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仲叶片为外植体的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仲不仅是传统中药植物,也是重要的胶源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采用生长21天的杜仲无菌苗叶片为材料,基本培养基为MB(MS无机盐,B5有机物)。不定芽的分化:切取杜仲叶片(叶盘)为外植体,在附加6-BA(1.0mg/L),IAA(0.5mg/L),KT(2.0mg/L),TDZ(0.2mg/L)的MB培养基上培养一个月,分化得到不定芽,分化率高达到56%。壮芽和芽的增殖:不定芽培养在MB 6-BA(1.0mg/L) NAA(0.05mg/L)的培养基上,可使不定芽迅速得到增殖。生根和移栽:将切取的单芽培养在1/2MS IBA(1.5mg/L) 蔗糖20g/L的(培养基上,一个月后,从芽的基部生长出根,获得杜仲再生植株。本研究通过叶盘法建立杜仲植株再生体系,为杜仲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黑珍珠’番茄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黑珍珠’番茄植株再生,以‘黑珍珠’番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愈伤组织分化培养、不定芽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移栽,建立高效快速的‘黑珍珠’番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诱导叶片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 0.1 mg/L NAA,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98.2%;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MS+ 1.5 mg/L 6-BA+ 0.2 mg/L IBA培养基上能很好的分化出不定芽;MS+4.0 mg/L KT+ 0.01 mg/L IBA 培养基可实现不定芽芽增殖;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0.05~0.08) mg/L NAA,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2%。  相似文献   

3.
以黄花牛耳朵的(Primulina lutea Yan LiuY.G.Wei)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步骤建立其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诱导黄花牛耳朵不定芽产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4.5 mg/L+NAA 0.03 mg/L,诱导率为93.67%,在此诱导培养基上获得的不定芽多;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 3.0 mg/L+IBA 1.0 mg/L,增殖系数为9.82,在此增殖培养基上获得的不定芽长势好、健壮;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IBA 0.3 mg/L,生根率为94.67%,生根时间最短。本研究以黄化牛耳朵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不定芽诱导途径成功获得了其再生植株,建立了离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红掌阿力安娜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奕清 《中国种业》2005,(10):36-37
以红掌阿力安娜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采用幼嫩叶片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以1/2MS 6-BA1.0mg/L 2,4-D0.5mg/L培养基的幼叶出愈率最高,达到86.7%;以1/2MS 6-BA1.5mg/L IAA0.3mg/L的组合培养基最适宜于愈伤组织芽的分化,诱导率达到94%以上;6-BA对阿力安娜不定芽的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生长素IAA能促进再生植株生根.  相似文献   

5.
南美天胡荽无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南美天胡荽不定芽再生和生根状况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培养条件。以南美天胡荽带腋芽茎段(约1.0 cm)为外植体,进行腋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种类及质量浓度对南美天胡荽不定芽的出芽时间和再生率以及生根率有明显影响。所做结果分化率高达89%,生根率高达98%。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500 lx,光照时间12 h/d,温度25℃。南美天胡荽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12 mg/L+NAA 0.3 mg/L;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3 mg/L+NAA 0.15 mg/L。  相似文献   

