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引起乳腺纤维化的致病分子机制,本研究以不同剂量(10~4 cfu/m L、10~6cfu/m L、10~8cfu/m L、10~(10)cfu/m L)的S.aureus感染哺乳期BALB/c小鼠乳腺组织,观察小鼠临床症状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筛选建立小鼠乳腺纤维化模型的S.aureus感染剂量。感染小鼠后分别于感染后1 d、3 d、5 d、7 d、14 d、21 d采集小鼠乳腺组织,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等方法,研究乳腺纤维化、TGF-β1的表达分布状况,检测TGF-β1的m 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08 cfu/m L S.aureus感染哺乳期小鼠21 d时出现乳腺组织纤维化,确定其为建立小鼠乳腺纤维化模型的感染菌剂量。10~8 cfu/m L S.aureus感染小鼠乳腺组织后,TGF-β1主要由巨噬细胞(感染后1 d、3 d、5 d)、乳腺成纤维细胞(感染后1 d、3 d、5 d、7 d、14 d、21 d)及乳腺上皮细胞(感染后7 d、14 d、21 d)表达;在感染后3 d~7 d时小鼠乳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感染后14 d、21 d时其表达再次升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表明通过S.aureus感染小鼠乳腺可以建立小鼠乳腺纤维化模型,并能够促进感染后小鼠巨噬细胞、乳腺成纤维细胞、乳腺上皮细胞中TGF-β1的表达,TGF-β1在小鼠乳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ELISA和IHC分别检测了乳腺肿瘤患犬血清和组织中CA15-3的浓度和表达情况,发现CA15-3在乳腺肿瘤患犬血清浓度(15. 70 U/m L±12. 93 U/m L)明显高于健康犬血液中CA15-3浓度(5. 72 U/m L±4. 82 U/m L)。IHC结果发现,CA15-3 MOD在乳腺肿瘤组织中(0. 21±0. 08)明显高于健康乳腺组织(0. 10±0. 04),且在不同的组织分级中差异显著(P 0. 05)。结论:血清中CA15-3浓度可作为犬乳腺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之一,组织中CA15-3蛋白可作为评估犬乳腺肿瘤恶性程度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真胃灌注缺失精氨酸(Arg)、苏氨酸(Thr)或组氨酸(His)的混合氨基酸对泌乳山羊乳腺氨基酸代谢的影响。选择4只泌乳中期萨能奶山羊,安装真胃插管(用于灌注氨基酸)、颈动脉和乳静脉血管插管(用于采集血样),在外阴动脉安装血液流量计探头(记录乳腺血流量)。试验羊限饲基础饲粮,满足维持能量和蛋白质需要。真胃灌注葡萄糖和按瘤胃微生物蛋白氨基酸构成配制的混合氨基酸。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灌注全混合氨基酸,试验组分别灌注缺失Arg、Thr、His的混合氨基酸;试验共进行4期,每期7 d,前4天为灌注期,后3天为采样期。结果表明:1)单一氨基酸缺失灌注对产奶量和乳蛋白产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Arg和Thr缺失显著提高了乳腺血流量(P≤0.05),降低了该氨基酸的动脉浓度、静脉浓度,乳腺清除率分别上升25.9%和199.2%;单一氨基酸缺失灌注对该氨基酸乳腺吸收量和乳腺吸收产出比无显著影响(P0.05)。3)Arg、Thr和His缺失,泌乳转化效率分别提高25.4%(4.02 vs.5.04,P≤0.05)、34.5%(9.09 vs.12.23,P≤0.05)和14.6%(10.51 vs.12.04,0.05P≤0.10)。结果提示,泌乳山羊通过提高乳腺血流量和乳腺清除率增加了饲粮对乳腺缺失氨基酸的供给,从而提高了缺失氨基酸的泌乳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4.
