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樟巢螟生物学习性及发生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穿才  蒋德强 《植物保护》2008,34(6):112-115
调查了樟巢螟的寄主种类及其受害状况,以香樟受害最重。对樟巢螟生物学习性和发生规律进行了试验观察,并对其幼虫和蛹的天敌种类进行了初步观察,提出了防治措施和保护天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樟巢螟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樟巢螟在湖北孝感1年2代,以老熟幼虫在4-8cm土层中结茧越冬,树干用药并结合人工摘除虫叶和虫巢,必要时辅以化学农药,能有效控制樟巢螟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豇豆荚螟又叫豆野螟 ,豆荚野螟 ,属鳞翅目、螟蛾科 ,是豆科作物的重要害虫 ,以前是我区蔬菜上的次要害虫 ,但近 2、3a ,随着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菜篮子”工程的实施 ,豇豆荚螟的发生也极著上升成为我区现在的主要害虫 ,并且一直高居不下 ,造成我区豆类作物常年减产 30 %~4 0 % ,严重田块高达 80 % ,在我区蔬菜生产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 ,对我区“菜篮子”工程的进一步深入构成了严重威胁。加上今年气候异常 ,我区豇豆荚螟仍然是一个大发生年。1 发生规律(1)豇豇荚螟在我区 1a发生 5代 ,以幼虫蛀食花、蕾和嫩荚 ,以老熟幼虫或…  相似文献   

4.
豇豆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种植面积发展迅猛。目前豆类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500hm^2,年总产达50525t以上,是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豇豆豆野螟虫在我县呈现加重危害的趋势,影响豆类生产的发展。为此,对此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进行初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缀叶丛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汉林 《植物保护》1995,21(4):24-26
缀叶丛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陈汉林(浙江省松阳县林业科学研究所323400)缀叶丛螟LocastramuscosalisWalker,是多种林木的食叶害虫。严重时只见满树丝网,不见树叶,影响树木正常生长。为控制其危害,笔者对其做了观察和防治研究,现将...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试验示范的方法,在弄清瓜绢螟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寻求有7效的防治技术,将害虫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控制在低水平以内,使瓜菜中的产口,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竹螟的初步观察及防治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王光泉竹螟AlgedoniacoclesalisWatker,又称竹苞虫。据资料记载,竹螟在浙江、江苏、湖南、广东等地均有发生,是危害竹类叶片的重要害虫。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内近年来发生量较大,且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8.
铜仁地区豆野螟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野螟别名豇豆荚螟 (MarucatestulalisGeyer) ,俗称豇豆钻心虫。目前发现有 6种钻蛀性害虫危害豇豆 ,且以豆野螟危害重 ,损失率高 ,是豇豆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约占豇豆害虫种类 30 %~ 5 0 % ,常造成豇豆的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近几年来 ,随着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 ,品种的调优补缺 ,大棚蔬菜业的迅猛发展 ,一大批春播、夏播和秋播豇豆基地的形成 ,大大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篮子。同时由于种植方式的改变 ,病虫种类也相继发生变化 ,主要体现在 2个方面 :一是常发病虫继续危害 ,新的病虫不断出现。二是主要病虫变为次要病虫 ,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  相似文献   

9.
稻纵卷叶螟是三穗县水稻主要虫害之一 ,每年发生面积3300hm2 至4700hm2,损失粮食达80~120万kg,为搞好该虫的治理工作 ,1990年以来该县植保站通过20W黑光灯及糖醋诱集、大田调查、饲育观察等方法 ,基本摸清了其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1发生规律1.1发生世代稻纵卷叶螟在全县每年发生不完全4代 ,第1代(全国第3代 ,类推 ,下同)成虫于每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 ,个别年份5月中旬开始迁入全县 ,5月中旬达迁入高峰 ,卵期为5月中、下旬 ,幼虫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 ,蛹期6月中旬至下旬。第2代成虫期…  相似文献   

10.
荸荠白禾螟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是福建省北部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光泽县传统的种植方式是稻——荸荠轮作制,近年来,荸荠白禾螟(又名纯白螟)大面积发生为害,已成为荸荠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特别是较为集中连片种植的生产基地为害尤其严  相似文献   

11.
果梅属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栽培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在上杭县得到迅猛发展,种植面积由1985年的97hm^2,总产30.9t,发展到2003年3400hm^2,5194t。果梅黑星病又名疮痂病,是果梅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多年来受气候、品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生逐年加重。不但引起落叶、落果,造成减产,而且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品质,降低商品率,上杭县鲜果因该病而降级的达40%以上,年经济损失310多万元,约占总产值25%。为摸清黑星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筛选新的防治农药,2001年上杭县科技局给予立项研究,至2004年结束,现将研究情况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南美斑潜蝇源于南北美洲 ,20世纪9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 ,并相继传入四川省 ,1998年列入四川省植物检疫对象。该虫虫体小 ,生命力强 ,繁殖速度快 ,可危害豆科、葫芦科、菊科、十字花科、茄科等19科84种蔬菜和花卉 ,一般减产20 %~40 %,严重的毁种绝收。该虫1998年5月在汶川发现确认后 ,现已在汶、理、茂3县蔬菜产区普遍发生 ,九寨沟、马尔康县零星发生 ,给阿坝州蔬菜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一、发生危害1.发生分布。南美斑潜蝇学名Liriomyzahuidobyensis(Blanchard) ,双翅目潜蝇科斑潜…  相似文献   

13.
李钦存 《植物医生》1995,8(5):12-12
杏树桑白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李钦存,程爱瑛(河南省滑县四间房农业技术推广站456487)杏树桑白蚧又叫桑盾蚧,是我乡杏树危害极为严重的害虫,几乎遍布整个果区,严重的园株,树势衰弱,产量大幅度下降,特别是近几年间,随着虫口密度的日益增加,杏枝死亡率一...  相似文献   

14.
豆野螟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豆野螟分布、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等几方面综述了该虫的研究进展。气候因子、豆类品种、栽培耕作制度及天敌是影响豆野螟发生的主要因素。在防治方面,主要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开始受到重视。在综述基础上,探讨了豆野螟今后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桐城市稻螟上升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螟是我市水稻上重要害虫,近年二化螟、三化螟危害逐年加重,两螟发生面积1997年为1万hm2,1998年17万hm2,1999年33万hm2,损失粮食分别为60、100、200万kg。1 稻螟上升原因分析11 耕作制度的改变稻螟危害与耕作制度的改变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春花作物油菜面积扩大,尤其  相似文献   

17.
18.
19.
豇豆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种植面积发展迅猛。目前景宁县豇豆、四季豆、大红袍赤豆和绿皮赤豆等豆科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500hm^2,年总产达50625t以上,是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豇豆荚螟在我县呈现加重危害的趋势,影响豆类生产的发展。为此,对此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华稻蝗的发生规律与防治陈发炜,邵泽华,任善国,刘学明(山东省沂水县农业局276400)稻米在我县属于人们喜食的稀有粮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稻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县自1988年在黄山乡进行水稻稻改示范推广成功之后,从1989年开始在全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