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取打孔法测定叶片养分,并结合测定土壤肥力进行新麻当年丰产综合营养诊断,初步得出叶片N/KO2值是一项重要的营养诊断指标;丰产新麻齐苗一封行期短(约9天),为麻株氮素营养最大效率期,消耗土壤养分较大。而封行期以后对钾素的吸收强度增大,因此封行——黑杆期是营养诊断的关健时期。此时土壤水解氮和速效钾应分别在244ppm左右和200ppm以上,同时反映植株N/KO2值的叶色变化可作为形态诊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比较4种叶片营养诊断方法在龙眼上应用的优缺点,确定适用于龙眼的营养诊断方法并建立诊断指标,为华南龙眼叶片营养诊断和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17—2019年在华南主产区分别采集2次末次梢老熟期和果实膨大期龙眼叶片样本,测定大、中、微量元素含量,记录果实产量,建立产量与叶片养分含量关系函数;利用4种叶片营养诊断方法[临界值法(CVA)、充足范围法(SRA)、诊断施肥综合法(M-DRIS)、组分营养诊断法(CND)],分别对2年4个时期叶片营养状况进行诊断。结果表明,龙眼年际产量变异大,不同年份同一生育期及同年不同生育期叶片多数养分含量差异显著,但2年高产群体叶片养分含量较为接近。根据产量与叶片养分含量关系模型,CVA仅获得少数养分的诊断指标,M-DRIS和CND只能定性列出养分需求顺序,而且诊断准确性与诊断时期、养分丰缺程度有关且年际差异很大,SRA可获得所有养分诊断指标,而且2年指标接近。故SRA可用于龙眼叶片营养诊断,并用该法建立末次梢老熟期和果实膨大期龙眼叶片养分诊断指标体系。用该法获得龙眼末次梢老熟期叶片养分适宜水平为N 22.6~24.3 g/kg、P 1.56~ 1.86 g/kg、K 10.2~11.3 g/kg、Ca 5.7~7.1 g/kg、Mg 1.07~1.25 g/kg、S 1.39~1.52 g/kg、Fe 34.2~ 41.3 mg/kg、Mn 30.8~ 51.3 mg/kg、Cu 6.3~7.6 mg/kg、Zn 18.2~21.9 mg/kg、B 17.1~24.0 mg/kg;果实膨大期叶片养分适宜范围为N 20.8~21.7 g/kg、P 1.29~1.44 g/kg、K 8.0~9.5 g/kg、Ca 15.6~19.1 g/kg、Mg 1.29~17.20 g/kg、S 1.56~1.73 g/kg、Fe 52.8~67.5 mg/kg、Mn 43.9~73.9 mg/kg、Cu 5.1~5.9 mg/kg、Zn 32.2~38.3 mg/kg、B 24.3~28.1 mg/kg。  相似文献   

