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不同同期发情方法在受体牛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期发情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家畜繁殖技术,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等手段人为调整家畜的发情周期,使其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同期发情便于组织家畜配种,进行规模化养殖,也是胚胎移植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情发情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胚胎移植的效率和成败。因此,高效、简便、经济的同期发情方法,是实现胚胎移植产业化的前提条件。试验结合大量的牛胚胎移植生产,研究了两种同情发情方法的效果,为建立最佳的同期发情方法和胚胎移植的产业化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同期发情是家畜胚胎移植必须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外源性生殖激素来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我们于2001年4—7月进行牛胚胎移植,现将兽用前列腺素对牛同期发情和胚胎移植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同期发情药     
家畜的同期发情、同期分娩、超数排卵和受精卵移植等,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些新的家畜繁殖技术。同期发情(Synchronization of oestrus)就是利用激素等药物来诱发或控制家畜,以便按照人们的需要,使畜群在予定的时间内同时发情,在最适当的时间内集中分娩。能引起家畜同时发情的药物,称为同期发情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激素类药物、超声波、胚胎移植及其延伸的技术对家畜繁的殖控制,现在已经接触到从母畜的发情、配种、妊娠、产仔等各个繁殖环节,逐渐形成一系列的繁殖控制技术。为了能适应现在的这种现代化畜牧生产方式,在家畜繁殖技术方面非常需要发展能控制家畜繁殖机能的新方法,这种技术发展的产物即包括同期发情以及同期分娩。按人们的要求使母畜群在预计的时间段内集中表现发情的技术称为同期发情,不但能使家畜群分散并且可以使难以鉴定出发情的放牧牛羊群可以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和使用此项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采用激素类药物、超声波、胚胎移植及其延伸的技术对家畜繁的殖控制,现在已经接触到从母畜的发情、配种、妊娠、产仔等各个繁殖环节,逐渐形成一系列的繁殖控制技术。为了能适应现在的这种现代化畜牧生产方式,在家畜繁殖技术方面非常需要发展能控制家畜繁殖机能的新方法,这种技术发展的产物即包括同期发情以及同期分娩。按人们的要求使母畜群在预计的时间段内集中表现发情的技术称为同期发情,不但能使家畜群分散并且可以使难以鉴定出发情的放牧牛羊群可以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和使用此项先进技术,并且有利于母畜群的  相似文献   

6.
同期发情是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中的繁殖技术。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同期发情可以诱导母牛发情,提高母牛的排卵率,大幅提高不发情母牛的受胎率,最终提高繁殖效率。文章主要从母体的选择、不同的发情处理方法、与胚胎工程技术以及定期输精技术结合几个方面对同期发情技术在牛繁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同期发情,指一种采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控制雌性动物发情周期进程,促使其于预定时间集中发情,实现具有计划性的人工授精及胚胎移植工作的技术。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期发情技术日渐成熟,被广泛应用于牛繁殖中,有助于提高牛繁殖工作效率。鉴于此,笔者综述分析同期发情技术在牛繁殖中的应用。1同期发情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8.
同期发情是家畜繁殖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同期具有使母畜集中发情,便于人工授精(包括冻精)工作的完成,集中生产等特点。因此,同期发情技术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处理牛同期发情试验报告很多,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药物复杂,副作用大,情期受胎率较低,尚属试验阶段。1982年,我们在全县10个输精点用“三合激素”处理黄牛同期发情试验,试验牛272头,同期率达95.5%,情期受胎率达41.3%,连续三年推广三合激素促情共计2623头,并在全区九个县推广使用,效果此较显著,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  相似文献   