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小鼠试验性乳腺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只泌乳8~10天饲喂基础曰粮的BALB/c母鼠随机分成5组(n=4),(A)健康对照组、(B)生理盐水组、(C)1.0×102个/50 μ L接菌组、(D)5.0×102个/50 μ L接菌组和(E)1.0×103个/50 μ L接菌组.健康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将灭菌生理盐水、1.0×102个/50 μ L、5.0×102个/50 μ L和1.0×103个/50 μL细菌悬液各50 μ L,经乳头管注入B、C、D、E各组小鼠第4对乳腺内(双侧).接菌后24h处死小鼠,取部分乳腺进行组织学观察,部分乳腺匀浆测定金黄色葡球菌数及ELISA测定TNF-α含量.C组乳腺病变不明显.D组乳腺腺泡局部崩溃严重,少量腺上皮坏死、脱落,小毛细血管充血、少量出血,间质轻度水肿,腺泡内、间质中有噬中性粒细胞浸润.E组乳腺病变进一步加重.各接菌组母鼠乳腺组织细菌数和TNF-α含量随接菌剂量的增加而上升(P<0.01).结果表明各接菌量均可诱发小鼠乳腺炎,但C组乳腺组织病理变化较轻,D组乳腺组织病理变化较明显,较E组乳腺组织病理变化轻微,易于进一步监控乳腺的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治疗作用效果.因此本试验选用5.0×102个/50 μ L作为造模剂量,有利于进一步监控乳腺的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治疗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雌激素(E2)、孕激素(P)及催乳素(Prl)在大鼠不同时期乳腺组织中的变化规律,选雌性SD大鼠42只,分别为处女鼠、妊娠鼠(6d、12d、18 d)、泌乳鼠(6d、12d、18 d),每个时期6只.在指定的时间点处死大鼠取乳腺组织.用放免(RIA)组织匀浆中E2、P及Prl水平进行定量研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观察这三种激素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E2从处女期到整个妊娠期,其呈现下降趋势.而分娩后E2水平急剧升高,后又有所下降,但维持在较高水平;在乳腺发育不同时期,P在乳腺组织中整体水平一直呈现下降趋势;Prl水平以处女期最高;随着妊娠进行逐渐降低,整个乳腺发育过程中Prl整体上几乎一直呈下降趋势.表明E2、P及Prl在促进乳腺发育及维持和启动泌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中药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药对奶牛乳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7种中草药(王不留行、黄芪、漏芦、木通、通草、蒲公英、甲珠)测定其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测定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质量分数、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表明中药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SOD、GSH-Px和CAT活性高于或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5,P<0.01),MDA、NO、NOS质量分数低于或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5,P<0.01).中药能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同时提高奶牛抗氧化酶活性,增强了奶牛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乳腺肿瘤是母犬中最为常见的肿瘤,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37例犬乳腺肿瘤病例和37份正常乳腺组织.结果表明:犬乳腺肿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织(P<0.05).该试验结果说明,犬乳腺肿瘤的发生很可能与TNFR1表达降低有关,为深人研究肿瘤形成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泌乳后期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免疫功能和乳腺肥大细胞白介素-4水平的影响.选择12头泌乳后期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和A、B、C组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大豆异黄酮(0、10、20、30 mg/kg).分离采自奶牛乳腺的肥大细胞,并分别与0、0.25、0.50、0.75 mg/mL的大豆异黄酮共育.结果表明:1)大豆异黄酮可显著减缓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下降趋势(P<0.05),其中A、B和C组奶牛的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7.29%、12.66%和10.13%;2)B和C组乳蛋白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大豆异黄酮可提高血清和乳中生长激素(GH)和催乳素(PRL)的含量,B和C组效果显著(P<0.05),显著降低生长抑素(SS)含量(P<0.05);4)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提高血清(P<0.05)、乳(P<0.01)和乳腺组织(C组,P<0.05)中白介素-4(IL-4)的水平;5)0.25 mg/mL大豆异黄酮能够极显著增加奶牛乳腺肥大细胞的IL-4表达量(P<0.01).由此可知,大豆异黄酮能够通过对乳腺免疫指标表达量的调控,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增强奶牛的免疫功能,可促进乳腺肥大细胞IL-4的分泌.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TβRⅠ、FGFR2和PDGFRβ对小鼠乳腺组织纤维化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感染小鼠乳腺后,分别于感染后1 d、3 d、5 d、7 d、14 d、21 d采集小鼠乳腺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βRⅠ、FGFR2和PDGFRβ在小鼠乳腺组织细胞中的表达与分布,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乳腺组织中TβRⅠ、FGFR2和PDGFRβm RNA转录水平和这些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小鼠感染S.aureus前期(1 d~5 d) TβRⅠ、FGFR2和PDGFRβ主要在其炎性细胞和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TβRⅠ、FGFR2和PDGFRβm 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感染S.aureus后期(7 d~21 d),细胞外基质较多,TβRⅠ、FGFR2和PDGFRβ在小鼠乳腺成纤维细胞和乳腺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TβRⅠ、FGFR2和PDGFRβ的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表明,S.aureus感染小鼠后,能够促进乳腺组织中TβRⅠ、FGFR2和PDGFRβ的表达,从而促进小鼠乳腺纤维化。本研究为深入探究生长因子受体在乳腺纤维化的分子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优化大鼠乳腺上皮细胞培养体系,建立LPS诱发的炎症反应模型,研究视黄醇对其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采用胶原酶与透明质酸酶联合消化分离大鼠乳腺上皮细胞.待细胞铺满整个培养瓶的90%时,(1)用不同浓度的LPS处理乳腺上皮细胞,24 h收集细胞及培养上清液;(2)分为试验组(添加1 μmol· L-1视黄醇)和对照组,处理24 h后更换培养液,用10μg·mL-1的LPS处理细胞,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结果表明:LPS 处理大鼠乳腺上皮细胞后引起各个时间点炎性因子mRNA表达极显著升高,视黄醇能显著下调上述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视黄醇预处理能减轻LPS诱发的大鼠乳腺上皮细胞的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1.
