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国内海洋生物和国外海洋生物的研究进展2个方面概括地介绍了麻痹性贝毒在生物间传递过程的进展情况;总结了几种相关的加速贝毒净化的方法,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研究麻痹性贝毒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2.
赤潮毒素中腹泻性贝毒和麻痹性贝毒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阐述了赤潮毒素中腹泻性贝毒和麻痹性贝毒的传播途径以及两种贝毒的种类、结构及其理化、毒理性质 ,着重介绍了腹泻性贝毒的分析、检测方法 ,包括小鼠分析法、大鼠分析法、肠回路分析法等生物分析法及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化学分析法。在麻痹性贝毒的分析、检测方法中着重介绍了小鼠法、免疫分析法、细胞毒性检测法等生物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化学方法。这些方法均被国内外各赤潮研究、检测单位所广泛采用 ,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李谷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43-12245
分别介绍麻痹性贝毒生物合成机制的重大研究进展和蛋白组学在该研究中的应用。目前对蓝藻的毒素生物合成机制已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通过蛋白组学的应用,甲藻的毒素生物合成机制研究也有了初步进展。  相似文献   

4.
以长牡蛎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大连海域养殖并销售的长牡蛎进行了逐月收集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小白鼠生物测试法分别对其进行了麻痹性贝毒的测定。结果显示,全年不同月份的麻痹性贝毒含量均在安全食用范围内,每100g贝类软组织含80μg-STXeq,对昆明系小白鼠而言,相当于每100g贝类软组织含约400MU。小白鼠法仅在4、5月份检测出毒性值,高效液相色谱法全年均有检出,毒素含量范围0.14~52.69ug-STXeq/100g。  相似文献   

5.
赤潮霉素中腹泻性贝毒和麻痹性贝毒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赤潮毒素中腹泻性贝毒和麻痹性贝毒的传播途径以及两种贝毒的种类、结构及其理化、毒理性质,着重介绍了腹泻性贝毒的分析、检测方法,包括小鼠分析法、大鼠分析法、肠回路分析法等生物分析法及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化学分析法。在麻痹性贝毒的分析、检测方法中着重介绍了小鼠法、免疫分析法、细胞毒性检测法等生物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化学方法。这些方法均被国内外各赤潮研究、检测单位所广泛采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美国ABRAXIS麻痹性贝类毒素试剂盒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应用该试剂盒对广西钦州和防城港海域近江牡蛎样品各20个、北海海域文蛤样品20个,进行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全部试验过程在2h内完成,检测限0.02 ng/g,灵敏度为0.015 ng/g.应用ELISA法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具有简便、快捷、灵敏、成本低廉等特点,非常适于快速检测的实际需求,有望作为理想的筛选分析方法之一,在水产品质量快速检测、养殖区染毒情况调查以及上市贝类质量监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腹泻性贝毒(diarrheic shellfish poisoning, DSP)是一类脂溶性次生代谢产物,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威胁的赤潮藻毒素之一。某些双壳贝类对DSP毒素具有耐受性和抗性,可能与代谢速率、生物转化、多型异源物质抗性机制和磷酸酶突变等有关。为更全面了解贝类腹泻性贝毒研究进展,本文从DSP在双壳贝类中的类型、分布、累积转化、抗性机制及其去除途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对腹泻性贝毒(DSP)的生物分析检测方法和仪器分析技术,并采用小白鼠生物试验法检测了低温储藏12个月的贝类的DSP.结果表明,储藏温度和时间等因素,有可能使无毒的贝类肠腺产生某种生化物质以致小白鼠死亡,从而影响小白鼠法贝毒的检疫结果.试验条件下储藏12个月的贝类样品提取液0.14~0.20 g可致小白鼠在24 h内死亡.  相似文献   

9.
钟雷响 《河南农业》2016,(17):87-88
水产品生物毒素来源于海洋赤潮中的有毒藻类,随着海洋污染,近海水质富营养化,有毒赤潮发生次数明显上升,水产品的生物毒素染毒情况日趋严重.海洋生物毒素由于其品种多、毒性差异大,不易鉴别,且在不同生存环境和不同季节时毒性也有很大差别,特别需要警惕的是一些本身无毒的水产品,因为摄食有毒藻类或食物链的作用,导致它的体内富集和蓄积了致命的毒素,这种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如2013年的广东雷州渔民云斑裸额虾虎鱼中毒事件,并不是误吃有毒鱼类),是生物毒素监测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海洋生物毒素。该研究以福建地区贻贝为原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传统的小白鼠生物测定法对20份贻贝样品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结果吻合程度较好,但ELISA法更适于检测PSP含量较小的贝类。通过比较研究,小白鼠生物法操作简单但无法准确定量;而ELISA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且检测成本低,对于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快速筛选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确保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腹泻性贝类毒素的监管,阐述腹泻性贝类毒素生物法检测的原理及影响其检测结果的因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辽东湾鲅鱼圈水域螺类水产品中六六六农药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了不同时期鲅鱼圈水域海产品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残留农药经提取后,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分析中海螺体内均检出α-六六六和γ-六六六,总含量分别为0.63 ng/g和0.51 ng/g,并且在4月份采集的海螺体内α-六六六和γ-六六六残留量高于十月份采集的海螺样品。但在香螺体内中均未检出六六六农药。海螺的平均回收率在78.9%~88.7%之间,变异系数在3%~8%之间;香螺的平均回收率在76.7%~88.2%之间,变异系数在4%~7%之间,表明鲅鱼圈水域污染程度不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3.
吕青  陈彦兵  马云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55-11657
对我国贝类出口欧美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欧美发达国家贝类卫生控制体系的现状,提出我国贝类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途径是建立出口贝类养殖加工及卫生控制标准化体系,从贝类养殖、加工到卫生控制3个层面采取组合控制措施,以突破欧美国家的"禁运"。  相似文献   

14.
梁永图 《油气储运》2006,25(9):58-60
管道瞬态水力计算可以采用特征线法,但其模拟结果的精度取决于管道沿线摩阻系数的选取.为缩小管道摩阻系数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的较大差异,对比分析了兰成渝成品油管道相关运行参数,指出采用辨识法确定管道各管段的摩阻系数,可以有效提高管道瞬态水力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效液相色仪,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C18BDS,以pH4.0的甲醇-戊烷磺酸钠10mmol/L-三乙胺(10-90-0.2,v/v)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柱温30℃,在Waters248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检测器273nm处,测定泡桐叶片DNA水解样中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的含量,泡桐叶片DNA总甲基化水平用5-甲基胞嘧啶占DNA样品中总胞嘧啶碱基的百分数表示。  相似文献   

16.
杨伟  李佩 《油气储运》2007,26(1):44-46
介绍了管道穿越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环境,提出了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代替层次分析法来优选管道穿越方案的新方法。指出模糊层次分析法不仅比层次分析法简单,而且还解决了一般层次分析法标度繁琐、判断矩阵一致性难等问题。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某河流的穿越方案进行了优选,最终优选结果与实际工程采用的施工方案一致。  相似文献   

17.
玉米致死性坏死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洋  何月秋  李旻  丁元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92-12194,12266
玉米致死性坏死病是由2种病毒协生作用产生的。目前仅在玉米植株上有相关报道,被我国列入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从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和防治等方面对相关病毒作了阐述。我国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相关病毒快速、准确和有效的检测方法,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陈益山  刘善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88-10289
概述了土壤中氟离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土壤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为检测土壤中氟离子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