3.
对15 a来海南农垦橡胶树叶片氮磷钾养分含量年际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在所采集的叶片样本中氮素养分含量整体偏低,约有50%的样本低于正常指标值下限;磷素养分含量大部分属于正常指标范围内,但近两年有下降的趋势;钾素养分含量虽然大部分超过正常指标值上限,但仍未达到丰产指标值。研究结果表明,氮素仍是海南农垦橡胶树正常生长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目前的海南农垦橡胶树钾素营养诊断指标有偏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槟榔营养特性与营养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海南岛西部(热作两院)、中部(屯昌)、东部(定安、琼海)正常槟榔园的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海南岛不同地区正常槟榔树的营养特性和营养诊断方法。其结果表明:(1)各地区土壤类型和肥力特点虽有差异,但正常槟榔树营养状况除火山灰土壤的镁含量偏高外,其他养分含量没有地域性的变化。(2)槟榔叶片养分含量,除镁素外都存在月份间的不同变化和差异。(3)叶片不同着生部位(叶序),对叶片养分含量有一定影响,总的趋向是低部位(老叶)的氮、磷、钾含量都低于高部位,而钙含量则相反。(4)同一小叶,其不同分段养分分布不均匀,氮、钙含量叶片末端>中段>基部,钾含量则相反;磷和镁在不同叶序的小叶中分布规律不一致。(5)根据多点调查和分析结果,初步确定槟榔正常结果树养分含量的适宜范围为氮2.50—3.00%,磷0.22—0.24%,钾0.80—1.00%,钙0.40—0.55%,镁0.24—0.28%;槟榔正常幼树为氮2.50—2.70%,磷0.17—0.23%,钾0.70—0.95%,钙0.40—0.50%,镁0.18—0.24%。应用叶序间养分含量梯度,能对氮、钾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苎麻不同产量水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强度变化基本一致,除二麻中期受干旱影响外,头、三麻均以封行至黑脚期最大。吸收养分量均以氮、钾多,磷少。生产等量纤维所吸收的氮、磷、钾量,三麻>头麻>二麻,丰产>大田水平。氮、磷、钾在各营养器管中的分配量均为叶中多,皮、骨中较少;其百分含量随生长而有变化,后期叶、皮、骨中以叶中氮、磷百分含量最高,皮中则以钾百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对15a来海南农垦橡胶树叶片氮磷钾养分含量年际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在所采集的叶片样本中氮素养分含量整体偏低,约有50%的样本低于正常指标值下限;磷素养分含量大部分属于正常指标范围内,但近两年有下降的趋势:钾素养分含量虽然大部分超过正常指标值上限,但仍未达到丰产指标值.研究结果表明,氮素仍是海南农垦橡胶树正常生长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目前的海南农垦橡胶树钾素营养诊断指标有偏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采用养分丰缺指标法,对龙江农场热垦525两年的"3414"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以相对产量70%和90%为标准将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叶片全氮、全钾等养分指标划分为低、中、高三级。结果表明:热垦525的土壤氮、磷、钾养分低水平指标为全氮0.6 g/kg、有效磷2.0 mg/kg、速效钾50 mg/kg,中水平指标为全氮0.6~0.8 g/kg、有效磷2.0~3.5 mg/kg、速效钾50~70 mg/kg,高水平指标为全氮0.8 g/kg、有效磷3.5 mg/kg、速效钾70 mg/kg;叶片氮、钾养分低水平指标为全氮28 g/kg、全钾8 g/kg,中水平指标为全氮28~33 g/kg、全钾8~11 g/kg,高水平指标为全氮33 g/kg、全钾11 g/kg。利用叶片进行营养诊断的最佳时期为每年的7、8、9月份。综合而言,应用"3414"试验能够很好的建立胶木兼优品种的营养诊断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海南‘红金龙’芒果叶片矿质养分特征与诊断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的岛东林场、乐东阳光、陵水福田、陵水六合、乐东千家基地5个具有代表性的芒果种植区,选择长势正常的果树随机进行样品采集,分析第一、二蓬叶中N、P、K、Ca、Mg、S 6种矿质养分含量,对‘红金龙’芒果叶片进行矿质养分的变化规律分析,确定进行叶片养分诊断的适宜采样时间和适宜采样指标,为确定‘红金龙’芒果营养诊断指标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红金龙第一、二蓬叶片的N、P、K、Ca、Mg、S 6种矿质营养元素在不同月份的变异系数和平均值。结果表明:12月份第二蓬叶N、P、K、Ca、Mg、S 6种矿质元素变异系数小,且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稳定能代表全年树体营养状况。故‘红金龙’叶片营养诊断在12月采集第二蓬叶作为测定N、P、K、Ca、Mg、S 6种矿质养分较为适宜,营养诊断指标值:氮14.74~18.28 g/kg,磷0.99~1.33 g/kg,钾8.98~12.1 g/kg,钙21.91~30.03 g/kg,镁1.77~1.89 g/kg,硫1.25~1.51 g/kg。  相似文献   

