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宋显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24-2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强有力的乡村组织来担当重任.有的学者主张依靠乡镇政府组织,也有的主张依靠农民合作组织.本文认为具体依靠什么组织是由村庄性质决定的;广大中部地区,随着农民的原子化,需要改善的乡镇政府组织来担当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句容市戴庄村有机农业合作社的调查,表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既与地域性经济状况、科技文化背景、产业和市场刺激、农村"能人"带动下农民自发组织的特点有关, 同时与专家学者和村支两委的指导和支持分不开.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社,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农民的合作化程度,更重要的是内生出农民自己主导市场的力量.有了合作社这样一个平台,可以把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缺经营管理能力的大多数农民组织起来,切切实实地增加他们的收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致富和建设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七、培育发展新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关键是引导和扶持农民走向新的联合与协作,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村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4.
马全生 《现代农业》2006,(12):48-48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问题。为推动我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我们对全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其中的做法和一些探索值得思考。一、现状及类型近三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经统计,全区共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658个,会员总数53.89万人,其中农民经纪人49.63万人,带动农户82.32万户,年经营收入14.59亿元。目前从全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及合作形式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产品…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增强农民发展能力,社会资本是农民发展的关键因素.社会资本主要由信任、人际关系网络和规范三个重要部分组成,社会资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团结合作、规范经营行为、获取外部资源、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社会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历史短,还没形成规模。我国2007年才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近些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因此,本文从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治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历史短,还没形成规模。我国2007年才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近些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因此,本文从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治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戴燕玉  高君庭 《农技服务》2009,26(4):150-152
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阐述,对国内外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浦江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现状及合作社建设先进案例分析,论述了浦江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极大的发挥了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的探讨,来说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蓉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934-4935
阐述了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通过完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为农民提供各种农业服务,不仅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程度.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农业合作组织体系整体上发展比较薄弱,尽管农业专业组织数量庞大,但是发育不健全,特别是受外部环境制约,真正发挥的作用有限,最终导致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产业覆盖面小,农民的合作意识较弱.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民合作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民合作组织,阐述了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现结合永安市农村实际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坚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哈尔滨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规模日益壮大,但仍然存在业务主管部门不明确、定位不明确、运行不规范等问题。今后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方向和模式,采取扩展服务、加强现有协会的整合,壮大协会规模等措施,加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5.
田掌塬是悦乐镇所辖的一个农业基础条件较差、经济发展缓慢的山塬兼有行政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10户、488人,农村劳动力255人.总耕地面积2370亩;人均4.9亩.其中:山地1310亩,塬地1060亩.面对严酷的现实,经过镇、村积极组织全村群众大力夯实农业基础,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该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2002年底,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2945吨,人均产粮60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元.累计整修围庄梯田1760亩,户均15.9亩;种草1736亩,户均15.8亩;造林9.89万株,户均899株;打水窖3751眼,户均3.4眼,新建人饮工程1处,张坊塬、田掌塬24户群众用上了自来水.年末该村羊只饲养量2640只,大家畜饲养量210头,饲养牛65头.农户居住面积13205平方米,户均119平方米.建卫生厕所10个.电视机拥有量96台,普及率为88%.有客货车2辆,三轮农用车61辆,摩托车10辆.村组通汽车,户户通小型农用车.农电入户率达到100%.农户有固定电话1部,农民持有移动手机5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变,国外的农民合作组织制度也随之不断改进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生存能力,这些制度变革包括:产权制度、管理制度、成员资格制度和交易制度.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农民合作组织显示了自身发展趋势:规模的扩张、从防御到进攻性的转变、追求永久的资本、一体化经营.欧美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变革和发展趋势为中国的农民合作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加快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对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保护农民利益、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全面落实中央、山东省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体,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发展原则是: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典…  相似文献   

18.
耿峰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02-104
本文通过对巢湖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调查,指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加快其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玉兰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25-26,1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长兴县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了采取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措施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民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层面论证农民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并针对我国当前农民组织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困境,从政府和农民两个角度探寻促进农民组织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