证了小桐子油中长链脂肪酸被分解为小分子脂肪酸.这说明以油脂为唯一碳源仍然可以进行沼气发酵,为小桐子油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小麦新种质潍麦7号的系谱及选育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在小麦育种中选配杂交组合的重要性,并利用现代技术与传统育种相结合,拓宽小麦遗传基础,解决小麦基因来源狭窄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所掌握的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动态,主要利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检索、分析大豆遗传育种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及其分布,有针对性分析吉林省遗传育种技术领域的优、劣势,探讨大豆遗传育种专利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大麻育种效率,本文对诱导大麻雌株形成的物理化学方法、环境因素等及全雌种子产生的方法进行概述,并提出未来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大麻进行雌化的可能途径.一方面是建立大麻植株性别早期鉴选技术,从而提高栽培效率并缩短育种进程;另一方面可通过分子设计育种来达到雌化目标,即建立稳定高效的大麻遗传转化体系和克隆大麻调控雌性分...  相似文献   

11.
种猪遗传育种分析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数据库技术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OOPM),结合对种猪遗传育种工程中的最优选配问题,设计出种公猪、种母猪及后裔数据库等,在此基础上计算遗传力、重复力以及育种值,建立了种猪遗传育种分析系统,提高了种猪生产的品质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单倍体育种是建立在遗传标记技术上的一种新兴的玉米育种技术,具有缩短育种周期,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及合成育种新材料等优点。为更好地进行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及应用,简要介绍了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概况及特点,重点阐述了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及加倍率在不同生态环境、不同播期、不同遗传背景等因素下的变化并就其在玉米育种领域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贵州小桐子种质资源,以充分发挥其生物能源的作用,对贵州省罗甸县、望谟县、册亨县和贞丰县4个地方的小桐子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07—2011年5年中,册亨县巧马采育林场种植的小桐子农家品种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高于其他3个地方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生物技术在草莓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生物技术在草莓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对草莓组织培养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在草莓遗传育种中发挥的作用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组织培养应用于草莓育苗,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图谱构建及抗病性辅助选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草莓基因功能验证及遗传性状定向改良等,分析了各种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育种研究的可行性。最后,对各种生物技术的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探讨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利用途径及发展方向,旨在为今后草莓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奶牛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就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一类遗传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利用基因组水平的遗传信息对奶牛个体进行遗传评估,进而进行选种选育的育种方法。该文对呼和浩特市规模化养殖场奶牛基因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在牧场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5):F0003-F0003
该项目针对谷子花器小,杂交困难,遗传基础狭窄,品种类型单一且改良效率低下等问题,以隐性核不育材料为工具,利用其遗传行为简单、易恢复的特性,突破谷子杂交困难、难以构建群体的技术难题,建立了“目标性状基因库育种”技术体系。具体为:将育种目标分解为若干目标性状,从各生态区和国外搜集资源;从中鉴定、筛选含有目标性状基础种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着重探讨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在较短周期内获得大批变异材料、扩大烟草材料的遗传背景,从根本上缓解或解决我国烟草杂交育种中存在的品质、病害等瓶颈问题,并介绍了航天育种的特点和作用机理,就烟草航天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我国第一代杂交水稻育种的艰难探索历程及其主要研究成果,对第一代杂交水稻育种的技术特点进行了评述。袁隆平先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正式揭开了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实际性技术探索的研究序幕并建立了杂交水稻育种学科、在全球范围大力推广应用杂交水稻育种成果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普通栽培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学科框架并指明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染色体组多倍化水平上寻找新的技术突破口是稻属植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蔡年辉  李根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68-14369
综述了近年来能源植物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的实生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和组织培养等育苗技术研究进展,并对小桐子的快速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参阅大量国内外苜蓿基因改良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在苜蓿中利用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技术建立再生体系以及进行遗传转化和基因改良,并结合国内外苜蓿育种研究动态,对苜蓿基因改良中应用细胞融合技术进行了问题的初探和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