6.
青岛百合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岛百合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消毒时间、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对青岛百合叶片不定芽发生、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氯化汞对青岛百合叶片消毒5 min时效果最好,污染率为31%,萌动率为79%,诱导率为65.2%。青岛百合最佳叶片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 0.2mg/L;最佳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mg/L;最佳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分别以荷兰菊茎段、花托、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建立其高频再生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茎段诱导丛生芽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3 mg/L+GA30.5 mg/L,平均诱导不定芽数为4.95个;花托诱导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6 mg/L,诱导率最高为75%;叶片诱导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1.0 mg/L,诱导率67.4%;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4 mg/L,其增殖倍数为8.3倍,且幼苗生长情况优于其它处理;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4 mg/L。该研究建立了荷兰菊稳定高效的组培再生体系,为工厂化育苗与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姚焱  孔曜  黄得凤  张旭霞  张英  汪珍春  张平 《种子》2015,(2):32-34,38
目的:利用巴戟天种子内胚乳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得三倍体。方法:选取未成熟巴戟天种子内胚乳,置于不同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再生植株,并对植株倍性进行根尖染色体鉴定。结果:在MS+2,4-D(2,4-二氯苯氧乙酸)2.0 mg/L+6-BA(6-苄基嘌呤)1.0 mg/L培养基上诱导获得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达58.9%。愈伤组织在MS+6-BA1.0~2.0 mg/L+IBA 0.1~0.5 mg/L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不定芽。不定芽在1/2 MS+IBA 0.5 mg/L上诱导生根,生根率100%。再生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 n=3 x=33。结论:利用巴戟天胚乳培养获得三倍体是创造多倍体新种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初步建立了木蓝(Indigofera bungeana Walp.)的离体再生培养体系,为其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提供前期技术参考。通过种子无菌播种技术获得野生木蓝无菌实生苗,以胚轴、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筛选木蓝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壮苗培养的最适培养基配方。结果显示,木蓝种子无菌播种发芽率达98%,最适培养基为1/2MS。3种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下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根据愈伤组织生长及质地色泽筛选出最适诱导培养基,其中,叶片为MS+0.5 mg/L 6-BA+0.5 mg/L 2,4-D+0.5 mg/L NAA;茎段为MS+0.5 mg/L 6-BA+0.1 mg/L 2,4-D+0.1 mg/L NAA;胚轴为MS+0.1 mg/L 6-BA+0.1 mg/L2,4-D+0.5 mg/L NAA。相比较叶片和茎段,胚轴来源的愈伤组织适于不定芽分化,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1 mg/L 2,4-D+0.1 mg/L NAA和MS+2.0 mg/L 6-BA。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壮苗和生根的最适...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珍惜濒危植物太行菊的高效再生方法,为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用不同激素组合对太行菊无菌苗的叶片和茎段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炼苗移栽等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行菊的叶片分化不定芽比茎段难,茎段最适合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筛选出了最佳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1 mg/L,在此培养基中,茎段外植体可一步成苗,不需转换培养基即可完成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及不定芽增殖过程;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再生苗在花园土中移栽成活率可达80%。研究简化了培养流程,建立了太行菊一步式高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1.
红花檵木叶片再生不定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建立红花檵木叶片高效的离体再生体系,解决其基因工程育种的问题,以红花檵木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品种、光照条件、激素等因素对叶片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叶片再生不定芽能力不同,‘玫红细叶青’再生能力最强,其次是‘长叶玫红’,‘花叶2号’叶片再生最难。白光和红光有利于叶片再生,70天后都有不定芽出现。其中白光下的诱导率达50%,红光下诱导率达25%。叶片近轴面接触培养基,再生效率高。适合诱导‘玫红细叶青’再生不定芽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0 mg/L+ NAA 0.5 mg/L其不定芽分化率为41.6%,适合‘长叶玫红’不定芽分化的组合是MS+6-BA 1.0 mg/L+ NAA 1.0 mg/L其不定芽分化率为33.3%。  相似文献   

12.
以猫儿屎的幼嫩种子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猫儿屎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影响,建立猫儿屎不定芽增殖及植株再生的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幼嫩种子在MS+0.1 mg/L KT+2.0 mg/L 2,4-D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92%;不定芽的分化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3.0 mg/L6-BA,繁殖系数可达14.49~19.32;不定芽生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6 mg/L NAA,生根率可达79.83%,根系和小植株长势良好;完整小植株经炼苗后移栽到混合基质(腐植质:细河沙=1:1)中,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3.
人参果‘长丽’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立人参果遗传转化再生体系,以‘长丽’品种试管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基种类、pH对人参果试管苗生长和激素组合对人参果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pH 5.7~6.0时,MS培养基有利于人参果试管苗的生长,培养24天时平均株高达8.5 cm;GS培养基有利于试管苗生根,培养24天试管苗的生根量达到13.8个/株。6-BA与TDZ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叶片不定芽的再分化能力,在MS+6-BA 2.0 mg/L+TDZ 0.5 mg/L培养基上叶片的再分化率达到83.3%,再分化系数达8.5。本试验研究发现人参果叶片不定芽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 mg/L+TDZ 0.5 mg/L。  相似文献   