9.
提高羊繁殖潜力的综合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发情控制 发情控制是有效地干预家畜繁殖过程,提高繁殖力的一种手段,是为了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发展起来的一种繁殖技术.发情控制包括诱发发情、同期发情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和胚胎移植以及同期发情方法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婆罗门牛和BMY牛同期发情率和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同期发情后,表观发情牛和表观未发情牛的妊娠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对没有观察到发情症候的母牛实施定时输精是必要的,可以有效提高情期受胎率;体况(4.5)较肥的繁殖母牛可以获得良好受胎率,情期受胎率高达78.9%,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防止体况差影响繁殖率,而不是防止牛体过肥影响繁殖率;同期发情②法比①法能极显著提高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埋栓时存在优势卵泡或发情,对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选择具有良好体况的受体牛是胚胎移植中母牛同期发情、排卵、受精卵附植及妊娠的基础.本试验分别从受体牛不同繁殖状况、不同营养水平、不同品种以及经产牛产后不同天数等方面对受体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为酒泉地区牛业生产选择同期发情技术应用效果较好的牛只条件或标准,提供一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早在60年代初期,国外就对孕激素海绵栓诱导母畜同期发情进行了大量试验,并广泛应用于牛、羊、猪的繁殖控制。国内利用孕激素阴道海绵栓或配合促性腺激素进行家畜诱导发情的试验起步较晚,报道也较少,尤其未见到在山羊上试验的正式报道。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和胚胎移植以及同期发情方法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婆罗门牛和BMY牛同期发情率和妊娠率无显著差异( P>0.05);同期发情后,表观发情牛和表观未发情牛的妊娠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对没有观察到发情症候的母牛实施定时输精是必要的,可以有效提高情期受胎率;体况(4.5)较肥的繁殖母牛可以获得良好受胎率,情期受胎率高达78.9%,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防止体况差影响繁殖率,而不是防止牛体过肥影响繁殖率;同期发情②法比①法能极显著提高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埋栓时存在优势卵泡或发情,对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家畜的同期发情技术是繁殖的主要技术之一,目前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应用也较为广泛。本文介绍了同期发情技术的原理,简述同期发情在不同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和具体的操作步骤,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同期发情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的家畜繁殖控制新技术,是提高母畜繁殖率和养殖生产管理水平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该文就家畜同期发情技术的原理、概况、药物、方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 近二十年来世界上的畜牧生产面临一场重大的变革,由小规模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大工厂式的集中生产。为了适应这种现代化的畜牧生产方式,在家畜繁殖技术上迫切地要求发展能控制家畜繁殖机能的新技术,同期发情、同期分娩就是这种技术发展的产物。同期发情是按人们的需要使母畜群在预定的  相似文献   

17.
牛胚胎移植技术是养牛生产繁殖技术中的一项尖端技术,是继牛人工授精、同期发情之后,本世纪最重要的家畜繁殖新技术。在我国,此项技术起步较晚,自80年代初由我国畜牧科学家完成首例奶牛非手术胚胎移植获得成功以来,经过畜牧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相继在嵌合体、体外受精、二分体、四分体、克隆胚胎等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好成就,大大推进了牛育种工作进程。隆化县于2001年争取到牛胚胎移植技术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实施,取得了很好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利用荷斯坦奶牛体外胚胎移植受体母牛212头,产胚胎牛44头,移植成功率为20.75%。现就提高牛…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同期发情一定时输精和胚胎移植以及同期发情方法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婆罗门牛和BMY牛同期发情率和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同期发情后,表观发情牛和表观未发情牛的妊娠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对没有观察到发情症候的母牛实施定时输精是必要的,可以有效提高情期受胎率;体况(4.5)较肥的繁殖母牛可以获得良好受胎率,情期受胎率高达78.9%,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防止体况差影响繁殖率,而不是防止牛体过肥影响繁殖率;同期发情②法比①法能极显著提高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埋栓时存在优势卵泡或发情,对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激素对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本实验选择了80头荷斯坦牛,根据直肠检查结果将牛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采用定时输精法(GnRH)、PMSG法、P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应用定时输精法、PG法和PMSG法的发情率分别为0%、75%和75%,妊娠率分别为60%、50%和55%。从不同繁殖状态分析,青年牛应用PMSG法的同期发情效果最好;从卵巢发育状态分析,以处于卵泡期的牛同期发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牛同期发情的方法。 [方法] 选择育成母牛和经产母牛,一次性肌肉注射2支(0.2mg/支),通过发情数量、时间、同期率、受配率等情况对比同期发情率的差异。 [结果] 结果表明,在牛体格、生理状况和饲养管理条件大体一致的情况下,育成牛发情比经产牛早3-5h;在发情持续时间上,育成牛比经产牛早结束2-3h,症状显著,而相对持续时间较短,受配率育成牛多于经产牛。 [结论] 用一次PG法处理繁殖母牛可获得较高的同期发情率,育成牛同期发情效果稍优于经产母牛,体况因素也是母牛发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