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RNA,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激素通过单独或相互作用完成对奶牛乳腺发育和泌乳进程的调控.本文从激素对奶牛乳腺miRNA表达谱影响及miRNA通过激素受体及其下游通路调控乳腺功能2个方面,综述了激素与相关miRNA的研究现状,以期助力于乳腺生物学...  相似文献   

12.
乳腺肿瘤疾病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母犬母猫肿瘤疾病,约占母犬母猫肿瘤疾病总发病率的50%,但在公犬公猫并不常见.根据对乳腺肿瘤病理学检查的统计,50%以上的乳腺肿瘤为良性.据国外文献记载乳腺肿瘤是犬猫(不论公母)所有常见肿瘤中排名第2的肿瘤(排名第1的是皮肤肿瘤),而全世界所记载的犬猫乳腺肿瘤发生频率并没有地理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基础日粮下关中奶山羊乳腺对营养物质摄取和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础日粮条件下关中奶山羊乳腺对营养物质摄取和利用的规律.试验选用4只处于泌乳中期且安装有阴外动脉血插管的关中奶山羊测定乳腺血流量和动静脉营养物质浓度差.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条件下,每天平均产奶量为1.50 kg的关中奶山羊,每天乳中产出乳蛋白50.18 g、乳脂52.54 g和乳糖69.75 g;每天乳腺摄取乙酸60.65 g、丙酸3.07 g、丁酸6.23 g、葡萄糖126.76 g和甘油三酯26.71 g.奶山羊每天乳腺摄取氨基酸总量50.76 g,乳腺氨基酸摄取率为35.74%,其中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摄取量38.37 g/d,乳腺摄取率45.80%,各氨基酸摄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et>Phe>Leu>Ile>Lys>Thr>Val>His>Arg;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NEAA)摄到量12.40 g/d,乳腺摄取率21.28%,各氨基酸摄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Glu>Asp>Ala>Tyr>Pro>Ser>Gly.乳腺动脉总氨基酸浓度为282.38 mg/L,静脉氨基酸浓度为181.46 mg/L,动静脉浓度差为100.92 mg/L.在基础日粮条件下,关中奶山羊EAA的乳腺摄取率显著高于NEAA(P<0.05).乳腺摄取的氨基酸中99%用于合成乳蛋白;乳腺摄取的乳脂前体中98%用于合成乳脂;乳腺摄取的葡萄糖中59%用于合成乳糖,41%葡萄糖用于氧化供能或转化成其他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4.