14.
以玉蝉花的茎尖和嫩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研究,成功建立了通过茎尖愈伤诱导途径的植株再生体系。研究得出:玉蝉花茎尖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2,4-D 1.0mg/L,最高诱导率为51.51%;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KT 1.0mg/L,分化率达到72.31%,平均分化不定芽数为5.81;不定芽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NAA 1.5mg/L,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金叶杨的叶片作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定芽诱导及增殖培养进行了研究。比较在不同消毒时间、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的条件下,不定芽诱导及其增殖情况。结果表明:使用2%NaClO最佳消毒时间为9 min;金叶杨叶片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3 mg/L,不定芽诱导率达到95.5%;金叶杨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6-BA 1.0 mg/L+IBA 0.4 mg/L+GA30.2 mg/L,不定芽增殖系数达到4.53。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金叶杨不定芽诱导及增殖培养体系,为其快速繁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夏枯草的叶片、茎节、顶芽为外植体在含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中培养,比较其增值率和分化率.发现以茎节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 3.0 mg/L 6-BA 0.1 mg/L NAA,分化率为100%,增殖倍数为6.8.以顶芽为外植体,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 3.0 mg/L 6-BA 0.05 mgm NAA或MS 3.0 mg/L 6-BA 0.1 mg/L NAA,分化率分别为88.2%和84.6%,增殖倍数分别为5.8和6.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 NAA 0.5 mg/L,生根率为100%.将生根的组培苗经过驯化移栽后,成活率为93%.表明,叶片难以分化;茎节的分化率效果最好;顶芽的分化能力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7.
以锥花福禄考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及生根培养,确定了锥花福禄考快繁体系的最适培养条件:(1)初代培养基:MS+BA0.4 mg/L +NAA1.5 mg/L;(2)丛生芽增殖培养基:MS+6-BA1.0mg/L+IBA0.1mg/L+GA31.5mg/L;(3)生根培养基:1/2MS+ +NAA0.1mg/L。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以明日叶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筛选基本培养基及外源物质,从而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得到再生植株,建立其高频再生组培快繁的完整体系。结果表明,明日叶组培苗的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4-D 1.0 mg/L;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2,4-D1.0 mg/L;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诱导率为55.49%;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02 mg/L,生根率可达87.22%,将生长良好的再生植株进行移栽,存活率高达94%。该研究建立了明日叶组培完整再生体系,以高效、低成本的快速繁殖方式,为明日叶的大面积种植提供一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Populus deltoids Bartr.×Populus ussuriensis Kom.)无性系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了杂种无性系的离体培养及叶片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激素组合对杂种无性系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种无性系茎段的最佳消毒时间为5 min;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 6-BA 2.0 mg/L + NAA 0.1 mg/L + ZT 0.5 mg/L;MS + 6-BA 0.5 mg/L + NAA 0.05 mg/L培养基可对不定芽实现增殖与复壮;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 + NAA 0.3 mg/L。5个杂种无性系中,无性系177的分化能力最强;叶片近轴面向上放置培养,其不定芽再生能力显著高于叶片近轴面向下放置培养;叶片、茎段及根段的分化能力大小依次为叶片>茎段>根段。本研究优化了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的组织培养体系,为杂种无性系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濒危药用植物药用唇柱苣苔叶片分化及植株再生体系.方法:以药用唇柱苣苔(Chirita medica D.Fang ex W.T.Wang)叶片为外植体,灭菌后接种到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中培养,筛选各阶段合适的培养基.结果: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 0.2 mg/L NAA,pH =6.0,诱导率为100%;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 6-BA+ 0.2 mg/L NAA,pH6.0,增殖系数为12.6/30 d;最适合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 0.2 mg/L NAA,pH=6.0,生根率高达100%,移栽成活率为95.0%.结论:本繁殖体系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种苗,并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