9.
设置氮、磷、钾各5个施肥水平的盆栽试验,通过SPAD叶绿素计和DSD土壤化肥速测仪探索甜菜6叶期营养诊断适宜指标。结果表明,甜菜功能叶片的SPAD值、叶柄硝态氮速测值均与施肥量及产量存在函数关系,可作为此期甜菜氮素营养诊断指标;速测仪所测土壤磷、钾含量与施肥量直线相关,且施磷量与产量符合一元二次方程关系,土壤磷速测值可作为甜菜磷素营养诊断指标,但施钾量与产量关系不明,土壤钾素速测值不宜作为新疆甜菜钾素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云南干热河谷区咖啡园咖啡植株发生黄化症,通过采集咖啡叶片和咖啡园土壤进行营养诊断,结果表明,发生黄化症的咖啡园土壤碳酸钙含量和土壤pH值分别比生长正常的咖啡园高70.89 g/kg和1.51。与正常植株相比,发病的咖啡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1.24 mg/g,钾含量增高12.16 g/kg,钙含量增高5.62 g/kg,镁含量降低1.40 g/kg。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土壤pH值、叶片钾含量、叶片钙含量达显著相关,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和镁含量之间均达极显著负相关。由此表明,土壤碳酸钙含量过高是导致咖啡植株黄化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灌溉和增施有机肥是防治咖啡植株黄化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红麻施用硫酸钾的效果1980~1981两年,我们进行了红麻施用硫酸钾的试验。试验田为砂壤土;实行稻麻轮作;土壤养分经播种前取样测定,两年分别为:全氮0.049%和0.087%,全磷0.116%和0.131%,有机质0.735%和0.97%,速效钾45ppm和54ppm。氮肥用量分  相似文献   

12.
海南槟榔结果树的营养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定点定时采样分析的方法,探讨海南槟榔结果树在不同月份和不同组织器官养分积累的特性.结果表明:(1)氮主要分布在槟榔的叶、果和果柄中;磷、钾分布在叶柄和果柄中;钙分布在叶和果柄中;镁分布在叶和叶柄中.叶片微量元素的含量大小顺序为Mn>Cl>Fe>Na>Zn>B>Cu;果实为Cl>Fe>Mn>Zn>B>Cu>Na.(2)槟榔叶片中氮含量最高,磷含量较低.微量元素Cu,Fe,Mn,Zn,B的含量分别为:4.64,124.03,44.91,4.62,0.49 mg/kg.(3)年生长周期中养分的动态变化为:氮在6月份和12月份有2个明显的高峰值,钾在6月份和10月份有2个明显的高峰值,叶片中磷、钙、镁、钠的含量变化在年生长周期中均不显著.(4)年生长周期中不同花序的花、果实、果柄中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槟榔在花苞处于分化阶段时对钾的需求量大.(5)槟榔生长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总量分别为:N 57.1 g/株,P 6.84 g/株,K 72.96g/株,Ca 23.38 g/株,Mg 14.92g/株.槟榔结果树各养分的配比为:N:P:K:Ca:Mg1:0.12:1.28:0.41:0.26.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胶园土壤的钾素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测定海南岛各地不同母质发育的橡胶园土壤全钾、缓效钾、速效钾及胶树叶片钾素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由玄武岩、浅海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其钾素含量都很低,全钾量常低于0.3%,这类土壤的钾素供应能力极低,生长在这类土壤的橡胶树钾素营养不足,叶片含钾量仅0.75%左右,必须施用钾肥。由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砂页岩、石灰岩等发育的土壤全钾、缓效钾都较高,速效钾含量最高可达100ppm以上,生长在这类土壤的橡胶树钾素营养一般是丰富的,叶片含钾量在1%以上,甚至高达1.6%,因此,一般不需施用钾肥,只有在氮磷极丰富或胶树开割投产多年后,或施用刺激剂采胶以提高产胶量,或更新后土地再利用时才要适当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沙、水、土培盆栽及田间调查方法,进行了H.11648麻营养生理病的研究。叙述了H.11648麻缺乏氮、磷、钾、钙、镁、硫及硼、铁、铜、锌、锰、钼、氯等营养所出现的营养生理病症状。试验结果表明:H.11648麻叶片含N<0.6%、P<0.05%、K<0.7%、Ca<0.6%、Mg<0.15%S<0.05%、B<12ppm、Fe<17ppm、Mn<6.5ppm、Zn<7.2ppm、Cu<1.7ppm,Mo<0.1ppm、C1<0.06%时,在一定时间内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生理病症状。  相似文献   