此试验旨在研究褪黑素膜受体(Melatonin membrane receptors, MT)在奶山羊乳腺中的分布和表达及褪黑素对奶山羊乳腺β-酪蛋白(β-casein)表达的调节作用。以泌乳期奶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T1和MT2在泌乳期不同阶段奶山羊乳腺中的表达和分布;褪黑素处理体外培养的泌乳期乳腺组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其β-酪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1)MT1和MT2 mRNA在泌乳期奶山羊乳腺都有表达,并具有相同的表达趋势,泌乳高峰期(泌乳期60 d)显著高于泌乳上升期(泌乳期30 d)和泌乳下降期(泌乳期120 d)(P0.05);(2)MT1和MT2主要定位于乳腺上皮细胞,泌乳高峰期为强阳性,泌乳上升期和下降期阳性反应较弱;(3)褪黑素处理能显著下调乳腺组织β-酪蛋白mRNA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褪黑素能直接作用于乳腺,调节泌乳期奶山羊泌乳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根皮素对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组织的炎症变化,并证明根皮素对乳腺炎具有保护作用,试验应用乳导管内灌注LPS建立小鼠乳腺炎模型,进行H.E.染色、ELISA检测、Western-blott检测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测等研究根皮素对乳腺组织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LPS能使乳腺组织产生病理学损伤,促进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产生,增加组织MPO活性,增强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而根皮素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组织的炎症变化。说明根皮素对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炎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构建FMDV 2A介导的人白细胞介素2基因(hIL-2)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双顺反子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并验证其在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克隆奶山羊β-酪蛋白启动子序列,将hIL-2基因序列置于启动子之后,然后利用口蹄疫病毒2A(FMDV 2A)自剪切序列连接EGFP基因,构建出乳腺特异性的双顺反子表达载体pFIENβ,并利用脂质体转染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然后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hIL-2基因与EGFP基因的表达.重组质粒pFIENβ经酶切鉴定后表明构建成功,转染质粒PFIENβ和pEGFP-C1的细胞均观察到绿色荧光;从转染pFIENβ的乳腺上皮细胞中扩增出hIL-2基因和EGFP基因,而转染pEGFP-C1的细胞中只扩增出EGFP基因;经Western blot检测,转染pFIENβ的细胞中均表达了hIL-2和EGFP蛋白.结果表明山羊β-酪蛋白启动子能同时启动hIL-2基因和EGFP基因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并且利用FMDV 2A元件实现了hIL-2基因和EGFP基因的非融合型表达.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Dairy Cows mastitis)是由于奶牛乳腺受到微生物及理化因素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引起奶产量减少和乳品质下降,危害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超抗原毒素在其产生菌引起的乳腺炎中的作用,本研究纯化制备了重组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rTSST-1),并以5μg、15μg和30μg 3个剂量接种小鼠乳腺,结果显示3个剂量均引起了小鼠乳腺眼观炎症变化,并随着感染剂量加大病变呈现加重趋势。以1×10~2cfu和1×10~3cfu两个剂量的S.aureus R8菌株感染乳腺后24h眼观均出现了红肿变化,48h、72h时出现了化脓、干酪样坏死,且高剂量组病变重于低剂量组。进一步比较研究了以rTSST-1(15μg)、S.aureus R8(1×102cfu)和rTSST-1(15μg)+S.aureus R8(1×102cfu)等接种小鼠乳腺后对乳腺的影响,结果显示rTSST-1组小鼠乳腺眼观病变最轻,S.aureus R8组最重;接种24h后观察组织病变,结果显示rTSST-1组与rTSST-1+S.aureus R8组病变相近,小鼠乳腺腺泡形态边缘不完整、腺泡内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然而S.aureus R8组小鼠乳泡形态边缘破坏严重但嗜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少于前两组。乳腺活菌计数结果显示,S.aureus R8组小鼠的活菌数显著高于rTSST-1+S.aureus R8组。本研究结果显示TSST-1可单独引起小鼠乳腺炎症,而在TSST-1与S.aureus同时感染乳腺时,TSST-1减轻了乳腺组织的炎症程度。这一结果显示TSST-1引起的小鼠腺泡中嗜中性粒细胞的大量浸润可能对促进乳腺中S.aureus的有效清除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为有效防控S.aureus引起的奶牛乳腺炎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感染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将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834菌株以不同的感染剂量经乳腺基部直接注射和剪断乳头尖端后经乳导管注射2种途径感染泌乳母鼠,建立了乳腺炎病理模型,并对感染后母鼠乳腺眼观病理变化、乳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和乳腺中金葡菌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乳腺基部直接注射相比,剪断乳头尖端后经乳导管注射法可诱发更为典型的乳腺感染,不仅乳腺中感染菌数多、病理变化明显,而且试验结果的重复再现性好,是一种良好的小动物金葡菌乳腺感染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将为进一步研究金葡菌乳腺炎的病原特性、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和疫苗开发,提供可靠的小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变化,试验以脂磷壁酸(lipoteichic acid,LTA)刺激小鼠乳腺,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乳腺的病理变化,Western-blot检测小鼠乳腺中Occludin的变化。结果表明:LTA刺激小鼠乳腺,使乳腺组织出现炎性反应。随着LTA刺激量的增加,进入乳腺腺泡内的炎性细胞数量增加,且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量下降。说明乳腺炎发生早期泌乳量的减少和屏障功能减弱可能与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