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分类与布点的问题,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是分类布点决策的主要数学方法之一。文中讨论了系统聚类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开发了系统聚类分析软件包HCASP,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电子政务系统功能和结构,讨论了我国市县级电子政务建设思路,最后构建了“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平台逻辑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3.
从用户对农产品信息的需求来看,农产品问答系统能够较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系统中的用户交互接口是直接面向用户使用的,因而在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农产品问答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讨论了用户交互接口设计方法,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应用Access创建工程量清单计价系统的方法,重点讨论了系统设计和建立的思路,并通过介绍表、查询、窗体、报表、宏的建立详细叙述了创建该系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系统仿真在工业生产、管理中应用广泛,是农业院校综合化发展所须拓展的重要教学内容。讨论了系统仿真在农业中的主要应用,对应用中所使用的主要仿真方法和目标进行了归纳,给出了适合农业院校系统仿真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架构。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技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简要论述了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多媒体技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并讨论了多媒体农业专家系统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林业模糊系统结构优化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林业模糊系统的概念,并以南丹县林业模糊系统结构优化为例,讨论了模型的建立和结构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河西走廊水资源变化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对河西走廊干旱系统的主要制约要素——水资源的变化进行了纵向比较研究,探讨了水资源变化对环境生态的影响,提出了干旱系统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重点讨论了实现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结构研究,探讨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分析系统数据库、模型库及专题图库的设计及构成基础上,针对用水管理系统多目标的特点,重点探讨了GIS在系统中的实现和应用,并就其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刘晓  于磊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1):159-160,163
对GIS系统从设计到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讨论了VB平台下GIS系统开发的软件运行效率问题。并结合经验,提供了优化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
小流域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讨小流域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初步提出 4个工作研究部分 ,首先要进行小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明确小流域在不同位置上的功能差异和存在的问题 ;其次根据小流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 ,采用土地适宜性评价 ,研究小流域的自然适宜性 ,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分析小流域农业经济发展优势 ,确定其最佳农业产业结构和具体的优化目标 ;再用目标规划确定其数量结构 ;最后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确定其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最终将最大限度地使小流域土地得到优化配置 ,功能与潜力得到发挥 ,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湟水流域重点流失区水土保持规划为对象, 对综合规划中实行经济开发项目区的规划和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流域水保规划中推行项目区的规划和管理, 可以充分利用规划区的自然资源, 通过对项目区实行科学管理和控制, 在专项治理和集约经营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项目区的规模效益, 以项目区的经济开发带动整个流域的经济发展, 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同经济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砂岩山丘区坡改梯规划设计及其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进行以坡改梯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是砂岩山区“旱农”开发的最佳途径。按照目前旱作农业开发的技术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以及群众自力更生承包治理的承受能力。坡改梯必须坚持施工方便、省工、省料、进度快的小型工程设计标准。通过在泰安市砂岩山丘区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小型梯田可省工50%,节省材料费40%,治理速度提高近1倍;较坡耕地水保效益提高75%以上,保肥效益提高85%以上,汛期土壤含水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张马小流域在山东半岛及其毗邻的花岗、片麻岩低山丘陵区具有代表性。本文就该流域综合治理规划,防护林体系建立,沟道与农田工程的建设和利用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和效益分析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管结合;治沟与治田工程结合;水保林与经济林结合;农林与牧结合等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分析浙江小流域特点,总结治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小流域治理上、中、下游统筹,预防、治理、开发、管理度举的规划思想;研究制订了浙江省小流域治理规划提纲、管理办法、治理标准等一系列技术管理文件,制定了小流域治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和相应的配套治理措施;系统地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小流域治理标准的指标体系;规范地确定治理项目建设程序和管理体制。结合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实践,对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类型、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6.
Formulation of a proper watershed management plan requires reliable and up‐to‐date information about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morphologic (size and shape of the watershed, drainage parameters, topography), soil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etc. that affect the behavior of a watershed. Satellite based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GIS meets both the requirements of reliability and speed and are ideal tools for generating spatial information needs. In this study, a locale‐specific watershed development plan was generated for the case study area of a small agricultural watershed of Karso, Hazaribagh, India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iques. Indian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IRS‐1C), Linear Imaging Self Scanner (LISS‐III) satellite data along with other datasets, e.g. existing maps and field observation data have been utilized for generating a land use/land cover map and to extract information on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bifurcation ratio, elongation ratio, drainage density, ruggedness number, relief ratio, and circulatory ratio) and other thematic maps which are an essential prerequisites for watershed development.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f subwatersheds were derived to understand its usefulness for surface water development.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plan and site suitability mapping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tructures is developed and subsequently, these parameters were integrated with other thematic information viz., land use/cover, drainage, slope, and soil in the GIS environment to arrive at a decision regarding a suitable site for having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tructures ( nala bund , check dam, and percolation tank) in its place adopting a holistic approach.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双山前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针对双山前小流域生态资源状况,提出了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原则,并对各项治理措施进行规划设计,通过流域治理与开发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规划数据资料的调查、收集与整理是水保规划的一项费时、费工而又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以往常规的调查,由于人为因素等偏差,其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较差。该介绍一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坡地调查的方法,在运用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太行山石灰岩山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地面数字高程模型的分析,基于3维地学模型的理论进行水源涵养林耗水量化分析和可视化模拟。根据不同时相的地面林斑、光照、温度、坡向、林分类型变化进行的水源涵养林耗水量的计算。小流域水源涵养林耗水量化分析对于水源涵养林的建设、保护水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足于3S技术应用的研究,通过GPS,RS获取空间数据,以GIS为分析平台,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地利用类型、水源涵养林分类型、土壤类型等矢量图层,进行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连接、矢量数据运算等操作,采用综合彭曼公式分析了研究区域的水源涵养林单木耗水量。  相似文献   

20.
流域尺度不同水保措施减水效益分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测资料的基础 ,借助流域网格划分的模型计算方法 ,首次在流域尺度内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农业措施在减少地表径流中的作用分割开来 ,从而为定量评价黄土高原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提供数据基础。计算结果显示 ,在“六五”基础上王东沟小流域以梯田建设、土地平整、沟坡道路防蚀技术为主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平均减少地表径流 18.1% ,而在“七五”基础上以人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生物措施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扩大经济林果种植面积的农业措施共减少地表径流 10 .9%。这一结论说明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其治理应以生态、农业措施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