15.
土壤营养诊断1土壤营养诊断的目的土壤营养诊断是指对土壤中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含量、养分形态和养分有效性的测定工作。其主要目的为:查明土壤某些养料的缺乏或过剩,作为推荐施肥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提高肥料利用率。2土壤营养的化学诊断法2.1土壤样品的采集...  相似文献   

16.
合理施肥是当前H·11648麻丰产栽培的主要措施之一.为此,我们从1979年以来开展了营养诊断指导施肥这方面的研究,做了一些探讨性的试验和调查工作,现根据试验结果和调查情况提出以下意见:一、采样时间、样片和部位的确定问题(一)、采样时间1、麻株在一年中叶片养分含量一般是年初高、年中低、年尾又回升(表略).这说明其养分含量随着麻株生长对养分的消耗以及土壤供肥情况和施肥水平的影响而变化.因此,采样的时间应根据不同的目的而不同,不宜硬性规定,但要求相对一致.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试验、组织切片镜检和养分化学方法,研究了香蕉花芽分化各阶段的组织形态、植株各部位生长量和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香蕉花芽分化分为3个阶段:即花孕育期、花序分化期和花器各部原基分化期,3个阶段的生长量可作为花芽分化期的鉴别指标;(2)花孕育始期,叶片养分氮、磷、硫含量达到高峰,花孕育期至花序分化期迅速下降,而钾、钙、镁则相反,花器各部原基分化期各种养分变化均趋平稳;(3)叶片是香蕉花芽分化期营养诊断的理想部位。  相似文献   

18.
试验设在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内。供试土壤理化性质为:PH 3.7,电导率为1.56ds/米,有机碳含量0.66%,活性Fe 2.3%,活性Mn27.5ppm。代换性A1250ppm,全N0.9%。有效P3.5ppm,有效K为50ppm,CEC值为1.72毫克当量/1公斤土。作者探讨了在淹水的酸质硫酸盐土壤上调PH(2种水平)和施MnO_2对溶液中离子化学动力学和水稻产量及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结  相似文献   

19.
玉米养分丰缺诊断指标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玉米叶片养分标准位明显看出,在黑土的中高产田上氮素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在中低和中高产田上提高土壤供钾能力,补充钾肥可以使产量提高.植株组成成分处于DRIS图内圆为养分相对平衡.处于外圆外为显著地不平衡.养分指数可以把DRIS标准值和DRIS图养分丰缺的定性指标转为定量,把限制产量的营养元素通过数量列出次序.田间试验结果与N、P、K指数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李一丹  孙磊 《中国稻米》2019,(1):70-73,79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N2)、减施氮肥+纳米碳粉(N1+C)和常规施肥+纳米碳粉(N2+C)4个处理,研究了纳米碳配施氮肥对东北黑土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纳米碳的处理土壤pH值和含水量均显著高于未添加纳米碳的处理,较N2处理土壤pH值平均高2.89%、土壤含水量平均高16.99%;添加纳米碳的处理土壤有机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未添加纳米碳的处理,分别高8.49%、7.49%和23.41%,且养分含量均以N1+C处理最高;土壤总PLFA含量表现为N2+C>N1+C>N2>CK,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细菌摩尔百分比表现为N1+C>N2+C>N2>CK,真菌和放线菌摩尔百分比表现为CK>N2>N1+C>N2+C。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碳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其中N2+C处理的影响最显著。可见,在农业生产中,纳米碳与氮肥配施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